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三因制宜」探析過敏性鼻炎治未病理念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 隨 著經濟快速增長、 工業化的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快,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日益上升, 故過敏性鼻炎中醫藥 治未病的探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病之所生, 不過 內外。 外因者, 天地之變, 內因者, 本氣為病。 天地變 化, 氣候異常, 水土不和, 人不應之, 病固為患。 然人 之病生, 皆由臟腑, 臟腑充盛, 病無所懼, 故治病者, 必以人為本, 攝身者, 調體質之偏, 陰陽平和, 縱天地 變化, 以何忌懼。 故筆者願基於經典文獻, 由天、 地、 人三因分析過敏性鼻炎的發病之因, 以析攝生御身 之則。先立其年,以明其氣五運過及、 六氣勝復, 則天氣變化, 臟氣應之, 腑氣不衡。 木運不及之年, 燥熱之氣流行, 潤降之氣 不力, 氣逆於上, 鼻病乃生, 如《素問·氣交變大論》 言: 「歲木不及, 燥乃大行??心氣晚治, 上勝肺金,白氣乃屈, 其谷不成, 咳而鼽」 [1]113 。 金運不及之年, 炎火流行, 克灼肺金, 其政不行, 涼降無權, 病於衄、 鼽, 如《素問·氣交變大論》云: 「歲金不及, 炎火乃 行, 生氣乃用, 長氣專勝, 庶物以茂, 燥爍以行, 上應 熒惑星。 民病肩背瞀重, 鼽嚏, 血便注下」 [1]114 。 太陽 屬水, 寒藏之性, 納藏陽氣, 閉藏萬物者也。 太陽寒 水司天之年, 陽氣內藏, 閉郁化熱, 伺機而發, 上擾 清竅, 鼻息不利, 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曰: 「太陽 司天, 寒氣下臨, 心氣上從, 而火且明??鼽嚏, 喜 悲數欠」 [1]122 。 天人化一, 運氣自然往複, 臟腑為之不 衡。 中有燥、 火偏勝, 實邪逆上者, 亦有陽長不及, 虛 不收降, 火浮於上者, 故過敏性鼻炎發病與運氣變化 導致的內在陽氣不和密切相關。 明曉運氣, 和利陽 氣, 則病成可愈, 未病可防。 時節更替, 陰陽往複, 運氣變換, 天氣不同。 太 過之年,顧其所勝, 司天之季, 曉其所過, 升降之 時, 順其發藏, 則真氣內守, 病安從來。 火氣流行, 炎火上攻, 久則鼽、 衄變生, 御以涵斂、 清泄、 越而 發之, 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言: 「少陽司天?? 鼽衄渴嚏欠??歲宜咸, 辛宜酸, 滲之泄之漬之發 之」 [1]128 。 燥氣流行, 氣結不降, 陽熱不平, 火灼肺 金, 先以收藏、 苦泄、 辛散結滯, 如《素問·六元正紀 大論篇》曰: 「陽明司天??鼽衄??歲宜以咸以苦 以辛」 [1]126-127 。 總之, 運氣有風、寒、 燥、 火之別, 觀其寒降溫升以調其過則一, 所謂「以涼用溫, 以 溫用涼」 是也, 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 「觀 氣寒溫以調其過??用熱遠熱, 用溫遠溫, 用寒遠 寒, 用涼遠涼」 [1]128 。用藥味以御身, 應四時杜未 患,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 「所以聖人春夏 養陽, 秋冬養陰, 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 之門」 [1]3 。 四時之變, 升、 浮、 收、 藏, 陰陽圓轉, 環 環相關。 夏火不洪, 宣通不及, 則冬藏無源, 九竅失 煦, 如《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簡明 圖說》曰: 「升極則降」 [2]9 , 故鼻鼽好發於冬春, 實 關乎四季。 順春升、 夏浮, 應秋降、 冬藏, 則陽氣得 長、 以藏, 不虛、 不越, 陰陽和謐, 機體康然, 如《素 問·金匱真言論》言: 「冬不按蹺, 春不鼽衄」 [1]6 , 《素問· 水熱穴論》 言: 「冬取井滎, 春不鼽衄」 [1]92 。縱觀, 謹於天時, 先立其年, 以明其氣, 因時御身, 因時制宜, 鼻鼽 「治未病」 之要也。 