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克羅恩病的內鏡表現

10月20日,醫學界消化頻道邀請到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夏璐老師作《炎症性腸病的內鏡診斷和評估》的講題,小編整理了上消化道CD的內鏡表現部分,以供讀者參考。

來源:醫學界消化頻道

編輯:劉世義

  內鏡及活檢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炎症性腸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評估包括IBD診斷的確立、亞型的判斷、內鏡下的鑒別診斷、活動度判斷、療效觀察、隨訪及早期篩查癌變等各個方面。染色內鏡、NBI、共聚焦內鏡等新技術的逐步應用,使得IBD的診斷水平不斷提高,並在炎症性腸病的局部併發症治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特殊類型病灶

  阿弗它潰瘍(Aphthoid ulcer )– 早期病灶

  特點:小的淺凹性病灶,絨毛消失;在小腸中由淋巴濾泡形成的糜爛或小潰瘍,可行活檢。

  縱行潰瘍

  特點:炎症傾向於沿腸系膜側縱向延伸分布

  鋪路石樣改變

  特點:不規則潰瘍造成粘膜炎症及水腫的表現,上消化道少見

  狹窄和梗阻

  特點:在上消化道更常見

  非特異性病灶

  粗大絨毛中央的糜爛

  特點:周邊充血的粗大絨毛提示由炎症造成的血管擴張及水腫

  口咽部CD

  首例於 1969年報道,0.5%~20% CD 有口咽部受累,淺的阿弗它潰瘍,齒齦炎, 口腔潰瘍, 唇部腫脹, 增殖性化膿性口炎,< 25% 口咽部CD 自發緩解。

  食管CD

  最常見的病灶: 糜爛, 阿弗它潰瘍或深鑿樣潰瘍, 可局灶性分布,或廣泛分布,周圍粘膜正常。

  胃CD

  特點:粘膜顆粒樣改變, 片狀充血, 淺或深潰瘍形成;

  竹節樣改變 (44~54%);

  非HP感染造成的局灶性胃炎。

  十二指腸 CD

  特點:小腸-結腸型CD患者中 0.5% to—— 4% 可發生十二指腸病變;

  患者可表現為進展性十二指腸梗阻,合併噁心、嘔吐、餐後腹痛;

  由於局部炎症及疤痕改變可造成胰腺炎,但較少見;

  瀰漫性十二指腸炎- UC;

  抗炎及抗酸治療;

  內科治療無效時需手術解除腸道狹窄問題 : 旁路手術、腸段切除、狹窄成型術。


推薦閱讀:

腹痛腹瀉腸梗阻 警惕患克羅恩病
讓免疫細胞「餓肚子」,竟能治療癌症等多種疾病?
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可以治療嗎?一般能活多久?

TAG:消化 | 表現 | 克羅恩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