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博客】中俄聯合軍演戰機之殲—8B

網友的截圖,參演的是殲-8B型殲擊機,注意其綠色的機頭

在本中俄聯合軍演中,我國空軍除了出動JH-7A型殲轟機外,還出動了殲8B殲擊機,從飛機的綠色機頭和空中加油管來看,其應該是該系列的殲8B系列早期機型,後期由於換裝了新型雷達,採用了黑色的機頭雷達罩,這是分別早、後期型最直觀的方式。

殲8B系列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整個系列的外形沒有做大的改進,相對應殲-7系列卻因為採用了雙三角翼機翼而廣受好評,不過殲8B系列最大的改進在於其內部航電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外形看起來大同小異的殲8B系列,內部幾乎有天壤之別,從早期的硬體互聯到後期的多條數據匯流排的聯合式航電系統,呈現質的飛躍,而殲-7B到殲-7E的航電系統卻沒有大的改進,因此如果用一句時髦的話「包裝」來形容殲-7系列的改進的話,那麼殲8B系列的改進可以用另外一句話「充電」來描述。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空軍根本世界殲擊機的發展趨勢;即重視中低空格鬥性能的改善、超視距攔射能力和多用途能力的擴展,著眼於80年代後期部隊武器裝備更新的需要,以前蘇聯米格-23MLD型殲擊機為作戰對象,決定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一種新型殲擊機來增強我國空中防禦能力,該機要求配備較為齊全的航電系統,具備晝夜全天候超視距攔射能力、下視/下視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但由於當時國家電子技術水平較為落後,負責研製關鍵設備KJL-1脈衝多普勒雷達(PD)的14所短時間內難以拿出產品,因此空軍決定分兩部步走;分解決超視距攔射問題,再解決下視/下射能力,殲8B於1980年開始研製,1984年首飛成功,1988年設計定型投產,此時生的殲8B(01)批採用的設備基本上來自殲8的改進型,如SL-5單脈衝火控雷達,帶攔射原理的射瞄-8光學瞄準具等,從技術上講屬於分離式航空電子系統,也就是說所有的航電系統根本自己的功能,自成系統,分別裝備在電子設備艙內,通過電纜與座艙內專用的顯示設備相連接,互相缺乏聯繫,飛行員想完成作戰任務需要從多個的儀錶上獲得信息,並且按動不同系統的按鈕來協調各系統的工作,工作負荷大,並且隨著機載設備的增多,系統的整體的重量和體積過大,容量和冗餘度偏體,難以實現功能的擴展和升級。

早期的殲-8B,綠色的機頭是分別其的主要特徵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上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了航空電子綜合設計的概念就是利用數據匯流排將各機載設備各系統有機相連,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信號和數據的多路傳輸,飛行員可以通過座艙的多功能顯示系統對系統進行全局進的操作和調度.由於機載系統的網路化,飛行員可以從少數幾個顯示屏上就能看到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和畫面;而多功能顯示控制器採用周邊多功能按鈕來更新畫面的辦法,可以一個屏幕能代替多個控制面板,從而大大節省了座艙空間和降低了飛行員的負擔,考慮到當時國家電子技術水平,我國在殲-8B研製中採取引進技術的辦法,以儘快向部隊提供武器裝備,並通過相關係統的國產化為提高國產設備的研製起點,為此我國為殲-8B引進美製F-16A的AN/APG-66機載PD火控雷達和配套的航電系統,其航電系統採用單層次匯流排結構,,設有兩條互為余度的1553B雙向數據匯流排,所有設備與這兩條匯流排相聯,系統的總控計算機為機載火控計算機,,慣導為備份計算機,實現了信息共享、容錯和重構等能力,大大提高系統的處理速度和可靠性及可維修性,儘管由於政治原因,這個計劃沒有進行下去,但卻為我國改進殲-8B系列指出了方面。

