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考試焦慮學生的輔導報告
07-03
關鍵詞:考試焦慮;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射 一、問題提出 考試焦慮是比較複雜的心理現象,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中知識智力觀的提出,為我們更加深入地探索考試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金洪源教授所提出的知識心理結構圖則更加清晰明了地揭示出了考試焦慮的內在心理成因。這使我們能夠準確的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從便於控制的知識角度入手進行干預,大大簡化了考試焦慮的診斷與治療過程。 二、技術應用 筆者於2006年3月2日接待了一名長期存在考試焦慮的高三女生,在整個諮詢與治療過程中,筆者以知識心理結構圖為理論基礎,在臨床干預技術中嘗試採用情感組織者技術對其進行診斷與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一)來訪者基本情況 來訪者在考試之前會出現害怕、緊張等不良情緒,並伴有生理反應,如頭暈、食欲不振。成績在班級排在後10名左右。從其家庭背景看,母親對其要求不高,父親對其要求更嚴一些。平時與父母溝通少,性格內向。 自訴從高三開始凡是一些大型考試到來之前都會有不適應的反應,如頭暈;在考試過程中,聽到同學翻卷子就鬧心,遇到難題就心慌,結果影響了考試成績;一般情況下,在考試的前三天就不能正常看書了;考試當天早上感到心慌,食欲不振。 (二)形成心理機制的假設分析 通過來訪者的行為表現看,首先是由於性格的敏感導致其對於一些外界刺激過分在意,如有一次回家聽哥哥說考大專將來找不著工作,於是認為自己的成績考不上本科,考專科又不能就業,即使努力也是白費。此外,內向的性格使其誇大了自身對考試的焦慮情緒,長此以往,形成了對考試的錯誤認識,如過分看重考試成績,認為考不好在班主任心目中就不是好學生,對不起父母;同時不斷擴大的焦慮與考試建立起了條件反射,即一遇到有關的情景就自發產生消極情緒。 (三)心理輔導過程與干預 我借鑒了金洪源教授的發展性臨床思想。 1.把控制情緒作為解決全部問題的核心。依據潛意識情緒反射原理,制定消除負性情緒的策略,因為當一個人的負性情緒消失後,其思維活動就會恢復正常。 2.認知領悟。認知是刺激事件與個體情緒和行為的中介因素,不合理的認知是引起負性情緒的根源。因此,要解決心理問題就必須調整個體的認知,從而建立合理的信念。 3.用放鬆訓練建立起積極的情緒反射,同時運用情感先行組織者策略和系統脫敏技術鞏固其大腦中已經建立的認知內容。 三、臨床干預效果 做完四次輔導和訓練後,第五次來訪時,她微笑著對我說:「老師,我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了,現在心情很好,學習成績有了提高,3月15日的全省考試比上次提高了三十多分。」 四、問題與討論 1.不同性格的個體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是不一樣的。性格內向的人容易因小事而引發負性情緒,且長久不能放下。這就需要來訪者能從認知上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然後慢慢改變。 2.該女生是筆者所做的第一個案例,由於對學習行為障礙診斷與干預的很多理論理解與掌握不深,且缺乏臨床經驗,導致了在臨床干預中出現了失誤。 首先,在場景脫敏訓練中,缺乏對過去考試成功的回憶,從而造成新的條件反射無法建立。 其次,描述的情景不夠生動形象,影響脫敏效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第八中學。該學校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常務理事單位) 編輯/於 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身份焦慮與渾身是戲——凡一平小說論
※「隱藏」的焦慮:家長如何識別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如何理解戒除焦慮和積極行動的矛盾
※公眾演講緊張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