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未歇最關情》 | 離別可以不孤單,相伴可以更溫暖
我的意識中,母親像一棵樹,父親像一座山。他們教育我很多樸素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令我終身受益。
——梁曉聲
此情最是暖老溫貧
文|黃衛平
可能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而今看書,不只是關注書上的字在寫什麼,更多時候會想,寫下這些文字背後的作者會是怎樣一個人。
散文,很多時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雖然看似散漫,卻能將作者的個人印記全面展現出來:審美、世界觀、人生理念、生活態度等等,都可以從中找到作者本人面貌的蛛絲馬跡。有的作者寫作可能會刻意將自身脫離文本,隱藏在背後,有的作者卻喜歡從自身而寫起,不管哪種寫法,一個作者的文章讀得多了,作者的形象自然就會呈現出來。
讀梁曉聲的散文,我總會想到一個詞——俠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梁曉聲老師的文學作品總是充滿了一個文人的國民理想,他針砭時弊,以一種痛心疾呼的形象批判現實中的種種醜陋和不堪,而在這本散文集《此心未歇最關情》中,他收起了犀利嚴肅的面容,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位「俠者」的古道柔腸。其實,他的批判和疾呼又何嘗不是因為他對國對民的關切和一顆赤誠之心呢!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是最真情流露的梁曉聲,正如書名所說:作者此心,一生未
歇,關乎的總是最普通人之情。他注視在最普通人身上的目光,是他將歲月積澱、世事洞察後的追思和回望。此中有親情、愛情、友情,更有對人間眾生、對家與國的悲憫深情。
本書從內容方面分為三輯:「親情回望」,寫父母兄長之前的親情;「那個年代的愛」,寫特殊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情感;「淚和光」,寫底層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在困境中閃現出來的人性光芒。
這些文章中,絕大部分帶有作者的自傳色彩,每每讀之,總能令人潸然淚下,這裡並沒有多麼華麗炫目的辭藻和寫作技巧,恰恰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樸素寫作以及對最普通人的關注令人動容。著名編輯兼作家汪兆騫老師這樣評價他的文章:「愈是挖掘普通人的精神底蘊,就愈表現出時代生活的深層流動。曉聲對普通人靈魂中的人性醜陋所進行的揭示和道義拷問,與他作品謳歌人情人性之美及對蒼生的悲憫情懷相互映襯,構成了他散文的文學肌理和品質,也形成了他散文的獨特的美學趣味。」
這些散文,並沒有對人性之美的刻意讚揚和拔高,這些文字和故事或溫情細膩,或樸素簡單,或迷茫無措,或深刻濃烈,看似平淡卻能直擊深遠,其中的力量,恰是文中有真情,此中有真意,此情此意,正是作者對世人的一顆拳拳之心,最是暖老溫貧。
名家評論:
他不僅寫知青的生活遭遇,還寫城鄉普通的老百姓,寫他們的親情和愛情,寫他們的奮鬥和挫折,寫他們的悲歡與離合。他一直關注現實社會的發展,為它的進步感到歡欣,為它存在的各種問題感到憂慮乃至憤慨。
——張炯(著名文學評論家)
曉聲沒有在歷史的皺紋里被淹沒,這點他是有一定幸運感的。在他自傳性很強的文章中,在與被湮沒者對比時,會有這種幸運感。但他和這些被湮沒的人站在一起,與這些人的命運因種種的紐帶拉在一起,要幫他們說話。
——張頤武(著名文學評論家)
作者簡介:
梁曉聲,祖籍山東榮城,出生於哈爾濱市,現居北京,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八十年代以來以知青文學代表作《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和《雪城》等蜚聲文壇。自1984年起,名字一直被載於美、英、澳三國的《世界名人錄》。有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並被譯為英、法、俄、日等國文字。對中國文壇有著長久而重要的影響。
暖心薦語
歲月積澱後的深情回望,世事洞察中的悲天憫人。
愛情是緣,友情是緣,親情尤其是緣,無論怎樣,皆當潤礫成珠。
理想主義的精神旗幟梁曉聲溫柔抒寫世間情。
| 魯迅| 叔本華| 奧斯維辛| | 教育| 巴以衝突| 文具控| 戀物癖| 書單| 雨果獎| 枕邊書| 草間彌生| 一念之合| 印度| 北上廣| 湘南| 自由| ||
戳原文直接購買《此心未歇最關請》。
上海辦公室裝修上海辦公室設計辦公室設計 辦公室裝修推薦閱讀:
※真朋友 or 假朋友?| 留學再孤單也不濫交假朋友!
※一輩子不孤單!有個姐姐或妹妹是件幸福的事兒
※一座舊城,一個孤單的人
※孤單 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