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問題與科學文化

2014年10月10日 09:40:13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段惠軍

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的解決需要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構建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科技工作者無疑是主力軍,科技工作者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無疑是主陣地。關於什麼是科學文化,學者們試圖以各自的理解來詮釋,可以說是見仁見智。從科學家的角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韓啟德說:「科學文化是一種集體創造,是圍繞科學活動所形成的一套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制度約束、行為準則和社會規範。科學家是科學文化的引領者和實踐者。科學文化已廣泛滲透進現代社會和現代文化之中,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響著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從文化學者的角度,東南大學教授呂乃基說:「科學文化的概念有些模糊。由科學擴展到文化之中形成科學文化。顧名思義,科學文化是以科學為基礎及核心的文化現象,是科學向社會的擴散,一方面為社會奠基;另一方面也為科學自身的發展構建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當前我國學術腐敗和學術不端問題頻發,危害嚴重。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組織編寫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參考大綱》指出:「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的出現,有著諸多複雜的因素,既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也有科研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從根本上說,科學文化起到至為關鍵的作用。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的本質是科學文化缺失或者說發育不良的問題。」在我國社會,雖然科學知識得到重視,但同屬科學文化範疇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等等遠未得到公眾理解,對科學文化的認識程度還比較膚淺。有的科技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吸收西方現代科學文化的精髓,卻又迷失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國老一代科學家倡導形成的優秀科學文化傳統也不屑一顧。我國老一代科學家不僅以優良的科學道德和學術素養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會樹立了光輝典範,而且倡導形成了「四大信條」和「三老四嚴」等優秀科學文化傳統。「四大信條」和「三老四嚴」把我國傳統道德誠信和科學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反映了我國老一輩科學家的道德操守。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和化學家侯德榜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四大信條」是:一是我們在原則上絕對地相信科學;二是我們在事業上積極地發展實業;三是我們在行動上寧願犧牲個人顧全團體;四是我們在精神上以能服務社會為最大光榮。「三老四嚴」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肅、嚴密、嚴格、嚴謹的優良作風。「四大信條」和「三老四嚴」值得我國當代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我國知識分子(無疑包括科技工作者)素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擔當精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研條件還不夠好、科學文化發育還不夠成熟,科研環境還不夠優良,科研管理體制和機制還不夠完美等等,這些正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不斷改善的方面,而不應成為我們抱怨政府、抱怨社會的理由。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的解決需要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構建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科技工作者無疑是主力軍,科技工作者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無疑是主陣地。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技術工作越來越成為社會性活動,為了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需要協調科學技術工作和整個社會的關係以及科學技術工作中各方面的關係,因而科學文化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工作者無疑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主體,沒有科技人才,科技創新、科技進步就是一句空話。但科學文化建設絕不僅僅是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工作者的事,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有報道稱:「在歐美髮達國家,大學、研究所是專家、學者的天下,是博士、教授們發揮才智的天堂。」應當承認,在相信科學,依靠科學,按科學規律辦事,為科技工作者提供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的空間上,我國還存在巨大差距。相信通過加強科學文化建設這一狀況會逐步得到改善。我國科學文化建設應在繼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老一輩傑出科學家倡導形成的優秀科學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引進適合我國國情的先進科學文化,包括先進科研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真正成為「專家、學者的天下,博士、教授們發揮才智的天堂」。總之,構建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是我國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是加快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步伐的必然要求。毋庸置疑,科學文化建設,科技工作者是主力軍,科技工作者集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企業的研發機構)是主戰場,但政府與社會同樣負有責任,需要政府、社會各界和科技界共同努力。全社會良好科學文化氛圍的形成,一定會有效推動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的解決,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作者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河北省科協主席。本文摘自段惠軍在2014年河北省科協年會上的發言。本報記者高長安、通訊員肖開雄整理。)
推薦閱讀:

21天科學保健讓心臟更強壯
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講話摘錄
【原創】科學的欣賞流行樂
科學家首次拍下女性排卵全過程(罕見實圖)_長江兒女_39健康博客
篤信「老天爺」的科學名人們

TAG:科學 | 文化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