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譜序言

關於家譜序言

來源:家譜網網文

一、關於家譜序言

家譜序言是家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分需要解釋很多問題,一個沒有序言的家譜顯然是不完整的。那麼今天我們通過構建這個家譜序言專題,來向大家介紹各式各樣的各個姓氏的家譜序言,希望給大家的工作帶來幫助。

家譜的序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分別是:

①、序言名稱:***重修家譜或支譜,一般用支譜。

②、說明原因:為什麼重修家譜或者續修家譜,現在大多解釋十年動亂族譜毀之貽盡為緣由。

③、敘述現狀:現在本族是什麼情況,在****以後家族的發展情況,如今社會有志青年各奔東西等。為了讓本族以後永遠保持聯繫,勿忘祖宗等。

④、修譜貢獻:***為本次修譜信息作出貢獻,***提供經費,***撰寫等。

⑤、結尾:說點立譜的重要性,寫個日期(干支紀年和公元紀年都要寫)。

⑥、落款:a.撰修***(從有譜以來你是第多少代)世孫***(名字不要寫姓氏);b.繕寫***世孫***等。

當然不同的修譜人有不同的思想,有的人喜歡用文言文,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也有人喜歡用白話文,目的則是讓後人容易理解,不造成歧義。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有其作用和意義。這裡我們推薦大家使用白話文來寫家譜序言。

二、優質家譜序言

王氏家譜重修家譜序言

蓋聞「侖公注史記,以褒揚功臣,孔氏興家譜,以追頌祖先,此先賢之功,世世代代而得顯,祖宗之恩,子子孫孫相繼而無忘焉。」是以我族自洪武遷民以來,原期即有家譜留傳於後,惜遺失代遠,無可追稽,幸而自廷器公以下,名字雖然紊亂,輩次因循依然當遵老年人建立家譜的意願,即著手反覆查對詳加搜索。一九五一年重新建起家譜,又制訂了十個排行字,即是:新、作、獻、景、清、成、培、增、澤、明,從此支門清,輩次明,祖宗顯,後代起名因循有章,此雖不可遺我湮沒追親之責,亦可彌我遺棄先祖之罪。

當修訂家譜八部,分送兩村珍藏,迄今相去僅三十一年,由於文化革命十年不安,追宗祭祖之道湮沒不彰,人情淡漠,宗族渙散,九族不親,子不知父名者,大有其人,雖知祖明者,寥而無幾,各門宗牌過半遺棄,甚者投入灰燼,八部家譜尚存無幾,形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可不嘆哉。

噫:昔軒轅制衣冠以載史冊,神農教稼穡而載書籍,三皇之德,千古而尤顯,舜堯之恩,至今而昭彰,況生我父母,養我祖先,寧可忍予湮沒不彰,祖先遺棄家譜至此而頺廢哉。現以我族八部家譜損失不全,內容還欠完善,後代子孫待要入譜,重續家譜之舉迫不容辭。

幸於一九八二年,國家安定,喜慶豐收,民富國強,百廢俱興,遵老愛幼之道又興追宗念祖之風也,萌我族老人重續家譜宿願,油然同聲,再三商討由丙仁、鴻禧二公親自動筆,四處通信,著手整理,即反覆查對依次增添詳加批註,半年余整理就諸,這次又交我來彙編,奈我忙於醫務雇及弗暇,又念我先祖之德,情不容辭,責無旁待,真使我欲進不得,欲罷不能,不得已改敢當重任,即著手整理閱而再三,反覆舉棋,凡男娶女適功顯事績,生亡時日,墳向墓址,無不盡量搜集,冊補了原來的原本之不足,又完善了個人簡史,見以原本按始祖傳世次第、排號、支門、輩次,雖已分明,然若欲查我門系者,混如雲天一色,漫無邊跡,因我族人口繁眾,支門岐多,不畫以圖其支門難明,輩次難分,此次又繪製了支門系統圖,如百川之匯海,萬脈之歸宗,綱舉目張,使湮者明,遺者見,支門連接輩次洞沏,一翻閱支門條然詳顯在目,凡欲追溯祖先,查考門次,研究祖先者,無不開卷可得矣。

