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富二代」:遺產繼承、創富經驗與價值觀

袁銘良金杜律師事務所華東資本市場部主管

培訓「富二代」:遺產、創富與價值觀

2014年04月03日

編者按,原文標題為《全球化時代的家族財富傳承》。隨著「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企業家相繼退休交班,家族理財市場的重心正從創造財富轉為財富傳承和移交。亞洲富豪在這方面尚無周詳計劃,因此,歐美髮達國家的財富傳承方式,日益成為中國富豪的切實選擇。本文正從這一背景出發,詳細論述了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中國的富豪如何傳承家族財富。考慮到文章篇幅較長,福布斯中文網在修改後,將分為幾個部分,陸續與讀者分享。上一章見家族信託: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

私人銀行向客戶提供的不僅是「從搖籃到墳墓」的一生財富規劃,還能幫助安排「從墳墓到天堂」的一切身後之事:通過提供遺產管理服務,以成立慈善基金的方式完成客戶生前的願望,延續其夢想。

隨著財富管理業的日漸興起,不少私人銀行和專業的財富管理公司紛紛推出了針對富人下一代的培訓項目和夏令營活動,把從股票、債券到初創企業和慈善事業的方方面面都教給孩子。

投資理財課程

過去10多年來,巨額財富在全球被創造出來。但是,很多新貴基本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家人做好接手這些財富的準備。在美國,填補這一知識空缺早已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市場:金融「夏令營」已被認為是財富管理過程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朝陽產業——除了大型銀行之外,市場中還存在著很多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私人課程、講座及諮詢。

菲奧娜·芬恩·史密斯(FionaFennSmith)曾幫助顧資銀行(Coutts,服務英國皇室的私人銀行)建立了該行第一個資產與責任課程。她表示:「父母通常更可能和自己的孩子談到性,而不是金錢。」但是,倫敦在國際財富創造方面的矯健步伐幫助人們克服了這一保守態度。在英國的夏令營,英國銀行家的孩子穿梭於中東能源大亨、美國地產商及歐洲企業家的子女之中。一些學員已經擁有豐富的金融知識,並有了自己的投資組合,甚至開辦了慈善機構。

大部分課程都有著一些共同主題:投資的實用性;如何選擇資產級別;理解風險;選擇正確的投資組合經理及解讀財務報告。它們還涉及到年輕的家庭成員如何使用自己的財富來進行慈善事業。而且,它們還會解析圍繞著財富的一些心理與感情問題。

「生於財富之中是一件很難處理的事情,」芬恩·史密斯表示,「孩子們需要理解財富的價值與力量,及他們可以用之達到什麼目標。如果沒有相關的教育,從白手起家到散盡家財是完全有可能的。」

生於財富之中的孩子還容易受到他人的嫉妒。顧資的課程包括教授如何把自己看成一種資產(保護自己的聲譽、與媒體打交道及個人品牌)及慈善事業——對於那些超級富豪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時髦的概念。參加慈善事業可以幫助孩子們在冒險的同時找到生活的意義。儘管課程包括這些相當情感化的部分,但所有金融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年輕人嘗試一下如何對巨額財富做出決策。

這些孩子比大多數其他人更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慈善家、企業家及金融業巨子。對於學員而言,參加團體課程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有機會去結交關係,在這個課程上結識的人往往最終會成為商業夥伴,甚至是生活中的伴侶。

私人銀行表示,一些家庭在孩子們剛上初中時,就對他們進行金錢方面的教育。巴克萊財富管理(BarclaysWealth)已經與8歲大的孩子們舉辦了討論會,開始在一個家庭中確認潛在的未來領導者。更加普遍的是,私人銀行和獨立財富經理們已經為18-30歲間的人提供上課的地點。參加者都是銀行頂級客戶的後代——瑞士信貸(CreditSuisse)的相關客戶,一般至少需要1億美元的財富。

這些下一代的課程在美國不斷發展:美林(MerrillLynch)和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已經為他們的高端客戶提供這些課程有許多年了。最近,英國銀行已經開始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同時更多的美國和歐洲銀行在倫敦舉辦了課程。

課程會持續許多天。內容包括關於如何建立投資組合、做出明智的資產選擇以及理解家族動態的實踐部分。他們也解決遺產繼承的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比如,繼承人該如何把自己的興趣與家族的遺產相結合,以及如何處理與一筆重大財富相隨而來的責任。

由於對相關課程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漲,許多項目已經被超額預訂。一些銀行已經開始提供為一些家庭量身定製的額外課程。

各大銀行已經把他們的課程變得更具互動性,並且引入了一系列的演講者。在倫敦舉辦理財課程的花旗(Citi)私人銀行希望包含一個由著名商業人士進行的演講,從而激發財富創造和管理的理念。各大銀行還組織遊戲、角色扮演練習以及討論。

亞洲經濟的崛起,不僅吸引外國資金流入,外國「富二代」也積極結識亞洲「富二代」、認識中國。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自2009年起為富人子女舉辦的財富傳承計劃「放眼未來」,近兩年非亞洲人的比例顯著增加:其中不乏來自新興市場,趁機建立人脈,為家族投資亞洲鋪路。

