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嘗試下歷史上消失的茶飲方法嗎?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四種飲茶方法:漢魏六朝尚煮茶法 , 隋唐尚煎茶法, 五代並宋尚點茶法 , 元明清尚泡茶法。而今,只有煮茶和泡茶法流傳下來,其他兩種方法終歸消亡,原因為何?

文章從緣起、茶葉選取、茶器樣式三個方面,對四種飲茶習慣進行比較研究,一一擇取異同,試圖找出其中與人共契、與習俗共生的點滴,破解飲茶流變的千年密碼。

關於茶器:唐代以前沒有單獨茶器,食器與茶器並用;宋代茶盞(建盞)是主角;明代出現紫砂壺,清代誕生三才蓋碗。

煮茶法

煮茶法直接來源於茶的食用和藥用方法。 從食用而來, 用鮮葉或干葉烹煮成羹湯而飲, 通常加鹽調味;從藥用而來 , 用鮮葉或干葉, 往往佐以姜、桂、椒、桔皮、薄荷等熬煮成湯汁而飲。飲茶有比較可靠的記載是在西漢末期的巴蜀地區, 故推測煮茶法的發明當屬於巴蜀之人 , 時間不晚於西漢末。

漢代畫像磚《宴飲飲茶圖》

請輸入標題 bcdef

茶葉選取:不限於茶葉 , 無論是茶樹鮮葉還是經過加工製作的各類茶葉 , 均可用來煮飲。

漢代青銅茶釜(現藏於中國茶葉博物館)

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

煎茶法

煎茶法從煮茶法演化而來的, 尤其是直接從末茶的煮飲法改進而來。 在末茶煮飲情況下 , 茶葉中的內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 , 故不需較長時間的煮熬。正因如此, 對末茶煮飲加以改進, 在水初沸時下茶末 , 二沸時茶便煎成, 於是形成了陸羽式的煎茶。煎茶在本質上屬於一種特殊的末茶煮飲法。

茶聖·陸羽《茶經》(中國第一部系統茶道之書)

茶葉選取:唐代茶葉有粗、散、末 、餅四類, 而以餅茶為主 ;兩宋茶葉有片(團餅)、散 、末茶, 北宋以片茶為主, 南宋以散茶為主。 不論是片茶還是散茶 ,都須碾成茶末而煎用。

點茶法

點茶法源於煎茶法, 是對煎茶法的改革。 因用沸水點茶, 水溫是漸低的, 故而將茶碾成極細的茶粉(煎茶用碎茶末), 又預先將茶盞烤熱( 盞令熱), 點茶時先注湯少許 , 調成濃稠狀(調膏)。煎茶的竹夾演化為茶筅 , 改在盞中攪拌, 但稱「擊拂」 。為便於注湯 , 發明了高肩長流的燒水器 ———湯瓶。

茶葉選取 :點茶用片、散 、末茶皆可, 但要經炙 、碾 、磨、羅成茶粉。 煎茶用茶末 , 碾 、羅便可 。點茶用茶粉, 不僅碾還要磨

泡茶法

泡茶法有兩個來源, 一是源於唐代「痷茶」 , 一是源於宋代「點茶」。陸羽說「痷茶」 指病態的、夾生的茶 , 具貶義。 用瓶、缶泡茶時斟茶總是不便 , 於是改用有柄有流的壺來泡茶, 斟茶也方便, 從而形成「壺泡」。

茶葉選取:泡茶不擇茶葉, 各種各類茶均可 。只是緊壓茶要搗碎後取用 。

總而言之, 中國的飲茶法共兩大類 , 四小類,兩大類即煮茶法和泡茶法, 在煮茶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煎茶法, 煎茶法是特殊的煮茶法 。 撮泡茶法是由點茶法演變而來的, 點茶法是特殊的泡茶法 。四小類即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和泡茶法。 煎茶法和點茶法形成於特定的歷史時期, 也曾廣為流傳, 風行天下, 遠播海外, 但作為特殊型態 , 終歸消亡, 只今唯存煮茶法和泡茶法的。


推薦閱讀:

盧勤:正確愛孩子的6種方法,家長越早知道越好
催旺偏財運的方法
釋道:毛主席成功的原因和方法
食道癌放療後主要的飲食方法
7個方法提高在家辦公的效率

TAG:歷史 | 方法 | 消失 | 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