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古之旅(1)衰落的馬背上的帝國

蒙古之旅(1)衰落的馬背上的帝國

2012-10-26 10:24:26| 分類: 蒙古Mongolia | 標籤:旅行 蒙古 mongolia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衰落的馬背上的帝國

如果您喜歡我的圖文欲轉載的話,務請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出處,謝謝!

走出國門,去探尋中國北部曾經是最強大的游牧民族——「外蒙古」,曾是我學生時代的夢想。而童年時還曾夢想當一名火車司機。聽大人們常常說的由於中蘇鐵路寬度不同,旅客乘坐的火車在邊境需要變換軌道,更是我幾十年來心中的謎團。(上圖是 中蒙邊境,我國二兩浩特一側的國門。)

外蒙古,這是一個生活在一望無際、乾旱荒漠上的民族,一個沒有城堡和城池,沒有良田耕地,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和宗教的民族(原著的蒙文是在藏族人幫助下創造出的,現在的蒙文更是不倫不類的俄化產物。蒙族的宗教也是藏傳佛教演變而來)。但是蒙古族卻曾經橫刀立馬、馳騁南北亞大陸,橫掃中東歐洲。疆域最大時期,東到今日朝鮮、南到今日的緬甸、印度、西到今日匈牙利,北至今日俄羅斯。他們甚至,直接地和間接地統治我大漢族兩個朝代。靠的是什麼:單純靠鐵木真、忽必烈等英雄的個人魅力?僅僅靠健壯飛奔的馬匹?僅僅靠閃閃發亮的冷兵器......

這一民族曾被某人笑稱為「只會彎弓射大雕」,缺乏政治頭腦,而後疆土急劇縮小,還一度併入華夏版圖,之後幾乎銷聲匿跡。在近代趁著中華內亂,在前蘇聯共產黨的鼓噪縱容下,從中國分裂出去了。至今給華夏子孫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和難解之題。(上圖是 通往邊境的國門大道)

中蒙貿易交流。蒙古列車正通過我國著名的815號界碑。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民族的驕傲、他的後人忽必烈則開創了少數民族統治漢人江河的先河,成吉思汗後被封為元始祖。今日北京元大都的遺址顯示,當時的都城要比後期明清都城大多倍。

在蒙古的東部地區,那裡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一片純凈遼闊的天空與同樣開闊的黃綠色夾雜草的海洋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是偶爾出現的蒙古包或馬群、牛羊,才讓你意識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草原上還有人煙。蒙古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兩倍於我國東三省的面積上,只有300多萬人口,其中一半都在首都烏蘭巴托。這是一個自然地近乎沒被破壞的露天劇場,舞台上不僅有咆哮奔騰的馬群,慢慢悠悠吃草的牛羊,跳躍奔跑的瞪羚,四處亂竄的草原精靈--老鼠和旱獺,還有彎彎曲曲、伸向天際的吉普車壓出來的道路,好似在草原上書寫出來的五線譜樂章。

在烏蘭巴托通往肯特省府溫都爾汗的途中,吉普車會突然駛出公里,向著茫茫的大草原行進。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駛向一處叫做德勒格爾汗DELGERKHAAN的地方。

這裡普通的再普通不過了,除了草原還是草原。如果沒有當地人帶領,或者沒人告訴你這裡的歷史,你肯定不會把它當做一個地點存在,或許只是GPS定位的一處坐標罷了。但是,這裡確實是鐵木真曾經創建的帝國之都,只不過當時所謂的城市是由無數的蒙古帳篷組成的,坐落在臣和林(TSENKHERIN)河畔。隨著歲月的流逝,萬馬鐵蹄的踩踏,以及隨時都可能颳起大漠強勁的狂風和漫天黃沙,早已滌盪了這裡的一切,留下來只有這頑強生命在離離原上的青草。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06年春天建國稱帝,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註:來源於百度網站)

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片大草原上(N47。06.157",E109。09.356")捐贈了一座成吉思汗的雕像,算是這裡最顯著的標誌了。四柱雕像旁邊側面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的符號,那不是當時的文字,而是以前生活在這裡的300多個部落,採用這些符號來標記和區分自己家的牲畜。除此之外這裡剩下的就是藍天白雲和茫茫的草原了。

