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穴位保健法改善亞健康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日益激烈,在強大社會壓力下,相當多的人不知不覺中就患上了亞健康,且這個群體在不斷壯大。亞健康是一個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灰色地帶,亞健康像一個被拉伸了的彈簧,解除拉力,還可恢復到原狀,重新獲得健康,但是不予重視,一旦超過了彈簧的彈性形變範圍,那麼彈簧將很難恢復如初,健康將遠你而去。那麼亞健康有什麼癥狀呢?
亞健康的癥狀:
(1)功能性改變,而不是器質性病變。
(2)體征改變,但現有醫學技術不能發現病理改變。
(3)生命質量差,長期處於低健康水平。
(4)慢性疾病伴隨的病變部位之外的不健康體征。
中醫理論認為健康人應是平衡協調的有機體,《素問·生氣通天論》有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裡的「平」與「秘」均指平衡,以陰陽為綱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問·調經論》也對平人進行定義:「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機體在一定限度內通過自我調節,維持人體陰陽氣血、升降出入的相對平衡。出現一定限度內的偏失,未成顯著疾病的狀態即為亞健康。那麼該如何調理亞健康呢?不妨可以試一下穴位按摩調理法,既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又可以改善亞健康狀態。
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針對亞健康的治療非常有幫助,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那麼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其二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闌,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湧泉穴:是人體少陰腎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針對亞健康的治療非常有幫助,湧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其具體操作:睡前端坐,用手掌托來回搓摩湧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滿面搓,以感覺發燙髮熱為度,搓畢,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湧泉49下,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互換。末了,再用手指點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足三里: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
足三里是個保健穴,經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壯胃,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儘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針對白領久坐致的亞健康問題十分適合,其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點按、艾灸。點穴法:可用雙手大拇指指肚點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覺酸痛為度。艾灸法:取中草藥"艾"為燃料,將艾絨點燃,直接或間接溫熱感穿透肌膚入穴。
命門穴: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位於後背兩腎之間,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平對的區域。
命門穴,為人體的長壽大穴。經常擦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繫,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並能治療陽萎、遺精、脊強、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睏乏、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症。命門穴的鍛煉方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門穴及兩腎,以感覺發熱發燙為度,然後將兩掌搓熱捂住兩腎,意念守住命門穴約10分鐘即可。其二是采陽消陰法:方法是背部對者著太陽,意念太陽的光、能、熱,源源不斷地進入命門穴,心意必須內注命門,時間約15分鐘。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人體肛門和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
會陰穴,為人體長壽要穴。經常按摩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按摩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等症。亞健康患者的保健,會陰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點穴法:睡前年卧半坐,食指搭於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點按會陰108下,以感覺酸痛為度。其二是意守法:姿勢不限,全身放鬆,將意念集中於會陰穴,守住會陰約15分鐘,久之,會陰處即有真氣衝動之感,並感覺身體輕浮鬆空,舒適無比。其二是提腎縮穴法:取站式,全身放鬆,吸氣時小腹內收,肛門上提(如忍大便狀),會陰隨之上提內吸,呼氣時腹部隆起,將會陰肛門放鬆,一呼一吸共做36次。
(責任編輯:劉曉 )
推薦閱讀:
※記住這些穴位讓你百病不侵
※四季養生保健穴位按摩
※艾灸講堂2:施灸這十個穴位要知道
※頸肩腰腿酸痛,按壓手背反射區,輕鬆就能緩解
※「補腎02」艾灸這3個穴位也可以治療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