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於心死 用「放下」代替「心死」 心智的障礙與根源
07-03
哀莫大於心死 心如死水,生活中再沒有任何事任何人能激起振作的勇氣了,通常人們會用「哀莫大於心死」來形容這種境遇。這個成語最早見於《莊子·田子方》中的「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從心理上說,心死就是人們在經歷心理創傷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就像生活中,有人因為戀愛多次受挫,變得憂鬱;有人失業在家,從此一蹶不振;有人喪失親人,陷在悲傷之中無法自拔;有人考學失利,自暴自棄……經受打擊後,出現寡言、逃避等抑鬱和絕望情緒,這都是心死的表現。如果該心理反應長期存在且比較嚴重的話,可能就屬於創後應激障礙了。 一旦抑鬱和應激性心理障礙發生了,就會讓他們承受許多痛苦。創傷性事件,如失業、失戀等悲慘情景不斷在腦中閃回,他們開始逃避現實,對一切都感到絕望,面對新的生活也害怕得哆哆嗦嗦,不敢向前邁步。懷疑一切,讓他們更加深了對這個世界的絕望。 感到絕望,做些小改變,你會感覺好很多。 一是向最信任的人傾訴痛苦,並學習別人在遇到同樣問題時是如何應對的。如失業的人,看看別人是如何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重返學校充電,以備經濟好轉再拼一把。 二是帶著傷口總結過去,儘管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只有從教訓中找出問題,才能有所改變。大膽設想美好未來,想像美好真會讓內心感到希望。 三是有必要的話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你已經對他死心了?用「放下」代替「心死」「我已經對他死心了。」你一邊折衣服一邊說。「乖女兒,很多事情要漸漸學會放下。」母親一邊說,一邊幫你把烘好的衣服拿來,窗外寒冷的空氣像是嘲笑著你的傻氣,夾著絲絲細雨扎入你的心。「已經有一根針在這裡了,就算拔出來,也還有一個洞。」母親要你放下,看開,但是她卻沒有教你怎麼將心境從「死心」轉到「放下」。負面的心理感受,怎麼就冒出來了呢?前陣子討論George Kelly的構念論時,主要是在談「事件結果」和「信念或預期」不符的時候,會產生的負面心理感受。當我們預期一件事情會往A發生的時候,很不幸地往B發生了,我們會感受到焦慮或失望的情緒,為什麼呢?因為人類一個基本需求是想要「正確認識這個世界」,事件結果與預期不符,表示我們先前錯誤地認識了這個世界。「原來我之前以為的是錯的啊!」,所以我們會覺著不舒服。不過這裡存在兩個問題,似乎需要仔細思考一下:□ 每次結果和信念或預期不符,我們都會難過嗎?□ 若真是如此,這難過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們想要「正確認識這個世界」這個動機嗎?針對第一個問題,我想舉兩個例子讓大家思考:a. 雖然你跟未婚妻說房子的事情她決定就好,但你想撐過新婚這段時間,先住普通一點的房子,多賺一點錢之後再來買好一點的房子,這件事情你們之前聊過很多次,你也相信她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但最後她受到某房屋廣告的影響,買了一間有嬰兒房的大房子。一開始你很難過,因為你無法理解為什麼她這麼做,後來跟她溝通後,你發現她這麼做是因為她一直很想有個孩子,有個讓孩子快樂長大的空間,雖然你諒解了她為什麼這樣做,心中還是不免有一些疙瘩。日後,你已經知道原來相對於金錢,她更care小孩。b. 一直以來你都用某種公式解這類數學題,但今天補完習後你才發現每題這樣解都錯,你感到有些挫折,因為過去你用的這個公式都是錯的。不過因為帥氣酷炫的小花老師教你正確的解法,你已經可以順利地解對這些問題,心想「原來如此啊!」,心情好多了。日後,你已經知道原來這類數學題要這樣解。