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除苦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除苦

法念處---應用八正道

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

煩惱的根本有三種,即:貪、瞋、痴。若再細分,又可分為十結(dasa samyojanāni),即: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此十結將分別在四種出世間聖道中被斷除,而阿拉漢聖道則能斷除一切煩惱。

從佛制的戒來看,在家戒(gahattha-sila)是在家男女眾所受持的戒,有五戒(panca-sila)、活命八戒(ājiva-atthamaka-sila)、布薩八戒(uposatha-atthanga-sila)等。在家五戒中,殺、盜、邪淫、妄語、飲酒幾乎全是因為欲而產生。

持戒波羅蜜是以思為主要因素,它還包括三離(離身惡行,離語惡行,離邪見),無貪,無瞋,無痴,念,慧,精進,諸心與心所。戒的相是防護人的身語業,使導向善處;它的作用是防範;它的現起是身語意之清凈,當智者省察戒時,會知覺它是清凈三業;它的因是慚(羞於作惡)與愧(懼怕作惡),聽法是戒的遠因。

早上誦完皈依文,就要誦念自己要持守的戒,這包括平常的五戒和六齋日遵守的八戒。一個在家眾得到五戒後,就應努力持好它們,若犯戒就懺悔,然後再向比丘師父重新拿戒,或佛前自受。

對於五戒殺生的對治是慈愛,偷盜的對治是施捨,邪淫藉由不凈觀來對治,妄語的對治是真實或真誠,飲酒的對治是遠離與正思惟。

犯戒的對治是∶(1)提高正念,靠強大的正念,以制止犯戒,(2)遠離能使我們犯戒的惡境與惡友,(3)思惟造業與犯戒的條件,(4)離欲---對境生心,因為定力不夠,不能自持,所以要知道是慾望在作怪,學習放下心裡的慾望,(5)親近善友,聽聞正法,守護根門,應用正確的方法,(6)精進---即是精進於不令生起未生之惡,精進於斷除和遠離已生之惡,精進於令生起未生之善法,以及精進於令安住於已生之善法。(7)忍耐---依忍耐苦惱而斷除煩惱,常想精進修習斷除惡法,修習善法。遇到有惡境磨練時,皆能忍受。

煩惱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六個根門一直是開著的,每一天外頭有千千萬萬的六塵或六境接觸這六個根門,我們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時喜,有時憂,有時愁,有時嗔恨,有時貪著,有時又痴的可笑。這種種心態佛陀在[大念處經]里把它們歸納為觸、受、想、思、愛、尋、伺。

「諸比丘!予先未成正覺,於菩薩時,予生如次之念:「今我自時時開始想念而住。」諸比丘!如是予其欲之想念、嗔之想念、害之想念,此為一分。其離欲之想念、無嗔之想念、無害之想念,此為第二分。諸比丘!如此,予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而住。予欲之想念生,予以其如次了知之,即:「予此欲之想(嗔之想,害之想)生,其是至害自、至害他、至害兩者。以滅慧、伴著煩勞,不資於涅槃

者也。」(中阿一0二、念經)我們應常用這四法來斷除煩惱。

道智又可分為四個層次,由低至高依次為:入流道智、一來道智、不來道智與阿拉漢道智。

入流道智能斷除最粗的三種結:1.對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緣起的「疑」(vichikicchā)。疑是指對佛法的疑惑,即不信佛、法、僧三寶,不受三學,不信過去與未來世,對緣起法有疑心。它的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2.執著相信修持苦行、祭祀、儀式等能夠導向解脫的「戒禁取」(slabbattam parāmāsa);

3.執著實有我、我所、靈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見」(sakkāyaditthi又作薩迦耶見,身見,我見,邪見)。

如何達到這殊勝的道與果智呢?這要修十六觀智,它是一種漸次開發的慧學。我們在經過學習戒一段日期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觀照,要證初二三果不須修定,觀照的要點是必須澈底的去觀照五蘊諸名色法,並且順序從觀照色法做起。觀照它是無常、苦、無我。然後進而觀照名法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苦、無我。

