情商教育從現在開始

情商教育從現在開始

孩子到了5、6歲,感情生活變得日益複雜,他們逐漸超出了低齡兒童的喜怒哀樂。這時父母和孩子探討他的感受和情緒,對他的心智成長、人際交往、行為舉止、甚至認知發展都是極有幫助的。一些父母已經知道,覺察、認識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被稱做情商。情商在孩子身心發育、發展的過程中,甚至比智商更重要。歐美最早提出情商概念,心理學界認為智商和情商對於孩子未來生活的幸福和成功來說,作用分別是20%和80%。幾乎可以說,情商的高低決定著我們的成就和健康水平、幸福指數。  

0到3歲的孩子不在乎閱讀的方式,也不在乎鼻涕流出來掛在嘴上有多難看————但五、六歲的孩子就開始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自己需要採取的應對方式。尷尬、笨拙、內疚、忌妒和寂寞等不熟悉的感情會困擾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甚至給他們帶來恐懼。 -

 一位媽媽發現,當舅舅家兩歲的小弟弟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因為媽媽對小弟弟過於熱情,五歲的女兒對弟弟突然產生敵意。媽媽的態度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調整。這位媽媽告訴我們:「女兒承認自己對弟弟非常生氣,但她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如果這個媽媽了解情商概念,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敏感期,了解八大智能,她會知道女兒心中產生了一種不安全的感受——並不是因為小弟弟,而是關於她自己的地位、她自己的評價、她對父母的信心。-

  五、六歲的年齡階段是人生中更多地了解感情的最佳階段。對孩子來講,最重要的不是讀書識字背口訣,而是認識和控制、管理自己的感情。

  情商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內涵:覺察、認識、了解、管理自己的情緒;遇到挫折的回復力,就是轉化情緒為做事動力的能力;人際溝通、交往能力;發展和發揮自己潛能的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商指數高的人,不是沒有情緒,也不是遇見什麼事情都不動聲色、不流露情緒,而是能接納自己的情緒,認識自己的情緒,也接納他人的情緒,最主要的是他不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也不受他人情緒的控制。  

孩子自出生起就開始了情緒體驗和反應,但是情商指數是從出生時的0逐漸發展、提升的。這個過程受孩子大腦的發育進度、認知的發展過程和身心的發展規律影響,同時,也受到父母和環境的影響。  

兒童情緒的發展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所有的情緒發展都跟隨著認知的發展。兒童的情緒發展越深化和複雜,智慧就越成熟,即兒童的情緒發展越成熟,智力也越發達。因為人類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心理成長的過程,而不是智力的成長過程。對孩子和成年人來說智力成長都是依附在心理成長之上的。感從「咸」從「心」,用全部的心才能感受,感情從字面解釋就是全心感受情緒。    *兒童的情緒和成人不一樣。兒童對人、事、物的情緒反應往往更加直接和簡單。 * 兒童的情緒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變化。

  兒童的思維具有片面性和單一性,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能理解兩種感情可以並存。比如,當父母批評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認為父母不愛他們了。因為他們不能理解「我愛你」和「我不喜歡你做的事情」這兩種情感的邏輯關係。父母必須反覆對孩子強調這一點,在更正他們的錯誤行為的時候,採用平和、平靜、愛的態度,反覆告訴孩子「我的確仍然愛著你」,千萬不能在一氣之下說:「你這麼做,我就不喜歡你了」。威脅拋棄和實際拋棄,威脅使用暴力和實際使用暴力的傷害對孩子是一樣的。七、八歲之後,孩子初步掌握了守恆概念,初步感知情感守恆之後,我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規範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驚恐地以為父母不愛他們了。

   父母如果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好,會導致孩子在成年之後,仍然將任何人對自己行為的批評,誤解成對方不喜歡自己,甚至是要拋棄(開除)自己,因而表現得不能容忍不同意見,也不能接受自己的錯誤或者失敗。

  我們中國人是保守、內斂的民族,更認同平和、中庸、不慍不火。在這種傳統人文氛圍里,我們往往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能平靜地接納它們,更不能自由地宣洩情緒。

   因此,有了孩子之後,對孩子那種不受壓抑、無拘無束、奔放自如的情緒表達,父母不免感到焦慮、恐懼、驚慌,甚至覺得丟臉。出於自己安心、平靜的需要,父母幾乎是不由分說地約束、壓制、否定、拒絕孩子的情緒表達。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對情緒的體驗越多,孩子的心態發展就會越成熟。每一次強烈的情緒體驗,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如果父母允許孩子充分地體驗自己的情緒、接納並認可自己的感受,對孩子的認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他們今後遇到同類境況時會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恰當的反應,而這有助於孩子獲得堅實的自信。