在兩個例子中,當事人都經歷三階段的認知歷程:第一階段:結果與預期不符,感到挫折或失望。(此時情緒已經產生)第二階段:透過sociality corollary了解他人的認知世界,認識他人的構念系統,及系統的運作(此時會降低負向的情緒)第三階段:透過modulation corollary將構念做調整,知道日後要如何反應。不過這兩件事情其實很不一樣。在兩事件都落幕後,a.例中你還是覺得不是很舒服,但在b.例中你其實感受到比較多的正向感覺,是為什麼呢?根據Kelly的解釋,可能是因為你對「金錢」或者是「立業再成家」構念的「可滲透性」較低,而「數學公式」的可滲透性較高。也就是說,就算你知道對方怎麼想,或者也清楚他這樣想是很合理的,也不見得可以接受。相較於「數學公式」的構念,「金錢」或是「立業再成家」的構念更難以改變。再根據Rogers對於不一致的論述,因為a例中你的構念改變仍然有限,所以你還是感受到一些不一致,所以還是會有些疙瘩或難受。在b例中,因為你的構念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以新的預期面對之(應該用新的公式來解),不會感受到不一致,自然不會再有負面情緒。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不一致呢?一種可能是因為,原先你的基本預期是「老婆應該是跟我站在同一邊的」,殊不知她做出與你預期相反的事情。Kelly的解釋是,因為你錯誤地知覺了對方的行為所以覺得難過,不過還有別的可能:□ 因為你感受到她與你價值觀不相似,原先你對兩人婚姻價值觀的建構是放在相似極,現在卻必須改變放在相異極,這樣的不相似感讓你覺得威脅,讓你覺得跟她之間有些距離,你們不再是「一起」,而是「分開」。□ 不一致的感覺是指「自我概念」的不一致,原先你視伴侶為自己的一部分,把你和伴侶看成一個「總和體」。你預期對方應該會跟你做類似的決定,不過事實卻相反,也就是一部分的你,和另一部分的你不一致。可以想像你的手不聽使喚嗎?如中風的人,想舉起右手,但是右手卻動也不動,那種感覺是很令人沮喪的。合而言之,因為「關係」是你重視的面向,是比較不可滲透的構念,當其中發生不一致的時候你會很難過,需要花更多心思去調適;但是數學不是如此,所以同樣發生不一致,你卻只需要很小的調適,就能回復到原先的情緒。如果談到這就結束,總覺得還少些什麼。除了溝通,我們還需要一些別的東西畢竟對方跟自己是不同的人。我們彼此都有一些意見與價值觀,各自陪我們生活了幾十年。我們因為一些吸引力結合,相識相知相惜不過幾年,勢必有些相異的點,比方說你很care晚上講電話時他是否能專心而不一邊打遊戲,他比較在乎你跟異性出門是否有跟你報備,每次都溝通未果,兩人都依然故我,那不是等分手?「很多問題不是靠溝通就能解決的。」他悻悻地說。許多次你與對方的爭執,最後都落到不了了之。你相信彼此的差異可以透過溝通、相互接納來模合,難道錯了嗎?答案是,錯一半。有些時候,除了溝通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別的東西。一般而言,根據衝突管理模式,溝通方式可以分成「整合或妥協」、「謙讓」、「支配」、「逃避」,其中「謙讓」、「支配」、「逃避」都是至少有一人的需求受到威脅或期待被違反,此時怎麼辦?長久相處的夫妻,不可能事事都滿意,許多時候,他們需要發展出一些「適應法則」才能維持婚姻。比方說,老夫老妻都能容忍彼此一些輕微的謊言,而這些謊或接受這些謊對彼此的關係反而是有幫助的(例如:老婆,你沒有胖,是你想多了。)一開始你還為了對方做出不合你意的事情生氣或感到不舒服,但久了之後就包容他了,然而這裡的「包容」是怎樣的歷程呢?為什麼有些事情你可以包容,有些事情無法?為什麼有時你選擇放下,有時卻只能死心?最簡單的回答似乎是,當你感覺不到他還愛你,你便死心了;若這次事件只是他的一個壞習慣,你還是從其他方面感受到他愛你,那麼你選擇放下。這就回到了一開始的問題了,怎麼從死心走到放下?死心和放下有什麼不同?怎麼從死心走到放下?死心和放下最大不同點在於,我們對一個人死心,幾乎是否定他的一切,但我們對一件事情放下,仍然是接受這個人。