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那些鬱悶的領袖雕像
【導讀】受烏克蘭動蕩局勢影響的,除了當地人民正常的生活,還有「倒霉」的雕塑。24日,烏克蘭利沃夫州,有示威者推倒了俄羅斯軍事統帥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胸像,俄羅斯坐不住了,直斥這種行為是「無法無天」。
事實上,半個世紀以來,因為 「無法無天」而倒霉的雕像遍布世界。
●反俄情緒下的烏克蘭「拆像潮」
拆毀庫圖佐夫胸像只是烏克蘭新近一起反俄事件。
2013年12月8日,在烏克蘭爆發的抗議活動之初,烏克蘭反政府示威者拉倒了基輔標誌性的列寧雕像,也是基輔市最後一座列寧雕像,並用大鎚將其砸碎,作為對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抗議。
此後,烏克蘭各地幾乎都發生了毀壞蘇維埃時代紀念碑、雕像的事件。
據俄羅斯一個列寧像統計組織「列寧紀念碑」的報告,僅2月烏克蘭全境就有至少130座列寧紀念碑(含雕像)被毀。
如今,烏克蘭最高議會大廈尖頂上的紅星已被鋸掉,因為那被認為是蘇聯的象徵,一些民族主義政治家聲稱,「烏克蘭不需要蘇聯遺傳下來的象徵。」
作為蘇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的烏克蘭保存著數量僅次於俄羅斯的列寧紀念碑。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烏克蘭的第一波「拆雕像潮」。1990年-1991年間,冷戰前後,烏克蘭的拆除列寧雕像行動十分活躍,據估計1991年存在的5500座紀念碑中共有約3300座被拆除。
●20多年來列寧雕像的遭遇
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25日曾發表評論說,拆除列寧紀念碑,是拆除歷史記憶。他說,烏克蘭發生的事件是「政治切爾諾貝利」,其危險程度不次於核事故。
然而,在烏克蘭發生的這一幕並不令人感到陌生。在20多年前蘇東陣營瓦解之際,許多國家都盡一切可能迅速地拋棄其歷史,「革命導師」列寧的雕像被大批移除或破壞。
1917年奪取政權時,布爾什維克就開始用革命英雄的雕像來取代沙皇們的雕像。而列寧的雕像在其在世時就開始建造。
自1924年首座列寧雕像誕生以來,各種造型的塑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經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建設高潮,列寧塑像已經遍布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各個角落。雕像數量之多、遍布之廣已經達到幾乎無法準確統計的程度。在全球擁有大批成員的「列寧紀念碑」組織截止2013年7月搜集到的信息顯示,全世界共建造過7428座列寧紀念碑,其中1601座已經被拆除。
白俄羅斯是蘇聯解體後保存蘇聯體制和意識形態最多的加盟國。因此白俄羅斯也是對列寧紀念碑保存程度最高的國家,僅有大約1/8被拆除。加入蘇聯最晚,並且也是受西方影響最多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獨立後的去蘇聯化之路上走得最遠。曾經矗立在波羅的海國家的列寧紀念碑已在90年代初被一個不剩地都拆除了。
●斯大林雕像的厄運來得更早
列寧像和斯大林像的命運,是一面反映蘇東陣營國家轉型陣痛,以及雕像所在國與俄國關係變化的多稜鏡。比如前些年和俄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喬治亞,後者,是斯大林的故鄉。
事實上,拆毀斯大林像的潮流開始得更早,1950年代第一座被拆毀的斯大林雕像就位於喬治亞,並在當時引發了「多米諾效應」。
1956年3月,斯大林祭日過後沒幾天,喬治亞首府第比利斯的那座斯大林像被用坦克拆除了。隨後,蘇聯各地區以及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掀起了「拆像」風潮,建起來沒幾年的斯大林像接連被拆掉,直到到處可見斯大林的景象徹底消失。那個著名的《山崗上的列寧和斯大林》系列塑像要麼被拆掉斯大林那一半只留下列寧,要麼被整體拆掉然後將列寧那一半安放到別處。
2008年,喬治亞和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斯大林故鄉哥里市成了戰火中心。