  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體驗或表達情緒,並非意味著孩子就沒有情緒了;我們只是壓抑了孩子的情緒感受。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有這些情緒是錯誤的、討厭的。然而孩子還沒有控制情緒的能力和經驗,強行忍受內心的煎熬,會使他絕望地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從而產生自卑的感覺。長大成人之後,面對內心依然會產生的強烈情緒反應,我們就會感到不知所措,或者羞愧難當;既不知道怎樣表達,也不知道怎樣處理。壓抑、轉移、合理化、投射,就會導致各種心理問題。  我們通常將理智和感情放到對立面,認為非此即彼。其實,任何理性思維都需要感情的參與。離開感情,我們就不能進行理智的思考,也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斷以及符合邏輯的決定。理智和感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兒童道德感的發展,除了需要認知領域的進步之外,也需要感情領域的拓展。自我規範是生理、認知、情感三大領域的綜合成果。  

協助孩子提升情商,父母要牢記幾個重點: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的情緒都是合理的;  ——情緒依據個人秉性而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我們需要接受孩子天生而來的個性;  ——接納孩子的情緒,需要我們首先做到接納自己的情緒。

-——提升孩子的情商,需要父母有較高的情緒商數。

  

受到情商教育的兒童,能夠忍受延遲滿足,在煩躁時克制自己,在煩惱時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注意力更易集中、能在人際交往中建立友好的人際關係,舉止更得體,學習成績也更好。五歲時能體察到他人情感的兒童,四年以後也很少會在行為或學習方面出問題。因為要理解別人的意圖,首先就要意識到自己的感情。 -

  

父母怎樣做才能協助孩子提升情緒商數,掌握感情表達技巧,為孩子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幫助呢? -

 一、適時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做可以向孩子表明,情緒感受是重要的,沒有好壞,值得關注。比如父母可以這樣跟孩子說:「明天的演講,我感到很緊張。我覺得散步會讓我放鬆一些。」「考試的時候,我也會感到焦慮。深呼吸會對我有所幫助。」「今天在公司里遇到很不順利的事情,所以我感到很不開心。但是這個事情和你沒有關係。它會解決的,我能平靜下來的。」

  二、關注孩子所有的情緒感受。關注孩子微妙的感情波動,如失望、擔憂、嫉妒、討厭等,在他們體驗到這些感情時幫他們識別不同的情緒,並適時表達。孩子產生某種情緒時若得不到支持、關注、陪伴和愛,會在心中做出一些決定,產生一些想法,這些「幼兒決斷」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三、保持共情,提供同理,理解孩子。跟孩子表達我們能真正理解他的感受和情緒。對於他的憂慮或憤怒,你可以平靜地表示「我看到你很生氣。」或者「你很難過,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一樣難過,甚至更悲傷。」允許孩子哭泣,平靜地陪伴他或把他抱在懷裡,幫助孩子平靜下來。這樣做會讓孩子相信他即使在悲傷、恐懼或發火的時候仍然是可愛的,他有表達自己感情的權利,也有能力面對這些情緒和感受。 -

 四、準確描述情緒感受。對自己的情緒感受加以準確描述有助於我們找到自我控制的感覺。教會孩子明白一些具體的辭彙,如失落、內疚或孤獨、嫉妒等,有助於你的孩子從一種混亂的恐懼感情狀態中走出來,進入正常的可以說明白的生活狀態。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感情,孩子能更好地與人交流。有時他也會自言自語,自我安慰:「小鵬想讓我忌妒他,我才不呢,我要離開這裡。」 當我們和孩子使用一個詞來描述自己的情緒時,-就表明我們的兩個腦半球都在工作,並可以幫助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所處的情景中,冷靜下來,解決問題。 -

 五、協助而不是代替孩子找到解決方案。一旦了解到情緒的來源,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了。孩子可能會認識到自己感覺寂寞的原因是小朋友不願和自己玩,而不只是自己感覺「很糟」。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尋求下面的解決方案:他可以給朋友打電話,或者去拜訪鄰居家的夥伴。下一次孩子感到寂寞時,就可以會利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再需要媽媽、爸爸的幫助了。 -


推薦閱讀:

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你們真的會唱給自己的孩子聽嗎?真的世上只有媽媽好了嗎?
課堂展示型ppt如何做?
【改革參考】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談教育改革:那些年,讓老師們手忙腳亂的課改,未觸及教育的內核
什麼?剛落地就被遣返?留學生禁帶物品清單
你願意帶孩子上性教育課嗎?

TAG:教育 | 情商 | 現在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