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錢學森之問」的喜與憂

重溫「錢學森之問」的喜與憂

李泓冰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13日 05 版)

  這一輪的教育改革,顯然是深層次、全方位的盤整,持之以恆,或將營造出錢老念茲在茲的、鼓勵「獨特、創新」能力的環境與土壤

 

  12月11日,是科學家錢學森102歲冥壽。

  對這位98歲離去的老人,國人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他的驚險歸國,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稱他抵得上5個師兵力,「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事實上,錢學森遠勝5個師。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大國,連火柴、鐵釘、肥皂都因仰仗進口而被稱「洋火」、「洋釘」、「洋胰子」,就在以他為代表的眾多科學家智慧之光照耀下,捧出了「兩彈一星」,讓世界震驚。

  第二件事,是他臨終前振聾發聵的「錢學森之問」。8年前,纏綿病榻的錢學森對中央領導同志愷切陳詞: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錢學森直言不諱,他的創新精神在許多方面得益於年輕時接受的大學教育——敢於挑戰權威,鼓勵提出與眾不同的創見,更有濃厚學術氛圍與競爭氣氛。那麼今天,中國教育如何才能充盈創新意識與科學精神,培養出源源不絕的頂尖創新人才和領軍人物,讓「錢學森之問」迎刃而解呢?

  可以告慰錢老冥壽的是,8年間,中國教育正從體制性、制度性改革層面,一點點解開對學生創新精神的束縛。從鼓勵領軍人才脫穎而出的人才戰略布局,到高考改革破冰再到以創新為目標的教育改革深化,創新二字,已經成為學校、家庭和全社會心心念念亟待突破的共同目標。

  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攬子科教改革方案,招招體現創新: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讓青年才俊有更多機會脫穎而出;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去行政化才能讓書生們以學術創新為榮,而不是都去走「學而優則仕」的小道;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唯有這樣才能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思考、發獃甚至「不務正業」發展興趣愛好的時間和空間;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一年多考,這將有利於消解應試教育及模式化教育之弊……

  這一輪的教育改革,顯然是深層次、全方位的盤整,持之以恆,或將營造出錢老念茲在茲的、鼓勵「獨特、創新」能力的環境與土壤。

  與之相伴的,還有更加艱難的教育觀念的創新突破。科學領域人人平等,可是今天的不少學校里,依然有這樣的「慣例」:老師始終是不可挑戰的絕對權威,考試就是背標準答案,作文中的春天一定是美麗而不能是疾病流行的,讀碩讀博必須跟著導師亦步亦趨……只有打破這樣的慣例和成規,才能治癒錢老的這塊「心病」,走出中國發展的教育瓶頸,才能從新一代中昂首走出新的錢學森。


推薦閱讀:

TAG:錢學森 | 錢學森之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