如今當地,在雕塑一旁建了一處迷你「博物館」,裡面有極少的物件,被稱是當年古都居民留下來的物證。不過這張地圖所描述的內容,倒是向今天的人們展示了當年蒙古民族馳騁歐亞大陸的壯麗景象。

蒙古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無論遠古,還是當下,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生存繁衍,從來就離不開馬匹和牛羊。他們的民族性格當中或多或少滲透著悍馬的血液和韻味。蒙古民族的性格就像這草原上的駿馬,熱情豪放、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剛烈勇猛,他們曾被歐洲人描述為是恐怖的「上帝的鞭子」。

這裡有 真正的「牧馬人」。

這裡有烈馬咆哮嘶叫,飛蹄奮起。

至今保持著原始的野性。

牧羊人

草原黃昏

群馬奔騰

在雕像以東大約1公里的地方有一處礦泉,相傳蒙古的窩闊台汗曾常年飲用這裡的水,治好了多年的胃病。我端起盛著冰冷泉水的碗,品嘗了堪稱聖水的「蒙古可樂」,除了拔涼拔涼,就是有點澀澀的異樣意味,清澈的泉水透出碗底下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影像。真可謂是「飲水思汗」呀。

「蒙古可樂」,當時我隨口脫出這礦泉水的名字逗得大家真的都樂了。你看,這蒙古娃娃喝的多帶勁!

泉水旁邊好有一處還有敖包,就是藏傳佛教中的瑪尼堆。敖包在蒙語中叫OVOO,「奧喔喔」蒙語大概是這樣的發音。邊上站著的是俺的「三星級師傅」,他在眺望什麼:看見鐵木真顯靈啦?看見草原上千軍萬馬揮刀廝殺?還是在思索蒙古國的今生與未來......

蒙古國秋色

蒙古國秋色

蒙古國秋色

這裡還有一尊雕塑,後面的碑文是蒙文或俄文,我不認識,也不知道雕塑是紀念誰?

是不是當年扇了斯大林一記耳光的蒙古漢子嗎?有人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嗎?請補充一下,謝謝了!

蒙古國秋色

蒙古國秋色

你還可以閱讀其他相關文章:

蒙古之旅(1)衰落的蒙古帝國蒙古之旅(2)美麗又脆弱的自然景色 蒙古之旅(3)狼煙塵土的「紅色英雄」蒙古之旅(4)從服飾、飲食看碰撞中的蒙古文化怎樣去蒙古——揭開中蒙俄國際鐵路換「軌」之謎

消失的馬背上的帝國

———外蒙古之旅(1)

走出國門,去探尋中國北部曾經是最強大的游牧民族——「外蒙古」,曾是我學生時代的夢想。而童年時還曾夢想當一名火車司機。聽大人們常常說的由於中蘇鐵路寬度不同,旅客乘坐的火車在邊境需要變換軌道,更是我幾十年來心中的謎團。

這是一個生活在一望無際、乾旱荒漠上的民族,一個沒有城堡和城池,沒有良田耕地,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和宗教的民族(原著的蒙文是在藏族人幫助下創造出的,現在的蒙文更是不倫不類的俄化產物。蒙族的宗教也是藏傳佛教演變而來)。但是蒙古族卻曾經橫刀立馬、馳騁南北亞大陸,橫掃中東歐洲。疆域最大時期,東到今日朝鮮、南到今日的緬甸、印度、西到今日匈牙利,北至今日俄羅斯。他們甚至,直接地和間接地統治我大漢族兩個朝代。靠的是什麼:單純靠鐵木真、忽必烈等英雄的個人魅力?僅僅靠健壯飛奔的馬匹?僅僅靠閃閃發亮的冷兵器......

