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裡的東西怎麼擺,才能抓住你的眼、心和錢?
歡迎光臨,這裡有一座城市的消費習慣和流行趨勢。
全家、7-Eleven、羅森,這三個目前在中國發展最好的日本品牌便利店,被山寨最多的要算 7-Eleven的「彩條招牌」了。
除了濃濃山寨感的門面,永遠不夠亮的燈光,這種荒腔走板的怪異感覺會在你踏進店裡的那一刻達到極致——貨架要麼太空,要麼太亂,你急需的東西通常沒有,他有的東西你可能永遠不會想買。這裡的「你」說的主要是年輕人。
在零售業蕭條的大環境下,便利店如何抓住消費者?此前我們曾介紹過這種模式如何在日本發揚光大;也分享了什麼樣的人愛去便利店,便利店該如何選址等19個便利店的秘密……這一次我們想分享的是:便利店裡的每一件商品是怎樣來到消費者面前的。
因為歸根結底,人們愛去便利店,只能是因為那裡有他們想要的東西。為此,我們深度走訪了全家、7-11 的幾家便利店,並和個別店長及便利店工作人員聊了聊。
「只有最流行、最好賣的商品才會出現在便利店。」全家中國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告訴《好奇心日報》,便利店的排面「非常非常搶手,如果(商品)表現不好就會被撤下來」。
以全家為例,一家便利店大約有 2,000~3,000 種可供調配的商品,採取末尾淘汰制度,表現差勁的商品在貨架上待不過三個月,一年下來被替換更新的商品超過半數。
另一方面,一家 100 多平米的便利店要如何滿足包羅萬象的需求?
一雙救急用的絲襪,或是醫用碘酒棉花棒;去朋友家時順手帶一小支 MOSCATO 起泡酒;某天心血來潮,突然想吃一顆鹽味溏心蛋……這些分門別類的各色物件要如何被收攏到一起?
你有沒有發現,便利店的貨架永遠放得滿滿當當,但看起來整齊有序,想找什麼總是一目了然。
這裡頭的學問,是我們想要探討的「便利店的陳列邏輯」,背後涉及到商品部、行銷部、培訓等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確實不是那些不成規模的雜牌店可以輕易習得。
我們還發現,不同商圈、不同店型的便利店賣的東西不一樣;不同的冰櫃設定的溫度也不同;便利店的零食包裝和大賣場不同,小包裝零食在逐漸走俏……
一方面,便利店時刻緊跟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便利店也在有意識地影響、引導顧客的消費行為和習慣。
「回」字形的店鋪,讓你一定會經過這些貨架
一家標準的便利店,使用面積一般在 100~120 平米左右。便利店會根據店鋪的大小在設備上有所調整,比如 7-Eleven 特別小的門店會設有加高的特殊貨架。
和雜貨鋪不同的一點是,便利店很少會讓你走回頭路。從入口到收銀台,一直走到最裡面的日配商品,然後出門,正好繞一圈。除非是有明確購物目標,一般來說消費者都會按照這條路線逛上一圈。
▲以全家便利店 K11 店為製圖原型
在這條「主動線」上,你會途經便利店主推的「促銷端架」、自產商品貨架、占便利店 40% 營收的鮮食產品……而在圈的中心則放置非日配商品和雜貨貨架,雜誌放在靠窗的位置。
收銀台一般在店門的一側,店鋪門一般不會開在店面正中,這樣方便顧客結帳後以最短距離出門。
關東煮、包子等散裝即時食品的櫃檯緊靠收銀台旁,一般會挨著一個放飲料的候補冷庫,引導消費者搭配著飲料一起購買。
日配商品(又稱鮮食產品)大部分是需要冷藏銷售的,而冷藏貨架需要靠牆擺放,因此日配商品一般都在店鋪的一側,店鋪的另一側靠牆則是收銀機和櫃檯。
頭輕腳重,「強目的性」商品往下放
從小到大、從輕到重是便利店貨架從上到下陳列商品的規則之一。比如,農夫山泉桶裝水、大體積的抽式餐巾紙大多放在貨架的底層。
「從視覺上,如果頭重腳輕確實會有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是小物件,放在底層就更不容易看見了。」王意文告訴《好奇心日報》。
根據物件的包裝特徵,便利店的貨架里設有掛鉤,在貨架中還設置了「架中架」。
「集成架是今後陳列的趨勢,讓各自不同品類的小物件能夠很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王意文表示,便利店陳列的首要標準,就是儘可能讓顧客看到更多商品。
但也有例外,比如像打火機、絲襪這樣的輕便商品也會放在不起眼的底層貨架。「你想,一個來便利店買絲襪的人該是有多著急,無論放在哪裡都會找到的。」
▲邦迪、紙巾、打火機等應急商品位於底層
