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記憶中藥的性味歸經作用?

一. 其實從藥名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功效,比方說「××藤」一般都有去風濕的效果,「××仁」或者「××子」有通便的效果,調經葯大部分都和女子有關,比如說「澤蘭」「益母草」這些仔細看一下就會明白,再比如「雞血藤」既帶「血」字又帶「藤」字,就可以想到它的效果了。還有根據葯的顏色,質地也可以推測。質地沉的都主降,一般有收澀,安神的作用。質地輕的主升,比如花類(懸覆花除外),還有顏色可以和歸經聯繫。另外一個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方劑中記住它的作用

二.【使用注意】反藜蘆。 孕婦慎用

三.怎樣記住歸經作用,這就要首先記住四氣五味在中藥運用作中的作用.

四氣指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寒能清熱.如黃連,熱或能溫中去寒,如乾薑.

還有一些葯寒,熱不甚明顯,作用比較緩和的葯,成為平性葯,亦有點稱為

微熱微寒.<< 神能本草經.>中有:"療寒以熱,療熱以寒葯."即為基本知識.

五味就是辛,甘,苦,咸五種滋味.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中醫中酸收、甘緩、苦瀉、辛走、咸潤的意思

(辛甘酸苦咸屬於中藥的五味.

辛走是指辛能行散,有發散,行氣,行血等作用.一般治表證的藥物都有該味.

甘緩是指甘有補虛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有些還能解藥食中毒.

酸收是指它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山茱萸澀精斂汗.

苦泄是指它能泄,能燥.有通泄,清泄,燥濕,降泄等.

咸潤是指它有軟堅散結,瀉下的作用.

還有,淡有滲濕利水的作用.).一般來說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五味辛,能撒,發汗,行氣血. 如麻黃味辛入肺能發汗,如膀胱能利水.

甘為補益和緩,如甘草.味酸,收斂,固澀,如五味子.苦味瀉熱燥濕.如大黃.

梔子.鹹味,軟堅散結,如芒硝有什麼方法很快把中藥中藥學補起來,在記住中藥四氣五味歸經基礎上這

味中藥屬於哪個章節的,這一章節有那些藥物,這一張節藥性大體屬於什麼

性質,是溫性,還是寒性.根據它們的治療作用大體上都入那些經.它們的共

性功能是什麼,單味功能又有什麼不同,最後要記住每位中藥它是屬於哪個

四.五味原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後擴展為體現藥物功能歸類的標誌。辛味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葯、行氣葯、活血葯多具辛味,主治表證和氣滯血瘀證。甘味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作用。一般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止痛藥多具甘味,主治虛證、痛證。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瀉、固精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瀉痢、遺精、遺尿等證。苦味有清泄、燥濕作用。一般清熱、瀉火、通便、燥濕葯多具苦味 ,主治熱證、火證、濕證。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作用。一般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瀉下通便藥物多具鹹味,主治大便燥結、瘰癧癭瘤、啯瘕痞塊等證。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滲濕利尿葯多具淡味,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等證。澀味與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斂固澀作用。

五.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1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2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1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2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六.記中藥應分好層次,先記大的分類,然後記小的分類,再記小的分類中所有的藥物名稱,最後記藥物的功效。

如:提到清熱葯,你就應該知道清熱葯分為:

1、清熱瀉火藥

2、清熱燥濕葯

3、清熱涼血葯

4、清熱解毒藥

5、清虛熱葯

然後再記每一類裡面有幾個什麼葯(如清熱瀉火藥裡面有:石膏、知母、蘆根、天花粉、夏枯草、決明子等),最後記它們的功效。

再如:提到麻黃,你就應知道它是解表葯,是解表葯中的辛溫解表葯,功效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解表葯的麻黃、桂枝,瀉下藥的大黃等等。這樣可以再答簡答和論述的時候得分,再有就是記憶功效詳盡藥物的對比。

一.清熱葯

1. 清熱瀉火

2. 清熱燥濕

3. 清熱瘀血

4. 清熱解毒

5. 清虛熱


推薦閱讀:

北沙參的功效及作用-中藥
干支作用天機密
【聽宮穴】聽宮穴位位置圖_聽宮穴的作用_穴位解碼
論空、墓、絕的地位和作用
會練法還要曉其作用

TAG:記憶 | 中藥 | 作用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