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道德經》與《阿含經》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道成2011年11月20日---2012年2月24日(共計:22頁;字數:約30,850字)內容摘要:本文圍繞《道德經》及《阿含經》,探討了老子及佛陀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古德聖賢告訴我們:宇宙有其自然運行規律,人應順其自然而行,才能離苦得樂,使人生有價值、有意義,不虛度。否則,違背自然規律,必然會遭受苦果,受到惡報而生死輪迴不已。唯有親近有道德、有修養之人,通過聽經聞法,樹立正見,並不斷改過自新,棄惡揚善,少欲知足,才能遠離痛苦煩惱,趨於解脫,自利利他。關鍵詞:道德經阿含經老子佛陀宇宙觀和人生觀序言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較宗教學》,我的論文題目是《佛教與基督教如何成為世界性宗教初探》。在學完《西方哲學》之後,本學期又開設了《中國哲學》,由蘇州大學的聶保平博士後教授。由於我們同時還在學習專業課《阿含經》,所以,希望通過比較,以了解兩位聖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因為老子和佛陀都是聖人,《道德經》和《阿含經》都是聖典,對世界的影響都很大,他們當初提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給無數迷惑、痛苦、煩惱的眾生帶來了人生的希望,而且對我們今天的人生,無疑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回顧歷史,對比兩部聖典《道德經》和《阿含經》,能夠使我們了解聖人的言教和思想,並了解到聖人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找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至今仍然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尤其是在目前這個充滿無明的時代,更加需要宇宙人生真理的指導,因為它能使我們明白:究竟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才能真正使我們離苦得樂。《道德經》:老氏所宗以虛無自然為妙道,提倡無為;利而不害、為而不爭;負陰抱陽、相輔相成;上善若水。《阿含經》:涵括了佛陀在45年弘法生涯中為聲聞弟子所說的一切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目標直指解脫:斷盡一切煩惱,走出輪迴,自利利他。所以,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加以論述:一、老子與《道德經》;二、佛陀與《阿含經》;三、《道德經》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四、《阿含經》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緣起業果,苦、空、無常、無我;五、《道德經》與《阿含經》的比較。一、老子與《道德經》(一)老子的生平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等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春秋末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據說老子是「從母左腋出」,生而皓首,上唇有道淡淡的白鬍子,故稱老子。又因為他生下來就能開口講話,而且兩隻耳朵大得出奇,是富貴之相,因而取名李耳。他到底活了多少歲呢?司馬遷曰:「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三百餘歲,以因修道而養壽也。」有的史學家認為,老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80年陰曆2月15日卯時,卒於公元前470年,活了110餘歲。李耳曾師從精通殷商禮樂的常樅。常樅學識淵博,教誨學生孜孜不倦,要學生自己體悟。老子很勤奮,加上常樅的教導,他的思想日益成熟,後曾在周國都洛邑(今安徽渦陽)被任命為「守藏室之史」,管理朝廷的眾多藏書。他在任史官期間,研讀了《尚書》。《尚書》中載有從堯到周初歷代最高統治者的講話和文告,滲透著那個時代的精神和許多精深的道理。老子最終成為聲名鵲起的學者,許多學者都慕名前來討教。孔子與老子生活於同時代,比老子稍微年少些。據說孔子大約在公元前518年,曾專程前往洛邑向李耳問禮。他們在廟堂階前看到一尊「三緘其口」的金人,孔子問他,金人上的銘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慮」是何意。老子回答:人的骨頭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尚存。作為君子,時機成熟時可出而為仕,否則就隨遇而安。會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貨物藏得很嚴密,彷彿一無所有;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彷彿十分愚鈍。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慾望,去掉造作的姿態與過多的志向,這些對你有益無害。孔子後來對弟子說:「鳥能飛翔,魚能在水中游,獸能奔跑。然而,鳥可以用箭去射,魚可以用釣繩去釣,獸可以用網去捕。至於龍,不知是否可以騰雲乘風而飛。我今天見到老子,感覺他就像龍。」後來,老子開始希望隱居和無名,追求精神修養,恰好周王室的內亂使他從仕途中解脫。景王崩,王子朝叛變,從守藏室帶走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國,此事波及到李耳。於是老子辭官離開周都,準備隱居。行至函谷關(位於今河南靈寶)時,令尹喜請求道:「先生要隱居了,請儘力寫一部書吧」,於是老子寫成了《道德經》。這就是《道德經》,或稱《老子》的來歷。老子因著《道德經》而成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深遠地影響,並成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據說,河南省鹿邑縣的「老子生日祭典」活動,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曆2月15日,被確定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誕辰紀念日。從這天開始,鹿邑縣沿襲下來的各類祭祀活動,包括公祭、民祭、道教祭、宗族祭,往往要持續一個月。據說這種祭祀活動,已經綿延千年而不絕。老子的哲學思想不但融匯於儒、釋,鑄成華夏文明的筋骨,而且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也越來越引起西方世界的關注和推崇。張娟芳在博士學位論文《二十世紀西方<老子>研究》中指出:多元化是20世紀西方《老子》研究的顯著特點。有人立足於西方社會人生對《老子》加以發揮;有人立足於東西文化比較為《老子》定性;有人立足於《老子》文本討論《老子》的諸多問題;亦有人對中國老學進行總結。代表著作有黛安娜·朱荷的《和平之道》、亨利克斯的《再論「道」與「田野」之譬喻》、蒙若的《道中之道》及格瑞的《航海之道》。(二)《道德經》簡介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流傳下來的遺產,儘管汗牛充棟,但論及能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與精神者,老子的《道德經》當屬其一,並且佔有重要地位。據說《道德經》的注、釋、解、疏、補、評、證、詮、譯、辨、校,超過其他任何經典。現存的大約有三百五十種,另外還有三百五十種不是散逸了,就是只剩下斷簡殘編。它的英文譯本已達四十多種,也超過了其它經典。東漢河上公章句本,魏晉王弼本,漢嚴遵《老子指歸》本,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為較原始的版本。而流行最廣的是王弼本,河上公章句本。1973年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初的帛書甲、乙本,及1993年冬,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的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組本,是非常珍貴的版本。《道德經》,全書採取韻文體,大約五千字,分上下兩篇,共八十一章,文字優美、言簡意賅,思想樸素自然,而又博大精深。它談到了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並提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無為不爭、負陰抱陽」等核心思想,揭示了宇宙自然及人生的真諦,構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漢河上公所作的《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前三十七章的《道經》,講了自然之道——老子的宇宙觀;後四十四章的《德經》,則談到人生之道——老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仁義、善、信、少欲知足等是其主要思想。以下是《道德經》的主要概念及參考章節:道:1、4、8、14、16、21、23、25、32、34、35、37、40、41、42、51;德:10、21、23、38、51、65;自然:17、23、25、51、64;無為:2、3、10、37、43、48、63、64;一:10、14、22、39、42;不爭:3、7、8、9、22、24、66、73、81;陰柔、水:8、10、20、25、28、52、55、59、78;柔弱:10、22、36、40、43、52、76、78;政治:3、17、26、29、30、31、57、60、61、65、74、75、80;相對性、善與惡、矛盾:2、7、30、36、45、58;有與無:1、2、11、40;欲:3、19、34、37、57;仁與義:18、19、38;素樸:19、28、32、37、57;虛靜:16、37、61;知:3、70、71;名:1、25、32、41;反覆:14、16、28、40、52。二、佛陀與《阿含經》(一)佛陀的生平三千年前,印度社會崇尚神權、天啟和苦行,存在四種姓制,婆羅門支配一切,人的地位極不平等。同樣,思想界也十分混亂,思潮紛涌。婆羅門把文句定得十分詳密,義理說得十分幽玄,並處處稱天意做事,似乎任何事都含有秘密。後來有自然派的哲學興起,如地論、水論、火論等;另有一派,就宇宙抽象觀念方面加以說明,如時論、方論、虛空論等。從此各種思潮紛涌,複雜到極點。當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有的用斷食求取生天,有的以為裸形即可身心清凈,有的學習牛狗的種種來消除罪業,有的以為啞羊不語就是高深的修行等。這些希冀以祈禱的儀式或禳災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樂與生命的解脫,皆名之為「外道」。就像妄想以恆河的水洗滌罪業,及使用咒語祈求石頭不沉、鹹水變淡,這是斷滅邪見,不但不符合人間的常理,也違背了因果法則。世學只是增加了知識學問;玄學則令我們迷惑外相;一切依附於他力的主宰,最終不能導向解脫和煩惱的止息,反而忘失人人本具的慈悲與智能。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濁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們應行的大道。佛經中記載:佛陀以「箭喻」告訴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能的開發及苦惱的解脫,而非執著神秘的現象,凡是與解脫生死無關的事物,佛陀都名之為戲論。釋迦牟尼佛(前623年—前543年):本姓喬答摩(瞿曇),名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他出生於北印度的迦毗羅衛城(位於今尼泊爾南境),為該國國王凈飯王的太子,其生卒年代大致與我國的孔子相當。據佛經記載,釋迦太子從其母右脅而生:他一出生,就朝北走了七步,發出眾生導師之聲而說:「我是世界之首者,我是世界之勝者,我是世界之長者,這是最後之生,於未來世不再受生。」他更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不過,釋迦太子出生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摩訶波闍提夫人撫養成人。佛陀的一生可歸納為:出家、修道、降魔、覺悟成佛、說法度生,入涅槃。釋迦太子出生不久,有位阿私陀仙人來謁見凈飯王,替太子看相。阿私陀仙人預言:太子今後若在家,定能成為轉輪聖王,統領天下;如果出家,則定能成為法輪王,利益天人。這一預言使凈飯王極為不安,擔心太子日後出家,王位無人繼承。因此,凈飯王用盡一切辦法,想使太子安於世俗生活。太子十七歲時,凈飯王便為其納婆羅門種姓的耶輸陀羅為妃,並且生下一子,名羅睺羅。凈飯王替太子建造春、夏、秋三時宮殿,廣造園林池台,物色大批宮娥彩女,供太子遊玩取樂。可是,太子生性愛好沉思默想,悲天憫人。後來,太子出四門遇到四個不同的人: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修道的梵行沙門。接著他陷入沉思:雖然自己有這般勢力與福報,但是仍然會像一個未受教的普通人,無法避免衰老、疾病和死亡。當他如此思惟時,就徹底地驅除了青春、健康、活著所帶來的驕逸。於是,太子想:「在家的生活雜亂、不潔;出家的生活寬廣無羈。在家要修如光輝真珠般圓滿清凈的梵行,談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鬚髮,著袈裟,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呢?」