同樣的陳列邏輯也適用於飲料櫃。冬天便利店會將時下流行的沁檸水、海晶檸檬這樣的「輕口味水」放在最好的排面上,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而可樂這樣的強品牌效應產品放在略微不起眼的位置,原因還是那句「想喝可樂的人,你放哪裡他都會找到的」。
「人們對飲料的需求下降,所以我們在陳列上要多引導消費者。」王意文解釋道,「而到了夏天,(飲料都賣得很好)我就直接把賣的最好的可樂放在最顯眼,最多排面的地方就行了。」
另外,冷櫃中的飲料、三明治、飯糰等也都是「強目的性」消費商品,消費者一早就想好了要買,故而也不需要放在門口的顯眼位置進行消費引導。
每個便利店都有一個更新最頻繁的貨架
進門後,面朝收銀台的第一個貨架被認為是便利店的「黃金地段」——這裡是顧客的必經之地,排隊結賬的時候也不免在此逗留。
全家管這個貨架叫「促銷端架」,7-Eleven 稱其為「特設貨架」,總之都是很看重的意思。
在這個貨架上,沒有一件商品會平白無故出現。以全家便利店為例,目前第一層是專門為春節推出的活動商品,第二層是話題性商品,比如《星球大戰》、《功夫熊貓》的電影周邊。再往下數,「買一送一」、「兩件八折」……每一件商品前都打上了促銷標籤。
▲全家便利店內的「促銷端架」
「在促銷商品的選擇方面,會和廠家進行合作。但我們也會有所挑選,比如說最近春節,就會多推一些肉乾啊,炒貨這樣的零食。」全家方面向《好奇心日報》介紹。
「特設貨架是 7-Eleven 更新頻率最高的貨架,平均 2-3 周就會更新一次商品。」北京 7-Eleven 行政本部本部長吳萌表示,促銷商品「一般是新品和最好的商品,只有讓顧客了解這些最好的商品,才有可能培養持續購買的習慣。」
你發現了嗎?麵包的包裝傾角和貨架的傾斜度正好契合
便利店的商品分為日配商品(即每天配送的新鮮食品,比如飯糰、三明治、盒飯等)和非日配商品(比如保質期時間較長的泡麵、薯片),以及不能食用的雜貨。
日配商品來自便利店專供的工廠,這意味著食物的配方,甚至包裝都經過精心設計,獨家擁有。
全家每天提供兩次鮮食商品送貨,其他商品一天一次。午高峰過後,便利店內的三明治、壽司,以及自產系列的麵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銷。以麵包貨架為例,店員會根據從高到低的優先原則,將麵包緊湊地排滿上面兩排,使貨架儘可能好看些。
▲可以獨立「站立」的盒裝麵包
個別的一排麵包品種只剩下一個,但也被頂在貨架的最前端,和其他排面齊平。奇怪的是,這個孤零零的麵包在貨架上自然立起,背後卻沒有任何支撐物。
仔細查看貨架,會發現包裝內盒子的傾角與貨架傾斜度是匹配的。無需外力的幫助,麵包都會直立地「站」在貨架上,向顧客展示包裝全貌
全家在去年10月推出了「黑標系列」的便當。和傳統包裝的便當相比,這些新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一眼就可以看見裡面的食材。
超大塊的雞腿,精心設計過的擺盤……黑標系列一律採用透明包裝,取代原有的印刷效果圖。全家計劃將「黑標系列」推廣到更多食物品類上,在視覺上統一以黑色包裝呈現,提供差異化的品質服務。
冰櫃為什麼永遠靠邊?
便利店靠牆放置的一排冷櫃,開放式冷藏櫃叫 open-case,帶有玻璃拉門的是 walk-in(步入式)冰櫃。這兩處冷櫃設定的溫度都是 4 攝氏度(誤差正負 2 度)。
前者存放的是保質期較短的飲料、食品,這意味著便利店需要在更短時間內賣掉它們,使用開放式冷櫃更加親和,更容易接近、拿取。
不太好理解的是,另外一個 4 度冰櫃里儲存的都是常溫飲料(即運輸過程中無需冷藏的飲料)。為什麼即使是冬天,也要把礦泉水放在冰櫃里賣呢?
「十年前,上海剛有便利店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問『你們(飲料)怎麼都是在冰箱里的,給我拿個常溫的』,現在來問的非常少了。」
根據王意文介紹,這種模式從日本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冰飲的消費會更高,尤其是像可樂這種碳酸飲料,冰的味道會更好。」
相對來說,人們對冰飲越來越習慣,尤其是在便利店看重的年輕消費者群體中。
「但到了內陸地區,又會像十年前一樣很多人來問了,這很有意思。」
冰櫃貼邊放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背後就是倉庫。仔細查看便利店的冰櫃,walk-in和背後的倉庫相連通,作為補貨的飲料被預留在冰櫃後的貨架上提前冷藏,方便隨時補貨。
通過這種方式,即便是大量消耗冰飲的夏天,消費者隨時打開冰箱都能拿到一罐冰鎮徹底的飲料。
冬天放在收銀台旁邊的加熱貨架里為啥都是小瓶裝?
你有沒有發現熱飲都是小瓶裝的?