「 一代天驕」,蒙古民族英雄、開創了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先河、元代帝王——忽必烈,曾被某人笑稱為「只會彎弓射大雕」,缺乏政治頭腦,而後疆土急劇縮小,還一度併入華夏版圖,之後幾乎銷聲匿跡,只是在近代趁著中華內亂,在前蘇聯共產黨的鼓噪縱容下,從中國分裂出去了。至今給華夏子孫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和難解之題。

在蒙古的東部地區,那裡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一片純凈遼闊的天空與同樣開闊的黃綠色夾雜草的海洋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是偶爾出現的蒙古包或馬群、牛羊,才讓你意識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草原上還有人煙。蒙古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兩倍於我國東三省的面積上,只有300多萬人口,其中一半都在首都烏蘭巴托。這是一個自然地近乎沒被破壞的露天劇場,舞台上不僅有咆哮奔騰的馬群,慢慢悠悠吃草的牛羊,跳躍奔跑的瞪羚,四處亂竄的草原精靈--老鼠和旱獺,還有彎彎曲曲、伸向天際的吉普車壓出來的道路,好似在草原上書寫出來的五線譜樂章。

在烏蘭巴托通往肯特省府溫都爾汗的途中,吉普車會突然駛出公里,向著茫茫的大草原行進。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有一處叫做德勒格爾汗DELGERKHAAN的地方。這裡普通的再普通不過了,除了草原還是草原。如果沒有當地人帶領,或者沒人告訴你這裡的歷史,你肯定不會把它當做一個地點存在,或許只是GPS定位的一處坐標罷了。但是,這裡確實是鐵木真曾經創建的帝國之都,只不過當時所謂的城市是由無數的蒙古帳篷組成的,坐落在臣和林(TSENKHERIN)河畔。隨著歲月的流逝,萬馬鐵蹄的踩踏,以及隨時都可能颳起大漠強勁的狂風,早已滌盪了這裡的一切,留下來只有這頑強生命在離離原上的青草。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06年春天建國稱帝,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註:來源於百度網站)

蒙古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無論遠古,還是當下,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生存繁衍,從來就離不開馬匹和牛羊。他們的民族性格當中或多或少滲透著悍馬的血液和韻味。蒙古民族的性格就像這草原上的駿馬,熱情豪放、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剛烈勇猛,他們曾被歐洲人描述為是恐怖的「上帝的鞭子」。如今這裡還有真正的「牧馬人」。彪悍的馬群中,還可見烈馬咆哮嘶叫,飛蹄奮起, 至今保持著原始的野性。

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片大草原上(N47。06.157",E109。09.356")捐贈了一座成吉思汗的雕像,算是這裡最顯著的標誌了。四柱雕像旁邊側面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的符號,那不是當時的文字,而是以前生活在這裡的300多個部落,採用這些符號來標記和區分自己家的牲畜。除此之外這裡剩下的就是藍天白雲和茫茫的草原了。

這裡的草原上還有一尊雕塑,後面的碑文是蒙文或俄文書寫,我不認識,也不知道雕塑是紀念誰?是當年扇了斯大林一記耳光的蒙古總理嗎?求證!

如今當地,在一旁建了一處「博物館」,裡面有極少的物件,被稱是當年古都居民留下來的物證。不過有張地圖所描述的內容,倒是向今天的人們展示了當年蒙古民族馳騁歐亞大陸的壯麗景象。

在雕像以東大約1公里的地方有一處礦泉,相傳蒙古的窩闊台汗曾常年飲用這裡的水,治好了多年的胃病。我端起盛著冰冷泉水的碗,品嘗了堪稱聖水的「蒙古可樂」,除了拔涼拔涼,就是有點澀澀的異樣意味清澈的泉水透出碗底下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影像。真可謂是「飲水思汗」呀。

「蒙古可樂」,當時我隨口脫出這礦泉水的名字逗得大家真的都樂了。

泉水旁邊好有一處還有敖包,就是藏傳佛教中的瑪尼堆。敖包在蒙語中叫OVOO,「奧喔喔」蒙語大概是這樣的發音。邊上站著俺師傅,他在眺望什麼:看見鐵木真顯靈?看見千軍萬馬揮刀廝殺?還是......

從德勒格爾汗返回烏蘭巴托途中,你可以遠遠地看到一座高達40米的金屬雕像。那是成吉思汗騎在馬背上的雕塑,表達了現代蒙古人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2012年9月於北京


推薦閱讀:

《坤輿萬國全圖》:大明帝國的世界地圖
他被世人皆稱之為「平庸之君」,只因扮演了盛世帝國由極盛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李嘉誠重組商業帝國意欲何為:減持地產疑看淡樓市|李嘉誠|長和系|樓市
戲說簡史:(17)大元帝國
《帝國的終結》片斷(一)日誌

TAG:帝國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