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 | 國企改革進行時:共識與務實
8月23日,由人民政協報社、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國企改革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的主題是:國企改革進行時——共識與務實。以下是小新為您整理的乾貨分享。
一、 國企改革再出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過去十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改革進 一 步激發和釋放企業活力,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基本經濟制度怎麼完善?國有企業在體制機制方面還存在什麼問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如何調 整? 怎麼推進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還可以列出一大串問題清單,期待您的智慧和聲音。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石軍:
抓住三點一線,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以營造活力企業為立足點。這樣的活力企業是什麼企業呢?以市場需求導向生產經營的企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壯大的企業,以現代制度保障有效運行的企業,活力企業是這麼三個方面。
以發展混合企業為突破點。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不少質量不高的直接原因是三個方面:一是許多混合企業存在一股獨大的問題,非公經濟資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二是不少混合企業是由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分公司與非公企業組合的混合體,導致難以協調,就是協調、決策的鏈條太長,甚至有些扯皮的問題。三是有些非公企業本身缺少管理經驗和人才,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當中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只能被動接受國企的原有的。
發展混合企業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重要實現形式,是營造活力企業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就是建立健全現代財權制度,法人治理結構,職業經理人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監管制度。
在推進重點上,要著力推進國企股權的多元化改革,要著力改革發展非公資本控股的混合企業。混合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混合到什麼程度才有效?在配套制度上,應該突出建立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體系再資產定價機制。法律法規體系和支持政策,在遵循的原則上應當堅持規則公平、分類實施、操作規範、循序漸進的原則。
以轉變政府職能為著力點。推進國有國資改革,必須先改政府職能。從目前來看,轉變政府職能為著力點應該著力解決四個問題:一是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二是取消對價格的不適當干預。三是千方百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四是取消不符合規律的新的手段,以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為主。
第四講一下一條主線,就是以強化國資管理為主線。在國資國企改革當中,國有資產的管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強化,不能弱化,這是因為管理好資金資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辦法有三條:一是大膽行使國資管理權。二是積極創新國資管理的模式,主要是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三是營造良好國企管理環境。
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華生:
混合所有制只是一種形式,跟股份制是一樣的,完全取決於怎麼解釋。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這個決定裡面提出來要以管資本為主去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整個國資國企改革不能前進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在基本的問題上沒有向前進。連政企分開都做不到,政資分開都做不到,企業怎麼搞活?
第二個問題,改革要能成功,要得到人民的擁護,有一個生命線。混合所有制包括國資國企改革,有一個生命線是什麼?就是要公平、公正、公開。在國資改革、國企改革時記住它是全民的資產,因此要更多地考慮普通老百姓、普通投資者、大眾參與的機會。
最後就是混合所有制的形態,將來改革變成一個什麼形態?很自然,在我們現在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情況下,讓民企當配料都不來,除非另外給他有什麼安排。我理解,混合所有制最理想的形態,最後完全市場化、資本化的形式是沒有明顯的控股股東。混合經濟真正的理想形態將來是真正現代企業,沒有明顯的控股股東,是現代的互相制約的機構。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庄聰生:
重點談一下我接觸的民營企業他們在對待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這些民營企業家的一些所思、所想、所看、所憂、所慮。
加快國企改革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一,一定要在下一步的國企改革或者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當中,一定要有一個理念,讓國企和民企在發展當中實現互惠互贏。國企和民企在國民經濟當中就是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應該比翼齊飛、共贏共建,任何一方發展不好都會損害改革,損害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二,現在民營企業和國企改革還是要消除壟斷,消除隱性壁壘,讓民營企業能夠真正進得去。
第三,解決民企參與國企改革怎麼有效運行的問題。在運作方式上,我覺得可以參考的,特別是是在路徑和制度設計上,一是實行股權分散。二是推行國有資本在股份所有制企業中持優先股。三是要真正推進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真正分離。
四是創新國有資產的定價和交易方式,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收購兼并過程中要規範定價和交易方式,這個至關重要。