又增添了一篇我族遷居家史傳略,俾後代子子孫孫知其木本,水源血肉聯繫和歷次災荒,祖先所承受之慘景,又將歷代散遷者,彙集為散遷簡易錄,觸目可知血肉親族,散居概況。一年余大功告竣,其中有外出久遠和家失掉聯繫和個人簡史無人供述者,恕我遺漏不錄,又念及我族各地散居年湮代遠,親族聯繫恐其蒂落瓜離,所以此次重續廣印三十餘部分送各地俾爾後代子子孫孫對譜認親,繼傳百世,此是我輩之予望也,是為序。

公元一九八二年

湖南嚴氏家譜序言

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木有根本,水有源頭,溯本思源。

吾嚴氏乃古蒙莊氏避漢明帝諱賜,今姓始於富陽(浙江西部一縣級市),蔓延於天下。自西漢武帝朝開族已來,遵忌、助「客星」公竟爽兩京,顯於大唐挺之父子,挺之公生三子,長子文、次子武、三子英,三宗裔遍天下兩千餘年間,星羅棋佈於神州大地,愈遠愈繁,盛衣冠望,聞之隆詩書德業之美,吾楚湖之南北,前賢多次對族譜進行整理編修,副墨高達尺許,統一派系,總譜支譜交錯分明。

滿清退位後,民國初期祖輩進行一次續修後,又經多次戰亂,在除四舊衝擊下,古書古物之典一掃蕩盡。在禮教逐漸復興之際,以「江陵」、「華容」譜濟為母本,探索某支分自某祖,收其散軼之剩餘,憑其族眾之記憶,互相宣告,求不遺漏。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路尋根問祖,挖掘到了黑馬壋《嚴氏族譜》三冊下卷,記載著惟恭祖永泰支大學公次子憲(憲)公後裔,即我等世系,因年代久遠,部分支祖失系。

才疏學淺,溯源武公一部分後裔,探本範圍,西極鄂西,北連潛江,南濱洞庭,東接監利,有七縣市州,武公五世孫和公生三子安國、安邦、安世,安國之裔散居華容、公安、鄂西、四川,安邦之裔居江陵、公安、監利、潛江、施南、四川等地。相距千里,有相遇不相識,行輩莫辨,慶弔罔聞者矣。續修譜成之時,筆者學識淺薄,此次撰寫、續修家乘缺點很多,愧對祖先、子孫,則盡心儘力辦理是為序。

三、擇選部分姓氏家譜序言

太原三槐堂王氏族譜序言

國有史,家有譜。國有史能了解國家之興衰,家有譜才能記載族人的源流,深知有根,鼎敬也,吾五房族人是趙父之後,趙開黃為川州始祖,開黃之後高峰為如播之祖,祖之事迹在譜中名見,高峰之後,文智祖在夜郎大屋定居,直至趙天理次子趙炳祖,少年過繼古親新站舊城王燁祖作子,更名文炳,為五房始祖,繼承燁祖香火一脈。

譜書記載了王氏源流,太原三槐堂來歷,江西上八房,王氏入黔始祖元開,即有中八房,新站總祠八房(即為下八房)。

本次修譜要族人真正知道五房族人的根是姓趙也,鼎敬的是三槐堂,原高曾祖,深知五房排行的獨特性,並要與新站總祠八房能用排行」三合一「的要求同,研究定案,不準改變。

本次修譜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根據太公坪前乾隆二十九年前的資料即嘉慶十三年二次修譜記載,對三次修譜延續亂,進行糾正。經審查核實,可學祖、王用祖是胞兄弟,可學葬地現在地名萬盛區更鼓壩響岩,其後裔屬五房人;絕不能收編萬盛更鼓壩可學後裔之明祖婆黃氏四子,英俊雄倫,更不能編入二房房本中。