對方一次又一次做了令你難以想像,讓你相當傷心難過的事,你當然可以選擇溝通(第一道防線)或離開關係(最後一道防線),但其間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如果可以選擇,又要怎樣讓自己「放下」而不「死心」?根據文首的討論,「了解對方行為的成因」只是減少負面情緒的第一步,如果事件本身就是「滲透度低」(難以改變的構念)怎麼辦?比方說幼時的負面成長經驗使你深信,男人晚回家一定有鬼,雖然事後你知道他是真的因為剛結婚,拼事業,天天加班,也曾經半夜送宵夜過去突襲看到他真的在埋頭苦幹,但每次睡覺時他不在你身邊,你還是很沒安全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到對方還有其他優點,想想對方的好,想想他在你生病的時候陪在你身邊,從公司趕回來好像怕你會碎掉一樣握住你的手,他在寒冷的冬天裡一邊發抖流鼻涕一邊出去幫你買你最愛吃的加熱滷味,想想某年情人節他傻傻地跟你告白的靦腆模樣……,有些緣分是一生難得,這些溫暖的感覺便能讓你有能量繼續走下去,不會因一時絕望感侵襲而分離。幾乎所有的書都講到這裡,不過知易行難。要往好處想,但我都想不到他有什麼好怎麼辦?會絕望死心不是沒有原因的,真的是因為在我的腦袋中,真的想不起來他有哪裡好。我不是自願全盤否定他的,是我仔細想一想之後發現他好像都是缺點。這裡必須區分上述這些想法是「真實」還是「相信」。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Garg曾提出這樣的區別:□ 「真實」是指,這件事情確實存在,我可以理性地知道它存在的原因。比方說我是公司的員工,這是truth;□ 「相信」是指,這件事情不一定存在,但我不曉得為什麼,就相信了。比方說我相信他是我兒子(Garg這樣說的時候,我好久才意會過來這是個笑話)。然而,幾乎所有的感情都是因為「相信一些什麼」而開始,因為「不再相信那些什麼」而結束。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其他人對他的觀點也都是偏向負面,不是你一個人的幻覺,那麼就是時候離開關係了。畢竟眷戀錯誤並不會帶來更大的幸福。如果這件事情只是你的「相信」,你當然知道他可能有些地方好,但是每次發生負向事件時你總是想不到他哪裡好,他不接電話,他消失一陣子,或者他晚點回家,你都擔心他是不是不愛你了,你無法「提取」到他的好,亟需擁抱他卻不在身邊,每次他做出你預期之外的事情,你就覺得沒有安全感。這好像是一種病,一種提取正向事件困難的病。一項研究希望藉由讓焦慮依戀者想一些對方很體貼,很甘心的行為,希望能藉由「感恩的正面力量」讓焦慮依戀者走出負面思考的循環,提升生活滿意度。你猜結果怎樣?或許你猜對了,出乎研究者意料的他們越想越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提取失敗,一旦負向事件發生,整個腦子都被那件事情佔據,想不到對方的好,然後覺得自己怎麼連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也想不到。「原來我生活中都沒有值得感恩的事情啊,我真悲慘。」於是不但沒有幫助到這些人,反而使他們受害。一項有名的社會認知研究也顯示,要求你寫20項伴侶的優點,要求另一人寫5項她伴侶的優點,你會有一種「我好像也沒有那麼愛他」的錯覺,因為你會覺得,他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我連20個優點也想不到;而另一人可能寫超過5個,並且覺得「原來他真棒,我答案卷都寫到不夠用」——儘管你們兩人寫得優點數可能差不多。可見,提取失敗真是害人不淺(請勿拿這招來對付別人,相當不道德……)一言以敝之,如果你是安全依戀者,那麼在事不如意時想想對方的好,轉換觀點,就比較能「放下」,而非「死心」;如果你不幸是那個提取不到,或是焦慮依戀者,那麼請期待實驗室將要進行的研究吧。