俄格衝突一年後,哥里市一些年青人發起反斯大林運動,要求拆除斯大林銅像。事實上,這座斯大林銅像在喬治亞引起爭議不是第一回。1956年、1965年和1978年曾三度有人試圖拆毀位於哥里市主廣場的銅像,它高8米,重5.5噸,底高9米,與身後三層高的市政府大樓等高。前蘇聯各國是否拆除列寧塑像有不少爭議,但各地摧毀斯大林塑像是毫不含糊的,但這座特別的斯大林塑像一直被維護,使拆毀行動失敗。
2010年6月25日,喬治亞當局終於在凌晨採取行動,將之拆除,並以「對俄戰爭犧牲英雄紀念碑」取而代之。
早上市民出門時,發現昨晚還完好的塑像被拆得連底座都不見蹤影了。
●雕像墜地標誌薩達姆的垮台
在全球範圍內,曾經擁有「雕像的海洋」遠不止那些與前蘇聯有瓜葛的國家和地區。
在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期間,薩達姆在戰場後方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的雕像和戰爭紀念碑。很快就將伊拉克變成「雕像的海洋」,將巴格達變成「紀念碑之城」。
在伊拉克所有的薩達姆雕像中,最出名、也是最後修建的一座矗立在巴格達的天堂廣場上。這座青銅雕像高7米,是2002年4月28日薩達姆65歲生日時修建。諷刺的是,這座雕像也為一年後他的倒台標誌埋下伏筆。
2003年的4月9日,美國軍隊攻佔巴格達,在落實其他措施前,美軍首先做的是——把這座雕像拉倒。
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到來,成群結隊的人們在廣場上聚集。「我們中一些人爬上雕像。美軍士兵給我們一根長繩,我們把它纏住雕像脖子,開始拉。」一位當時在現場的伊拉克人說說,「不久雕像的頭被砍掉,雕像翻倒在地。它是個歷史性時刻。我感覺我獲得重生。多數伊拉克人感到高興,因為他們都受到薩達姆政權影響。」
此舉迅即引發連鎖反應,全國各地幾百尊「偉大領袖」的雕像被拆除。倒下的薩達姆雕像被不少小孩用作架鞦韆的支架。
●寶島上領袖雕像同樣命運多舛
2000年,陳水扁選舉勝出,結束國民黨55年的執政局面。陳水扁上台後,下令將各單位的蔣介石雕像全部拆除,尤其是軍中與學校。
隨後台灣各處的蔣介石銅像遭到拆除並隨意棄置。高雄市文化中心拆除的蔣介石銅像,除了上半身與雙手較完整外,其餘部分拆得支離破碎。最終被送往桃園縣「蔣公雕塑紀念公園」。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2007年3月,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拆除高雄中正文化中心巨型「蔣公銅像」,隨即輕微中風,綠營上上下下,沒人敢再說要拆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像」。
2012年初,台灣中山大學內的蔣介石銅像被噴漆惡搞。站在孫中山銅像旁穿著軍裝的蔣介石,整顆頭被噴成白色、嘴巴塗成大紅色。校方表示「惡搞噴漆不可取,盼大眾更理性」。事發後校方暫時將銅像頭部塗成紅色。
最近的事件是,「台獨」團體拉倒了孫中山像。
2月22日下午,「台獨」團體在台南登上約3層樓高的孫中山像,用兩條粗繩套住銅像脖子,並在銅像上噴漆寫上「ROC OUT!」(「中華民國」滾蛋)字樣。銅像被拉倒後,「獨派」團體成員還猛踩銅像頭部。
多名國民黨籍議員要求警方逮捕蔡丁貴。台南警方隨後趕到現場,以毀損公物為由把蔡丁貴抓獲,但丁當晚應訊後被放回。
台南市政府當晚的表態是:無論贊成或反對銅像遷移都是「從意識形態出發」,與台南市府「文化資產保存、厚植台南文化實力」的初衷不符,也對「公共空間造成破壞」。
●雕像命運反映歷史風雲變幻
代表政治理念或者一朝遺產的領導人雕像,在風雲變幻中,往往難免遭殃。
此次烏克蘭動蕩的核心問題是「東西之爭」,「脫俄入歐」是示威者的核心訴求。「推倒列寧像」是反俄者表達與烏克蘭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段歷史的切割的手段,只是,雕像拆除,甚至與列寧說再見後,這個國家下一步該往哪走,拆除者和斥責者都還沒想好。
對最近這次毀壞孫中山像事件,台灣島內分析人士指出,綠營想借「反孫中山」來「反一中」,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獨派」對兩岸互動增強的恐慌。不過,從目前來看,這種行為在台灣沒有引起共鳴,甚至在民進黨內部都沒有積極的響應。
(鳳凰新聞客戶端:阮洋)
推薦閱讀:
※鬱悶的男人
※鬱悶了?晒晒月亮吧 | 探索家
※沒有地方可以哭泣,鬱悶無比的句子
※本是五虎上將,卻不被重用還處處被提防,鬱悶致死
※一個中國男人的鬱悶:日本妻子「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