他請求父王允許自己出家修道,除非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不老、不病、不死。凈飯王自然不會答應,還不讓太子離開王宮。但是,太子出家決心已定。在二月初八的深夜,釋迦太子騎著馬離家出走。來到城外,他打發隨行的僕人車匿回城。然後,太子用劍削去頭髮,換上了修道者的衣服,從此過著隱居生活。他先後遇到兩位仙人:阿羅邏迦羅摩和郁陀迦羅摩子,在他們的指導下修行,並很快證得與他們相同的禪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定。但是,他很快意識到「這一教法無法把人導向離欲、離貪、滅盡、寂靜、證智、覺悟與涅槃」,就放棄了這種禪定的修行。為了徹底脫離三界而達解脫,他開始修種種苦行,最後變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卻沒有絲毫成道的跡象。這使釋迦太子意識到無益的苦行同樣不能導向解脫,於是他毅然放棄苦修,到尼連禪河中洗凈了身軀,並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養。這時,一直追隨太子修習的五位侍者,誤以為太子已經放棄了修道的初衷,感到很失望,就離開太子,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繼續修習苦行。釋迦太子便到尼連禪河畔,經過數個七天,在菩提樹等不同的樹下鋪草打坐,最後終於入四種禪,得六通三明而成正覺,如實了知十二緣起,滅盡貪愛、證得涅槃,並順觀緣起、逆觀緣起。他獨處靜默,心中思惟:「我所證悟的法,甚深、難見、難解,它是最寂靜、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純邏輯而證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才能體驗。但今世之人依賴愛執、喜好愛執、享受愛執,讓世人見到真理是困難的,也就是說,見到十二緣起,見到諸行寂止,諸有凈除,滅盡渴愛、離貪、滅、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說法,他人不了解時,將使我感到疲乏與困擾。」梵天娑婆主了知此事,就恭敬地向世尊請求:「願世尊說法!眾生中有少許塵垢者,若未聽聞正法,將枉度此生,有些人在聞法後,便可證悟。」世尊聽了梵天娑婆主的請求,出於對眾生的慈悲,以佛眼觀察世間。正如池塘里生有青、紅、白蓮花,有些長在水中,有些長在水面,還有些則突出水面,湛然獨立卻不為池水所濕。同樣,在眾生中,他看到有塵垢少者、塵垢多者,利根者、鈍根者,資質好者、資質差者,易教導者、難教導者,還有知道其它世界與罪過之怖畏而住者。於是,釋迦牟尼佛決定為眾生說法,從此開始了長達45年的傳教歷程。最初,佛陀前往鹿野苑,度化了因為太子放棄苦行而憤然離開的五位侍者。佛陀向他們宣講了自己所證得的真理,這就是「初轉法輪」。佛陀演說的主要內容是「四聖諦」及「八正道」,示離愛欲及苦行之二邊而行中道。他們聽聞佛陀的說教,也獲得了證悟。這樣,第一個佛教團體——僧伽組織便形成了。這標誌著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正式誕生。接著,佛陀又在波羅奈城度化了耶舍及其親友出家。又度化了事火外道優婁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三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再入王舍城,為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說法,接受其皈依。當時,迦蘭陀長者以其擁有的竹園奉獻佛陀,並在園中建精舍,禮請佛陀,這就是迦蘭陀竹林精舍的來歷。佛陀又教化了王舍城附近的刪闍耶外道舍利弗、大目犍連及其徒眾250人。至此,佛陀座下共有1255名弟子。後來應凈飯王的邀請,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城省親,並為父王及妃等說法。在凈飯王宮,佛陀的異母弟難陀、兒子羅睺羅、堂兄阿難陀、提婆達多及理髮匠優波離等,先後跟隨佛陀出家。佛陀又赴王舍城,為舍衛城長者須達多說法。長者接受了佛法,還國後購舍衛城太子祇陀的園林,建大精舍奉獻佛陀,這就是「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歷。佛陀隨即應須達多之請,游化舍衛城,教化國主波斯匿王。又應毗舍離國王之請,游化彼國。佛陀為調停迦毗羅衛城與拘利城之間的水利之爭,第二次回迦毗羅衛城,適逢父王崩逝,而參加了葬禮。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及妃耶輸陀羅等,都出家為佛弟子,從此有了比丘尼僧團。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說法,憍陳如等五人皈依佛教,成為比丘(比庫),是佛教僧團建立之始,隨後僧團在傳教過程中逐漸擴大。開始只收男弟子,後來,在阿難的請求下,佛陀才允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等女弟子皈依佛教,同時提出比丘尼必須受持八敬法。僧團在開始並無嚴格的戒律,凡是盡形壽能皈依三寶者,不分種姓貴賤,均可加入。因為大家都能遵守佛陀的言教,和合共住,所以僧團內部過著平等的生活。後來,為了防止僧團的混雜,避免與世俗社會的法律秩序和其它倫理道德相抵齬,使僧團更好地開展活動,佛陀開始制戒。陸續制定了有關衣著、飲食、用具、禮儀、居所、醫藥等日常生活細則,作為僧團共同遵守的戒律等。佛陀在創立僧團的同時,還給在家的信徒以相應的地位。凡遵守不殺生等「五戒」的在家者,均可成為佛弟子,因為在家修行同樣可以證果。相傳,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優婆塞和優婆夷。此後,在家信徒人數不斷增多,成為擁護佛教的社會力量。釋迦牟尼佛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傳,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裡的僧人,向他們講有關保持僧團不衰的原則,要求他們「依法而行」,然後離開王舍城北行,開始了最後的游化。他帶領弟子,經過那蘭陀、波吒厘弗多羅,渡恆河,到達吠舍離,受到當時富裕的妓女庵摩羅的供奉。以後便來到吠舍離附近的竹林村,時值雨季,佛陀患了重病,他決定在那裡安居,留阿難陀隨從,其餘弟子均分散到各處居住。雨季過後,他繼續起程,向西北地區巡遊說法。到了南末羅國的婆瓦村,駐錫鐵匠純陀的芒果林中,並吃了他供獻的食物。食後,佛陀中毒腹瀉,病情轉重。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佛陀行至離拘屍那迦城附近的阿利羅跋提河邊,在兩棵娑羅樹之間,右脅而卧,半夜入滅,終年80歲。臨終前,他告誡弟子要依法精進修行:「諸行皆是壞滅之法,應自精進不放逸,勤求出道。」這是如來最後的遺教。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後,遺體被火化。遺骨(舍利)為摩羯陀王阿闍世、吠舍離的離車族、迦毗羅衛的釋迦族等八個種族所分得,各建舍利塔供養,這就是「八分舍利」的傳說。(二)《阿含經》簡介據說佛陀般涅槃之後,由大迦葉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組織了佛教的第一次結集。大約百年之後,以離婆多為首的上座比丘僧在吠舍離推動了第二次結集,後來形成上座部和大眾部,並進一步分化為大約二十個部派。佛陀般涅槃236年之後,在阿育王(268-232B.C)的贊助下,目犍連子帝須在摩揭陀國當時的首都華氏城,組織了第三次結集。此時上座部系的經律論三藏都已具足,並以文字形式保留、形成經典,這就是《阿含經》的來歷。阿含,梵語及巴利語agama的音譯,又作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譯為法歸、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種種說、無比法、傳教、凈教、趣無、教、傳、歸、來、藏。近代學者更有將阿含解釋為來著、趣歸、知識、聖言、聖訓集、經典等。《長阿含經》序言中將阿含意譯為「法歸」,謂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卷四譯作「無比法」,言此典為法之最上者。《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四譯作「教」,或「傳」,意指「教說」或「依師弟傳承的教說」。目前,佛教經典大都沿襲此意的解釋。所以,《阿含經》,通常系指原始佛教聖典,體裁是言行錄形式,記述了佛陀所說及其直傳弟子的修道、傳教活動;並闡述了當時外道的學說及佛陀的批駁。佛教的基本教義有業果輪迴、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苦、空、無常、無我、涅槃等。《阿含經》除了闡述佛教的產生及教義外,還論及當時印度的政治、宗教和哲學等。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有南傳五尼柯耶,及北傳四阿含之分。南傳五尼柯耶(五部)由《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組成。北傳四阿含由《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四部組成。北傳四部與南傳五部的前四部大體相應,但經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經的數目也不盡相同。漢譯四部阿含出自不同部派,編成時間有先後。《雜阿含經》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共50卷,1362經,各經文句雜碎,夾雜彙編。《增一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並以大眾部本修補,東晉僧伽提婆譯,共50卷(或作51卷)。此經以法數相次,從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從,文義條貫。《中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所傳,東晉僧伽提婆譯,共60卷。《長阿含經》編輯最晚,依法藏部本,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共22卷。三、《道德經》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道德經》是部神奇的寶典。假如不能領會它的玄妙哲思,就難以理解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藝術、醫藥,甚至烹飪等。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特徵的鑄成,還是對社會的和諧、人生的幸福,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突顯,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正在不遺餘力地探求著其中的奧秘,以尋求人類文明及中國古代聖賢的智慧源泉。老子認為,自然之道是人生的根本。無論日常生活、為人處事,乃至治理國家,一切行為若能契合於自然之道,那就是德的體現。所以,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保持純樸天真的本性,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追求物慾,爭名奪利,更符合自然之道與人生之道。老子以博大精深的學識及虛懷若谷的氣魄,告訴世人應當怎樣為人處事、修養身心、求知治國等,他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負陰抱陽、相輔相成」的自然之道,要少欲知足,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應當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就會滿足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老子的自然之道體現了他的宇宙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老子的人生之道體現了他的人生觀——至虛極,守靜篤;無為而治;知常容,容乃公;柔弱勝剛強;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一)什麼是「道」如前所說,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關於「道」,各家說法不同。《左傳》云:天道遠,人道邇。《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云:兵者,詭道也。《道德經》開篇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觀點,意即「道是可以言說的,但它並非尋常之道。」說明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道」,不是普通的「道」。「道可道」的第一個「道」,就是老子要論述的「道」,是《道德經》貫串始終的核心思想。老子認為「道」無所不在,它是宇宙萬物生成的根本。「道可道」中的第二個「道」,是「表述、言說」的意思。可見,作為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屬於可知論,並非不可知論。接著,老子指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二者來源相同而名稱各異,都可稱之為玄妙——玄妙又玄妙,這是宇宙天地萬物奧妙的總門。說明「道」乃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所以,「玄」與「門」,可稱之為「道」的由來。此外,老子還提出:道常無為、道常無名、道法自然等思想。那麼,究竟什麼才是老子所說的「道」呢?