(文/海苔熊)希望在「哀大莫若心死」中死去徐賁中國人說「哀大莫若心死」,在美國心理學家施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的心理學》一書有一個相似的說法,叫「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 death)。其實,在這兩個說法中,死去的都不是「心」,而是希望。希望是存在於心靈或靈魂中的東西,一個人沒有自由的心靈,便不可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希望。施奈德把「心理死亡」定義為這樣一種狀態:「由目標導向的思維衰退,直到像植物般冷漠的程度。」他寫道:「一個人心理死亡的時候,他處於一種對人生目標冷漠、麻痹的精神狀態。兒童和成年人都有某種希望的念想,希望的死亡是一步一步地發散出來的。它經常是從希望受阻開始,由於希望受阻而憤怒和絕望,最後對所有的目標萬念俱灰,無動於衷。」一個人的希望受阻,通常是因為最重要的目標先行受到了阻遏。目標重要不重要,是由它對一個人的影響而言的。社會對人形成「重要目標」的觀念有關鍵的影響,在中國,以前是政治,現在是金錢。以前,人們把所謂的「政治生命」(黨籍、政治前途、歷史清白、組織信任)看成最重要的人生目標,為此可以六親不認,與家庭劃清界限,出賣朋友,誣陷他人。人們把「政治上不出問題」當作人生重大目標,是因為害怕「政治問題」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災禍,而且還會連累家人。一旦政治目標受阻,其他一切具體目標也都難以實現。誰政治上出了問題,朋友便會疏遠他,視他為陌路之人,同志們也會對他落井下石,以至妻離子散、家敗人亡。許多受「家庭政治問題」連累的人,招不了工,上不了學,找不到對象。這類具體人生目標屢屢受阻,會使人極度挫折沮喪。如果一次次努力都無法改變,人就會變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冷漠麻痹,不再敢抱任何希望,對希望也就死了心。心死是人的一種最後的自我保護手段。從懷有希望的念想到對希望死心,會經過一個憤怒的階段。只有對希望敏感的人,對希望在意的人,才會憤怒。今天,由於制度性的不公正,一個人的出身條件仍然對他的前途有重大的影響,官二代、富二代、紅二代有父母和有權有錢的叔叔、阿姨替他們鋪墊美好前程的台階。窮二代、農民工二代則上學、就業、個人發展處處受到限制。如果他們能夠認命,以但求溫飽為滿足,倒也罷了。但如果他們想要翻身,卻無論如何拚命努力,都無法爭取到更好的人生,他們就可能因為希望受阻而感到憤怒。從「還有希望」到「心死」,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憤怒是一個過渡階段,也是一個最痛苦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年青人會覺得自己有年齡的本錢,因此會在這個階段上停留得長一些。不再年輕或者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很快就會從憤怒轉入下一個階段,那就是絕望。施奈德指出:「絕望是一個人對重要目標受阻的投降。在憤怒的時候,人還在與阻礙搏鬥,與憤怒不同,絕望是一種不再有動力的沮喪狀態。……絕望是一种放棄了的無所行動。」人從絕望會迅速進入心理死亡的最後階段,那就是徹底麻木,完全心死。在不同的環境中,完成心死過程的時間長度會有很大差別。在「文革」時,冷酷無情的階級鬥爭和肉體、精神殘害使得一個人很難細細品味整個心死的過程。等不到精神麻木,他就會一下子陷入絕望的恐懼之中,用上吊、自溺、卧軌等劇烈的手段表現並結束自己絕望。在日子變得好過許多的今天,金錢成為許多人的人生主要目標。對他們來說,就算人生目標受阻,就算因此漸漸絕望和麻木,也不至於慘痛到必須身心皆死的地步。一個人心死了,但肉體仍然可以苟活於世。誰如果善於自我勸解,學會「難得糊塗」,不去理睬什麼精神、心靈、自由、尊嚴,那麼,即便人生像果戈理《死魂靈》中那樣庸俗、淺薄、蠅營狗苟、鼠目寸光,也照樣可以覺得自己活得很滋潤,很幸福。