在引進設備的同時,我國相關部門也在利用在航電系統預研的成果對殲-8B進行改進,這就是殲-8B(02)批,其特點就是將新研製的JHK-13平顯和563慣導系統整合進火控系統,形成為瞄準攻擊為主要功能、兼具導航攻擊的攻擊/導航系統,同時將SL-5改進成SL-5A,配合國產CIW連續波照射器,具備發射引進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殲-8B(02)批的火控系統以平顯為中心,飛機飛行和作戰主要信息在此顯示;包括起降、巡航、作戰和空中加油等,同時將瞄準顯示和導航顯示進行顯示綜合,具備飛行、作戰信息的計算機,顯示與控制等功能,這套系統是90年代我國現役戰機的主流配備,裝備在殲-8B、殲-8D及殲-82M等機型上,不過由於系統採用ARINC429匯流排,這是一種單向低速數據匯流排,因此只能支持部分系統的綜合,難以實現更多、更強的功能。因此在使用上仍舊有很大的局限性。

殲-8D的模擬飛行系統,雖然座艙仍然簡陋,但卻是初期的航空綜合系統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為與新機配套和改進現有戰機,考慮到由於機載武器種類的增加和作戰要求的提高,機載火控系統必須提高更快、更准和更多的信息,我國開展了機載綜合火控系統的研製,其是標準的第三代聯合式火控系統,系統以多條1553B數據匯流排為骨幹,任務計算機是系統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統各攻擊狀態的火控 ( 瞄準)計算和處理所有子系統來的信息,計算出的參數經匯流排發往 綜合顯示系統 。 整個系統集成圍繞作戰任務進行,將PD雷達、慣導、大氣數據計算機、通信系統、外掛管理和大氣數據計算機有機連接在一起, 可以提供火控、導航、飛行控制、通信與識別和電子戰等功能,形成有機的整體,實現了作戰資源的高度共享,同時也用便用系統功能的擴展和升級,特別是其在我國首次實現了玻璃化座艙的概念;其座艙由平顯加兩個帶戰術輸入控制面板的多功能顯示器組成,飛行員在不同的任務階段可以調取不同的飛行信息,同時對整個機載系統進行管理和控制,由於可以通過戰術輸入控制面板、雙桿操縱系統(HOTAS)來進行人機對話,並通過任務計算機中預編程序進行操作,大大簡化飛行員的操作,降低其工作負擔。國產戰機中首個配備綜合火控系統是殲-8C型殲擊機,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相關係統以及WP-14發動機的定型拖延,造成殲-8C遲遲不能完成設計定型,最終下馬,不過其配套綜合火控系統的研製成功卻為後繼機型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殲8C的座艙,已經現了玻璃化座艙

在機載綜合火控系統的基礎上,配合國產SD-10型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服役,我國研製了殲-8B的新的改進型殲-8F,其中SD-10型空空導彈具備射程遠、抗干擾能力強、發射後還用管及能多目標攻擊等能力,顯著的提高殲-8F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其航電系統包括以下部分;整合有無線電指令發射機的PD火控雷達、慣性導航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外掛管理系統和顯示控制設備等,其中外掛管理系統具備武器匯流排控制和管理功能,發射裝置、掛口組件與導彈交聯,具備發射制導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能力,有力提高了殲-8F的作戰能力,讓其具備與三代戰機的對抗能力。

SD-10讓殲8B具備了和第三代戰機對抗的能力

黑色機頭是後期殲8的主要特點

隨著我國相關航電系統的成熟,空軍近年對部分列裝的早期殲-8B系列進行了改進,為新的航電系統替代原來的設備,所以有些部隊的殲擊機出現黑色、綠色機頭混裝的局面。因此可以預計在近一個時期內,殲8B系列仍舊做為空軍三代機隊的補充繼續捍衛國家的領空。

這張網友的截圖表明目前列裝的殲8B系列新、老混裝。

更多精彩,請關注網易軍事頻道

注;本文配圖來自網上,權利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禪門趙州茶 古今味不差_明海法師的博客_大渡網
高血壓知識 大花羅布麻 半島博客
外國政要眼中的周恩來—嘯冰.blog的博客—強國博客—人民網
走出心靈的地獄 - 新華博客 - News Blog
龍應台的中國夢-三品大官人-搜狐博客

TAG:網易 | 博客 | 中俄 | 網易博客 | 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