如《素問·六元 正紀大論》所云: 「先立其年, 以明其氣, 金木水火 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 則天道可 見, 民氣可調, 陰陽卷舒, 近而無惑」 [1]125 。 先察其地,以明其性 天時有四季之別,五臟以應之,地域有南北 之分, 六腑以和之。 如《靈樞·九宮八風》言: 「風 從北方來??內舍於腎??風從東方來??內舍 於肝」 [3]115 。臟腑各有其性, 方位亦有其偏殊。 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 「東方生風??西方生 燥」 [1]9 。 西方之域, 燥氣偏勝, 金政不平, 清降不行, 滯結於中, 忤逆犯上, 則咳、 衄、 鼽為病, 如周銘心教 授發現隨著西北燥證病變程度的加重, 常年性變應 性鼻炎患者癥狀有加重的趨勢 [4] ; 東方之地, 風氣偏 勝, 肌腠不固之人, 受而病之, 風性輕揚, 犯於陽位, 九竅癢而不利。 故醫之治鼽, 同病而異治, 「機」 因方 位不一也,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 言: 「黃帝問日: 醫之治病也, 一病而治各不同, 皆愈何也?岐伯對日: 地勢使然也」 [1]19 。 五方五域, 皆可病鼽, 明水土之異, 和以五味, 調以五葯, 則臟腑應之, 地人相合, 百病 不生。 地域不同, 寒溫有別, 人存其中, 體質殊異, 故 調理不一,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書: 「東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 魚鹽之地, 海濱傍水, 其民食魚 而嗜咸??故砭石者, 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 金玉之 域??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 天地所閉藏 之域也??故灸焫者, 亦從北方來」 [1]19 。 東方臨海, 其地好 「風」 , 其人表虛, 「風」 邪易中, 癢、 疹之疾好 發, 固表御風以調; 南方之人, 其地勢低, 其氣偏熱, 陽浮於上, 虛寒於下, 肺受熱灼, 衛氣失源, 鼽、 嚏好 發, 收斂固下以養, 如《醫學源流論·五方異治論》 言: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 故其氣體隨地不同。 西北之 人, 氣深而厚??東南之人, 氣浮而薄」 [5] , 《素問· 五 常政大論》 言: 「東南之氣收而溫之」 [1]121 ; 西方沙礫, 燥氣主之, 涼降無權, 結滯中焦, 燥火逆上, 癢、 痛、 不通易生, 涼降開通以和, 如《圓運動古中醫學·燥 氣病》 曰: 「緣秋燥之時, 大氣中已降入地下之火, 忽 然逆升, 與涼降之金氣抵觸??金火裹束, 遂燥結於 中氣之間??以開散之」 [2]112-113 ; 北方地寒, 寒收太 過, 陽郁化熱, 伺極逆上, 好犯九竅, 散郁清熱以調, 如《素問· 五常政大論》 言: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 所謂同病異治也」 [1]121 ,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 「寒政大舉, 澤無陽焰, 則火發待時」 。 縱觀, 先察 其地, 以明其性, 因地御身, 因地制宜, 鼻鼽 「治未 病」 之要也。先辨其體,以明其質五臟不藏, 六腑過瀉, 則臟腑不衡, 九竅為之不 通, 肢體為之壞敗, 壽稟因之而夭。 肺居上焦, 開竅 於鼻, 但其氣虛或冷, 則開合之機不利, 鼻道不通, 如 《靈樞 · 本神》 言: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 [3]20 。 脾處中央, 宗氣源之, 以灌四旁, 以養九竅, 如《靈 樞 · 邪氣臟腑病形》 言: 「十二經脈, 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 嗅」 [3]10 。 但其氣弱, 生化無權, 五臟失養, 清竅失聰, 則為不聞、 不明、 不聽, 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曰: 「脾為孤藏, 中央土以灌四傍??其不及, 則令人九 竅不通」 [1]31 。 腎為水臟, 主於收斂, 封藏之本也。 