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危機:「顏色革命」結下的苦果
核心要點:
「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222年前法國大革命期間,羅蘭夫人在臨刑前留下的這句名言,如今用來形容西亞北非動蕩難寧的局勢和根源是恰如其分的。
始於2010年底的中東國家民眾要求變革圖新的大變局,迅速被美國等對中東有「民主改造」戰略訴求的西方國家所利用,冠以所謂「阿拉伯之春」之名,藉以推動中東版的「顏色革命」。
照搬西方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模式的「顏色革命」,不僅不會帶來人民期盼的民主與民生的改善,反而會引發暴力與流血的惡性循環,受害最深的還是普通民眾。
難民危機和西亞北非亂局警示世人:外來干涉並不能帶來民眾盼望的和平與發展;西方價值觀與體制更不是解決世界各國問題的金鑰匙;各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應由各國人民自主決定,只有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才是正途。
今年以來,源自西亞北非的難民問題舉世關注,成為今年聯合國大會上的中心話題之一。作為西亞北非的近鄰,歐洲國家也因難民危機而焦頭爛額,歐盟已連續三次召開首腦會議討論難民問題。據統計,到9月底,今年已經抵達歐洲的難民和非法移民超過50萬人;同時,跨越地中海偷渡歐洲的難民溺亡災難頻發,已導致3000多人遇難和失蹤。這場進入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對歐洲的政治生態、社會穩定和經濟復甦都造成一定衝擊,也撞擊著人類道德底線。「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222年前法國大革命期間,羅蘭夫人臨刑前留下的這句名言,如今用來形容西亞北非動蕩難寧的局勢和根源是恰如其分的。
民眾因「顏色革命」而流離失所
始於2010年底的中東國家民眾要求變革圖新的大變局,迅速被美國等對中東有「民主改造」戰略訴求的西方國家所利用,冠以所謂「阿拉伯之春」之名,藉以推動中東版的「顏色革命」。以「自由」、「民主」為旗號的政治干預,以「保護的責任」為理由的軍事介入,加上現代網路技術的運用,使「街頭政治」之火在西亞北非不斷蔓延。從突尼西亞到埃及,從利比亞到葉門,一時間西亞北非多個政權倒台,多國陷入混亂與戰爭。這場政治風暴幾乎刮遍整個阿拉伯世界。其規模之大、衝擊之廣、影響之深,是上世紀中葉民族解放運動以來所未見。一些美國政客曾欣喜地表示他們煽動的「街頭革命」是「站在歷史的正面」,因此要支持「革命之火」一直燒下去。
然而,所謂「阿拉伯之春」帶給民眾的並非期望中的自由、民主,相反,由此引發的動蕩與武力衝突不僅打破了原來的平靜,而且摧毀了民眾的生活空間。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打擊以及西方國家對西亞北非其他國家的多方位干預,加劇了這些國家內部的武力衝突,使民眾飽受戰亂之苦。僅敘利亞危機就已導致敘1200萬人喪失家園,超過其人口的半數。突尼西亞仍在宗教與世俗力量對立、社會撕裂中掙扎。被西方用軍事手段改朝換代的利比亞更是暴力衝突四起、恐怖事件頻發,經濟發展倒退幾十年,民眾「石油發家夢」破碎,國家陷入四分五裂。更嚴峻的是,西亞北非局勢動蕩催生了極端恐怖主義猖獗蔓延,敘利亞、伊拉克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異軍突起,其極端血腥的殺戮震驚了世界。所謂「阿拉伯之春」,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阿拉伯之冬」。
伊拉克和敘利亞地處兩河流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筆者曾較長時期先後在這兩個國家求學和工作,那裡的文明古迹、優美風光以及社會的穩定、民生的相對富足和民眾的熱情好客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近兩年這兩個國家已是面目全非,槍炮聲、爆炸聲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用生靈塗炭、滿目瘡痍來形容毫不為過。據不完全統計,過去4年敘利亞、利比亞、葉門三國外逃難民已經超過650萬,而僅約旦、黎巴嫩、土耳其三國接收的敘利亞難民就超過400萬,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令人痛心。
假「阿拉伯之春」之名推行「顏色革命」,其後果已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反思。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就表示,美國試圖支配全球把美式民主強加於其他國家的做法行不通。一些阿拉伯有識之士也呼籲,中東的未來不應由西方干涉的大手任意擺布,中東國家亟須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照搬西方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模式的「顏色革命」,不僅不會帶來人民期盼的民主與民生的改善,反而會引發暴力與流血的惡性循環,受害最深的還是普通民眾。
歐洲在承受「新干涉主義」帶來的災難
此次難民潮緣起於本世紀以來的中東變局,而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干涉政策和試圖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改造中東的作法是導致中東長期動蕩、進而引發此輪難民潮的重要誘因。
冷戰結束後,美國推出了「新干涉主義」理念,以所謂「人權高於主權」論和推廣西方民主價值觀為理由,利用政治、經濟、文化甚至武力等手段干涉別國內政,實現其全球戰略利益。「新干涉主義」實際上侵害了別國的主權及其民眾的人權,甚至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動蕩與人道主義災難。