有關家長認為,其子女一定要認識亞洲,有的已打算去中國做生意,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香港市場主管關金星指出,拉丁美洲的家長想將來在亞洲投資,想找相近的業務發展機會,涉及的生意各類都有,如「財經、商品、消費品、工業。」在巴西這樣的「金磚四國」,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該國最大貿易夥伴。

家族遺產繼承教育

滙豐(HSBC)私人銀行在富豪子女的理財培訓課程設計方面獨具匠心,該行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家族財富項目負責人瑪麗·杜克(MaryDuke)指出,「財富不僅僅是錢,財富有多種形式。」滙豐在其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美國私人銀行業務總部,向全球一些最富有家庭的40名子孫,講授延續家族遺產方面的知識。

滙豐每年都會在全球舉辦兩三場「遺產」研討會,大約40名25歲到30歲的年輕人會聚在一起,探討投資、廣義的財富與遺產、領導能力以及家族現狀。杜克表示:「就這個遺產課程來說,我們把重點放在剛剛承擔起財務決策責任或在認真考慮人生伴侶的群體上。這個課程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它只是我們在全球提供的廣泛家族財富服務的一部分。」

多數面向下一代課程的目的,是要向參與者灌輸一種與巨額財富相伴的權利和責任感,消除家族狀況的神秘性。不過,這些課程還會帶來一個額外的重大好處:與同類群體建立人脈關係的機會。

滙豐和顧資把注意力放在了下一代的具體年齡組上,摩根大通有所不同,該行的「持續家族企業」課程的目標人群是其認為日後將擔任家族接班人的人;關注重點是家族治理。

參與者(只有受到邀請才能參加)至少要達到25歲,最高不能超過50歲。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家族財富中心負責人艾米·布拉登(AmyBraden)表示:「你的父母只要還有一個人在世,你就是下一代。很多人的父母都80多歲了,還在執掌大權。」

她指出,這個討論會要解決「家族企業決策與領導力方面的難題。我們所說的家族企業包括家族信託、投資控股、基金會——任何家族成員共同做的事。」由於這個課程的參與者約有40%認為家族現狀是日後的主要風險。因此其大部分內容著眼於家族治理結構。

為了在全球財富增幅最大的亞太地區搶佔先機,瑞士信貸(CreditSuisse)從2011年起為亞太區身家超過2.5億瑞士法郎的超級富豪客戶或由瑞信管理資產5,000萬瑞郎以上的子女推出為期6天的財富傳承培訓項目(LegacyProgram),並開創性地以中英文雙語講授。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部副主席及超高凈值私人客戶主管鄭閎城指出,歐洲富豪不少已是第三、四代,較為保守,注重保存家族財富和生活方式,但亞太富豪屬第一、第二代,很有創業家精神,除了主業之外,還有雄心拓展其他業務與國外商機。

經驗與價值觀傳承

當道格·里根(DougRegan)的客戶想到將財富傳給子孫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有兩種情緒:害怕和憂慮。身為北美信託銀行(NorthernTrust)財富管理集團總裁,里根對此表示:「他們害怕或憂慮金錢會對子孫產生消極影響,或不能產生積極影響;害怕金錢會讓子孫失去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成功的人生動力。」

但就像昔日的實業巨頭和金融大亨試圖將他們的慷慨銘刻在他們留下的慈善項目上一樣,今天的企業家們也一樣堅定地準備將造就他們成功的價值觀灌輸給後輩。

一些家長們選擇請人代筆撰寫自傳,講述他們從車庫裡的創業者到集團企業董事長的發展之路。但這類大部頭著作面臨的風險是:它們可能淪為過時的文獻,除了其歷史意義外,一無是處。其他一些家長請來電影攝製人員,拍攝了長篇的視頻自傳。私人銀行也在嘗試各種新奇的方法,來幫助客戶向後輩反覆灌輸他們的價值觀。

針對客戶的擔心,北美信託銀行採取了多種策略,其中包括一個企業內部網路,富豪家族可以在這裡安全地交流其擔心的問題。為期一天的「鼓舞人心的人力資本」(InspiringHumanCapital)課程已經在運作,該課程主要解決一些無形的、伴隨財富而產生的非財務性問題,側重價值觀教育。

這一課程的市場需求,部分來自於一個長期的財富創造過程,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因為許多第一代創業者如今已年逾50歲或60歲。這一需求也是各種社會因素的結果。


推薦閱讀:

米蘭陽光『張天布精神分析培訓項目』第二季第一輪課程筆記
【螃蟹公考】關於一個面試100%崗位第一的培訓班
女人培訓快樂心境的本事
培訓如何創新?
重磅解讀:挑戰權術地位的三大核心因素,真的狼來了嗎?

TAG:經驗 | 價值觀 | 價值 | 富二代 | 遺產繼承 | 遺產 | 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