二、國資監管再完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 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黨的十六大以來建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對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揮了巨大而積極的作用。怎麼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怎麼 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怎麼設計具體改革方案和政策?還可以列出一大串問題清單,期待您的智慧和聲音。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原副主任 邵寧:
我談三個問題:第一、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原則不能輕易否定。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是黨的十六大作出的一個重要的決策,是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當時提出這個原則是有針對性的,針對的是原有體制下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多頭形勢沒有人負責的體制弊端。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政府層面對國有企業的管理責任要清晰化。這應該說是體制上的一個重大的進步。
第二個問題,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與監管機構的職能配置問題。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具有針對性的,應該有所指。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我理解實際是提示國資委要有行為邊界問題。
國有企業是背著一大堆的問題進入市場的,有體制問題、機制問題、結構問題、社會負擔問題、職工觀念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以管資本為主的,而是推動改革、調整結構、解決問題、維護穩定為主。只有當這些問題基本都解決完,而且企業整體上市之後才具備管資本的條件。管資本不難,難在把國有資產變為國有資本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就是我們整個改革的過程。
目前,國有企業的各類問題已經大大減少,但是並沒有解決完,單純的管資本對於國有資產監管部門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功能,具體講管資本的同時推進改革、調整結構、解決問題。
第三個問題,國資管理體制完善需要企業、幹部管理體制的配套改革。在具體的管理方式上,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打通國有企業高管、領導人員的市場化的退出通道。這對我們的分配製度帶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四中全會強調,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根據這個要求,我們覺得應該儘快啟動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市場化改革,向市場化的方向走,推進市場化,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這三個主要問題,國資管理體制,第一是堅持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的原則。第二是把出資人的定位搞准,不要越位。具體的定位是管資本,同時推進改革調整結構,解決問題,維護穩定。第三是儘快啟動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體制改革。如果這三點能夠做到,我想我們國家的國企改革、國資改革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
國有企業到現在為止有些問題非常棘手,這個事如果僅僅是管資本,讓企業自己解決是解決不了的。所以我為什麼說僅僅管資本不夠,因為我們改革面對的問題非常多、非常複雜,出資人機構必須要有作為,敢擔當,出事要往前走,推改革要往前走,調結構要上手,解決問題時不能躲,維護穩定時必須要第一線。
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鄭新立:
第一個觀點,要把我們對國企改革的認識統一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上來,要跟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保持一致。
第二個觀點,也是三中全會決定精神講的,就是國有資產的管理要從以管資產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一,管資本為主不是國有資本功能的縮小和弱化,而是它的放大。在產業升級中發揮國有資產、國有資本管理的功能,加快我們的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轉變有三種途徑,決定講得很清楚:一是改革授權經濟體制,行業性的大的集團公司賦予它國有資本的經營許可權;二是建立若干國有資本經營公司。三是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把它改成國有資產的投資管理公司。
第三個觀點,要發展混合所有制。要透明,這是我很贊成的,一定要透明,要公平,我也很贊成。民營資本進入國有資本不一定就是要控股。另外有一些民營經濟的領域很掙錢,很關鍵,我看國有資本也可以進入去參股、控股,都可以。
第四個觀點,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包括核心層持股,骨幹層持股和老的員工的持股。
第五個觀點,分類改革。公益類要加大投入,能夠改變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局面。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梁驤:
我覺得完善國資管理體制的核心是以管資本為主線,這是市場化的一個原則,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體制,實現權和利的相統一,建立科學的權力約束機制,這個是關鍵。
首先我想談一談以資本為紐帶,建立市場化的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體制,解決國資管理、委託代理問題,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離,建立完善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明確授權體系和責任主體的職責。政府應該是國有資本公共管理和監管的職責。我覺得在國有出資人代表這個層面發揮得市場和政府之間,一個是紐帶作用,也有隔離帶的作用。通過國有私人代表按照市場化來履行職責,實現政企分離、政資分離。
第二個問題,國有出資人代表的角色,怎麼樣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履行職權,管好國有資本。國有出資人代表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管好國有資本。通過資本來引導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國家的戰略意圖和意志,提升國有資產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最主要的是怎麼樣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來履行職權,才能使國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能夠達到有活力、有市場的競爭力。這方面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國有出資人代表管什麼。國有出資人代表應該根據國家的授權來行使出資人的職責,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全部或者部分的出資人權利。