本次族譜是按照各支系來編排的,由於水平有限,經驗不足,差錯遺漏在所難免,加之部分字難以判斷,又難聯繫,會出現一些音同字不同代筆字,希望族人原諒包涵。

河南焦作溫縣重修牛氏族譜序言

考我牛氏,歷史悠久,歷代名人輩出,將相狀元代不乏人,各類功名,不可勝計,因世遠年湮,代數難考。過溯我氏,至元末十八祖於汜水「打鍋」分遷五省十八縣地以來,已有六百年之外,枝繁葉茂,興旺發達,繁衍中華各地。但因歷史的變遷,加之戰亂荒年,致使通訊不便,大有同宗相迂不明世系者,不乏人在,遺憾!遺憾!乃為無譜之緣。今逢盛世,政通人和,感恩黨的富民政策,舉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我族後人(十八世)尚運、汝德、汝松、長田汝茂,(二十世)維熙、維禮、連壁。連勝、之堂、中興、丙華、天明、(二十世)榮運、廣明、紅軍、永乾、(二十一世)振東、均智、來運等夙有思遠報本之心,倡議尋芳懷舊,重修族譜,新設靈帳,將有關先祖軼事,姓氏來由,及「打鍋」分遷之因和徙遷情況,統載譜內,俾便後人考證自身,經與族人商議,無不拍手稱快,熱情贊助,乃重修族譜。

據先輩口傳,吾族系「打鍋」始祖,鵬一支,鵬祖落籍溫縣西招賢集後,枝繁葉茂,分遷他鄉者諸多,迨明代有七世祖崇霄由西招賢遷來凹里(牛窪村)安家落戶,之後,又有分遷他鄉落夭者諸多,祖墳建在村東北崗上,墳前有長青柏四棵,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合作化時期,平墳變耕。現在八世祖思衍、思聰墓碑二合存於家廟內。先輩為紀念祖宗功德,營造祠堂,造福於後人。於清代光緒年間二十九年,由十七世祖岫山等,領建大殿三間,二門一間,又於民國二十年由十七世祖晴川、萬川等建造山門三間。二門內外柏樹成行,四季青翠,總佔地二畝有餘,古典建築雄偉壯觀,蒼松翠柏,幽雅別緻,每當春節來臨,族人歡聚殿堂祭祀祖先,香煙繚繞,燈燭輝煌,齊唱十八祖歌,盛況隆重、歡樂無窮。可嘆,日寇侵華,戰亂年荒,民不聊生,祭祖常夫中斷,家譜靈帳遺失,家廟蕭條,香火暫熄。至一九六一年由十七世祖慶雲主持,又重修族譜,新設靈長,安得家廟香為重燃,盛況如故但因老譜失遺,新譜難呈全貌,以成憾事。然又因文化革命的衝擊。靈帳又被當代「四舊」銷毀。且喜族人孝思可嘉者,孝心夙存,又於一九五八年,有十九世孫維熙、連壁、維禮、廣恩(故)等乘縣、鄉修志之機,萌發修譜之念,於是他們自發自費,不辭勞苦,夜以繼日,搜集資料,辛勤整理,修編族譜,為此次修譜奠定了基礎。為此,向他們表示敬意。

由族委會主持,經多次議決,本次修譜設帳所需資金,由二十世所有族孫承擔,每人捐次五元共籌元,載入譜記以資紀念。在廣大族人的熱情關懷和支持下,歷經一年之努力,在前譜的基礎上,又經多次考核,新增資料,力求其詳,設專欄詳述,世系以線條明之,分門別支、一目了然。吾族父老,命余輯譜作序,自感才疏學,不能勝任,但千推難辭,只得從命。文不成體,望族人見諒。願吾族子孫謹尊祖訓,發揚愛國睦族、團結鄉里、勤奮好學之家風,為振興中華永樊高峰上慰祖先之英靈,下樹後代之楷模。

一九九三年農曆臘月二十世孫廣明謹職

(溫縣 牛國營供稿)

