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鳥 兩種人生——教育的價值與責任
07-03
197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某小學某班級,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托馬斯在課間休息時逮了一隻鳥兒握在手心裡,他並非惡作劇,他只是對鳥兒的啁啾聲和生活習慣充滿了興趣。 語言老師上課了,但小鳥的鳴叫聲突然間響徹雲霄,語言老師直皺眉,他徑直來到鳥叫的發源地。托馬斯不敢抬頭,只是手心裡汗涔涔的。 語言老師並沒有責怪他,而是重新回到了講台前,他鄭重地告訴大家:我想講一下鳥兒的生活習性問題,鳥兒不喜歡被圈養著,它們喜歡自由飛翔,大自然才是它們的暖巢,下面,繼續上課。 小男孩托馬斯受寵若驚,他下課後將那隻鳥兒放回了大自然。 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中國某城市的某所學校,一名小男孩也將一隻不知名的小鳥握在手心裡,他也對它的鳴叫充滿了興趣,小鳥不知疲倦地在課堂上發出了怪聲,惹得大家的目光鎖定在他的身上,語文老師怒氣沖沖,顯然他覺得這妨礙了自己的課堂紀律與教學質量,他走過去,毫不客氣地將小男孩拽了起來,將小鳥從他的手心裡搶了過來,打開窗戶,小鳥好像弄疼了般啼哭著飛向了蒼穹。 小男孩受了批評,他不得不抄寫了近一百遍的某首唐詩,以彌補這堂課的缺憾。 201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某大所的演講台上,一位鳥類專家在生動地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說十分感謝當初語言老師的仁慈,沒有扼殺他對鳥兒的憧憬和興趣,興趣是決定人初始開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需要沿著興趣走而不是改變它。 同樣的時間,在中國某大學的講台上,一位語文博士也在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他說道:語文老師將自己引入了正途,他現在已經成為一位優秀的語文博士。 他們同樣都是優秀的人才,只是有些遺憾罷了,傳統意識與創新習慣的不同,改變了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的興趣和方向。童年有兩隻鳥,現實中有兩種教育,世上有兩種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人生,走過方知深淺,品過方知悲歡!
※人生這樣過 多好啊
※陳景潤:人生的目的是奉獻,而不是索取
※做自己擅長的?還是做自己喜歡的?
※《人生百字銘》之第七集 待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