《莊子》云:「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說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陳榮捷先生在《老子的自然之道》中指出:在其他學派里,「道」意指一種體系,或者道德的真理。可是在此,它卻是「一」,是自然的、永恆的、自發的、無名的,而且也是不可描述的。它既是萬物的起源,也是萬物行程所依的途徑。當道為個別事物所擁有時,即轉變成了它的「德」。個人的理想生命、社會的理想秩序,以及政府的理想形態,都要奠基在它上面,並且接受它的引導。落實到生命之道而言,它意指素樸、自發、寧靜、柔弱,最重要的還要無為。但無為並非字面意義的「不要作為」,而是「不要做出違反自然的行為」。換言之,讓自然攤開自己的歷程。陳榮捷先生的觀點或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其實,老子在第二十五章已經對「道」做出了明確回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告訴我們,有物混然而成,先於天地而存在。它寂靜空虛,獨立長存,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運行不息,伸展遙遠,又返回本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宇宙間有此四大,而人居於其中。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取法自然。所以,宇宙本來虛無混沌,後來按照自然之道運行,而產生了萬物,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七十三章提出:自然之道,是不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回應,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籌劃。自然的範圍廣大無邊,雖然稀疏但並不漏失。根據以上所說,我認為老子的「道」,就廣義而言,是指「自然之道」及「人生之道」——即宇宙人生的真諦;若就狹義而言,則指「自然之道」——從而構成了老子的宇宙觀;而老子又把「人生之道」稱之為「德」——從而構成了老子的人生觀。自然之道,就是指宇宙的真諦——宇宙萬物運行的自然法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天之道,利而不害。人生之道就是人生的真諦——契合於自然之道的人的一切行為——至虛極,守靜篤;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上善若水;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如果將「道」細分,可分為天地之道、為人之道、為君之道、為國之道等。天地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它「無為而無不為」,自然運行而形成秩序井然的和諧世界。為人之道、為君之道、為國之道,都是「德」(將在下一節細述)。因此,人當效法自然之道,順應天地自然,不可任意妄為,才能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二)什麼是「德」老子以自己的生命體驗來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諦,並把他的實踐經驗通過《道德經》告訴後人,就是要讓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諦——宇宙的存在之道及人生的真正意義。《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自然之道原本無形,而有德君子,和氣集於中,英華髮於外,而為盛德之容。就是說有道德修養的大德,內心只有「道與德」——起心動念,一言一行,無不契合於自然之道。道若化為物,則似有似無——既有「象」,亦有「物」。大德的修養一旦達到幽深高遠之境界,精氣神就會具足充沛。若能真修實證,得達至純至真之境,自然會有徵信效驗。從古至今,宇宙的真諦只有一個,那就是「道」。聖人內有大道之實,外有盛德之容,眾美皆具,因為皆從至道中流出。《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指出:上德之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實有德;下德之人自以為有德,所以無德。上德之人,能夠順應自然、無心造作;上仁之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之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之人,有所作為,卻得不到回應,就揚起胳膊使人強從。所以,喪失了道就會失去德,失去德就會失去仁,喪失了仁就會失去義,失去義就會失去禮。禮,是忠信不足的產物,是禍亂的開端。預設的規範,是道的虛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應當立身敦厚,存心樸實,捨棄澆薄虛華。《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指出:道生成萬物,德養育萬物。道為天地根本,萬物非道不生,非德不畜(長養)。道德無形,乃因物以形,故曰物形之。所以生成萬物,又因其勢(凌逼)。道德乃天然尊貴,無位而尊,無名而貴。如此尊貴,乃道體之自然,故曰莫之命而常自然。好比侯王之尊,則受命於天;卿相之貴,則受命於君。其體至虛,故其用至大。所以,萬物賴之生長、含育、成熟,而又愛養以覆護之。道德之量如何?生成萬物而不自有其生,如此作為而不自恃其為,長養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宰,這就是玄妙之德。可見,老子認為舍道治而倡仁義,是舍本求末。善須出自本性,並非有意造作。仁義禮智是人的淡薄、忠信遞降的結果。能夠順應萬物生存、發展的自然之道而行,就是「德」,故云:「道生之,德畜之,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人的一切行為只有真正契合於自然之道,師法自然,才能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作為君子,貴在體道虛懷,造德之至。第六十二章云:「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說明道是萬物的庇護所,善人珍視它,不善的人更要處處保護它。此外,老子在《道德經》中還提出「仁義、慈愛、節儉、不爭」之德。如:第十八章提出:仁義是由於大道不行而導致的,孝慈是由於六親不調才提倡的,忠臣是由於國家昏亂才顯示的。如果大道通行,社會和諧,國家太平,則仁義、孝慈、忠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故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六十六章提出:聖人雖然處於上位,而人民並不感到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也沒有人能和他相爭。第六十七章提出: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著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節儉;第三件叫做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前。有了慈愛,所以能勇武;有了節儉,所以能大方;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首。如今捨棄慈愛而追求勇武,捨棄節儉而追求大方,捨棄退讓而求爭先,那是死路一條。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取得勝利,用來守衛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慈愛來保護他。第六十八章提出: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被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與敵人正面衝突;善於用人的人,能謙下待人,這就叫不爭之德,叫做善於用人,叫做合於古來最高的準則——自然天地之道。根據以上內容,從中可以發現,《道德經》的「德」——人生的真諦,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和諧思想。玄之又玄的自然之道,並非讓人脫離實際地坐而論道,而是在明確了自然之道的法則後,能夠「惟道是從」——按照「自然之道」去親身實踐。上一節提到,「道」可分為天地之道、為人之道、為君之道、為國之道等。為人之道,在「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之中,特別突出「人居其一」,這表明「德」是通過人生實踐而體現的。以契合自然之道的人生之道為本,就要貴己養生,身心和諧,知足常樂;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知常容,容乃公,無為不爭、上善若水。為君之道,就是治國者應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能達到「無不為、無不治」的目的。因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不刻意彰顯差別,擴大分歧,製造對立,才能減少衝突,達到社會安定。優秀的治國之君要「常無心」:即無一己之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四十九章);對天下人,要一視同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統治者制定的禮樂,若是用來束縛人的,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百姓的生活就會日益貧困,「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第五十七章),故老子提出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恢復「民復孝慈」的和諧社會。為國之道,首先要使本國內部和諧:「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一章)。其次,國與國之間要相互謙讓,相互信任,特別是大國要擔負起主要責任,才能達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總之,道與德——自然之道與人生之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諦,它是老子基於自己的親身體驗而發現的宇宙人生的「實相」。只有正確認識宇宙運行的法則,才能按自然之道去行事、去生活,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使人生更有意義——德的圓滿。否則,不遵循自然之道與人生之道,必會自食其惡果。下面,是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參考。張岱年先生指出:道在生成天地萬物之後,依然是天地萬物深藏的內在依據。朱曉鵬先生指出:道的概念,經過老子的改造和提升,第一次成為哲學的最高範疇——一切存在的根本憑藉和最終依據,物之所以為物的「所以然者」。詹劍峰先生將「德」分為「物之德」——物的本性,以及「人之德」——人的本性,並將這兩者高度概括為「道的本性」。而王弼先生之後,許多人往往使用「道的本性」,即合於道而行的品性。陳鼓應先生認為: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所顯現的特性為人類所體驗、取法,都可說是「德」的活動範圍——即落實到人生層面、作為生活準則的「道」,就是「德」。因為老子有時將兩者視為同義,後人也就將兩者連用,形成「道德」一詞——指合於自然之道的人生之道。(三)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憨山大師評價說:「老氏所宗、以虛無自然為妙道。」通過深入觀察和體悟,「方知此老真實受用至樂處。更須將世事一一看破、人情一一覷透、虛懷處世、目前無有絲毫障礙,方見此老真實逍遙快活、廣大自在、儼然一無事道人。然後不得已而應世、則不費一點氣力,端然無為而治,觀所以教孔子之言、可知已。」老子認為如果能夠得之於道,一切都會趨於順利;如果背道而馳,就會趨於滅亡。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提出:天得之於道,所以日月星辰能安其位而運行;地得之於道,所以四大調和,萬物應時而生;心得之於道,則能智慧大開,洞察體悟。虛懷若谷,就能包容一切,海納百川。萬物得之於道,就會合天地之德,順性而為,生生不息。君王如果能夠得之於道,自然能夠教化百姓,天下太平。推而言之,如果背道而行,就會天崩地裂,四大不調,萬物不生,人心不古,君位動搖。所以為人處世應當謙虛自處,去除驕慢。老子在第二章提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自然之道。所以,聖人知道虛名不足以追求,故以無為之道而處事。知道多說無用,故行「不言之教」:聽任萬物自然興起,不以萬物而自恃其能;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由此可見,聖人之德與自然之道如出一轍,沒有差別。體現自然之道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說明萬物皆「負陰而抱陽」,有德的君子通過觀照,就能通達「相輔相成」的自然之道而做出合於德的行為——通達人生之道。老子在第三章中提出,不標榜賢明,就不會使百姓起爭鬥之心;不珍貴難得的財物,就不會使民眾起盜竊之心;不炫耀可貪之事,就不會使人迷惑。故聖人的治理原則就是要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虛其心,實其腹」;然後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故曰「弱其志,強其骨」。