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和美國 這個國家也有萬噸大驅導彈數量還超中國
▲美國海軍宙斯盾艦艇進行導彈齊射
今年9月23日,澳大利亞海軍日前舉行隆重儀式,宣布新一代導彈驅逐艦、也是最大最先進的「霍巴特號」(HMAS Hobart)正式加入現役。「霍巴特號」(弦號DDGH39)驅逐艦系澳大利亞「霍巴特」級驅逐艦首艦,該級艦以澳大利亞城市命名,計劃建造3艘。澳海軍裝備的這型驅逐艦,是用來取代現役主力「阿德萊德」級護衛艦。
▲圖為澳大利亞海軍接收「霍巴特」號導彈驅逐艦現場儀式
自1983年宙斯盾作戰系統正式裝備美國海軍艦艇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多年。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海軍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安裝了美製宙斯盾防空系統,包括美國、日本、西班牙、挪威和韓國,以及這次新艦艇入役的澳大利亞,甚至部分國家和地區有意向建造或購買宙斯盾艦艇。那麼,這一次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宙斯盾艦艇。
這個宙斯盾系統,這就要從頭說起了。隨著上世紀60年代海戰導彈化趨勢的發展,為了應對蘇聯海軍的飽和攻擊戰術,美國人於1963年開始了「先進水面導彈系統」的概念設計,1969年將這種新系統命名為「Aegis」,也就是「宙斯盾」(在古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盾牌上裝飾有蛇髮女妖美杜莎的圖案,看到這個圖案的人都會被石化)。這是一套全自動作戰指揮和武器控制系統,具有反應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攻防火力猛、可靠性強等特點,堪比男人噴了愛思酷克一樣勇猛持久,尤其是艦艇防空能力在該系統指揮下得到極大的加強。
▲冷戰中的蘇聯海軍艦隊,美國人研製宙斯盾系統的20世紀70年代,蘇聯人已經為他們的艦艇插滿了導彈,並在各大洋上四面出擊
宙斯盾系統研究歷時10年,投入近8億美元研製費用,經10萬小時實驗後才告成功。系統主要由相控陣雷達、計算機武器控制系統、武器火控和發射系統、戰備狀態檢測系統等部分組成,SPY-1相控陣雷達是核心也是宙斯盾艦艇的標配。宙斯盾系統是以防空作戰為主的,當然也兼顧其他作戰任務,1993年戰區導彈防禦系統提出後,宙斯盾艦艇還要承擔反導攔截任務。宙斯盾系統有著不同的升級改良架構,稱為「基線」,目前基線9是最強的宙斯盾系統。
1983年1月,第一艘裝備有宙斯盾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47正式服役,這是美國海軍第一種使用宙斯盾系統的大型艦艇。此後的1991年,配備有宙斯盾系統的首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DDG-51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時至今日,美國海軍也只有這兩型的百餘艘艦艇使用以SPY-1雷達為主的宙斯盾系統。美國海軍還正在進行為兩型艦艇的宙斯盾系統升級為「基線9」的計劃,使之具有更強大的作戰能力。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聖喬治角」號發射戰斧巡航導彈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發射標準-2艦空導彈
美國海軍也曾研製或建造新型艦艇,無奈CG-21項目終結、高科技於一身的朱姆沃爾特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好,目前美國海軍的希望是「阿利·伯克」Fight III型驅逐艦,它將配備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使軍艦能更好的探測與追蹤包括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在內的傳統空中威脅。新艦艇將使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4兆瓦發電機,以在艙室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艦體的電力供應。軍艦的電網也將從450瓦升級至4160瓦。不過,「提康德羅加」和「阿利·伯克」I、II和IIA型在一段時間裡仍然是美國海軍的主力。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裝備宙斯盾艦艇的國家,也是美國以外第一個裝備宙斯盾艦艇的國家。1993年,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金剛」級導彈驅逐艦開始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役,日方將這型驅逐艦稱之為「護衛艦」,到1998年全部4艘「金剛」級驅逐艦進入服役,分別是「金剛」、「霧島」、「妙高」和「鳥海」號。「金剛」級是以「阿利·伯克」Fight I型為藍本建造的,基本構架相同,艦體外形有些許不同,且沒有對陸攻擊的戰斧巡航導彈。