對他們來說,追求存活於心靈中的希望只不過是庸人自擾。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死魂靈不是靈魂,而根本就是沒有靈魂,真正的希望是不可能駐存在死魂靈里的。施奈德曼分型施奈德曼是美國自殺學的創始人,在1968年他認為所有完全自殺可分屬於三種情況,即自我中心、雙向的和無生成的。自我中心自殺來自內心衝突,自我貶低性抑鬱以及不考慮心愛的人、子女或關係密切人的福利,而只顧集中於表達自己的苦難。此類自殺基本上是心理性的而非社會性的,而個人的職業、軀體健康、外在環境等都是繼發的因素。HermanMelville稱謂的「Bartleby文書」即此類自殺典型案例。 施奈德曼劃分的雙向自殺和無生成自殺,基本上是社會現象。雙向自殺來自未滿足的需求和希望,而這些與其最親近的人際夥伴有關;無生成自殺不僅產生對他人的影響,對人類社會歷史也是疏遠的。 施奈德曼根據自殺意圖將自殺分為4型。 (1)有意終止生命 追求性心死又稱尋求死亡。這種自殺者口頭上和行動上都是決心要死的,至於自殺方法如何和是否曾呼喚,均不居重要位置 存心性心死屬於追求性心死,但又完全不同於追求性心死。自殺者自願要死,但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一副無用的樣子,決心要扮演一個堅定的角色,按照自己確定的期限,親自結束自己的生命 愚昧性心死這種自殺者並不認為自殺是生命的終結,而認為是向另一種生活的過渡,可能去會見去世的親人,或是再投胎轉世 玩命性心死自殺者心存僥倖,認為大多數自殺都不會死,類似門內格爾的想被殺型。玩命性心死是一種賭博行為,把生命的延續寄托在客觀的概率上。 (2)有意終止生命亞型:自殺者在死亡行動中扮演了間接的、部分的或意識的角色,往往由於個人的粗心、健忘、不果斷而加速死亡過程。這一型類似門內格爾的慢性、局部和器質性自殺 投機性心死如果玩命性心死有可能不死的話,投機性心死的可能不死的機會更大,自殺者只是在作一次賭博。因此,不能單看他用刀片還是安眠藥,還要看他割在什麼部位,服了多少葯。投機性心死主要是拿生命作賭注,不是一心一意想結束自己生命的 加速性心死無意識地增加生理的失衡,加速自然死亡過程,如濫用酒精,糖尿病人服甜食,支氣管炎病人吸煙,血脂高者攝入高脂肪食物等 懾服性心死心理因素加速病情惡化,如一些人患癌症後,情緒焦慮,緊張,失眠,食慾減退,從而加重病情 實驗性心死生活在死亡邊緣,不想結束生命,而是應用酒精或巴比妥類葯,導致一種慢性的改變,使個體處於連續的模糊狀態而發生「意外死亡」。這種死亡,傳統認為屬於事故死亡。 (3)非有意終止生命:根據傳統的看法,大多數自然死亡、事故死亡和被殺死亡都可歸結為非有意死亡,實際上非有意自殺是指一種疏忽性的自殺。包括: 歡迎性心死這種人雖然不想加速其死亡,但他宣布歡迎他的生命的結束。如身患絕症者或風燭殘年的老人,常常歡迎自己早死,以免經受痛苦和連累家人 接受性心死這種死與主動的歡迎性心死不同,它是被動的一些人認為死是命中注定的 推遲性心死大多數人都是急性心死的推遲者。這是人類對待生命終結的一種非理性和習慣性取向,都希望在可見的未來不出現死亡 蔑視性心死青年人自殺多屬這一類,當生命就要終結時,蔑視即將到來的一切 恐懼性心死對死或死亡問題害怕,這可能與其專註於個人的社會和軀體功能有關。抑鬱症,患病恐怖,怕強暴,可能都是心死的恐懼者,生病是心死的促進者。 (4)反有意終止生命:聲稱自殺卻無自殺意圖和行動,猶如沒有火災時喊救火,無人偷竊時喊捉賊,是屬於不合規格的自殺 佯作性心死相當於蓄意自傷,如刀割淺表,服毒少量,但也有弄假成真的 威脅性心死有避免生命終結的意圖,但用的是終結生命的手段,目的是達到因生命終結而帶來的公共利益,如自己的死可激活人們的團結。 我國心理學界傾向一般心理學分類(與此對應的是變態的心理學分類)。心病是個怎樣的殺手 ◎張成珠(徐州·傳媒人) 「心裡沒病死不了人」,「哀,莫過於心死」。這些大實話,都已表明心理疾病的兇狠。 我的親朋里,不止一人患有癌症。一經確診,有的就像陡然接受死刑的宣判,臉色「唰」地變了,戰戰兢兢,沒過幾月就死了。