經常使老百姓沒有偽詐的心智技巧,沒有偷盜的慾念,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處事,順應自然,天下就無不太平。老子在第七章中談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無爭,反而受到眾人的推崇;將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正是因為他無私,所以才能成就。世人往往圖一己之私,以為長久,殊不知有我之私者,都不能長久。只有天地能長久,因為天地不自私自利。聖人能夠長久,也是因為聖人能夠體察天地之德,不自私自利,而受到眾人的推崇。老子在第八章中談到:謙虛不爭,就是最為上善之德,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能夠隨方就圓,無可不可,唯處於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惡下,唯聖人處謙下不爭之德,故無往而不善,也最接近於道。居則止於至善,心則淵靜深默,無往而不定,待人真誠友愛,說話恪守信用,為政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不爭之德如此,則無人怨,無鬼責——沒有過失,也不會招人怨憎。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水能夠甘居下流,藏污納垢,包容一切,才成就了大度能容的美德。老子在第二十三章中談到「一切自然現象及所有人,都不能長久」的變易之道。違反自然規律,背道而馳,必將自取滅亡。所以必須了知事物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面對有德者而行德,面對無道德者,也能順其習性,化導其偏,使其歸正。以合乎大道、仁德之法應對一切人和事,無論是修道之人,還是無道德之人,都能與其和平共處,這可以說已經得「道」,也自然具備了「德」,否則就叫「失」。如果誠信不足,就難以令人產生信任。老子在第二十九章中談到:治理天下,如果用強制的辦法,就不能達到目的。因為天下的人民是神聖的,不能違背人民的意願而強力統治,否則就一定會失敗。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後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聖人要除去極端奢侈的措施法度。同樣,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提出,道永遠是順任自然的,卻沒有什麼事不是它所為。君王如果能依道而行,萬事萬物就會自然運行。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慾時,就要用道來安撫它。貪慾若不能生起,心就會趨於安寧寂靜,天下便會太平安定。以上所說,就是「不言之教,無為之事」,從而形成了老子的核心理念。人君如果能夠依道而行,天下就「無不治」。老子「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思想,其實是借鑒了古聖先賢的經驗,他「引古語以證今意,或以己意而釋古語」。所謂「無為之治」,並非不作為,而是強調要順應自然,不妄為,才能真正地大有作為。否則,每天內心混亂,看似忙忙碌碌,實則無所作為,那就是碌碌無為了。作為統治者,應當使人民能夠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如果百姓能夠怡然自得地生活,無苛政之苦,無重稅之憂,就會相安無事,從而達到「不言之教」的效果。那麼,應當如何修行呢?就是要作靜定的功夫,「致虛極,守靜篤」。心不向外賓士,不為外物所牽,不為外境所動,遠離貪慾,心閑無事,如此守靜,可謂「篤」。所以,致虛要極,守靜要篤。老子勉勵我們如此修行,恐人不信,就說自己也是這樣修行的:己之工夫亦無他術,唯萬物並作,以觀其復。就是說老子觀察到世間萬物都是暫時的存在,畢竟歸無,各歸其根,人心也是同樣道理。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就是應當回歸人之本性——真常之道:寂然不動,物我兩忘。真常之道,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人如果能返觀內照,知此真常妙性,才可謂之明,故云「知常曰明」。心本包含天地萬物,故曰「知常容」。如果人心能如此廣大,全不見「有我」之私,故曰「容乃公」。這樣的真常大道,人若得之於內則為聖,施之於外則為王,故曰「公乃王」。王是法乎天而行事的,故曰「王乃天」。天法道,合乎自然。故曰「天乃道」。與天地參,故曰「道乃久」。人如果得到此道,則身雖死而道常存,故曰「沒身不殆」。此外,老子還提出了物慾之害,並教人離欲。他說:聲色飲食貨利,本無可欲,如果貪愛、追逐,就會失去正見,如同盲人、聾人。若舌貪著美味,就會失其真味,若心追逐外境,就會失去正定而發狂。利令智昏,都是因為物慾喪心,貪得無厭所致。聖人知物慾之害,雖處五欲之中,而能少欲知足,從不過度貪求,以縱耳目之觀。諺語云:「羅綺千箱,不過一暖;食前方丈,不過一飽,其餘皆為榮觀而已。」所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深知貪慾之害,而能修離欲之行。四、《阿含經》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一)《阿含經》的宇宙觀佛教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緣起的。世界分為有情界和器世界。有情界,又叫眾生世間、有情世間,指五陰所成之一切眾生。器世界:又叫器世間,指有情居住的山河大地、國土等。有情依於器世界的水、土壤、陽光、溫度、濕度、氣候等為生存的基本條件。世界的特點是世界無數,有十方世界;世界是不斷成壞的,有成、住、壞、空,此為一大劫。世界的凈穢由有情的共業所成。《雜阿含?321經》云:危脆敗壞是名世間。危脆:指一旦外在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就會改變,非常脆弱。敗壞:指容易變質、消失。凡是危脆敗壞的,都稱為世間。《雜阿含?230經》云:根塵識三者和合觸生受,是名世間。也就是說,眼根等六根與色塵等六塵,及眼識等六識相對,就會產生觸覺,再由觸覺產生各種感受,就叫世間。這裡顯然特指有情世間。《雜阿含?1307經》: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五受陰,就是五取蘊。蘊,積聚義,陰,覆蓋義——五蘊能產生種種痛苦和煩惱,覆蓋我們的智慧。五蘊包括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指有情的身和心。其中色蘊屬於物質,指有形、質礙之法——有相對固定的形狀,有障礙作用,包括四大、五根、五塵。而受想行識四蘊,屬於有情的精神活動。所以,五蘊更側重於精神層面,因為佛法正是側重於認識人的精神痛苦,並以努力達到離苦得樂的境界、及自利利他為人生最高目標。佛教認為有情由於無明、迷惑、貪愛而造業,由於造作惡業而痛苦、煩惱,並在三界六道中不斷輪迴。六道,又叫六趣: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人、天、阿修羅為三善道。一、三界六道眾生(有情)又稱三有,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除了六道眾生外,還有欲界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天。1、欲界:指人類居住的四大洲、天人居住的六欲天,及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欲界有情具有種種慾望,如情慾(淫慾、友情、親情等)、色慾(對外在物質的慾望)、食慾(對四食的追求)等。天人也和人間一樣,有身體形相,有物質生活的需求與精神生活的享樂,也耽溺於飲食男女的慾望之中。所以,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及畜生、餓鬼,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2、色界:色為變礙或示現義,尚有色質。色界有情雖然慾望變得很淡,遠離淫慾、食慾、睡眠等,身體比欲界清凈,無男女之別,長相莊嚴,但是還有殊勝的形色、精神上的愛情、國家的型態、社會的組織等現象,此天以禪悅法喜為食,因此稱為色界。色界有情的身形越往上,身體越莊嚴、越高大,壽命也越長,有身光,散發出種種光明。色界有情依住的共有十八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三天,以及外道無想天、佛教五凈居天。色界最高天稱為「有頂天」,是物質世界的最高天。3、無色界:共有四天,故稱四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的有情沒有色身,天人已經完全超越男女飲食、身體形質的障礙,不執著於任何形色,只有純粹精神的存在,同色界一樣,以禪悅、法喜及識為食。三界二十八天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都屬於迷界,仍然難脫生死輪迴之苦,故《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意思是說,三界充滿了生老病死等眾苦,逼迫著眾生的身心,就如一幢著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眾生唯有精進修行,斷惡修善,才能出離三界,證悟涅槃,究竟解脫。二、三千大千世界1、須彌世界:即須彌山,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故稱妙,諸山不能與之相比,故稱高。此山高八萬四千由旬,闊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即一日一月所照)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洲即在此鹹海的四方。2、四大洲:須彌山四方,七金山與大鐵圍山間的鹹海中,有四個大洲: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與北俱盧洲。3、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無數個世界構成,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為一佛之化境。以上,就是佛教的宇宙觀。它並非佛陀的虛構和妄想,而是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種種觀察,以佛眼觀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二)《阿含經》的人生觀佛教認為,有情由於無明,常造作不善業,招致苦果;又因痛苦煩惱而不斷造業,導致輪迴,不能出離生死、不得解脫。以眾生造作生死業因,來解釋有情的生死流轉和輪迴,稱為業感緣起。一、業力1、業:音譯為羯磨,造作義。人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有身口意三業。2、業力:指業的力量,由過去的思想行為延續所形成的力量,能直接引發相應結果。3、業報:由業因產生相應業果之果報,為業報。4、業感:現在的種種境遇,都與過去的思想行為直接相關,善有樂報,惡有苦報。基於業力因果思想,故知苦樂等一切果報,都是由善惡業招感而來,稱為業感。《中阿含·鹽喻經》云: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能令少水咸叵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不能令恆水咸叵飲。5、業感說的價值:自力創造非他力:反對神力,而說業力、自力;機會均等非特殊:反對種姓制度,而說眾生依業而有差別;前途光明非絕望:反對宿命論,而說斷惡修善,可改造命運;善惡有報非懷疑:假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二、緣起1、因緣:因與緣之並稱。因,指引生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外來的間接原因。一切萬有皆由因緣的聚散而生滅,稱為緣起、緣生。2、緣起:即待緣而起。一切有為法,皆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緣起法又名俗數法、因緣法。3、緣生:因為緣起法而生成的具體法則。《雜阿含?296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自然),法不離如(真實),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故緣起法是指萬法皆乃因緣和合而生的規律;緣生法是指因緣起法而生成的具體法則。若就其「因」而立名,即為「緣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則為「緣生」。4、十二因緣:由於無明,人很難避免邪見:不是認為有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常見),從而對「我(主宰義)」、「我所(我所擁有的一切)」產生執著;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斷見),故應「及時行樂,瀟洒走一回」;或認為人的命天註定(宿命論),或認為萬事萬物沒有任何原因、無任何規律可循,一切只是偶爾因素造成的(無因論、偶因論),從而消極厭世,不思進取,聽憑命運的擺布。佛陀以十二因緣說明有情生死輪迴之因和解脫之道。具體如下:1.無明:對佛法的基本義理,不知不解、不了不達。2.行:身口意的種種造作,使有情在三界中不斷投生輪迴。3.識:結生識。引生輪迴的業,引導有情的神識進入輪迴而結生相續。4.名色:名,指受想行識種種精神活動;色,指四大(地水火風)及四大所造色。即有情投生後的最初身心。5.六入:六根逐漸完備,又稱六處、六入處。6.觸:根塵識三者和合而產生的精神作用,即六觸。7.受:種種觸產生種種受。