▲「金剛」級的4艘艦合影,從左到右分別為「金剛」、「鳥海」、「妙高」、「霧島」
目前「金剛」級的宙斯盾版本已經升級為基線7.1,宙斯盾系統的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金剛」級驅逐艦進行的升級還有將相控陣雷達後來升級為SPY-1D(V),並在「金剛」級驅逐艦上配備新式的標準-3艦空導彈,以提升反導攔截能力。此外「金剛」級還是日本首艘納入LINK-16數據鏈的艦艇。近期也有消息表明,日本政府正致力於引進戰斧巡航導彈,並裝備在其海自的宙斯盾艦艇上。
在「金剛」級之後,日本於2007和2008年服役了兩艘新型宙斯盾驅逐艦,即愛宕級導彈驅逐艦。「愛宕」級是日本海自最大的防空驅逐艦,它的噸位和尺寸比「金剛」級,並增加了直升機機庫,宙斯盾系統使用的是基線7.1版本,目前宙斯盾系統承包商正在推動其升級基線9的計劃。「愛宕」級只有「愛宕」號和「足柄」號兩艘艦,這型艦可能會配備由日本出資、美日合研、具備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標準-3BlockII型導彈。
▲圖為日本海自的愛宕號驅逐艦
亞洲另一個裝備宙斯盾艦艇的是韓國海軍。2008年韓國海軍KDX-3型導彈驅逐艦首艦正式服役,該型艦共3艘,分別為「世宗大王」號、「栗谷李珥」號和「西厓柳成龍」號。當滿載排水量超過萬噸的「世宗大王」號服役時,這艘艦艇成為了西太各國海軍噸位最大的驅逐艦,不過多年以後這個紀錄被打破了。並且該艦的垂直導彈發射單元達到了128個,比日本「愛宕」級多(「愛宕」級為96個)。
KDX-3型驅逐艦的宙斯盾版本也是基線7.1,而且目前美國為了整合它在西太平洋上的海基反導攔截力量,也推動對韓國海軍的宙斯盾艦進行升級,包括宙斯盾版本升級至基線9、配備新型標準-3艦空導彈等舉措。目前韓國還在建造第二批KDX-3型驅逐艦,新艦直接配備宙斯盾基線9系統和AN/SPY-1DS雷達,並裝備韓國國產的「海星」遠程反艦導彈和「玄武」3艦對地導彈。
▲圖為韓國海軍「世宗大王」號驅逐艦與潛艇進行聯合訓練
歐洲最早裝備宙斯盾艦艇的國家,是造船工業比較發達的西班牙。西班牙曾經為泰國建造過航空母艦,也為澳大利亞建造了戰略投送艦和防空驅逐艦(即霍巴特級),當然也出現過建造潛艇時設計失誤導致超重的例子。西班牙於1995年退出三國共同護衛艦計劃,轉而自己設計建造了F-100型護衛艦,即「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首艦於2002年服役,但整個建造計劃緩慢,5艘艦直到2012年才全部服役。
「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堪稱是「阿利·伯克」級的縮小版,滿載排水量達到6400噸,是第一種裝備宙斯盾系統的護衛艦。該艦的SPY-1D相控陣雷達與美軍裝備相同,有一定的區域反導偵測能力。採用的美製宙斯盾系統是外銷衍生型,為基線5.3系統發展的分海軍先進分散式戰鬥系統。該艦的防空火力較強,MK41發射單元使用的有40枚標準-2導彈和32枚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歐洲同級別艦艇少有這樣的火力。
▲「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的4號艦「門德斯·努涅斯」號示意圖
▲3號艦「布拉斯·萊索」號護衛艦
以「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為參考建造的挪威海軍「南森」級護衛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艇。「南森」級護衛艦和以上介紹的艦艇有所不同的是,該艦是以反潛作戰為主的艦艇,滿載排水量只有5200多噸。配備的相控陣雷達為SPY-1F,是SPY-1D的縮小版,宙斯盾系統也是美製外銷版。該艦雖然裝有MK41發射單元,但是卻只有海麻雀導彈,防空火力不強。首艦「南森」號2006年服役,到2011年全部5艘護衛艦服役挪威海軍。
▲挪威海軍的「阿蒙森」號護衛艦,南森級的2號艦
翻回頭再說這次澳軍的新型宙斯盾驅逐艦。綜合澳媒多方報道,霍巴特級驅逐艦排水量達7000噸,艦員185人,配備的美製宙斯盾系統為基線7.1,採用與美軍伯克級驅逐艦相同的4塊八角面板天線的AN/SPY-1D(V)相控陣雷達,具備強大的防空和反導能力。該級艦武器系統包括配備48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2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此外,由於該艦裝備了先進的電子通訊系統,也可在必要時充當澳海軍旗艦。
▲「霍巴特」級驅逐艦示意圖
▲首艦「霍巴特」號,其外形與西班牙的「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相似
隨著「霍巴特」號驅逐艦的服役,澳大利亞成為了第6個裝備宙斯盾艦艇的國家。另外,一部分國家也在考慮為本國海軍新造艦艇上安裝美製宙斯盾系統,它們看重的仍然是宙斯盾系統的高效作戰性能。
推薦閱讀:
※我軍現代級驅逐艦隨艦圖紙曾出錯,防空導彈差點自毀
※日英兩國為新戰機聯合研製「流星」空空導彈
※1130近防炮攔截一枚導彈,大概需要多少發炮彈?
※特朗普用100多枚導彈賺個面子,空襲敘利亞只為體面撤軍?
※艦船盾牌—談現代艦船抗擊反艦導彈 轉自舒展的軍事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