二是出資人代表怎麼管的問題。從各國的出資人代表來看,主體選擇是多元的,但是總體來說,履職行權的機制是統一的,在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框架下,遵循法制理念和公司治理的準則,開展履職期權活動,堅持市場化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實施專業化的管理,保證信息的透明,這是關鍵。
匯金在履執行權當中主要有幾方面參與或者怎麼管的問題:1.堅持市場化履職方式和控參股機構其他股東是平等的法律關係。2.做積極股東。既要關注投資回報和財務收益,也要關注控參股機構的長遠發展和貫徹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因此除了按程序發揮作用以外,來參與議案的審議也積極地探索國有股東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怎麼樣能夠做到。3.通過完善派出董事制度,通過派出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發揮關鍵的主體作用。4.堅持發揮黨政領導和公司治理兩個優勢。。5.完善溝通協調機制,發揮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協同效益。
下面談一下關於體制框架,有五個方面:1.建立健全政府監督管理和國有出資人代表市場化運作的國資管理體制機制。2.建立健全清晰的委託代理關係,明確國資管理的責任主體和權責劃分,理順管理體制,明晰管理責任。3.建立健全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國資管理的整體目標,通過對各責任主體的業績考核、薪酬管理和人事任免等機制形成正向激勵約束。4.建立健全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督的機制。根據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的基本原則來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社會公眾及媒體對國資管理的外部監督。5.建立健全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兩個優勢相結合的優勢,真正做到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經營管理能夠互相促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企業所原所長 陳小洪:
我的題目是關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問題。我想講三個觀點:一、從解決中國國有企業諸多問題的出發來設計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我們搞國有企業改革,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讓企業發展,從現代企業制度的角度看,有四個基本制度,一個是組織體制制度,事業部、母子公司怎麼做業務。第二個是股權制度、資本制度。第三個是治理結構管的制度,它管頂層,一直下去要靠它。四是法律制度。在這四個方面,我們都有問題。這個問題就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有關係。
第二個問題,資產管理公司可能至少存在三類,有投資公司主要是對某些領域進行投資的,也有資產運營公司,可能是財務性的投資為主,比如說養老金,我不主張國有的投資公司可進可退。還有一類就是實業型的,就是他對某個產業有發展責任。所以有人說產業類的投資,怎麼叫都無所謂,關鍵是承擔的是投資責任還是產業責任,這個要搞清楚。這也表明企業目前的結構狀態和我們當然是有關係的。
第三,我們整體設計國資體制,問題導向要系統設計。我認為的搞清兩個事情。第一是方向設計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這些國有企業需要不需要解決這些結構問題,它的家底如何、發展前景如何,這樣才能決定怎麼調整。二是將來誰持股,或者有一部分資產分離出去,誰接盤,持股機構、接盤機構怎麼定位,都要說清楚。而且這不是人為的,是要具備條件的。沒有條件的設計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三是要把這些機構規則設計出來,研究實施方案、路徑,具備不具備這個條件問題導向從國際出發,系統設計才能做好我們的改革方案設計,歷史不可能改變。
三、市場主體再構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完善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國有企業還存在不少問題。國有企業怎麼去「行政化」, 國有企業需要什麼簡政放權?國有企業怎麼激發內生活力?國有企業怎麼和非公有制企業相互學習促進?還可以列出一大串問題清單,期待您的智慧和聲音。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 宋志平:
我是來自企業的,我希望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可操作、能賺錢。按照會議的安排講三個觀點:
第一,關於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我覺得國有經濟實際上我們可以分為兩個,一類是公益的,都要靠國有企業實現。二是競爭類的這些。政企分開,國有企業里政企很難分開,也沒有必要分開,實際上是分工問題,在混合所有制里的國有經濟也要分開,政府不能跑到市場里,和交稅收的民營企業同台競爭,邏輯上是不對的。
第二,關於投資公司。我們可以把若干個公司打捆,同時產融結合,提高我們的功能,同時按照投資公司的架構來再造我們的組織。我們國資委的這些央企,我們所搭建的投資公司應該是像日本的三井住友財團這樣的公司,更像中國的中信而不像中投,
第三,關於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所有權到位,剛才講了股份公司,我們搞來搞去覺得沒有成功,為什麼?因為我們戴了一個帽子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拿來錢還是國家管,國有企業只是解決了從市場募集資金而已,並沒有把機制引入企業,這次我們搞混合所有制好不容易來了機會,我們不能犯上一次的錯誤。混合所有制和民營企業外資,和國企大家都是同台競爭,都是公平原則,這才叫真正的混合所有制。
剛才有的同志講了優先股,我覺得優先股是這次我們進入混合所有制的捷徑。
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董事局主席 曹德旺:
我們的企業有一半是在國外,高管與職工薪酬的區別,體制內體制外的區別,不但國有企業存在,私營企業也存在。我的高管有的也拿幾百萬,我的職工不會拿幾百萬,美國怎麼處理這個事情?美國是政府有一個指導價,指導價分初級工高級工,就等於我們講的臨時工,最低工資從10塊美金到14塊美金,初級工是24—28美金,高級工34—38美金這樣的比例。以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就是華爾街那些人,底特律的工程很強勢的老闆拿的錢還沒有華爾街的領頭。如果不能把金融界和實業分開處理,實業會受衝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是我們民族的成員,大家都有責任承擔中國改革探討的議題,因為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建設中國、發展中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自己做的事情,不能靠別人,他不會幫我們。
