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你的事工目標
確定你的事工目標
弟兄姊妹平安!請翻開《使徒行傳》六章1-7節:「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阿們!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使徒行傳》六章1-7節。我們通過初期教會所發生的一些問題,來看當時的使徒們是如何來解決的。當問題解決之後,神的道日漸興旺,信的人數不斷增加,連許多祭司也信從了這道。我們將重點放在第4節上:「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今天和父老弟兄姊妹分享的題目是:確定你的事工目標。我記得在一個多月前和弟兄姊妹分享的題目是「更新你的事工模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確定你的事工目標」,我想下一次會和弟兄姊妹探討「活出你的使命」——最近一段時間我在讀聖經時,不斷地得到一點亮光,在此和弟兄姊妹一同來分享。
弟兄姊妹,什麼是目標?我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目標,也都有目標。我們總結一下,目標可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暫目標」。長期目標,可以認為是一個終極的目標,是你一輩子要做什麼;短暫目標,是你在這一段時期內要完成什麼,是為終極目標而服務的。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說長大之後要當科學家,也許這就是他的終極目標或者長期目標;但是只有終極目標還不夠,他需要每一個階段都完成自己所預期的目標:他要在小學的六年都讀得很好,初中、高中、大學一直到自己的專業,都讀得相當不錯,然後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世界500強,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有高效的管理隊伍、好的產品、在各個方面都要達到500強的標準,同時你在每一年的績效上有所評估,不斷地接近那個標準,有朝一日才能進入這個圈子。
同樣,如果我們想讓海淀教會成為神所喜悅的教會、一個活的教會、一個有使命的教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一年都上一個台階,需要在講道方面、弟兄姊妹在參與傳道、探望、奉獻每一個環節上都共同努力,就像一個個齒輪一樣咬合在一起,缺一環都不行。我們總是要聯合成為一體,轉動起來,推動教會的發展。說到底,教會的發展是每一個人的發展,教會的興旺就是你我的興旺。從小一點來講,對弟兄姊妹、對於你我,我們的長期目標或者終極目標是榮耀上帝,藉著我們的言行去影響別人,使別人也成為主的門徒。但是,我們也有自己階段性的目標。你的五年計劃是什麼?一年計劃是什麼?這一個月希望讀多少聖經?一天的計劃中,你希望早晨幾點鐘起床去靈修、去禱告,什麼時間去探訪?每一個人必須有一個清楚的目標,才能向目標奮進。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是形容在生活、工作中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的人——過一天算一天,憑著感覺走吧。一個有目標的人一定會成功,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今天下午想通過聖經記載的初期教會的這件事,和弟兄姊妹一起來分享:一個沒有目標的教會就會有問題;當有了問題之後,使徒們再一次確認自己的目標,然後教會得到合一,使徒們開始專心傳道,教會不斷興旺。
我們首先來看《使徒行傳》六章1節:「那時,門徒增多。」這句話里用的是「門徒」這個字眼。我們往往說自己是「基督徒」、「信徒」(受洗的信徒和沒有受洗的信徒),往往把自己停留在「信徒」的層面上。其實上帝要求我們、耶穌基督希望我們是「門徒」。門徒就是有使命、有責任、要完成大使命的信徒;不單單自己信,也去讓別人信。當時的十二個門徒,已經提升為「使徒」——有使命的門徒,他們是上帝親自呼召、親自差派的,完成巨大神聖、光榮的任務的。所以,弟兄姊妹,你們不要小看自己的身份。你是主的門徒,有責任、有義務去使萬人作主的門徒。門徒為什麼增多呢?我們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可以看到:耶穌基督在復活之後、升天之前,向門徒們宣告了大使命。《使徒行傳》一章8節再一次啟示我們:聖靈降臨之後,我們每一個人要得到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在大使命的帶動之下、在聖靈降臨之後,初期教會是一個大大復興的教會。耶穌基督在世的時候,僅有十二個門徒。耶穌基督離開世界剛剛50天,五旬節這一天一下子就有三千人悔改,受洗加入了教會。這就是新得到福音的人第一次爆炸性地湧入了教會,這是神的美意。
