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精力管理 》

去年11月在讀(美)吉姆·洛爾 、(美)托尼·施瓦茨 著的《精力管理》,原計劃是11月內讀完就寫讀書筆記的,還是拖了好久才去下筆。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總認為,除了情感和人際關係問題外,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數的問題,尤其是在個人成長遇到的障礙,直接的體驗就是時間不夠用,這歸咎於自己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低效做事,不斷把事情積累成堆,導致各方面無法協調平衡,因此,只要把時間管理好,就能處理好這些問題,平衡生活、高效工作和學習,這些是我讀這本書之前的思維模式。

閱讀《精力管理》,在反思一個問題:真的能通過「時間管理」的技巧,來管理自己的時間嗎?雖然時間管理能幫助自己,安排重要事情的優先順序,聚焦目標,提高效率,而且它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達到一種平衡,讓自己騰出更多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這便是學習時間管理給我帶來的改變,但是時間管理的核心是時間、是事情,而不是人。它側重於事情的優先安排,這使得時間管理忽略了一個最核心的事物-----人。就算我按照時間管理的流程將事情安排妥當,也無法確保我能在工作學習的那一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旺盛的精力。

書中針對精力管理的核心是人。那麼,什麼是精力?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精力的資源包括身體,情感,思想和精神。例如:當你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裡,你留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因為總是想著工作上的事而分神,你根本就沒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你記得愛友的生日,但到晚上下班,鬧鐘提醒著你,你已經累得不想出去慶祝了。對精力的適度把握,通過間歇性(階段性)的休息恢復精力或體力,以確保在做事過程中能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如果運用不當,事情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精力管理四原則:

(1) 精力金字塔:從低到高四層——身體的、情感的、思想的、精神的

書中提到的羅傑是這樣一個傢伙:他要努力履行職責,掙錢買房買車,供孩子上學,他想保持體形,但又抽不出時間鍛煉,生活匆忙,很難吃得到比較健康。白天的時候吃些點心,兩三塊曲奇,偶爾喝杯冰凍酸奶,每天一兩支煙,晚上喝兩杯僅僅為了緩解緊張情緒。他工作上有時灰心喪氣,發脾氣的時候多了些,又為沒有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感到非常內疚。

羅傑的案例,構成他效能障礙的因素有他對管理身體能量的方式,情感障礙有缺乏耐心和消極,效能障礙有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內疚感。

人是複雜的能量系統,全方位投入不是單方面的。身體上的精力儲量按數量(從低到高)來衡量,情感上的儲量按質量(從消極到積極)來衡量,這些是我們最基本的精力資源,如果沒有充足的,高性能的「燃料」,安排的任務就無法完成。精力儲備的多少取決於呼吸的模式、吃的事物、以及何時進食、睡眠的時間和質量、健康水平。全方位投入,從早上期待一天的開始,晚上回家時還是高興的,並且能分清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界限,就意味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種使命中。無論是應對工作的挑戰,還是花心思與家裡人在一起玩得開心。

(2)鐘擺式運動:周期性地消耗和恢復精力

要糾正一個觀念:生命並不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馬拉松,不要逼迫自己超過健康消耗的範疇,而要把生活看做一系列短跑衝刺,在某些時間段全情投入,在另外一些時間段,閑雲野鶴更新精力儲備,以應對下一個挑戰。

韋恩·穆勒在力作《安息日》中寫道: 我們越是忙碌,越會高估自己,認為自己對他人來說不可或缺。我們無法陪伴親人朋友,不知疲倦,沒日沒夜,只管四處救火,不給自己留下喘息的時間。

狂熱不停的工作節奏,有可能令人上癮。我們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長時間運轉,會漸漸失去換擋減速的能力。當需求增多時,我們會本能的逼迫自己,慢慢地,我們開始抗拒本能幫助我們高效運作的事物——停頓、休息和自我恢復。遵循生命的節奏,自然本身存在規律的擺動,在活躍和休息之間有節奏、波浪形的交替。利用碎片時間見縫插針的休息,把生活拆分成一系列可以掌控的階段。

(3)增強承受力,讓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

《心流》的作者、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寫道,「最佳時刻,往往發生在一個人的身心為了達成艱難目標或完成有意義的事情,而自願達到極限的時候。」

記得我家妃妃學走路的時候,她總是牽著大人的手,確保大人在那裡,她才會放心地走,後來能獨立站穩了,但放開大人的手,她卻不敢邁出步,鼓勵她,遠離她幾步的距離,她就會飛快地撲過來,重複地刻意地練習,讓她覺得有能力向未知的世界邁出幾步,繼續增強她的承受力,挑戰她走出舒適區。通過超極限消耗精力並有效恢復,我們會在各方面成長。同理,我們情感、思維和意志層面的「肌肉」也有增長空間。

(4)積極的精力儀式

積極的儀式是這樣一種行為,它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的推動下,日久天長,習慣成為自然。

比如說像刷牙那麼簡單的事情,這不是你要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情,是在健康價值的推動下,很自覺的,沒有太多的意識就會吸引你去做的。

你吃得很健康,可能是因為在你買的食物和你在飯店點什麼菜之間形成了習慣,你身體健康,可能是因為你定期定時鍛煉。你銷售工作做得很成功,可能是因為你習慣了對打電話有思想準備,在遭到回絕時自我激勵以保持積極的心態。

(5)轉變的過程:目的--現實--行動

目的 面對我們習慣性的行為和維持現狀的本能,我們需要改變生活的動力。首先,回答的問題是:「如何按照自己堅定的價值觀相一致的方式支配精力?」

現實 在你能客觀地看待今天的你是誰之後,才可能制定轉變的計劃。第二個問題是:」你現在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我們總會想辦法迴避生活中令人不愉快的現實,沒有誠實地承認自己對工作或生活真正投入的精力和熱情。面對現實是可以從收集可信的數據開始的,從投入精力的數量,質量,集中度來反映。

行動 行動的轉變就是彌補差距---你是什麼樣的人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距。

精力,而非時間,是高效能的基礎。要想全方位投入,我們必須在體能上精力充沛,在感情上相互聯繫,在思想上集中,在精神上和超越我們眼前私利的目的保持一致。

關於更多我的成長故事,請關註: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每天上班總是很壓抑?只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三點!
擁有幸福人生的法則——管理你的內心
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
360doc個人圖書館 1.0 - 管理軟體 - 記事管理 - 華軍軟體園
幾類人群的職場奮鬥難度解析

TAG:管理 | 精力 | 精力管理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