除了店內提供的鮮煮奶茶、咖啡、豆漿等熱飲,便利店在冬天還會搬出一個小小的熱飲櫃,通常是在每年的十一月到來年三月。
▲左上角的鐵罐熱飲附有紙板套
「冬天人們對飲料、水的需求要少一點,一下子要喝 500 毫升有點壓力,所以(熱飲的)規格都會設置比較小一點。」全家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設置」,而不是「挑選」。因為熱飲的瓶子需要經過專門研發,符合耐熱性能等安全要求。熱飲櫃內的溫度在 55 度左右,為免鐵罐燙手,會給罐裝飲料加一個紙板杯套。
每一瓶飲料在放入熱飲櫃時,會在瓶底打上一個標籤,標明食用的安全期限。
溫度對食品、飲料的質量有很大影響,正常情況下一罐常溫飲料的保質期可能有 9 個月,但是放進熱飲櫃後只能存放 14 天左右。不同商品的保質期不同,最短的只有 7 天保質期。
便利店的貨架上,為啥也擺滿了性價比很差的小包裝?
一般來說,大包裝食品更加划算。比如在大賣場我們經常會看到「家庭超值分享裝」、「買三送二」這樣的促銷包裝,總之賣的越多越好,買到就是賺到。但在便利店就比較少看到。
便利店的流行趨勢是:賣小包裝食品。妙芙,一隻一隻賣。3+2 夾心餅乾,兩片兩片賣。
▲糕點餅乾小包裝
▲自產品牌小包裝
▲糖果類小包裝
一方面,是受限於陳列空間,貨架位置對便利店來說實在是太奢侈的東西。
另一方面,便利店的消費人群對價格不敏感,不會在意幾塊幾毛的差價,對這部分人群來說,吃下一整條奧利奧反而會是更有壓力的事情。
以毗鄰商務樓的全家 K11店為例,白領等商務人士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兩片餅乾配一杯咖啡,恰好就是一頓下午茶。
配合消費者「少食多餐」的生活理念,全家在去年秋冬推出了壽司散賣服務。消費者可以一隻一隻地挑選,自行搭配不同口味的壽司,買滿四隻可用盒子打包。
便利店所在的位置不一樣,貨架上賣的東西也不一樣
即使是同一品牌的便利店,不同地段、店型的便利店裡賣的東西不盡相同。比如說,醫院附近的全家便利店裡面會增加粥類的進貨量,而毗鄰商務樓的 K11 店則會主推高品質的「黑標系列」盒飯。
▲攝於全家 K11 店
K11 的冷藏櫃面非常好看,擺放了一整排各種顏色的貝納頌咖啡。而在普通的社區店,貝納頌的排面只有三個。
「我在其他門店都沒有看到那麼多排面的巴黎水、純果汁,在這種地段的門店,他們是不會在冷藏櫃擺礦泉水的。」逛便利店,也是王意文的日常工作之一。
▲攝於全家陝西南路站店
全家便利店所有類型的貨架都會被展示在一個展覽館,「所有人都要去看一次,我們會向店長解釋為什麼這一季是主推這些商品。」以加盟店為主的全家便利店,通過這種方式來貫徹自己的陳列哲學。
商品陳列是新進店員培訓課程的一部分,正式員工需要接受為期 6 天的培訓,兼職人員也要培訓兩天。
各門店的店長有許可權調整進貨的品類、數量,不過真正做決定的,還是目標消費者的喜好和購買力。
全家目前在國內的店鋪設計已經更新到第三代,用更加溫馨的原木色替代了原有的白色貨架、地板。除了傳統的一整排冷櫃,三代店引入了中島櫃,開放更多櫃面空間,方便顧客挑選壽司、三明治、盒飯等鮮食食品。
除了地鐵、機場店以外,100 平米以上的全家便利店三代店內多設有10-20個座位的座位區。「坐得越久(可能產生的)消費也就越高。」即便已經過了飯點,全家 K11 店內仍然有購買鮮煮咖啡、關東煮的顧客坐在店內逗留,即便是大冬天也有客人光顧 Fami現製冰淇淋機的生意。
▲便利店內的廣發銀行廣告
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全家便利店裡不帶重複地播放了20+ 首流行好歌,中間還穿插了一段天氣預報的廣播。收銀台前的顯示屏上,也不停地交替播放全家便利店的宣傳片,以及合作商戶的廣告視頻。
「台灣的便利店更加誇張,收銀台上全部貼滿了商家的廣告。」便利店已經成為了商家發布新品的線下渠道之一,來自台灣的王意文更加明白,便利店的平台對商家有多重要。
(製圖:林玉堯,記者費麗婷亦對此文有貢獻)
推薦閱讀:
※心似浮雲常自在 · 意如流水任東西
※女子菜場圍觀 慘遭咬 手部發黑險喪命!這東西現在還有!
※門前、門後居然放了這些東西?!導致財運不順?
※東西瓷路一千年
※日本最讓各國稀罕的一件東西,各國始終沒有得到過,僅存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