但是,弟兄姊妹,我們要知道,每當教會迅速增長、人數不斷增多的時候,也正是魔鬼撒但要趁機製造分裂的時候。因為得到福音的人多了,撒但不甘心、不樂意,要想辦法、使詭計,要使人與人之間有隔閡、有矛盾、有問題。第1節的下半節說:「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請弟兄姊妹隨我思想這樣兩個小的問題:誰向誰發怨言?為了什麼事情發怨言?聖經告訴我們:「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就是在五旬節這一天剛剛信主、大大熱心的人;他們為了什麼事而向老信徒發怨言呢?「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初期教會是一個大公教會,使徒、門徒、以及眾信徒們將財產賣掉之後都拿到神的面前。我們今天的模式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禮拜天聚會來到教堂,散會之後回到家裡。初期的教會不是這樣,而是每一個人將「房產證」和房子賣掉,「存摺」拿過來都帶到使徒面前,所有的錢都匯聚在一起,門徒吃喝住都在一起;那時最起碼有三千人在一起生活,但出現了問題: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剛剛信主的這些人的寡婦。也許年輕人身強力壯,能排隊排到前邊,甚至擠到前邊,往往年老的人、弱勢群體被忽略了。弟兄姊妹,你看擠公共汽車,最先上去的總是年輕人,真正能坐上黃凳子的人往往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體力好。當時初期教會可能也是由於人本性的緣故,年輕人這樣做就能吃上飯,而老年人、寡婦卻吃不上,於是他們發怨言。或許他們一兩天、兩三天,也許是十個、二十個人吃不上飯。假如只有一個人沒吃上飯還好說,如果有十個人、一二百人,那問題就大了。因為在教會之中沒有「小問題」,不能忽略小問題。不要以為「發怨言」是件小事,如果你不立時堵住這個破口,必導致教會的不合一、使教會分裂。同時我們看到,當教會出現矛盾、問題的時候,也正是考驗教會這個集體、這個領導班子的時候。教會也許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本,也許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許把問題的重要點給忽略了。我相信初期的教會不但人數會增長,管理也同樣需要不斷地提高。由此看來,當時的教會肯定沒有管理飯食的機構,只有講道人。有人講道可是沒有人管理飯食,所以就在這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
有時我們會想到今天的教會,或者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總是多多少少會有問題。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親身的經歷。在你的家裡,也許夫妻關係不是一開始就很差的,而是因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今天沒有解決,明天惡化,後天擴大,再惡化,再增加矛盾,就麻煩了。婆媳關係也是如此,教會裡的問題同樣也是如此,一點點小問題沒有立時解決,就會慢慢地擴大。前幾天我和一個家庭聚會點的負責人交通,他說:「我認為大教會沒有小教會屬靈、沒有小教會溫馨、沒有小教會牧養得全面。我參加過很多次海淀堂的聚會,也在我們聚會點親自牧養過,我們聚會點的弟兄姊妹很熱心,在一起特別好,每一次來聚會,你帶一個菜,我帶一個菜,聚完會之後,一起聚餐。每到中午我們吃點兒點心、喝點兒咖啡,交通得很好,覺得很舒服,像一個家一樣。夏天我們可以吃個西瓜,在海淀堂那從來沒有過,弟兄姊妹都沒吃過。我們的牧師在每一次聚完會之後,總會站在門口跟弟兄姊妹握手,說:『張弟兄,你兒子今年高考怎麼樣?』或者『李姊妹,你丈夫的病好了嗎?』『張姊妹,你外孫上幼兒園了嗎?』或者『某某弟兄,你太太哪一個月生孩子?』牧師對我們關心得無微不至,我們真的感到是一個家。而海淀堂我們來多少次沒有牧師問我們,我們幾個禮拜不來也沒有人打電話。」
弟兄姊妹都發現有這個問題吧?但是我跟他講,其實最好的牧養模式不是像海淀教會這麼大,而是耶穌基督所牧養的模式:一個人就帶12個人,多了帶不好。每一個人的事情都了解,每一個人的問題都曉得。因為海淀教會有6000位弟兄姊妹,但只有12位牧師、傳道,每個人帶500個,顧不過來,就算丟幾個都不知道。弟兄姊妹,我跟他講:「你不要以為你的牧養方式很好,有朝一日,你的教會從30個人變到300個人、3000個人,你也會同樣想到大教會的難處,也同樣會經歷別人對你的不理解和批評。」父老弟兄姊妹,我不是要為大教會推卸責任或找一個借口,乃是說當弟兄姊妹看到教會的難處之後,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到福音事工中來。當你聽到教會中有一點點問題的時候,如何去堵住這個破口?每個人都是堵破口的,如果你解決不了,如何將問題告訴牧師、傳道?如何將問題化到最小,為我們的教會盡上你自己的本分?