有的做好了心理準備,得知患癌倒是若無其事,談笑風生,一如往常地活了幾十年,至今健在。醫生說:許多患者是被癌嚇死的,他們死於恐懼,心病才是真正的殺手。 心和白,配搭成一個「怕」字,漢字的會意真的奧妙。沒錯,在驚嚇的剎那,心裡就是一片空白。緊接著的畏懼、恐怖、手足無措,是對空白的填補,隨後便是何去何從的選擇。美國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科學試驗:有個罪大惡極的殺人犯,在執行死刑時,被押進密閉的房間,銬在椅子上。然後,通知將用放血的方式來結束他的生命。針頭插進了犯人的血管,盛血液的器皿放在他的身後,他看不見血液的流淌,只能聽見「嘀嗒嗒」的流血聲。恰如漢字「怕」所揭示的內涵,心裡驀然一片空白,緊接著的畏懼、恐怖、手足無措是對空白的填補,隨後是何去何從的思考。他自知別無選擇,罪有應得,唯有死亡。流血聲嘀嗒不止,極輕微,卻聲聲入耳。犯人彷彿沉浸在送葬的哀樂中,面色蒼白地死去了。收屍後,待看實況,器皿里沒有一滴血。死者聽到放血的「嘀嗒」聲,是自來水聲佯裝的。 人活一輩子,都會遇到邁不過的坎,陷入走不出的誤區。難以自拔,憂心忡忡,怕的是什麼?怕肉體疼痛不堪忍受,怕失去尊嚴無地自容,怕傷害親朋難以承當,怕戀人移情失去人愛,怕違犯法紀遭受懲處,等等,皆由怕萌生「生不如死」的念頭。有位心理醫生善於開導,解疑釋惑,排除怕的威懾,從死亡線上拯救過許多人。可是,當他自己陷入了心理誤區,無能自治,又沒人指點迷津,竟然墜樓自殺。正反例證,都肯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它和生理健康同是維繫生存狀態、延年益壽的保障。 如何戰勝心病這個殺手,是因人而異的。必須針對心態的具體癥結,對症治療。好的心理醫生,常是瞄準要害,一語道破,催人省悟,頓即轉危為安。但所有心病的防治,都是以心理素質為基礎的,素質太差絕無療效。日常注重道德修養、心態調整,也就增強心病的免疫力,也是防治心病的先決條件。文化經典,儒家有「仁者壽」之說,道家也有「以德養生」的主張。人的長生,不僅要鍛煉體格,還要有行善去惡的德性。善良、高尚的人品,內無貪慾,外無煩擾,有利於保持心理平衡。良好的心態使人體機能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確保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何敬仁老師,是我早年在窯灣中學工作時的同事,年過九旬的他一直樂呵呵地活著。了解他身世的人都說,他的命運悲慘,換誰都足以死過了幾回。這人心直口快,禍從口出。先是被打成「右派」下放勞改,妻子為了子女的前程與他離婚,宣布劃清界線,斷絕關係。他欠缺季羨林說的「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的那種省悟,後來又不合時宜地竹筒倒豆子,被打成了「反革命」。儘管新時期撥亂反正,早已肯定挨批的那些真話都是正確的,見證了他的忠誠,和極左的惡劣。但當年經受的苦難,如果憂心忡忡,是必死無疑的。遠離家鄉,能不思念妻兒老小,不抱怨絕情?當得知前妻病卧不起,他千里迢迢即往探望。前妻哭成了淚人卻說不出話來。而他的寬慰話也只一句:「別哭,我不怨你。」 文革時,老「右派」又添新「罪行」,雪上加霜,懲罰更加嚴厲。窯灣中學在運河岸邊,每天批鬥之後,他還得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運河挑來幾十擔水,供應師生耗用。有個家住運河邊的學生也去挑水,恰與老師相遇。學生愧疚難忍,當即撂下水擔,「撲通」下跪:「老師我有罪,我不該上台批鬥,你揍我吧!」老師連忙放下了水擔,將他攙扶起來:「孩子,老師不怨你」……這位耄耋長者早已恢複名譽,安度晚年,他的人生彰顯著「仁者壽」的真諦。善良與寬容,正是防治心病的良方妙藥。 現實生活,充滿誘惑,競爭激烈。愛攀比,心態失衡,往往多愁善感。得意時,欣喜若狂;失意時,怨天尤人。心病不期而至,應對這個殺手的施救,先決的素質條件,還是善良、寬容。