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8.愛:對三受中的樂受產生貪著,即對可意境產生染污希求。愛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即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種境界產生的貪愛。9.取:基於對內外境染污的慾望,用各種方便和善巧去執取、抓取。包括:欲取、見取、戒取、我取。10.有:存在義,即有漏的業果。由於不斷執取、抓取,而造作有漏的業而導致來世繼續輪迴。有分為三種: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即是三界。11.生:從無到有為生。有了今生造作,則感受來生五蘊之身。有了三界,有情就在三界中不斷投生。12.老死:老死:即衰老、死亡。5、流轉門與還滅門:十二因緣包含了流轉門與還滅門。1.流轉門:無明緣行、行緣識直到老死,說明有情如何輪迴。故流轉門是染污的、有漏的。2.還滅門:通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直到老死滅,說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輪迴、達到解脫的。故還滅門是清凈的、無漏的。三、四聖諦諦,真實不虛之義。四諦,指苦、集、滅、道四種真諦。唯有聖者才能依四諦修行成就聖果,故又稱四聖諦。它是佛教「十二緣起說」之歸納,為原始佛教之大綱。內容如下:1、苦諦:苦即逼迫義,逼惱身心為苦。確認生命中種種痛苦的真實性與普遍性,稱為苦諦。佛陀將生命的痛苦總結為八苦:生、老、病、死(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心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總結)。2、集諦:集,招集義。謂聲聞之人,諦審煩惱惑業,實能招集生死之苦。若愛、後有愛、貪喜俱行愛、彼彼喜樂愛等,為集諦;3、滅諦:滅,寂滅。既厭生死苦,諦審涅槃實為寂滅之樂,愛等無餘斷滅,為滅諦;4、道諦:道,能通義,修戒定慧以達涅槃,成就解脫的正因,通常指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果廣說,總有七科,合為三十七菩提分。四諦包括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苦因,苦是苦果,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樂因,滅是樂果,這是悟界的因果。具體如下:┌苦 諦(迷的果,即苦果)┐四 │集 諦(迷的因,即苦因)┘─────世間的因果聖─┤諦 │滅 諦(悟的果,即樂果)┐└道 諦(悟的因,即樂因)┘─────出世間的因果四諦所包含的義理與十二緣起相同。四諦所說的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相當於十二緣起的流轉門與還滅門。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都離不開四聖諦。四、四法印法,指佛法。印,即印記,確認義。法印系指佛教判別佛法真偽之標準。《阿含經》中稱: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為四法印,或四法本。另後世稱《雜阿含經》卷十所指的「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者,為三法印。1、一切行無常(諸行無常):《雜阿含?262經》云: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2、一切行苦(諸受是苦):《雜阿含?473經》云: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3、一切法無我(諸法無我):我: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引申為生命、自我、本質、自性,主宰。《雜阿含?58經》云: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4、滅盡為涅槃(涅槃寂靜):《雜阿含?490經》云:云何為涅槃?涅槃者,貪慾永盡,瞋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雜阿含28經》云: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五、八正道與中道《雜阿含?785經》對八正道做了比較詳細地解說,八正道分為世間八正道和出世間八正道,即每支各有二種:一種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轉向善趣的。一種是聖,是出世間的,是無漏、無執取的,是正盡苦,而轉向於苦的邊際的。現歸納如下:1、正見:什麼是世間正見呢?「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就是說看到有布施、有善說------乃至知道世間有阿羅漢,不會再投生輪迴,叫做世間正見。什麼是出世間正見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於苦如實思惟苦),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這叫出世間正見。2、正志(正思維):什麼是世間正志呢?「為出要之覺、無恚之覺、不害之覺」,叫做世間正志。什麼是出世間正志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這就叫做出世間正志。3、正語:什麼是世間正語呢?「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叫做世間正語。那麼,什麼是出世間正語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去除邪命,念口四惡行,以及諸餘口惡行。無漏,遠離,不樂著固守,攝持不犯,不說不合時宜、不合規制的話。這叫做出世間正語。4、正業:什麼是世間正業呢?「謂離殺、盜、淫」,叫做世間正業。什麼是出世間正業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就是如實思惟苦集滅道四諦,去除邪命,念身三惡行,以及諸餘身惡行。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做不合時宜、不合規制的事。這就叫做出世間正業。5、正命:什麼是世間正命呢?「謂如法求衣食、卧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叫做世間正命。什麼是出世間正命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叫做出世間正命。6、正方便(正精進):什麼是世間正方便呢?「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叫做世間正方便。什麼是出世間正方便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踴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叫做出世間正方便。7、正念:什麼是世間正念呢?「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叫做世間正念。什麼是出世間正念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叫做出世間正念。8、正定:什麼是世間正定呢?「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世間正定。什麼是出世間正定呢?「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出世間正定。八聖道,是遠離常見、斷見,有見、無見等邪見,遠離享樂與苦行之實踐,依此修行,可以得漏盡、證入涅槃,故稱八聖道為中道。前者為思想的中道(中道見),後者乃實踐的中道(中道行)。《雜阿含?262經》云:世人顚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所以者何?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以上就是佛陀的人生觀。佛陀始終要求弟子: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次法向),並把它們稱為「四預流支」,即預入聖人之流的支分。它是成就聖人品質的基礎。佛陀還要求弟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勤修梵行、證五分法身」,所有修行目標都直指解脫。佛陀告訴弟子,人生的根本是生老病死等痛苦,及貪嗔痴等煩惱。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從現在開始就能斷惡修善,以解除痛苦、煩惱,邁向解脫。因為世界萬物,包括我們的身心,一切都是緣起的,其本質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這是宇宙人生的實相。只有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不再執著於追求名譽、地位、財富、家庭、感情等剎那生滅變化的虛幻不實的東西。佛陀提出斷惡修善,就是要求弟子能夠精進地修行,努力做到: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廣。唯有過少欲知足的生活、深信業果、斷惡修善,才能不斷提高生命品質,斷除一切痛苦煩惱,擺脫輪迴,走向解脫,證得涅槃。五、《道德經》與《阿含經》的比較(一)《道德經》與《阿含經》比較表根據以上所述,將兩部經典從宇宙觀和人生觀方面,做些對比研究,其異同歸納如下:道德經阿含經自然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反者,道之動。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上善若水。負陰抱陽、相輔相成。天下莫柔弱於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見小曰明,守弱曰強。柔之勝強,柔之勝剛。緣起中道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而成宇宙觀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大者宜為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危脆敗壞是名世間。世間無窮。無常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四法印:一切行苦、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人生之道|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曲則全,枉則直。動,善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天地不仁。治之以未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不敢進寸而退尺。揣而銳之,不可常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辯若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不貴難得之貨。用於敢則殺,用於不敢則活。損不足而奉有餘。莫能知,莫能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如實了知四聖諦人生觀順應自然,無為而治。聖人處無為之事。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大丈夫取其厚,不居其薄。寵辱若驚。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處。禍莫大於不知足。禍莫大於輕敵。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眾生因無明、貪愛而造業,在三界六道中不斷輪迴,不得解脫;唯有斷惡修善,才能趨向解脫。修行方法無為而無不為,順道而生、逆道而亡。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聖人被褐懷玉。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輕諾必寡信。自勝者強。強行者有志。為學日益。眾人昭昭,我獨昏昏。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專氣致柔。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賢於貴生。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善行無轍跡。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十二緣起業果輪迴與解脫四聖諦八正道戒定慧三學不執著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欲上民,言下之。善戰者不怒。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治大國若烹小鮮。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無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佛、眾生不二。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佛、法、僧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欲貪、不嗔恨、不邪見。