我們接下來看使徒們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使徒行傳》六章2-3節說:「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我們看到,初期的使徒們沒有否認教會存在問題,而是積極地面對問題。於是他們招聚了所有的門徒來進行民主選舉,說我們要揀選七個人來做這樣的事情,並且也提出做這樣事情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他們也說「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並且特別向門徒們聲明:「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弟兄姊妹,什麼是管理飯食?其實管理飯食就是關心弟兄姊妹物質上、肉身上的需要。這並不是說管理飯食比講道、傳道低一級——二者乃是平等的——而是說,如果我們放下講道、傳道、禱告,去管理飯食,就有悖於主耶穌對我們的呼喚,有悖於主所託付我們的使命。我們看到,使徒們沒有顧此失彼,乃是在重大問題面前重新確認自己的身份,重新告訴自己、也向別人宣告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使徒曉得問題的優先次序,也明白問題的輕重緩急,他們知道哪一個更為重要。我要給弟兄姊妹一個小測驗:在你的家裡同時發生兩件事情:第一、煤氣著火了(當然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第二、剛買的一瓶香油也倒了(現在油很貴),你會先處理哪個事情?我相信弟兄姊妹會說:先關好煤氣,相比之下這瓶油不值錢。可是我們現在是在測驗,這裡很涼快,你頭腦很清醒,能處理得很正確;如果真的在你面前出現這兩件事情,我相信會有一半人先扶油瓶,有一半人先關煤氣。因為在你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思路就亂了,就不知道該先處理哪件事情了。你處理對了,問題就會小一點兒;沒弄對、沒抓住問題的根本,問題就會惡化。所以弟兄姊妹,也許現在每一個人都很清楚,但關鍵是在問題發生的時候,你應該如何去做。
我們再來看,使徒們說,我們要揀選七位同工來管理我們的飯食。這七個人的條件是什麼呢?三個:第一、有好名聲,第二、被聖靈充滿,第三、智慧充足。「有好名聲」就是有好的見證。好名聲不單是在教會裡,別人都說「張姊妹為人處事真不錯,從你身上能看到耶穌基督的形像,從你身上能看到你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更重要的一點,好名聲、好見證是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單在你的教會所侍奉的崗位上,更是在你的工作崗位上、生活之中,甚至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如果別人都認為你不錯,那才是真的不錯。弟兄姊妹,如果你們都說我好,我不認為我好;如果我的妻子說我好,我感到很驕傲。弟兄姊妹,明白我的意思嗎?你的家人最了解你。我們在這裡還可以隱藏一點兒,多多少少可以裝扮一下,把最飽滿的精神、最好的姿態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其實,生活才是我們真實的寫照,好名聲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美好的見證。
第二個條件是「聖靈充滿」。一個聖靈充滿的人是被聖靈佔據全部的人,是一個過聖潔生活的人,是一個耶穌基督在他生命之中坐首位、掌王權的人。此外,「智慧充足」是有才幹、有能力,給你五千還能賺五千,給你兩千還能賺兩千(參:太二十五14-23)。你不單有好的見證,還要有聖靈的澆灌,要有管理事情的才幹,這樣的人可以作執事來管理飯食。
所以,父老弟兄姊妹,我們看到,初期教會揀選了這七個人之後,使徒們就讓他們站在使徒面前,為他們禱告,並且按手。按手,表明分賜給他們恩賜、與他們認同說:你們可以和我們一樣,這是授給你們的權柄,你可以做這樣的事情。父老弟兄姊妹,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預備自己,作一個好執事,因為教會缺乏這樣的人。每一個弟兄姊妹都應該將這樣的使命放在自己的心上。作好執事,真正去治理神的教會、堵神家的破口,不單如此,我們還要及時地處理教會所發生的問題,否則,我們會花出幾倍的代價去彌補。這也是很多教會歷史的教訓所告訴我們的。