心智的障礙與根源一、個體的心智障礙 在最後一天修九座之前,我們要好好休息,把自己的身心調節好。怎麼樣調節才算調節得最好,我們現在有一個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就是心靈要放鬆。 我們所有的心理疾病都來源於緊張,緊張的原因是出於集體心智的障礙,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心智的障礙,心智就是思維模式、智力有問題,要是有人說:「你的智力有問題。」你就覺得他是罵自己:「我不是弱智!」是吧? 但實際上每一個人的心智,都有它非常狹隘局限的那一面,不管你認識了多少內容、多少道理,記住了多少知識,學了多少學問,就是你的內心所呈現出來的那個世界,一定是在十方法界當中,在這麼多眾人的學問當中,你不但是九牛一毛都不如,而且是大海一滴水都不如,就非常微少的一點點。那我們就秉持這一點點的知識學問,而展開來對人生對世界的評判、判斷、決定,下結論說我是幸福的或者痛苦的,說世間這個是好的或者是壞的,這肯定會有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生命的全部,你下了結論肯定是局限的、相對的,只是一部分的結論。 這個心智的障礙,會導致我們生活的很多麻煩,如果你認識得少,但是不障礙自己,倒沒關係。 為什麼會有貪慾的心,感覺到煩惱,而嗔恨的心同樣也是煩惱,因為貪慾和嗔恨生起來,我們就把自己停留在這個非常狹隘的思想觀念當中,很簡單的局限的一些價值觀念影響到你的心理,變成心智上的一種障礙,你的生活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煩惱。二、集體的心智障礙 那麼集體的心智障礙就更加嚴重了,就是一種流行的社會風氣,或者是一些民族情結,它也是非常地狹隘局限。 受自然環境、整個生活環境、人文環境的種種影響,這些影響下來以後,我們大家都會習以為常,以為人就應該這樣,工作就應該這樣,思想就應該這樣,所以這些心智上的障礙,使我們的心理失去了平衡,生長了很多心理的疾病。 我們不是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修行,心理都沒有太痛苦就沒有心理疾病,其實凡夫眾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疾病,就是內心沒有認識到心的本來面目。 想想作為一個人,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這不是毛病又是什麼。就是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生起妄想,想做事情,到底誰在指示自己在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這樣想,憑什麼會生氣,憑什麼又感到高興,這一切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都不知道,只一味地想滿足自己,跟別人對比一下,別人怎麼樣,自己怎麼樣。 這種種現象足以表明,我們大家的心理實際上是有嚴重的問題的,不自在的心靈就是有心理疾病的心靈,所以觀音菩薩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他就沒有心理障礙了,平常的人心理都有障礙。三、尋找障礙的根源 一旦心理有了障礙,那麼你的手腳就變得笨手笨腳,做起事情來,總是瞻前顧後,動輒得咎,咎就是咎由自取的咎,你一動你就錯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到位,不管處於什麼環境什麼狀態當中,身心總不得安寧,原因就是自己的這個心理沒有治療好,一動心一動念就發生問題,就出現問題。 所以如果想看到身心自在的人,那麼首先在自己的內心深處,要能找到這個錯誤的根源在什麼地方。我們打七全部的目的,就想把這個根源找到,徹底看到一切痛苦的來源是從哪裡來,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根源的地方找問題。 