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用科學的手段,包括轉換國有企業定價,要用國際常用的價格法來處理,這比較客觀。
我認為改革要尊重歷史、尊重客觀。像薪酬的問題,一定要把服務業和製造業分開,國有企業現在存在的薪酬矛盾,高管和職工、體制內和體制外,我只有一個體制,我也存在這個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原《求是》雜誌總編輯 張曉林:
今天我就市場主體再構造談點意見。市場主體再構造這個問題,我覺得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裡提出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市場主體怎樣再構造?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個很好的觀點,就是發展混合型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麼經濟?其實就是混合所有制經濟。
我覺得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是目的,目的在於完善現代體制機制。我們現在面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實是一個新型的市場經濟,比起發達的市場經濟來說是後發的,這是一個特點。我們的市場主體一個是先天不足,國有企業是從計劃經濟轉變過來的,有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問題。民營經濟本身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很多帶有家族的特點,另外小生產的特點非常濃厚。無論是經濟還是非公有經濟,都面臨市場主體再構造的問題。
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提出恰恰給我們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打開了很好的通道,我覺得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進行混合制所有經濟的構造,要公開、公正、公平、平等、自願,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在主要的領域,在社會主義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國際命脈的重要領域,國有經濟要控股。在個別領域,有些民進了,也有些國進了,無論是國進還是民進,只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都是無可厚非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王計:
今天我的話題是圍繞著在深化改革中怎樣調動企業的活力。經過上一輪國有企業的改革,大多數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骨幹企業,都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但是活力不足仍然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所以,以營造活力企業為重要突破口來倒逼經濟體制的改革是我們企業的嚮往。
在企業諸多的活力因素中如何讓企業有活力、可流動,如何讓企業資本有活力、可流動、能交易?可以通過收購、兼并、聯合等方式來做強做大,也可以通過破產、被兼并等方式來尋求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再配置。這是企業人對深化改革、對市場主體再構造的期盼之一。政府可以幫企業一時,但幫不了企業一世,再強大的企業終究還是要接受市場的選擇,按照市場的規則去求生存、謀發展,企業是重組的主角,是主體,重組是一種資源的配置,背後的邏輯應該是市場、效率,而不應該是政府和權力。
所以我們寄希望於改革能夠創造出一種新的國有資本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讓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生能死,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嫁能娶,成為一種常態,不要大驚小怪,不要行政干預,讓市場而不是官員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作用。
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
今天的會,我們覺得非常有收穫。比如說更加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原則,比如與會嘉賓提出來這次改革要堅決貫徹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經營權分開。比如進一步推進在改革中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比如這次改革要創新形勢,為大眾參與改革提供公平的機會,這是華生提出來的觀點。比如混合所有制的發展,要保護好中小股東的權益,在混合所有制中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推進陽光操作,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
再比如說對國有資產監管方面,提出了要繼續堅持十六大提出的關於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原則,同時吸取匯金公司的一些經驗,來創新形勢,管理創新體制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有價值的建議。對國有企業的治理也提出來,要緊緊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總目標來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都非常重要。
各位領導和嘉賓的發言都會對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發揮積極的作用,國有企業的資產屬於全國人民,剛才大家多次提到這個問題,我以前老提這句話,國有企業的性質特別像美國總統林肯的三句話,屬於全國,中國的國有企業和特點很接近。2013年年底,全國國有企業非金融的資產總額是104萬億元,凈資產37萬億元,這些財產是建國以來全國人民好幾代積累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怎麼建設好、發展好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怎麼建設好、發展好社會主義經濟,怎麼使公有制經濟更好地造福全國人民,怎麼使國有企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兩個100年奮鬥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樣的問題還可以提很多很多。縱觀國內外沒有現成的答案,歷史也沒有終結點,在風高浪急的深海里推進改革,我們當前改革的環境和複雜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各種挑戰也前所未有,成功的輝煌也將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腳踏中國的大地,勇敢開拓新的前程。
推薦閱讀:
※大部門制倒逼政府改革
※國有經濟改革仍然任重道遠
※挥霍的福音、挥霍的信仰-当代改革宗的福音危机-评提摩太凯勒
※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改革與完善
※[推薦]「大部制」引領2008政府機構改革大提速(最新機構改革方案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