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也是一種智慧2
該放棄的時候放棄,是一個人精神內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種人生智慧,面對紛繁複雜的人生,應做到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而棄之。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之中去,讓生命煥發多姿多彩的絢麗。捨得放棄是一種境界。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就容易渾渾噩噩,目光短淺,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範圍之中,看不到遠處的風景。居里夫人的會客廳里,只有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舊椅子。她說:「我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生活。」為了搞好科學研究,她放棄了許多交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她為之畢生奮鬥的事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圖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這种放棄為人生做了精彩的詮釋。1955年,許光達在得知自己將被授予大將軍銜的消息時,感到十分不安。他給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寫了一封《降銜申請》,說:「高興之餘,惶惶難安。我捫心自問,論德、才、資、功,我佩帶四星,心安神靜嗎?此次,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功績授勛。回顧自身歷史,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說同大將們相比,就是與一些資深的上將比,也自愧不如。為了心安,為了公正,我曾向賀副主席申請:授予我上將軍銜,另授功勛卓著者以大將。」作為平凡的人,我們敬仰這種大捨得、大境界的人。能放棄的時候捨得放棄,實在是一種人生智慧。把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特別是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順其自然,就不會將有限的生命攪到無限的名利場中,就不會為職務的升遷勞神費力、刻意追求。就會表現出寬闊的胸懷和高尚的風格,自覺用有限的生涯追求無涯的知識,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社會創造財富。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確的「官念」,在權力的運用上,有高尚的品格,在神聖的職責面前,有無私的忠誠,在人民群眾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愛心。捨得放棄還是一種自守。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眾生心態,深邃似海,變幻莫測,人心種種,感時而支,形態各異。倘若讓自己跟著誘惑走,被形形色色的慾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縛,纏上了名韁利鎖,夢想什麼一本萬利,一夜暴富,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下,總是怨官位低,恨金錢少,為了利祿一路狂奔,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絢麗和多彩。我們不妨從比爾·蓋茨對待財富的態度中,感受這種自守,這位創造了當代個人財富神話的人,把大部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並明確表示,在身後要把全部財產捐出。放棄不是不講物質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曠達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時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專註於我們的精神生活,不要成為金錢和慾望的奴隸。這種豁達的放棄,就是一種人生的自守。《易經》中一有句話說得好:「安其心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宇宙之大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以宇宙為空間,在自己的支點上站得住。放棄是一種自守,就要以寧靜的心態面對紛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態對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靜的心態對待嘈雜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處理世態的炎涼。「無欲自然心如水,有營何止事如毛」,在慾壑難填、混沌紛擾的世界,保持一份清心寡欲的高潔。錯過了花,你將收穫果實;錯過了太陽,你會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與放棄都是正常的生活態度,有所追求就應有所放棄。有價值的人生,需要開拓進取、成就事業,但更要懂得正確和必要的放棄——這不是無奈,而是一種智慧。□唐雪健
推薦閱讀:
※【智慧背囊】挫 折
※子午流注——上古中醫留下的智慧
※從一些成語和寓言故事,是否可以看出先秦時期部分人的智商不高?
※弘揚周易民族智慧,揚棄周易封建糟粕(汕頭鄭永忠)
※淨空法師:歡喜讓步,這是你真正功夫得力、智慧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