1.『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āa)是首先要作的工作,用來破世人的「一個」,「一體」的邪見。

2.『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āa)是幫助我們觀照名、色法個別的生起因緣。

3.『三相思惟智』(Sammasana-āa)是斷除我們對五蘊的執著。

4.『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āa)是觀照名、色法的生滅。

5.『壞隨觀智』(Bhanga-āa)是覺知名、色法的壞滅。

6.『怖畏現起智』(Bhanya-āa)是生起對諸行法的怖畏。

7.『過患隨觀智』(ādinavaāa)是觀照色法的過患與危厄。

8.『厭離隨觀智』(Nibbidā-āa)是對諸行法的厭離。

9.『欲解脫智』(Mucitukamyatā-āa)是欲解脫出離於一切行。

10.『審察隨觀智』(Paisankhā-āa)是審察前面的六智,它也是三相思惟智。

11.『行舍智』(Sankhārupekkā-āa)是舍離諸行的智。

12.『隨順智』(Anuloma-āa)是隨順於前面的八智及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13.『種姓智』(Gotrabhū-cittā)是超越凡夫種姓的智。

14.『四道智』(magga-cittā)是走向四位聖人的道智。

15.『四果智』(Phala-cittā)是產生四位聖人的果智。

16.『余漏智』(Paccavekkhaa-āa)是審察自己的剩餘的煩惱,而用擇法去斷除這些煩惱的智慧。

八正道

八支聖道是所有的修行人要走的道路,它是與戒定慧三學與三十七菩提分法密切聯繫著的。

第一支至第八支都是修行的實踐,這種實踐乃是對諸行與諸法的無常、苦、無我的特相與它們是緣起法的認識。這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它是具體並是可以親自體驗的。

八支聖道的正見道支是慧學的一部分,配合正思惟它是對五蘊、六入、四諦等的正確的認識,並導至無明的澈底消滅。正見的開展是對有、輪迴、佛、法、道、四諦、三法印、業果與道果智的正確的認識。

第二支正思惟是向滅之道實踐無欲、無瞋、無害的身口意行;修習禮敬與皈依三寶,信、願、行,布施供養,懺悔惡業,忍辱、隨喜,慈、悲、喜、舍,與迴向功德等。這無瞋、無害的思惟接下來就能應用在正語、正業與正命上。

第三支正語是口行朝向苦滅之道,遠離妄語,惡口,兩舌和綺語。若在意上沒有滅除害心,怨恨和嫉妒等不善心,正語是不可能圓滿的。它的實踐是真實語、愛語、關懷語、與和協語等。

第四支正業是身行朝向苦滅之道,遠離殺、盜、邪淫。同樣的,若在意念上沒有滅除害心,怨恨、嫉妒、憍慢等煩惱,正業是不可能圓滿的。它的實踐是不作一切惡行,以正念正知貫徹於一切衣食住行,言行舉動,待人接物中都能作出如法、合理的行動。

第五支正命是以正確的方式,合理的方式來謀生活命,以便實現單純為了生存,以合法的正當職業取得衣、食、住、行等必需物,這裡邊也有禁慾的正命的精神,使求取必需物符合道德化的正命之道。

第六支正精進是以正見、正思惟配合來修習正語、正業、正命。因為專註於正見,故培育起正念。又因為正念與正精進的緣故,正定得以生起。正精進對其它七支聖道要密切配合以修習圓滿。

第七支正念的詳述是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的內容,它是要配合其它七支以達到四念處修習圓滿。從八正道的核心來看,正念是對滅苦的憶念與專註。不忘於七覺支的修習。

第八支正定是修習四色界禪定達到心一境性,這正定是有助緣與有資具的。正見乃至正念是正定的助緣,也是正定的修習資具。

精進斷煩惱

我們要特彆強調正精進,正精進是一切成就之母,它是對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用來觀察心,修學觀察諸行法,以及行法的過患,因而欣樂涅盤。以各種正確的法門來調服心中的各種煩惱。詳細的說有四種正勤;即是令不生未生之惡,斷除和遠離已生之惡,令生未生之善法,以及令住已生之善法。