中東歷來是美國實施全球戰略的重要區域,也因此成為「新干涉主義」的重災區。從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到2011年的所謂「阿拉伯之春」,美國主導的西方肆意干涉不斷造成中東國家和地區的人道主義災難和挑戰。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隨後,伊拉克爆發難民潮,數百萬人逃往約旦、敘利亞、埃及和黎巴嫩等西部鄰國停留。正因為這些鄰國的緩衝作用,難民潮才沒有大規模擴散至歐洲。但是,2011年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更多西亞北非國家陷入動蕩,加上「伊斯蘭國」、「支持陣線」趁亂而起,攻城略地,控制敘利亞一半領土和伊拉克四分之一領土,難民數量迅速超出地區承受能力。外逃難民如破堤之水奔向歐洲國家,才形成了新一輪難民潮。
一些歐洲國家也打著「保護的責任」的旗號配合美國的「新干涉主義」行動。它們對阿拉伯世界動蕩推波助瀾,並藉機重塑地區秩序,擴大影響力,維護其傳統地位和利益。殊不知,對他國內政的干涉和對他國主權的侵犯,是在濫用「保護的責任」這一概念,與聯合國憲章精神和真正的人道主義理念背道而馳。結果與其初衷相悖,所謂的「阿拉伯之春」不僅未能促成歐洲所希望的地區秩序,反而造成了大規模的難民潮,對歐洲政治、安全、外交造成巨大衝擊。政治上,歐洲內部陷入道義之爭、黨派之爭和一體化之爭的激烈辯論。歐洲國家能否像他們所宣稱的那樣堅持人道主義和人權價值觀,成為對「歐洲精神」的真正考驗。安全上,難民潮為中東極端分子混入歐洲打開了方便之門,歐洲面臨的反恐形勢更趨嚴峻。難民問題也成為影響歐洲人口結構的敏感因素,甚至可能激化教派、民族矛盾,打破一些國家內部脆弱的政治和安全平衡,加劇社會動蕩風險。外交上,今年初巴黎《沙爾利周刊》編輯部遇襲事件以及當前歐洲面臨的難民危機,使西亞北非形勢同歐洲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歐洲不得不深入反思並調整其對外政策,加大對西亞北非地區的外交投入。
今後較長時期,西亞北非仍將動蕩難平,敘利亞、利比亞、葉門還會產生更多難民流。世界銀行估計該地區可能產生超過1500萬名難民。只要西亞北非動蕩一天不停息,歐洲難民危機就難以徹底停歇。複雜動蕩的中東局勢是忽視該地區宗教社會多元性、強力推行「新干涉主義」的必然結果,也是「新干涉主義」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的明證。
解決難民問題必須標本兼治
這場難民危機是阿拉伯地區民眾深陷苦難的真實寫照,更是對慣於實施「顏色革命」和「新干涉主義」的西方國家提出的嚴肅質疑。難民危機和西亞北非亂局警示世人:外來干涉並不能帶來民眾盼望的和平與發展;西方價值觀與體制更不是解決世界各國問題的金鑰匙;各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應由各國人民自主決定,只有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才是正途。
當前,要解決難民危機,必須從治理西亞北非亂局開始,有針對性地採取行動,打破西亞北非持續動亂的怪圈,消除難民危機的根源。這就需要國際社會與地區國家一道努力,特別是要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在這場難民危機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成功行動,也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應對。
面對持續多年的西亞北非變局,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方針,同時積極推動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勸說各方避免暴力行動;明確表示尊重各國人民的選擇,相信各國人民有智慧、有能力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反對外部干涉,特別是軍事干預。中東動蕩之際,筆者作為時任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多次赴中東多國訪問,就地區局勢、敘利亞問題和中東和平進程等與各方進行交流,積極致力於停止暴力衝突、通過對話實現各類爭端的政治解決。為緩解難民面臨的困難,中國政府已多次向敘利亞及其周邊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援助,幫助這些國家提高了接受和安置難民的能力,有助於從源頭上減少難民的外溢,這對減輕歐洲國家的壓力無疑也有裨益。
中國對中東的外交活動積極而富有成效。這既是中國一貫外交方針的體現,也是源於中國人民對該地區各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中國在中東事務中主持公道、務實平衡、積極負責的形象,凝聚著西亞北非和平正能量。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的講話中指出,「環顧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要解決好各種全球性挑戰,包括最近發生在歐洲的難民危機,根本出路在於謀求和平、實現發展。面對重重挑戰和道道難關,我們必須攥緊發展這把鑰匙。」
在西亞北非地區,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都面臨缺失。探索符合各自國情和文化傳統的發展之路,在動蕩中謀求變革,在變革中保持穩定,西亞北非地區還有艱難的路要走。為實現這一目標,國際社會應加快推動敘利亞等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標本兼治,消除難民問題的根源;加大國際社會協調合作,支持西亞北非國家自主探索發展道路,共同維護西亞北非地區安全和穩定。同時,西亞北非國家需要以包容之心,以儘早解除民眾疾苦為念,推動政治解決進程,實現包容的政治過渡和社會轉型,恢復地區穩定與秩序,促進共同發展;幫助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真正建立起一個和平、包容、自強、繁榮的西亞北非,既為難民重返創造條件,也消除恐怖主義產生和生長的土壤。這將是西亞北非各國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之幸。
(作者:中國前中東問題特使、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推薦閱讀:
※中年危機 丈夫送「小三」錢妻子能討還嗎
※婚姻蜜月期最易出現的十大危機
※土俄危機:鬥氣鬥嘴,一場虛驚
※反思:餐廳應對輿論危機,不是發發聲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