贛榆縣仲氏宗譜(續修)序言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仲氏族人秉承先賢仲子「至忠至孝、擅勇治軍、善政為民、見義必為、聞過則喜、多學好問、剛正不諱」等美德,吸納先進思想,博採眾長,並發揚光大,成為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底蘊、良好道德素質、卓越拼搏才能、輝煌工作業績的優秀群體,代有賢士,瓜瓞綿綿,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廣泛的影響並具有較高威望,仲氏宗譜在其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是仲氏族人聯繫的紐帶、友誼的橋樑、團結的象徵。

兩千多年來,仲氏族中有識之士積極籌劃、無私奉獻、全體族人共同努力,仲氏宗譜得到及時續修,得以繼承和發展,是凝聚、昌旺族人之根本,是珍貴的歷史文化瑰寶。唐太宗看完仲氏宗譜後稱讚道:「朕觀諸譜,仲氏最古,上至軒轅,下逮子路。於戲!代生賢聖、孰得而左」。歷代聞達在對仲氏宗譜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對仲氏旺族大加讚揚。仲氏族人以「聖賢后裔」為榮,遵遺教、守宗則、傳祖風,根深葉茂,遍布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北、河南、湖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青海、新疆、北京、香港、台灣等省區市,支脈清晰,字輩基本統一,見面只要說出字輩或代數,就長幼分明,其樂融融。

宗譜記載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不但傳承文化、弘揚優良傳統,還具有遺傳基因研究和人口調研決策等重要功能。由於戰爭等多種歷史原因,仲氏全國譜和贛榆譜已分別有一百零二年和一百二十一年未續修,有的支譜雖有續修,也是直線相系,旁支不記,宗族支系難辨。更有甚者,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曾、高祖的名諱。近一、二十年,仲氏族中有識之士曾多次倡導續修贛榆宗譜。如一九九六年在青口建工招待所討論過如何續修,西張夏村兆潭一九九八年撰寫過《告同族書》。遲至今日,續修宗譜已迫在眉睫。在這太平盛世若再不續修,宗譜則有斷代危險,也是對後代一種極不負責的表現。

黑龍江省訥河市仲崇義同志領導的華風仲子歷史研究會,順應歷史潮流,迎合仲氏族人的強烈願望,發起了全國譜的續修工作。我五十五代哲祖後裔一致認為決策英明,並積極響應,成立了贛榆縣仲氏宗譜續修理事會、編委會、財管組,各支也分別成立了相應機構;縣宗譜續修理事會、編委會在調查分析了縣情的基礎上,慎重研究制定了《贛榆縣仲氏宗譜續修計劃》、《贛榆縣仲氏宗譜續修辦法》,在按計劃照辦法續修的過程中,理事會成員,尤其是兆珠、躋章、躋順、躋鑾、躋昆、躋柱、偉習、偉良、偉永、偉傳、偉立、偉賢、崇春、崇法等不辭辛勞、勇於奉獻,不取報酬,冒三九、頂三伏、風裡來、雨里去,到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五蓮縣、本市東海縣及本縣仲氏居住地宣傳、發動、指導,做到三個尊重: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格,力爭達到支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人入譜。仲官河村仲氏族人聽說續修全縣宗譜,歡欣鼓舞,立即成立機構、積極工作,摸清應珊祖後裔的分布情況,市外用電話、市內去人宣傳發動,並熱情做好來訪的接待工作,東海、沙河、肖嶺、柳湖、青口、海頭等及外地族人踴躍參續,現有兩千八百多人的應珊祖支譜續修到位,受到族人的稱讚;翔鳳嶺村、洪爽村、仲湖村、西張夏村等仲氏族人做得也相當好。

