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位高徒,做了什麼出格事讓毛主席對儒家有看法

孔子被尊為儒家學派創始人,「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兩千多年來儒家學說一直被奉為正統學說。但雄才大略飽讀史書的毛主席不全是這樣看,他說"儒術偽耳"。

毛主席為啥有這個觀點,全因孔子的一名高徒。這個人一番搗鼓,「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毛主席因而說:"什麼聖賢門風,儒術偽耳。 "

孔子有幾位得意門生,子貢是其中著名一位,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齊國田常想要攻打魯國,孔子叫子貢去擺平此事,子貢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翻江倒海,弄得天下大變。

過程是這樣的。

子貢見田常後,忽悠說攻打弱小的魯國不利於增加田常的勢力,只有去攻打強盛的吳國又不能取勝時,才能孤立齊國國君,自己獨掌大權。於是田常答應子貢攻魯部隊按兵不動,等子貢去說服吳國救魯伐齊,然後去迎戰吳國。

子貢去見吳王,按著忽悠,他利用吳王稱霸的野心,說了番救魯伐齊有名利雙收的道理;又說,勝了齊國後來勢攻打晉國,吳國便沒有對手了。吳王心動,但表示先討伐完了有圖強報復之心的越國之後才動手。子貢又自告奮勇表示去說服越國派兵隨吳王一同去打齊國,吳王聽的很舒服。

子貢去見越王,繼續煸,告訴他吳王擔心越王報復要來討伐越國,現在越國力量還小,為消除吳王的懷疑必須派兵隨吳王攻齊。如果攻齊失敗,折損吳兵,有利越國;如果勝了,再讓晉國會同諸侯攻打駐齊的吳國精銳,越軍也趁機攻打美國本上,必勝無疑。越王拍腿稱好。

果真,一切按子貢導演的發展。

吳國去討伐齊國。子貢又到晉國,告訴晉國國君做好與吳國打仗的準備。吳軍在打敗了齊軍後,果然又移兵攻打晉國軍隊,結果吳國軍隊大敗。越王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渡江襲擊吳國,殺了吳王夫差,三年後越國在東方稱霸。

馮夢龍在敘述「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的故事後,感慨道:子貢所為,「直是縱橫之祖,全不似聖賢門風。」

毛主席說:「什麼聖賢門風,儒術偽耳。孟軻、韓非、叔孫通輩,都是縱橫家。」

毛主席說的「儒術偽耳」,是指作為孔門高足的子貢,為了魯國的利益,四處遊說挑撥戰爭,這本身就違反了樂道修身以維繫周禮的儒家宗旨。

毛澤東晚年對儒家的聖賢之說很不感興趣。他還說道:「雖聖人亦如此,況無聖人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北外副教授喬木的文章《夏天,當孔子遇上北外女生》?
老子、孔子與獅子
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他有四句話非常經典,你都會背嗎?
33、論科舉——孔乙己人生悲劇的根源不是科舉
孔子到底長的什麼模樣

TAG:儒家 | 孔子 | 看法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