我們今天想到海淀教會只有牧師、傳道十二位,比起耶穌基督牧養的方式,還相差很大的距離,那麼,弟兄姊妹,我們應當如何去做?我昨天在算,假如有六千位弟兄姊妹,我們就需要五百位牧師,一個人帶十二個肯定會很好,但是的確沒有。我們應該為自己禱告,讓自己站起來成為主的門徒,讓自己去帶領身邊的十二個人,這就是上帝今天藉著他話語來啟示給我們的,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去作一個小牧者,去帶領別人。
我們把重點放在《使徒行傳》六章4節上:「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在此我們特別看到的是「專心」。專心,是指一心一意地、努力地做好一件事情,也指我們恆久不斷地、堅忍不拔地做一件事。作為神的僕人,我們要不斷地禱告、研究聖經、傳講真理,絕不能放鬆、絕不能懈怠。神的僕人需要專心,社會各行各業都需要專心。現在每一個專業、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行業都需要頂尖的人,如果你不作頂尖的,就會被淘汰;你作可有可無的人,那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你要作一個專一的人、專心的人、專門的人。我忽然想到,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做飯是燒大柴鍋的;每一次做飯,一邊放玉米秸,一邊拉風箱,做一頓飯大概需要兩捆玉米秸,煙囪里不僅冒煙,也冒出很多火苗,浪費很多。後來隨著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慢慢也改變了做法,說這樣做太浪費資源,我們燒煤好了,於是就盤一個大煤,用煤火,每次用的時候,切一點兒,打開一個口就可以燒飯,不用的時候就封上。人們慢慢又覺得燒煤也浪費,就改用蜂窩煤,打幾個窟窿眼兒,節約多了,一天三塊煤可以做飯、燒水,省事又乾淨。但是慢慢地,蜂窩煤又被煤氣取代了。煤氣根本不用點火,用的時候打開電子火,不用的時候就關上,很省事。現在,我相信每家都換代升級了,有人都在用電磁爐了,看不到火就把飯燒好了。這樣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能量一點兒都不浪費地用在一個地方?有人講,如果你將一根玉米秸的熱量全部收集在一起,就能燒開一壺水,我感到很驚訝,但是仔細想想,也不奇怪,因為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燒,每次確實浪費很多。
所以,父老弟兄姊妹,生命的價值不在乎生命的長短。耶穌基督只活了三十三年,但他做了自己當做的事情;也許有人長命百歲,但是沒有做多少事情。我相信每個弟兄姊妹都認為上帝在時間上是最公平的,他給我們每人的,都是二十四個小時,就看你如何去使用。我個人的經驗是,平時我還能自律、能節制,但是一到節假日我就管不住自己了:這邊拿著講章預備,那邊拿著遙控器看電視。早晨吃完飯說,我看看有沒有重要的新聞,作為牧師得關注時事政治吧。看完新聞了,又說我看看有沒有好節目,如果沒有,我一定要看聖經。一打開,有好節目,說看半個小時好了;半個小時之後十點多了,說趕緊準備講章吧,別把上午給耽誤了,但心裡又發癢說,「再換個台,如果沒有好節目我一定要看聖經。」翻、翻、翻……又出來個自己喜歡的節目,翻過來翻過去,一上午就翻進去了。
弟兄姊妹在笑,我相信這是在告訴我:你也有同樣的經歷。我們很難去把握、有效地利用時間。但是,上帝啟示我們、使徒保羅告訴我們,要專心地做一件事情。再也沒有比這個世代更需要專業的、專門的人才了。有人說十年專心做一件事——不管什麼事——就必使你成為專家。同樣,使徒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6-8節也告訴我們:「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他列舉了七樣恩賜:「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一再強調,神給你的每件事情、每樣恩賜,都要專心、專一、甘心地做。這就是啟示給我們的真理,讓我們每一個人甘心樂意、專心做每一件事情。所以該誰做的事兒誰做,效果最好;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兒,效率最高,你要把握這個真理。所以使徒們知道自己該以祈禱傳道為事,他們去做了,就做好了。