(1)令不生未生之惡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比如毀犯五戒,八戒或十戒乃至一切的煩惱,心中生起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以使這些未生之惡不善法不致生起。要做到這樣,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2)斷除和遠離(降服)已生之惡不善法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以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而用各種方法(法門)來降服及遠離它們,這也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3)令生未生之善法

這是指一切戒、定、慧的修持以證悟涅盤為目標,這些善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若尚未修持或尚不明了,以堅決心,努力精進,緊持心念以令這些善法生起。

(4)令住已生之善法

這是指於上述的善法,以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於心,精勤修習,乃至成就。這裡就含攝了四種精進。

眾生(補特伽羅)在無始以來的長久輪迴里,因為慾望的緣故,他們的惡不善法都在未生長的令生長,已生長的增廣,這些是指欲界的各種追求。

這些眾生也長久地在惡道中流轉,雖然他們之中,有些生在人道時曾經是修行人,山中隱士,或是比丘等等。因為未能證得須陀洹果,這些修行人也未能免除投生在惡道之苦,生在惡道的不只是這些,它還包括神與梵天界的天神。

故此未生(Anuppanna)的善法令其生長,以及已生(Up-panna)的善法令其鞏固增長是有必要的。這些善法是三學,四諦八正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習。

同時為了要永斷投生到四惡道的危機,修行的人,在現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時代,應努力於證悟須陀洹果,致力於使未穩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穩定(niyāma),然而只有證到阿羅漢果的聖者才會有穩定的戒、定、慧的修持。從八正道來說,修習正語、正業與正命以致圓滿證悟須陀洹果。初學者應致力於持好戒。

一切身心的現象,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美,丑,遠,近;都是在不停地生滅,沒有一刻是固定的。觀照者須要作數千數萬次或更多的觀照之後,才能如實地知道這些身心現象的無常(anicca)和不實,是不園滿,是屬於苦,沒有一絲毫可以稱為是『我』或『我的』,這種觀智稱為三法印智(Sammasanaāna)。但我們被延續的色蘊所蒙蔽著,見不到無常的真相。被視似堅固的色蘊所蒙蔽著,見不到無我的真相。天天的四威儀出現的色蘊所蒙蔽著,見不到苦的真相。

有三解脫:即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有三解脫門:即空隨觀、無相隨觀、無願隨觀。它是指『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和『空解脫門』。這三門都是趣向涅盤之門。

我們應以無常隨觀斷常想。了解有為法的無常,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諸法實無實相,而以『無相解脫門』,證得道果。

我們應以苦隨觀斷樂想。了解有為法的苦,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對諸造作的厭倦,而以『無願解脫門』,證得道果。

我們應以無我隨觀或空隨觀斷我想。了解諸法的空性,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對諸法的空性的智慧,而以『空解脫門』,證得道果。

這三解脫門,由無我隨觀脫離堅固的我執,故名「空隨觀解脫門」。由無常隨觀脫離顛倒相(顛倒有三種:一、想顛倒,二、心顛倒,三、見顛倒。)故名「無相隨觀解脫門」。由苦隨觀脫離渴愛的願望,故名「無願隨觀解脫門」。雖然說有三門的差異,但是三個法門須俱修,方能證果,這可以從以下的《善戒行經Silavanta Sutta》和《三菩提經Sambodhisutta》中看出。

他們的差異在於入門的不同,因為隨觀無常而證入『無相解脫門』;因為多病隨觀苦而證入『無願解脫門』;和因為隨觀無我或空而證入『空解脫門』。多數的人是隨觀無常證入『無相解脫門』,或隨觀苦證入『無願解脫門』。極少數的人是隨觀無我證入『空解脫門』。為什麼呢?因為隨觀無我是更深的,它是從隨觀無常開始的。

《清凈道論》在討論『生滅隨觀智』這麼說:「因為不憶念,被什麼所覆蔽而不現起三相的呢?