其 氣和, 其臟固, 則陽氣內守, 精液收藏, 外邪弗犯。 其氣偏衰, 其臟失固, 則陽氣外散, 精液不守, 逆肺 犯竅, 鼽嚏時作, 如《素問·宣明五氣論》 言: 「腎為 欠為嚏」 [1]40 。 腸者, 肺之表裡, 下之魄門。 和則一氣 流通, 閉則逆濁上犯, 肺氣失降, 而見清竅混濁, 九 竅不通, 如《素問·通評虛實論》 言: 「頭痛耳鳴, 九 竅不利, 腸胃之所生也」 [1]49 。 是故雖有外邪、 賊風致 病, 總在乎真氣不守耳, 即人體臟腑不和與鼻鼽發 病密切相關, 如《素問·本病論》曰: 「謂之虛邪賊 風, 避之有時, 恬惔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 從來」 [1]1 。 運氣變化, 地域區別, 風、寒、 燥、火不一, 若 人之正氣充實, 雖臟腑應自然之變, 尚可協調而不 致病, 倘真氣內虛, 人受制於天地之變, 協調不利, 則氣行不圓, 陰陽失和。 故雖謂 「因時、 地制宜」 , 總 歸於臟腑內病, 必察人之本身, 須因人制宜也。 鼻鼽 欲作, 虛於肺、 脾、 腎、 肝, 實乎膽、 胃、 大腸。 肺氣 虛寒者, 調以溫肺散寒, 津液布散, 氣息通利, 安病 鼻塞, 如《聖濟總錄·鼻塞氣息不通》 [6] 載人蔘湯主 肺風上攻, 鼻塞不通, 方以人蔘、 茯苓、 蜀椒溫肺補 虛, 麻黃、 黃芩、 羌活宣降肺氣, 通利鼻竅; 脾氣虛 弱者, 和以健脾升清, 則濁陰自降, 九竅以養, 何患 不通, 如《東垣試效方 ·卷二》 [7] 載姜附禦寒湯主中 氣不足, 善嚏, 不聞香臭, 方以乾薑、 人蔘、 升麻、 柴 胡溫升脾陽, 半夏、 羌活、 藁本等降濁通竅; 腎陽不 足者, 御以溫補腎陽, 則陽氣和煦, 清升濁降, 無病 涕、 淚, 如《顧氏醫經·卷六》 [8] 載羊肉天真丸主虛 者鼻鼽, 時流清涕, 方以羊肉、 人蔘、 蓯蓉、 當歸、 山 葯溫補肝腎之陽, 黃芪、 白朮等溫衛陽之虛; 肝陰虛 者, 和以柔肝養陰, 則內風自平, 火氣斂降, 無患癢 塞, 如《三因極一病方論·卷五》 [9] 載蓯蓉牛膝湯主 肝虛為燥熱所傷之鼻鼽, 方中以肉蓯蓉、 牛膝、 熟地 黃滋肝腎之陰, 白芍、 當歸、 甘草專補肝之陰血, 木 瓜舒筋以緩肝急。 一臟不衡, 調其盛衰, 臟腑兼夾, 視其主因, 審分度寸, 復其圓環。 縱觀, 先辨其體, 以明其質, 因人御身, 因人制宜, 鼻鼽 「治未病」 之 總則也。總結病源於 「三因」 , 病實成於本氣。 「先立其年, 以 明其氣」 、 「先察其地, 以明其性」 、 「先辨其體, 以明 其質」 , 則百病無患。 以人為本, 調其體質之偏頗, 順 五運六氣、 地勢水土之變化, 大道簡也。參 考 文 獻[1] 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2]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3] 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4] 劉浩.西北燥證(新疆)與常年性變應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 的關係研究.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5[5] 徐靈胎.醫學源流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54[6] 趙佶敕.聖濟總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20[7] 李杲.東垣試效方.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30[8] 顧允若,宋愛人.顧氏醫經.蘇州:蘇州文新印書館,1934:80[9] 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66【作者】 胡瑤; 陳旭青; 周龍雲; 嚴道南;
推薦閱讀:

過敏性鼻炎的防與治-今日頭條
步入春天,過敏高發季來臨
過敏多見兒童和青壯年,消化病大多是吃出來的
春天吃點抗過敏食物
如何從根本上改善皮膚過敏、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TAG:過敏性鼻炎 | 過敏 | 理念 | 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