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集—篆書欣賞.李斯書法作品《嶧山刻石》小篆

墨香集—篆書欣賞李斯書法作品《嶧山刻石》小篆

《嶧山刻石》 高218厘米,寬84厘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嶧山刻石釋文: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尃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二世詔》79字,字略小。文曰: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李斯篆書欣賞《嶧山刻石》,亦稱《嶧山石刻》 《嶧山碑》《嶧山銘》,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書,高218厘米,寬84厘米。書法刻石圖片15張。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被野火焚毀。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嶧山刻石碑刻書法賞評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嬴政到東方出遊,來到鄒的嶧山(今山東鄒縣東南),在嶧山樹立了這塊刻石,正面、左側面鐫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立於嶧山書門。刻石主要為秦始皇歌功頌德,宣揚其統一六國的成果。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曹操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殘損不堪,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便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此刻石,《史記》中沒有記載,只存五代時南唐的徐鉉摹本,公元九九三年(宋代淳化四年),鄭文寶根據徐鉉摹本重新刻石與長安,新刻石現存於陝西省西安碑林,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之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小篆經典——《嶧山刻石》書法賞評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在談到用筆的方法時說:「書法用筆要急速迴轉,折畫要快,象蒼鷹俯衝盤旋一樣。收筆好比游魚得水,運筆就象景山行雲,筆畫的輕重、舒捲,應自然一體,大方美觀......」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此刻石因已不是李斯原作,又經翻刻折騰,致使筆畫顯得略細,且多用圓筆,字體呈方形,表現圓渾流麗之風格,確與琅邪、泰山刻石等異趣,風韻神趣依然有了不同。《嶧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書寫這種字體的時候要求中鋒用筆,筆毫行進時不能有任何的波動和扭曲,這樣寫出的線條才會給人以圓潤流暢、精細圓整的感覺。小篆經典—《嶧山刻石》書法賞評《嶧山碑》的結字有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獨體字。字形長方,有的略近於正方,碑陽的字中宮稍松,碑陰的字中宮稍緊。結構因字立形。上下結構在《嶧山碑》中有上收下放,上放下收兩種。也有上中下結構,但在《嶧山碑》中很少,如「莫」字就為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可分為半包圍(如「臣」字)和全包圍(如「國」字)。獨體字在《嶧山碑》中比較多,如「立、六、方」等字,有些字在楷書中是獨體字,在小篆中反而歸入其他結構,如「在」字。《嶧山碑》的結字工穩對稱,把握規律,才能為藝術創作打好基礎。《嶧山碑》的碑陽共9行,每行15字,計135字。呈縱勢長方形,因為結字中宮稍松而字距稍密。碑陰計87字,結字中宮稍緊而字距稍松。《嶧山碑》字勢縱長。在臨摹的時候,將紙折成長方形用硃砂打界格實臨,既可以訓練自己對章法的整體把握能力,又可增加裝飾美。李斯的小篆被稱為「玉箸篆」,在書法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嶧山碑》法度嚴謹,是小篆的優秀代表,臨習《嶧山碑》可以為我們學習小篆打好基礎,深刻體會小篆的藝術語言和藝術美感,追源溯流才能取法乎上。


推薦閱讀:

鄧石如篆書《八闥冊》欣賞
篆書書家談篆書
《七言-篆書百聯》小稿匯
聽松美育 | 第卅三課——我們如何欣賞篆書
三屆蘭亭展的幾種篆書作品格式

TAG:書法 | 李斯 | 小篆 | 篆書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