因為不憶念生滅,為相續所覆蔽,故不現起無常相。

因為不憶念數數之逼惱,為四威儀所覆蔽,故不現起苦相。

因為不憶念種種界的分別,為堅實所覆蔽,故不現起無我相。

然而把握生滅破除相續之時,則依如實的自性而現起無常相。」

觀照名色法

名色法可依觀照五蘊,十二処,十八界,二十二根,順逆觀十二緣起等來破除。

五蘊,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以前它是稱為五陰。為何稱為取蘊呢?因眾生起了邪見,執取五蘊是我。這在《阿含經》里是依二十種情況產生:即執取『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識也如是。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應作如是觀照;一切無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應愛樂。受、想、行、識也如是觀照,不應愛樂。

十八界里的前十二界就是十二處,即眼、耳、鼻、舌、身、意處,和色、聲、香、味、觸、法處。前五根門是色法,前五塵也是色法,意處是識蘊的八十九心,它是名法,法處有心所有法,即是受蘊、想蘊和行蘊,它們是名法,其餘的是色法和涅盤。十二處實際上就是五蘊,只是另外提出涅盤。十二處里有十個半是色法,一個半是名法,這十二處在《雜阿含》[8]里佛解釋內六處如門窗都開著的無人村落,外六處如打家劫舍的殺人強盜。這十二處就是識生起的地方。認識十二界能使見清凈。

至於十八界也就是加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和意識界等六種,它們與十二處依根、塵(境)、識三個各分為六組。六識界是緣於根與塵起認識作用,因為它們是依緣建立的,無常的,為了教化弟子們,佛才教導十八界。

在眾多不同的界中,比如光明界、凈界、空無邊處界、無所有處界、想受滅界、欲界、出離界、有為界、無為界等,又包含在那裡呢?光明界是色界;凈界是與色有關,不能離色而有凈;在空無邊處界里,心法在意識界中,心所有法在法界中,如上面解釋十二處的一樣;無所有處是緣有的,故是色界;想受滅界只是意識界與法界之滅;欲界即是十八界;出離界只是法界;有為界包括了十七界與法界的一部分;無為界即為法界的另一部分。所以這樣看,一切存在的界都含攝在十八界里。

十二處里的前十一處如同十八界的前十一界,而意處就分為七識界:即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界和意識界。這七識界包括了識蘊的八十九心。它們分為:眼識界有二心,即善異熟和不善的異熟;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同樣也有二心,即善異熟和不善的異熟,如是共有十心。意界有三心,即五門轉向善異熟心,五門轉向不善異熟心和唯作心。如此意識界還剩有七十六心:善心五心、不善心十二心和無記心五十九心。故此十八界就是十二處的開展與細分。

二十二根包括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和具知根。

前六根是認識世間的根門。女根與男根的作用是分別男女。命根維持前面八個根並保護與它俱生的諸法。這九根皆是色蘊。接下來的樂、苦、喜、憂、舍五根是身、心的受,這五根皆是受蘊。接下來的信、勤、念、定、慧五根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五根,要認識並培養它們使生五力,使其相應的心和心所法能得到信樂等行相,依之行道來滅苦,這五根皆是行蘊。

最後的三根是導至出世間的作用,未知當知根是斷除五下分結的前三結即身見、疑、戒禁取,並促使其相應的心和心所法趨於行舍斷,這是證初果須陀洹的道心。已知根是減少和斷除五下分結的後二結欲貪與瞋恚,並促使其俱生的心和心所法受自己影響,這是證二果斯陀含和三果阿那含的道心。具知根是斷除五上分結的五結即色貪、無色貪、掉悔、我慢和無明,舍斷對一切行的渴愛,並促使其相應的心和心所法趨向涅盤,這是證四果阿羅漢的道心。這三根實際就是八種出世間心。

推薦閱讀:

知乎一周年記
英語日常用語分類積累
坐便怎樣才能不濺水?
眾生鬱郁,樂子只有自己找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

TAG:生活 | 日常生活 | 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