外界的錯誤都沒有真正的錯誤,外界的是非也沒有真正的是非,所有一切外界果報好壞,都來源於我們的這一念心,我們內在的這一念心,而這一念心不得自在了,你就打開一個不自在的世界。 這個現前的一念心是束縛的、是煩惱的,你就一定會笨手笨腳,你的手腳一定不麻利。手腳代表什麼?手就是做事情,腳就是你走路,就是你的人生的道路,你走到哪裡你都不自在,做任何事情,都在那裡挑三剔四,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就是做事情本身又產生種種障礙,事實上人生走到哪裡,你做什麼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禪心密印
作者:達照法師 瀏覽量:3075次 類型:專著
禪心密印道相通,語默悠然歷歷融。無盡潮音低晚籟,一輪明月落長空。
章節列表: 第一章 大乘氣象 打七要點- 第一節 大乘氣象 一念承當
- 第二節 打七要點
第二章 偷心死盡 本地光明
- 第一節 一念心是身心世界的模具
- 第二節 用功的方法和過程
- 第三節 偷心死盡 本地光明
第三章 萬緣放下 一念相應
- 第一節 十二因緣 流轉輪迴
- 第二節 根塵迥脫 梅花飄香
- 第三節 萬緣放下 一念相應
第四章 一念靈光 朗照大千
- 第一節 一念靈光 迴光返照
- 第二節 阿賴耶識 根身器界
- 第三節 六七因中轉 五識自成就
- 第四節 大圓鏡智 緣起性空
- 第五節 一念靈光 朗照大千
第五章 頓悟真心 萬法圓彰
- 第一節 心的形象
- 第二節 阿賴耶識
- 第三節 無我涵萬有 真心的顯現
- 第四節 頓悟真心 萬法圓彰
第六章 業盡情空 證體起用
- 第一節 貫穿生命的業
- 第二節 由業而生的情執
- 第三節 超越情執,成就凈業
- 第四節 觀察業障的規律
- 第四節 觀察業障的規律
- 第五節 打七的方法
- 第六節 放下情執 承擔業果
- 第七節 業盡情空 證體起用
第七章 當機立斷 能所雙亡
- 第一節 能所脫開我執現
- 第二節 當機立斷 一念契入
- 第三節 心地法門 截斷眾流
- 第四節 能所雙亡 綿密保任
第八章 拈花悟旨 以心印心
- 第一節 大乘典籍 教化二乘
- 第二節 般若經典 色空不二
- 第三節 禪宗般若 直指人心
- 第四節 般若總持
- 第五節 法華開權顯實
- 第六節 涅槃扶律談常 追說追泯
- 第七節 拈花悟旨 以心印心
第九章 念佛是誰問者知
- 第一節 認取本心:聞思 參禪
- 第二節 一念不生 看破我執
- 第三節 念佛是誰問者知
第十章 參禪悟道幾多時
- 第一節 參究「我」是誰
- 第二節 習氣障礙的三個部分
- 第三節 參禪悟道幾多時
- 第三節 參禪悟道幾多時
第十一章 明心見性無多事
- 第一節 剋期取證 大死大活
- 第二節 明心見性的樣子
- 第三節 明心見性的階段
- 第四節 看破放下 至道無難
- 第五節 明心見性無多事
第十二章 能所雙亡已不遲
- 第一節 六塵緣影的生命境界
- 第二節 集資凈障 凈念相續
- 第三節 心中心用功下手處
- 第四節 能所雙亡已不遲
第十三章 迴轉根塵明歷歷
- 第一節 剋期取證 不留後路
- 第二節 放下根塵 五蘊皆空
- 第三節 打破我執 契入本體
- 第四節 迴轉根塵明歷歷
第十四章 放開手腳任騰騰
- 第一節 九座的功德與發願
- 第二節 心智的障礙與根源
- 第三節 生命的形狀與本質
- 第四節 放開手腳得智慧
- 第五節 今日騰騰任運 明日任運騰騰
第十五章 解七 第十六章 打七義工開示
推薦閱讀:
※心智哲學: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新興活力的研究課題
※對於行動的心智不迷狂就別讀了
※是火焰就當在海水裡燃燒
※【佛心智海】-----受任何的屈辱都若無其事,是幫助自己消業障,好事
※心智成長的八個階段
TAG: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