續修宗譜的過程成為表揚先進人物、弘揚優秀事迹的教育活動,名人好事成為學習的楷模。四十九代大宗子仲基,字址生,號益庵,宋欽宗靖康間,以武功授高郵判;高宗建炎戊申間,扈蹕南渡,累官台州知府、江南東路安撫司參議、秘書學士、節制軍國檢校,定居吳江。五十代世資,字居易,號默庵,宋時授承德郎,浙江湖州府安吉州知州,贈通奉大夫,兩次誥制,有萬民頌;兆琚(一八八〇—一九一五年),又名仲八,仲官河村人,綠林好漢,劫富濟貧,傾向革命,其事迹《海氛傳》(已失傳)上有記載。贛榆歷代尊師重教,學風端肅,科第不絕,據縣誌記載,明、清兩朝每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保送入國子監,稱為歲貢,當時仲姓人口不多,但歲貢多達九位,他們是立綱(代數失考)、五十八代益高、希賢(代數失考)、尚元(代數失考)、六十二代苾、六十三代時伸(舊譜記載是時坤)、玉圃(代數失考)、六十九代統森、七十代延謙,貢期分別為一五三三年、一五三七年、一五八二年、一六二一年、一六七九年、一六八〇年、一八四四年、一八五八年、一九〇六年,其中益高官照磨、希賢官教諭、尚元官通判,還有六十四代悟、六十六代文元為清監生,五十七代節任貴州宣慰司經歷,六十九代統倫以擊賊功被保舉為五品銜候選縣丞藍翎等等。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仲氏族人湧現出一大批被世人傳頌和讚揚的優秀人物,如革命烈士仲官河村躋灌(一九四〇年任贛榆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區區長,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被偽軍殺害),優秀政治教員仲湖村偉新被浙江省軍區政治部記三等功,曾任解放軍西安某部師長的黑坡村兆愷、曾任河南省文聯主席省圖書館館長的東大坊村七十三代孫宇、曾任四川省總工會主席的仲湖村躋貫、曾任山東省絲綢公司黨委書記的仲湖村偉秀、曾任撫順工學院黨委書記的仲官河村偉峰、曾任二十七軍八十一師政治部副主任常州市供銷總社主持工作副主任的仲官河村偉德、曾任濟南市天橋區區委書記的仲湖村偉檉、現任國防部科委副師級幹部的仲湖村偉明、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學院院長教授的黑坡村偉合、曾任泰安市副市長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的西張夏村崇高等,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革命、為人民業績非凡,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而有益的貢獻。

理事會成員對各支續修中出現的新情況,同各支一起走訪、考證、分析研究,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如劉口村仲氏族人一直未入譜,經考證系從仲黑坡村遷出,建立了支譜,完成了族人的夙願。各支續修工作臨竣時,又在族人中廣發《倡議書》,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仲氏族人踴躍捐款,保證了全縣宗譜按期編纂,如期印製。

很多動人的事迹激勵、鼓舞著每一個族人的同時,資料收集理想、經費籌措到位,如陳溝南村躋閭、西張夏村躋倬及長子偉學、仲赤澗村躋紹完好保存著清朝光緒年間續修的贛榆仲氏宗譜,躋紹保存當時的譜系圖,字跡俊美,圖表清晰;玉蘭廟村兆餘在文革中為保存一九〇四年續修的全國二十四本宗譜,將其砌入室內牆體之中,外貼偉人像,並且幾十年來每年暑期都要選擇最好的天氣關起大門曬譜,目前保存尚好;山東省五蓮縣石場鄉仲家崖前村躋俊頂壓力冒風險完好保存著支譜;西張夏村兆潭保存了贛榆縣仲子祠的楹聯等珍貴歷史文物,八十多歲身體力行,到滕官莊等村幫助續修支譜,為續修全縣宗譜積極工作、獻計獻策;仲園村偉彬、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偉華、滕官莊村兆雙、周庄村偉奎、大麴坊村偉立、柳湖村偉錦、偉釗、仲湖村偉梅(女)、西張夏村冬玲(女)等族人,為解決續修宗譜的經費,主動捐款,無私奉獻,實屬難能可貴,令人稱道。

