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讀書的條件

(三)讀書的條件

談到讀書,有些人會說沒條件:或說房子太小,環境太差,沒有讀書的地方;或說工資不高,沒有錢買書,無書可讀;或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讀書;或說身體不適,天氣太熱,蚊子太多,沒法讀書。總之一句話:沒有條件就無法讀成書。曾國藩的家書中多處談及讀書,自然其中有些內容功利心很重,但有些關於讀書的精義,比如讀書重在領得讀書之趣,變化氣質,陶冶性情,豁達襟懷……比如讀書需要有志、有識、有恆這些思想,看得出皆是從其終生讀書中體驗悟出的。他說:「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地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我認為,大凡這些人,並不是缺少讀書的條件,而是沒有具備真正讀書的思想條件。古時有「鑿壁偷光」來讀書的人,而梁朝學者孫康想得更絕,天熱之時,把螢火蟲集在一起,利用微弱的螢光讀書,冬天下雪時,利用雪的反光映雪讀書;後漢學者桓榮年輕時在田野里幹活,一有休息時間便打開書本朗誦文章;抗擊匈奴的名將,西漢大將軍衛青年輕時當馬仆,一邊看馬一邊看兵書;大詩人陸遊讀書,連開飯前的那點閑時間都不放過,寫下了「呼童不應自升火,待飯未來還讀書」的詩句。以上是沒有條件讀書成名的人,他們嗜書成癖,不讀不自在,那又顧得上什麼條件好壞呢? 沒書也可讀書。為此,清朝學者袁枚發出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感嘆;梁朝袁峻買不起書,便向他人借書抄,每天抄五十頁紙,之後慢慢細讀;後漢承宮,七歲時替人放牛,經過學堂時,便躲在門下偷聽。沒有燈光可以借「光」讀,沒有時間可以偷「閑」讀,沒有書本可以借「書」讀,這種求知的精神真是令人欽佩。現在的人們讀書的條件可比以上那些人好多了,有書房,有大大小小的圖書館、閱覽室,有明亮的日光燈,各種各樣的書隨處可見,隨時能讀。只是抓緊點滴時間讀書的觀念和刻苦讀書的精神似乎淡化了。君不見,書攤上的人少了,書櫃里的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擺設了一些高檔的裝飾品。有些人可以在酒桌上一擲千金,卻捨不得花個幾十元錢去買本有價值的書;有些人能在麻將桌上打幾個通宵不困,而一摸到書本就想睡;還有的人用:「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來為自己沒條件沒時間讀書搪塞,可悲可嘆。在我看來,讀書一定要講究方法,而不需要講什麼條件。條件好能讀書,條件不好也能讀書。真正想讀書的人,不管是何時何地,都能在書中遨遊,從中領略書中所蘊含的高雅情趣,以豐富充實自己的人生。而我這裡所說的讀書的條件,是講從事教書、寫書為生的讀書人應具備的條件。有了這條件,有助於堅持讀好書,做好本職工作;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就應想方設法地去改善和創建。這些條件主要是指:


推薦閱讀:

【教育讀書】母親的書
曾國藩:唯讀書可以改變氣質
【讀書故事】陸羽棄佛從文
讀書之書香篇
你會讀書嗎?

TAG:讀書 | 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