不爭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依戒、法得解脫,慈悲與智慧。少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三衣一缽、托缽乞食、雲遊行腳、少欲知足、心無掛礙。美與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貪慾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斷盡——涅槃寂靜的解脫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二)道德與緣起中道根據以上所述,《道德經》中的「道」,指自然之道——形成老子的宇宙觀——它寂靜而空虛,獨立長存,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本。它廣大無邊,運行不息,伸展遙遠,又返回本真。宇宙按照自然規律不斷運行變化,於是產生了萬物,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中的「德」,指人能夠順應萬物生存發展的自然之道,遵循「負陰抱陽、相輔相成」的法則,按自己的本份去行事,去生活,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也就是人的一切行為只有真正契合於自然之道,師法自然,才能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使人生更有意義。否則,違背宇宙人生的規律,必然會自食其惡果。詹劍峰先生指出,萬物既然是順應自然之道而存在,那麼,人也要順應自然之「德」生活於社會;人既然是自然的產物,人的生活也應接近自然。這樣,由於自然和諧有序地存在發展著,生活於自然界的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當然也能和諧地生存和發展。順乎自然之道則能長久,違反自然之道則不能長久。所以,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說明老子主張人要順應自然、合乎法則,與自然相輔相成,反對人為造作。《阿含經》中的「緣起」,指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而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由於它主要揭示了解脫的人生根本目標,故側重於有情世間的緣起現象。故特彆強調了「十二因緣」,因為它揭示了有情的輪迴之因和解脫之道。《阿含經》中的「中道」,指遠離苦樂兩邊的中道見和中道行。因為世間的五欲之樂,不能把人導向解脫;同樣,沒有意義的苦行也不能把人導向解脫,所以,佛陀基於自己的人生體驗而提出中道,為我們指出了人生的目標、方法和修道次第。所以,這兩部經典都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都是聖人的人生體驗和實踐的總結,值得我們學習、實踐和傳播。(三)無常、輪迴與解脫《道德經》中的「無常觀」來自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的無常觀說明「一切自然現象及所有人,都不能長久」的變易之道——宇宙自然規律,如果與之背道而馳,必將自取滅亡。所以,無論面對有德者、無德者,都要以合乎大道、仁德之法應對,不要失信於人。《阿含經》中的「無常」,同樣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但是角度不同,即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如《雜阿含?473經》云: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這裡的「一切行無常」是四法印之一,認識到一切無常的自然規律,才有可能對任何人、事、物不產生執著,這無疑有利於解脫。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如實觀察和體征,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諦:世間萬物,包括一切有情,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成的。人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由於各人業力不同,故在三界六道中不斷輪迴。要想超越輪迴,必須斷惡修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才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不生不死的解脫、涅槃的境地。生命之流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既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反對常見),也不是人死如燈滅(反對斷見)。萬物都有成住壞空、一切有情都有生住異滅。正因一切都是緣起緣生的,斷惡修善才有意義。雖然命運與業力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並非「人的命天註定」(反對宿命論)。佛經云:「要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通過努力修行,斷惡修善,就能改變命運,不斷提升生命的品質,為自己和人類帶來好的果報。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就是佛教的總綱。那麼,什麼是善?佛教最基本的十善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欲貪、不嗔恨、不邪見,並將它們歸納為身口意三業。相反,就是十不善。那麼,做惡的果報及命運將會怎樣?佛說將會墮入惡道中。《雜阿含?907經》云:古昔此聚落眾生不離貪慾、貪慾縛所縛,不離瞋恚、瞋恚縛所縛,不離愚痴、愚痴縛所縛。彼諸伎兒於大眾坐中,種種歌舞伎樂嬉戲,令彼眾人歡樂喜笑,豈不增長貪.恚.痴縛耶?彼諸伎兒令其眾生歡樂喜笑,轉增貪慾、瞋恚、痴縛,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善趣者,無有是處。若言古昔伎兒能令大眾歡樂喜笑,以是業緣,生歡喜天者,是則邪見。若邪見者,應生二趣:若地獄趣、若畜生趣。佛陀告訴阿難,斷惡修善、持戒是修行的基礎,如果能夠持戒、修定,開發無漏智慧,則會趨向解脫,證入涅槃。佛陀說: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斷惡修善,守持凈戒,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利益和殊勝的果報。若能按照佛陀所倡導的方法去實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我們的人生將會多麼地美好而有意義呀!而這樣的人生有價值、有希望,能自利利他,又何樂而不為呢?結語以上,通過對兩部聖典《道德經》和《阿含經》的解讀和研究,使我們了解到兩位聖人——老子和佛陀的言教和思想,以及他們對宇宙人生如實觀察和實踐的成果——宇宙人生的真諦,這對我們的人生,無疑仍然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以下是憨山大師在《道德經註解》中的觀點,供大家參考。學佛不通百氏,不但不知世法,而亦不知佛法。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知此,可與言學矣。老子若不知孔,決不口口說無為而治。若不知佛,決不能以慈悲為寶。學佛之人,若不知老子,則只管往虛空里看去——法法都是障礙,事事不得解脫。如不知孔子,單單將佛法去涉世,決不知世道人情,逢人便說玄妙,如賣死貓頭,一毫沒用處。故老以無用為大用,苟以經世,則化理治平,如指諸掌。尤以無為為宗極,性命為真修。老子生人間世,出無佛世,而能窮造化之原,深觀至此,即其精進,誠不易易。但未打破生死窠窟耳。——由此可見,憨山大師認為老子還沒有達到斷盡一切煩惱的解脫境界。我個人的體會是: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雖然老子的《道德經》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相,但是老子本人是否達到了佛教所講的已經斷十結的阿羅漢的境界呢?不得而知。不過大家既然公認他是位聖人(我也毫不懷疑),說明他至少已經斷了三結(身見、戒禁取、疑),而證得了初果——須陀洹果。而相對於老子,佛陀無疑是位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具有圓滿人生的聖者。他不但自己解脫了輪迴之苦,而且基於慈悲心,為大眾善巧地說法,令許多弟子因聽聞佛法、依法修行而解脫。更重要的是,佛陀所說的法與律,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無論是誰,只要依法學修,就能得到真實而究竟的利益。因為「令正法久住」,是佛陀所倡導的,這也正是佛教興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此外,佛陀具有眾生平等的思想。在四十五年多姿多彩的弘法生涯中,他幫助、引導過許多不同階層的人,無論國王、貴族、軍人、商人、富翁、乞丐、娼妓、宗教人士、迷惑者等,佛陀對他們都一視同仁。故佛陀說法時,能夠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只講對他們有真實利益的話,他將所發現的真諦無私地奉獻給所有的人。許多人因得到佛陀的教誨而覺悟。通過學習《阿含經》,可以了解到佛陀成道後,向眾生傳播他的言教達四十五年,直至涅槃。儘管佛陀在特殊情況下,才用六通三明那樣的神通教化弟子。但他反對弟子追求神通,而忘記解脫的最高目標。佛陀指出:如法修行,最終就能斷盡一切煩惱,出離輪迴之苦,獲得究竟解脫,這才是第一神通,因為人人通過修行都能達到那樣的境界。這充分體現了佛陀「以人為本」的根本思想,及佛陀無限的慈悲與智慧。佛陀說:你應該自己努力尋求解脫,我只是一位指路人,只是教導你如何成就的導師。佛陀告訴我們到達目的地應行的道路,如果我們不走,佛陀又能怎樣?正如醫生可以為病人開好藥方,抓好葯,如果病人不吃藥,醫生又能怎樣?佛陀並沒有對不信佛教的人加以懲罰,也從來不會對人不友善。他只是指引人類應該走的正確道路。即使在今天,無論從哪個角度來驗證佛陀所言、所行,佛陀的教義始終不以時空的轉移而改變,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即使目前最發達、最先進的科學、哲學、心理學等,也遠遠達不到佛陀基於般若智慧的觀照,而對宇宙人生真諦的領悟與揭示。比如對緣起業果、有情的投生與輪迴等現象,現代科學雖然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還不能做出恰當合理地解釋,而佛陀卻早就明確地給予了說明。相反,現代科學的科研成果,不斷驗證著佛陀所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諦真實不虛:如量子力學、弦理論等。佛陀的教義至今仍然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命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佛教的真實不虛和稀有難得,從而走上學佛修行的解脫之路,及利益眾生的菩提之路。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是佛教的總綱,它超越世間,又不離世間,它能夠貫穿於人類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確的價值觀,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其方法和目標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正文完)主要參考文獻一、典籍老子,《道德經》,台灣菩提觀音寺,2005年版。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陳鼓應註譯:《老子今注今譯》,參照簡帛本最新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第1版。陳鼓應教授著《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5月第1版。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第1版。樓宇烈校釋,[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版。《阿含經》,《大正藏》第1-2冊。二、佛學專著、叢書楊郁文:《阿含要略》,東初智慧海叢刊,1993年。覺音尊者:《清凈道論》葉均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5年4月第四版。美·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頓的禪修之道》,雷叔雲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濟群法師:《想法與做法》,2011年版。三、電子辭典、網路資料《大正藏·阿含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解》,http://www.eshu99.com。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講記。劉長欣、綦曉菲:《老子的「道」與「德」及其倫理設計》,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張娟芳:《二十世紀西方老子研究》,中國博士學位論文。澳洲昆士蘭大學鍾茂森博士:《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DVD光碟,2006年5月15日於新加坡。註解負陰而抱陽:背陰而向陽。