由此也讓我們看到,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也許都對「利用時間」感到很困惑,因為現在手機、電腦、網路、媒體、報紙的很多信息都涌到我們面前,不知道看什麼信息好。以前我們希望有信息,現在信息太多,需要篩選。所以弟兄姊妹,我們每個人都要記住一件事:要善待我們的大腦。大腦是很寶貴的資源,要善待它,不要裝沒有用的東西。我相信每個弟兄姊妹都知道什麼是沒有用的:凡是對你的專業沒有用的,都是沒有用的。你不要以為自己是個萬事通,什麼知識都知道,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卻會被淘汰,你要把你的專業、把你所學的東西搞清楚。其實不單單是針對祈禱傳道,針對每一個行業都是這樣。
我們再看,使徒們是「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首先談到的是「專心」。使徒們只專心做兩件事兒:祈禱、傳道。其實兩件事也是一個事情的兩面:祈禱是將人的問題告訴上帝,傳道是將神的旨意、吩咐、命令、計劃告訴每個弟兄姊妹——二者是一上一下的問題。你要先上去、後下來,所以他們就專心地做了這個事兒:祈禱傳道。
你有沒有看到,順序是祈禱在前,傳道在後?所以我們要多祈禱,再去講道;只有多祈禱,講道才有果效。有人會說,我少祈禱也可以講道,這隻能是一種屬靈的墮落。或許你說,我不祈禱也能講道,這必定是屬靈的死亡。弟兄姊妹,我們說我們每個人都要作傳福音的人,我們首先以祈禱為開始,其實不管你做哪一樣事情,都要首先用祈禱托著你的事情:先祈禱再學習,先祈禱再工作,先祈禱再開車,如果兩個人有了衝突,先祈禱再去與他和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先祈禱,所以說要先祈禱再去傳福音。我今天要特別告訴你:不要以為祈禱是傳道人的專利品,這是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有使命去祈禱,有責任去傳福音。
使徒們說「以祈禱傳道為事」。「為事」不是為一件事兒、為一個行業、為一個謀生的手段、為一個職業,乃是一生的追求和奮鬥目標。它並不是說我一個月、一年、兩年這樣做,乃是一生之久。這就是你一生的終極目標、一生為事。也許你不是一個傳道人,沒有辦法登上講台,但是你總可以「以祈禱傳道為事」。再舉例說,你已經是牧師傳道了,你是否以祈禱傳道為你工作的第一點和重點?這值得我們反思。所以我鼓勵每一個弟兄姊妹,你都有資格、有信心做牧師要做的事情。如果他不肯把這個事情放在前面,你將要奪走他的榮耀。我相信每個弟兄姊妹都是有挑戰的,對於牧師、傳道人更是有挑戰。
父老弟兄姊妹,你是否肯將祈禱、傳道作為你工作的重點?是否肯用祈禱去完成上帝所託付你的任何工作?通過這段聖經,我們看到,使徒們沒有偏離他們工作的重心與目標,而是說「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在混亂中,他們再一次確認自己的目標,確定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他們是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來解決教會的矛盾和問題。在教會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沒有慌了手腳、顧此失彼,乃是知道該做什麼。
我們中間很多是開車的弟兄姊妹,當你駕車經過一段很不好走的路時,看到前面圍了很多人,似乎是出了一樁什麼事兒,又看到這個路不好走,這時你在車裡是慌了手腳還是更加鎮定?慌了手腳的人也會跟著出事。這時你應該更加安靜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安靜度過這個難關,前面就是平坦大道。所以父老弟兄姊妹,越是在你生活、經歷中遇到波浪、動蕩的時候,越是你需要確定自己目標的時刻。假如在你的工作、婚姻、家庭、情感,任何方面有了問題、矛盾,你應該如何去面對?如何重新確認自己的目標?我到底是幹什麼的?我最終的責任和使命又是什麼?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當初期教會的怨言、矛盾、問題除去之後,使徒們就可以專心地「以祈禱傳道為事」了。不單如此,教會不再有怨言、矛盾、隔閡,人與人彼此和睦了,同時肢體們也能各盡其職、恪守本位,開始彼此服侍。