全縣宗譜續修工作的圓滿完成,全賴於廣大族人的真誠團結,大力支持,無私奉獻,組織者率先垂範,精心安排,有力指導,融匯了仲氏族人的智慧,展現了仲氏族人的風采,體現了仲氏族人的精神,表達了仲氏族人的願望,又一次標誌著仲氏族人的一流品質、一流素質、一流作為、一流效率,預示著仲氏家族興旺發達,在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中書寫壯麗的篇章。

舊譜記載「縣誌所載立綱、尚元俱歲貢生,何我譜中無有?沭陽譜中有附記,族人名字若:應輔(庠生)、梓(號古墩,庠生)、信(號明野,庠生)、存吾(庠生)、尚立、尚元俱歲貢生、景(庠生)、杓(號和軒,庠生)、尚策(庠生)、應珩(號華楚,庠生)、爾魁(庠生)等十六人,而我譜中只存四。由此觀之,則我族人散軼者多矣」。由此看來,因宗譜遭過兵燹加之年湮代遠,未入譜的哲祖後裔大有人在,特別是遷徙外地的。望後起之秀旁搜遠采、俾無墜緒,收宗睦族是全體仲氏族人的共同美好心愿。子孫後代記住:這是項極富有意義的工作,不但是對仲子文化的有力傳承,也對上告慰祖先、下啟迪後代起不可估量的作用,並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增加寶典,昭示他人,是善事是美舉,要盡全力做好。

贛榆縣仲氏宗譜續修理事會、編委會全體成員

公元二○○六年三月

中華吳氏大統宗譜序言

中華吳氏大統宗譜是三千二百餘年來,自至德文化鼻祖泰伯公得姓受氏和開派繁衍至今,梅山至今已傳-百二十餘代,人囗遍及海內外,位居全國人囗第九位,約四千多萬。【我梅山約20餘萬】。梅山吳氏大統則是在中華吳氏大統宗譜基礎上,對湘中以吳泰伯為主連綿伸展,以家族為單位,以各地始遷祖為干,記載相關世系、人物、繁衍、遷徙、人文歷史事迹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性史類文獻。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家譜與方誌、正史共同構成中國歷史的三大支柱。千百年來,我梅山吳氏奉黃帝為遠古始祖、太伯為得姓始祖、太伯之弟仲雍為傳氏始祖,吳季禮為派衍始祖{至德第三人}。從太伯第63代孫竟公分派為吉、撫二支:宣公為江南撫州派,(為資東通貴公房始祖);宣義公、木兜二公為吉洲派遷邵始祖。然後再有吉洲派由邵分遷各處的始遷祖有:安化、漣源的通良祖、桃源的道新祖、橫陽山的道才祖、龍塘的道卿祖、沖里的均義祖、麻沖的均徹祖〔後裔徙居寧鄉〕、爐觀的興續祖、木山沖的景徹祖等等;再有由安遷鵝洋塘的正理祖、由鵝塘遷爐觀牆巷的喜敖祖、由新遷常德桃源的奉粟祖、由新遷黔的肇邦祖、承本祖、徙川的思萬祖、通道的思禮祖,還有遷徙各省、縣的許許多多開山始祖等等。 由於當時社會動亂,戰爭頻繁,遷徙無定,又加之代遠年湮,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族人無法溝通,使親者失其親,又加之民族融合,土客交織同化,族本散失,史料匱乏,無從考核,致魯魚亥豖,祖源相混,謬誤百出,兄弟齟齬,矛盾叢生等等不勝枚舉。

正因如此,致有我梅山吳氏譜牒,幾經分合,班字不一,尊卑難辨,親疏難分。藉此,族民統譜呼聲迫切,今借中華吳氏大統之契機,應眾命董其事。遂召集各房理事,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克服一切困難,走『全國一盤棋』的正確思路。結合我梅山吳氏具體情況,成立了『梅山吳氏湘中理事會』 及各分會 ,制訂了統譜章程。本次統譜,謹遵江蘇總部要求,從泰伯第一0一代起開始統一班字,前面保持各房原貌,基本不變。採取『總譜總修,房譜分修』 原則,經濟則採取由各理事分會自己統籌安排和民主管理的靈活機制。