1954年召開的佛教大會——第六次結集,地點在緬甸仰光,由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和尼泊爾等八個國家的2,500位長老完成。馬哈希尊者負責經典的問證,三藏法師明昆尊者回答所有的問證。此後,經典便以七個國家的文字寫出(除了印度以外)。整個過程花了兩年時間,其中包括種種比對、驗證和考察,並於佛入滅後的2,500年,即1956年5月完成。這次經典的集成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正確無誤的佛陀的正法經典。用背誦的方式,一問一答,逐一結集了五尼迦耶(經藏五部)及以外五部注等全部三藏。本次結集還明確規定了對南傳佛教的稱呼,無論在西方或東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在上座部或大乘佛教里,對「聲聞乘」的解釋都是一致的。並確定了佛陀的出生日為公元前623年5月的月圓日,涅槃日為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圓日,29歲出家,35歲成道,世壽80歲等。以下參考司馬遷《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及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等。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云: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云: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參考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第138頁。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參考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第139-140頁。以下參考:《親近釋迦牟尼佛》。四種姓制: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釋迦牟尼佛:釋迦是種族名,意雲「能」;牟尼是尊稱,本意「寂默」,後指「賢人」,全銜即「釋迦族之賢人」、「釋迦族之聖人」;佛,音譯佛陀、浮屠、浮圖、布達,簡稱為佛,意譯為覺者、知者。摘自:《親近釋迦牟尼佛》,第24頁。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為六種神通。順觀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換言之: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入;以六入為緣而有觸;以觸為緣而有受;以受為緣而有愛;以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惱。這是全苦蘊之集起。」逆觀緣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換言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這是全苦蘊之滅盡。」法:《成唯識論》云:法謂軌持。軌是軌生物解,持是任持自性。泛指一切存在。佛法:1、佛的法:佛所得之法,佛所知之法,佛所說之法;2、成佛之法。狹義:佛所說之法。廣義:泛指經律論三藏。僧伽:略稱僧,音譯僧伽,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又取梵語與漢語合稱為僧侶。《雜阿含592經》:善男子等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隨出家,是名為僧。祇樹給孤獨園:位於北憍薩羅國舍衛城之南。給孤獨長者先以重金購得祇陀太子私家園林的大部份而建造了精舍,祇陀太子則將園林其餘部份獻給僧團,因為是二人共同而成就,故稱此為祇樹給孤獨園。八敬法:《親近釋迦牟尼佛》,第七章。佛陀對阿難說:「比庫尼雖受戒百年後,仍要禮拜、迎送、合掌與恭敬今日才受戒的比庫。比庫尼不得在無比庫指導處結夏安居。每半個月比庫尼應從比庫僧中請二法:一是訂好每半月伍波薩他日之事,二是比庫前來教誡。夏安居結束時,比庫尼必須請大眾僧就是否有任何見、聞、疑三方面的不當行為,提出指正。若比庫尼有嚴重的違犯時,必須在比庫與比庫尼兩部僧之前出罪。學法女在接受六法訓練的兩年之後,應於比庫與比庫尼二部僧中求受比庫尼戒。比庫尼不得以任何事由,指責或罵詈比庫。從即日起,比庫尼不得訓誡比庫,但比庫可訓誡比庫尼。此八敬法必須予以恭敬、尊重、奉行、讚歎,盡形壽不違犯,若能受此八敬法,即以此為其受具足戒。此外,若女人未於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之下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梵行將能久住,會延續千年之久。但因女人出家的緣故,梵行已不可能久住,如今只得再延續五百年。正如一個女多男少的家庭,很容易遭盜匪侵害。同樣地,女人若於法與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即將成熟的稻田,一旦白黴疫病侵入,稻田便不得久住;又如即將成熟的蔗田,一旦紅霉疫病侵入,蔗田便不得久住。同樣地,女人若於法與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預先修築堤防可防止大壩之水不泛濫,我亦在此預製八敬法,使比庫尼盡形壽不違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優婆塞:男居士,在家男眾;優婆夷:女居士,在家女眾。南傳巴利語三藏:Tikitaka,包括《經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論藏》,或稱《阿毗達磨藏》,即最高對法藏(Abidhamma--pitaka)。《律藏》中全面講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義,以及僧團內部的特別戒律儀規。記載了從佛教創建之初逐漸發展的歷史,佛陀的一生及簡單的教化情況,以及三次結集的詳情細節。它間接地提供了古代歷史、印度風俗習慣、古老藝術和科學等資料。《律藏》體現了僧伽的民主體制,大眾議事程序,比丘們崇高的道德標準,以及佛陀無與倫比的領導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組成:一、《律藏》包含五部經典:1、《波國夷》-Parajikapali;2、《波逸提》-Pacittiyapali;3、《大品》-Mahavaggapali;4、《小品》-Cullavaggapali;5、《附篇》-ParivaraPali。二、《經藏》包括以下五部:1.《長部》--DighaNikaya.2.《中部》--MajjhimaNikaya.3.《相應部》--SamyuttaNikaya.4.《增支部》--AnguttaNikaya 5.《小部》--KhuddakaNikaya,又由十五部書組成:1、《小誦》--KhuddakaPatha.2、《法句》--Dhammapada.3、《自說》--Udana.4、《如是語》--Itlvuttaka.5、《經集》--SuttaNipata.6、《天宮事》--VimanaVatthu.7、《餓鬼事》--PetaVatthu.8、《長老偈》--Theragatha.9、《長老尼偈》--Therigatha.10、《本生》--Jataka,11、《義釋》--Niddesa.12、《無礙解道》--Patisambhida.13、《譬喻》--Apadana.14、《佛種姓》--Buddhavamsa.15、《行藏》--CariyaPitaka.。三、《論藏》由如下七部組成:1.《法聚論》--Dhammasangani;2.《分別論》--Vibhanga.3.《論事》--Dhatukatha.4.《人施論》--PuggalaPannatti.5.《界論》--Kathavatthu.6.《雙論》--Yamaka.7.《發趣論》--Patthana.尼柯耶:意譯為會眾、部派、部、類。楊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釋尊說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尼柯耶》里,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羅無遺;集合聖教故曰尼柯耶,傳來聖教故名阿含。雖有南、北二傳,並無歧義;間有佛弟子所說,為佛印可,同佛所說。經由部派傳承,少許出入、增損,皆屬方便權說;大部究竟實說,部派之間非有二致,可證南、北同出一源。求那跋陀羅:意譯為功德賢,中印度之婆羅門。因讀《阿毗曇雜心論》而改信佛法、剃髮出家,並博學三藏。劉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經斯里蘭卡越海至廣州,文帝遣使迎入南京祇洹寺,求那跋陀羅遂招集慧嚴、慧觀等義學僧,譯出《雜阿含經》。參考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第137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馮友蘭在《老子哲學討論集》第41頁中說:這裡說的有三種氣:沖氣、陰氣、陽氣。我認為所謂沖氣就是一,陰陽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數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說,有了陰陽,很多的東西就生出來了。那麼沖氣究竟是哪一種氣呢?照後來《淮南子》所講的宇宙發生的程序說,在還沒有天地的時候,有一種混沌未分的氣,後來這種氣起了分化,輕清的氣上浮為天,重濁的氣下沉為地,這就是天地之始。輕清的氣就陽氣,重濁的氣就是陰氣。在陰陽二氣開始分化而還沒有完全分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中的氣就叫做沖氣。「沖」是道的一種性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這種尚未完全分化的氣,與道相差不多,所以叫沖氣。也叫做一。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第七十三章原文: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二十一章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參考:憨山德清對《道德經》的註解。第六十六章原文: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六十七章原文: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第六十八章原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十一章原文:治大國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制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以下參考:劉長欣、綦曉菲的《老子的「道」與「德」及其倫理設計》,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參考:劉長欣的《老子的道與德及其倫理設計》等。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第三章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九章原文: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以下參考《佛法概論》、《雜阿含》及《長阿含?第三十經?遊行經》等。五陰:又稱五受陰,五取蘊,指色、受、想、行、識。色指色身,受想行識指生理及心理活動。共業:共同的業。業,音譯為羯磨,造作義。人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有身口意三業。根塵識: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稱為十八界。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有情的慾望越淡。地獄: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獄。分為三類:一名根本地獄,有八熱及八寒之別,是為十六大地獄。二名近邊地獄,即八熱四門的十六游增地獄。三名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為各人別業所惑,因此苦報及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根本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凡所處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皆可比喻為地獄。四食:指段食,觸食,思食,識食。1、段食,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啖,以口、鼻分分受之。2、觸食,以觸之心所為體,對所觸之境生起喜樂之愛而長養身心。3、思食,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4、識食,識即有取識或結生識,執持身心而使有情生命相續不斷。由旬:為古印度長度單位,巴利語、梵語yojana之音譯。又作逾闍那、逾繕那、瑜膳那、俞旬、由延。意譯合、和合、限量、一程、驛等。原指公牛掛軛行走一日之旅程。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大約七英里,即11.2公里。《有部百一羯磨》卷三注釋曰:「言逾繕那者,四拘盧舍為一逾繕那,計一拘盧舍可有八里,即是當其三十二里。」這與當今公認的說法相同。但也有八拘盧舍為一由旬等不同說法。