所以我們說,教會的問題如果能及時地處理,就必帶來一個屬靈的大復興,正如聖經告訴我們的,「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我認為這是教會的第二次大復興,也許又超過了三千人。同時聖經說「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徒六7)祭司是最反對福音的,是抵擋者、不信者,是控告耶穌基督的。但是看到教會好的見證,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神恩典的彰顯,他們就因此而加入教會,也成了主的門徒。
弟兄姊妹,放眼看一下你的家庭、我們的教會,也許還有很多「祭司」在觀望。你如何使你的家庭更有彼此相愛的氣氛,使更多觀望的「祭司」都能走入神的教會,成為神的門徒,使我們的教會更加有凝聚力、吸引力,成為一個興旺的教會?所以說,一個有目標的教會一定是興旺的教會。目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有目標的人生,能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義;使你知道每天應該做什麼,並且按部就班地去做;使你的工作更加專註,也使你的生命更加有動力,作工更有果效——這是一個有目標的人生。
我在《標竿人生》這本書中讀到了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的話:「你是為神而被造,神卻不是因為你而存在。神使用你去成就他的目的,不是你用神去達到你的目的。」今天神要藉著我們完成他的目的,而不是我們靠著禱告達到我們私人的目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要確定目標,去為神而做,而不是讓神為我們而做。
在聖經中我們也看到,耶穌基督是有目標的,保羅是有目標的,十二個門徒也是有目標的。耶穌基督在《馬可福音》十章45節向我們宣告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耶穌的目標和使命就是每一步都要完成父神的旨意。他服事人、捨命、作贖價,最終要完成父神所定的旨意。保羅也是如此。《使徒行傳》二十章24節記載,當他從大馬士革的路上被光照、被上帝揀選之後,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我們看到,他一生都向這個標竿在奔跑。他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已經完全了。而是努力地、竭盡全力地向著標竿直跑。(參:腓三12-14)
父老弟兄姊妹,我們再次想到了耶穌基督、十二使徒以及保羅,他們都朝著既定的目標在奔跑,並不是要完成自己的目標,或體現自身的價值,乃是要完成上帝所交託他們的使命,完成上帝在他們各自身上所成就的使命、所預定的目標,使神的名大得榮耀。
在座的父老弟兄姊妹,我相信今天你成為一名基督徒絕非偶然的事情,而是有上帝特別的美意和託付、神聖的旨意和使命。今天上帝安排你在你的生活圈子裡,在你的家庭之中、在海淀教會、在某一個聚會點,都有神的美意。你如何活出你的使命,如何向著你的標竿、朝著你的目標向前奔跑?但願上帝憐憫我們!
最後我們以《彼得前書》四章7-11節作為我們的結束——彼得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這裡再次提到禱告的重要性。)「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人與人之間有問題的時候,要用愛彼此切實地相愛。不單如此,他繼續強調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神的恩賜也許有一百樣,甚至更多,每一個人都有神所賜的恩賜,如何來彼此服侍?彼得特彆強調有兩大方面說:「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侍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推薦閱讀:
※浪潮「全球第一」並不是目標,而是用鏡子看到五年後的自己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與人生定位
※這些「地推」理論, 都是幫你短期拿下目標的關鍵所在
※你應該怎麼做出期望
TAG: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