參考《阿含要略》第326頁。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凈,分別、不分別,緣起、非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痴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簡言之,即對佛法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知不解、不了不達,稱為無明。因緣法:即緣起法,指緣起的法則,如十二因緣的規律。緣生法:指因緣所生的法,如十二因緣的各支。《瑜伽師地論》卷十云: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1、欲取:對欲界中的五欲(色聲香味觸)妙境去執取。2、見取:對持有的不正見堅持不舍,如身見(認為有我或我所)、邊見(常見、斷見)。3、戒取:執取那些不能導向解脫的戒(如外道持牛戒、狗戒、雞戒)。4、我取:基於我見、我慢,對自我的執取。1、衰老:皮膚變皺,頭髮變白,牙齒會落,行走艱難,四體無力。2、死亡:沒有壽暖識了。即身體冰冷,沒有呼吸,神識已經離開原來的身體。現代醫學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腦死亡,沒有任何腦電波了。來生有了五蘊之身的出生,必將衰老而至死亡。1、愛:對當下自身的貪愛。比如愛自己當下的年輕、漂亮。2、後有愛:對將來的身體的貪著,如希望自己將來永遠年輕、漂亮。3、喜貪俱行愛:對於當下的或過去的種種境界的貪著。4、彼彼喜樂愛:對將來的種種境界的貪愛。三十七菩提分:又稱三十七道品。1、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2、四正斷或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3、四神足,或四如意足:欲勤心觀神足;4、五根:信、精、念、定、慧根;5五力:信、精、念、定、慧力;6、七覺支,或七菩提分: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7、八聖道,或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不越時節:不說不合時宜的話。不越限防:不說不合規制的話。限,邊界。防,堤壩。隨念:又作隨順念,指隨適而念。重念:又作別念、專念。憶念:又作憶、不忘念。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道德經》第19章。《道德經》第38章。戒、定、慧:也稱三學。佛教的修行方法,廣說為三十七道品;中說為八正道、七清凈;略說為三學。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頁。參考:中42大1-485b8f.)c?.(中43~57大1-485b―9f.。參考: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解》,http://www.eshu99.com。阿羅漢:已經斷十結的四果聖人。摘自:《法句經》。請參考:澳洲昆士蘭大學鍾茂森博士的《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DVD光碟。三大語系1、巴利文系(南傳):代表初期佛教,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2、漢文系(漢傳):代表中期,流行於中國內地及朝鮮、日本、越南。3、藏文系(藏傳):代表後期,流行於中國康藏青蒙等。濟群法師的開示:應先發菩提心,然後修解脫道;等有了一定解脫能力,再積極對外弘法,自利利他。2010年3月參加了葛印卡十日禪課程;2011年6月至9月在緬甸雪烏敏禪修中心修習內觀禪。《想法與做法》,P117頁。後記記得我從小就渴望了解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並一直在苦苦探索。直到來到西園寺、讀了濟群法師《人生佛教系列小叢書》等之後,我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人生的種種困惑,都在佛教中能夠找到究竟的答案。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我感到非常欣喜,並進入研究所開始正式學修佛法,不久又在西園寺出家。由於佛教博大精深,既有三大語系,各語系又有不同宗派和傳承,各宗派又有不同祖師,各祖師又有不同體悟和知見,使我一度陷入知見的混亂中,不知該如何抉擇。最後,由於濟群法師的開示,加上曾經學習過《阿含解脫道次第》、《親近釋迦牟尼佛》、《阿含要略》等課程,我毅然選擇了阿含------內觀專業,才逐步確立了無常、苦、空、無我、自利利他的正見、並致力於內觀禪法的學修實踐,積极參加了葛印卡內觀禪修及緬甸雪烏敏內觀禪修實踐活動,極大地增強了信心,從此穩步走在解脫道和菩提道上。佛經中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能夠在有限的本期生命中遇到善知識,學修佛法,斷惡修善,自利利他,我想,再也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人生了。正如濟群法師在《想法與做法》中所說:如果一個人帶著困惑在人生道路上艱難跋涉,因為聽了佛陀的開示才解開多年困惑,找到人生價值和究竟歸宿,能不感動、猛生信心嗎?由於老子和佛陀都是聖人,《道德經》和《阿含經》都是聖典,對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諦有很大幫助,自古以來就受到世人的關注,而且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值得化大力氣研究這兩部經典。本學期,經過比較艱難地解讀、思考和研究,終於完成了這篇論文的寫作,又經過反覆修改,相信能夠做到自利利他,因而感到無比地欣慰。《道德經》:老子以虛無自然為妙道,提倡無為,同時與自然之道相合:負陰抱陽、相輔相成,主張不爭,最為可貴的是他看到了事物「柔弱勝剛強」的一面。《阿含經》:涵括了佛陀在45年弘法生涯中為聲聞弟子所說的一切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目標直指解脫:斷盡一切痛苦煩惱,解脫生死,自利利他。所以,我確信他們都是基於自己的觀察實踐,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諦,這無疑對我們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今天,兩部聖典《道德經》和《阿含經》,正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思考和研究它們,以指導自己的人生,並將它們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諦傳播給更多的人。因為在這個充滿無明的時代,更需要藉助古德先賢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找到離苦得樂的方法,並能切實可行地加以實踐。畢竟「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不可迴避的實質性問題。由於《道德經》僅五千多字,而且不容易理解,所以恐怕還有許多人沒有通讀過。本人也是藉此學習《中國哲學》之際,讀了原典和註解。雖然比較難懂,好在有許多註解可供參考,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克服困難,很快讀完;而《阿含經》由於歷史原因,長期受到國人的輕視,加上內容有許多重複之處,讀的人似乎不太多,註解也很少。不過,只要肯化時間耐心去讀,其實並不難理解。尤其是佛陀很善於對機說法,又運用了許多形象的譬喻,將深刻的佛法義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弟子,並指導弟子進行禪修實踐,所以今天仍然是我們學修佛法的指南。目前,佛教已傳遍全球,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導使一切依法而行的人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和心靈慰藉。佛陀的人生觀、價值觀普遍被世人接受,喚醒了無數自大和自我的人。佛陀以觀察和了解宇宙人生實相的最高的智慧,指導人類破除對名利、地位、財富、權力、親友等世間一切虛幻空相的執著,目的是為了解除因對五欲六塵的感官享樂等的種種執著而帶來的痛苦煩惱,提升心靈品質,放棄狹隘的國家和種族的偏見,擁有純凈的思想而獲得自由。佛陀指出的道路是筆直而究竟的,他提倡的解脫境界——涅槃寂靜,超越世間,又不離世間,是人類的終極境界。佛教指出正確的人生,不在於自我造作和幻想。他倡導放棄「我執」和一切不善的行為,符合現代人的科學觀。佛陀慈悲、關懷與和平的信息,引導著無數無明的人。佛教總是給予人類美好的希望,它提供了社會組織中最值得稱頌的生活方式,以及心靈的和平,它為人類帶來了莫大的利益。佛教立足於解決現實問題,而一切問題的產生,其實皆源於內心無始以來積累而形成的貪嗔痴等煩惱。要解決這些難題,唯有從其根源——修心入手,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因心靈污染而產生的種種問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是究竟地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藥方,也是佛陀為人類指出的解脫之道,它具有適合於任何人、任何時代的普世價值。感謝蘇州大學的聶保平博士後的教授及耐心細緻地指導!在聶老師的啟發下,本人在學習《中國哲學》時,經常同老師在課下討論感興趣的話題,獲益良多!正如聶老師所強調的那樣,唯有認真研讀原典,才能對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加以辨別,不被後人誤導。同時,還需要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加深入準確地理解原典。經過討論,我們認識到:其實,聖人所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諦,從「體」上說,是一、不是二。但在表達上卻各有千秋,這就是「用」的不同。我們在學習和運用古德先賢的人生經驗時,首先要理解他們的核心思想及實質,其次還要關注其表達方式,把握體用之間的關係,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人生實踐。在研究和寫作時,如果不是基於對原典的準確解讀,難免會因為誤讀,或憑自己的想像任意發揮,結果必將自誤誤他。所以,不能不慎重啊!我一直有個期望,就是在學習公共課的同時,希望能夠通過論文寫作,一方面將所學內容與佛法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希望同時將佛法介紹給任課老師,告訴他們佛教就是佛陀的言傳身教。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實相的觀察和實踐,為我們指出了一條解脫輪迴與痛苦煩惱的涅槃寂靜的康庄大道——通過斷惡修善,斷除痛苦煩惱、邁向解脫、自利利他。如果任課老師通過了解佛法的真意,並有了一些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體會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一定會介紹給自己的學生。這樣,佛法就會更快地得到弘揚,利益更多的人。在去年的第四屆佛學與心理學論壇上,台灣的溫宗堃老師提出「正念學」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給人以極大鼓舞。他說:正念學來自佛教,但是它可以廣泛應用於醫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及教育學等領域。尤其是將正念學推廣到各級學校教育,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希望正念學能夠在漢地發揚光大,並成為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的重要標誌之一。聶老師曾說,希望帶領他們的學生來西園寺參觀訪問。我想,如果能夠與高校建立常規的溝通渠道,讓佛法走入校園,走入公司和社會各個階層,讓眾生能夠儘快了解佛法的真意,共沾法喜,那麼「令正法久住」就不只是一個願望。去年末的聖誕前夜,蘇州農業大學日語專業的師生(包括已經畢業的學生)聚會,邀請我去給他們講佛法。他們曾經多次邀請,我一直沒有答應。此次實在盛情難卻,就與菩提書院的負責人一起,給他們帶去了一些結緣的法寶,並希望他們如果有煩惱,或者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話,可以通過聞思、學修佛法,而得到幫助,並自利利他。在寫論文期間,聶老師進行了悉心地指導,並提出了一些參考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感謝西園寺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道場,感謝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修條件,又有許多優秀的法師和老師的指導!對於論文中的錯漏、不足之處,請各位法師、老師和同修不吝指教,並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全文完)研究生班:道成2012年2月24日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解讀量子力學的幾個詭異現象,我承認我的宇宙觀被完全顛覆!
佛教的宇宙觀
「三界」與「兩重天地」:佛道兩家的宇宙觀,何以殊途同歸?
第一節神霄派的宇宙觀與保神養心的內丹思想
佛教宇宙觀(下):人類的起源

TAG:道德 | 宇宙 | 人生 | 人生觀 | 道德經 | 宇宙觀 | 阿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