本次屬全國性統譜[通譜],重點在辨世系、明祖源、糾錯漏,正本清源。力求使昭穆分明,脈絡清晰。使族人千百世後可得而核,春秋祭祀有所依,尋根問祖有所考。其意義十分重大,且任重道遠。今天我中華梅山吳氏族人應與時俱進,把握機遇,盡最大努力,做好這次對蘊藏著豐富的有關我族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學、人物世紀、家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譜牒文化的傳承接力,望各位宗賢廣泛挖掘搜集資料、全面系統地進行整理和研究,做好這次搶救和保護工作。這不僅能展示我族不同時期的社會政治風貌,經濟文化發展與家族演變規律,而且對提升和豐富我吳文化深刻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繁榮,增強民族團結,推動學術研究,構建和諧梅山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吾等不才,樂於奉獻,貴在參與而已,記其大略,不敢妄序。

己巳塗氏新修族譜序言

涂姓所出有二;一曰唐虞塗水大夫封於塗山,子孫因以國為氏。考塗山即濠州,在壽春東北,後為武康所邑之地。一曰夏禹娶於塗山,遂建國封塗而賜氏,則為塗姓。書不云乎;「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帝王世紀曰;「禹姒姓,納塗山氏之女」。由此而言,則塗氏得姓明矣。

厥後,有諱實者,為春秋晉建業大夫,世際七國爭雄,乃退居江東,相傳有墓在近城西北七里,以志考之,實則生於周幽王四年,癸亥八月二十四日,至平王戊午始遷於江東。由實以來,位通顯者,代有聞人。及秦滅六國,削去爵土,諸大夫之子孫散四方,皆為民庶,故世祿廢而宗法亡,且斯世屢遭喪亂,又以項籍起江東,楚將蜂起,塗其姓者僅存一二。

逮至炎漢,海宇靜塵,生民頗安,時有名揮者仕為諫議大夫,嘗與王璜為同門友,受業於孔安國。永平間有曰祐者,仕為江陵令,富且壽,子二人;長曰禪為諫議大夫,忠義骨鯁,植立綱常。次曰惲為中憲大夫,邃於經術而列儒林。或見紀於應劭,或為師於賈逵,當是時也。

塗山氏之後,一姓而已,是為江東之望族而卓然出乎諸姓之表者也。至我皇晉有名欽者,以功封新吳侯。永嘉三年,胡乃亂華,石勒為寇,欽則隨晉南渡出鎮豫章,故以豫章為郡,享年九十餘,卒葬武陽港東,築大墓塋一所,三祖並葬其中,空設土槨二十餘冢。欽再世而有丹陽守曰寵,寵再世而有員外郎曰成,乃繼先志,於建興乙亥秋,始舉江東大族,僑遷豫章之塗舍村,而子孫定居焉。以避難於洪州,因水為塗,故去土而從水雲。若歷祐上溯實凡二十九世,自祐下至成又十一世矣。成以儒術而登仕籍,列宮朝,署刑部江東司員外郎,處事詳審,聽政無遺。

重修此譜傳之子孫,上以承祖宗,下以篤親愛,歷茲以往,繼繼繩繩,譜不絕書,服雖盡而親不忘,派雖分而世有統,其貽謀之道不以遠乎。噫,成與導乃忘年友也,故特攜此譜以求敘,而導則敢不題其首,俾塗氏之子孫知世之餘者其來遠矣。

晉建興四年丙子仲冬既望 太保郡公王導

山東金鄉縣張氏家譜的序言(摘要)

先祖爺自山西洪峒縣遷居以來,就定居在山東省金鄉縣城西南八里張大庄。據碑文記載,近五百年,曾歷經修譜,雖幾經波折,僅倖存一部老譜,尚有不足之處,現全譜子孫芃衍昌盛,局部村莊世代有紊亂現象,據此全譜共同議決,譜當接修。老幼聞之無不歡欣鼓舞,齊聲贊曰:當接老譜,永垂後世,是以為序。

就張姓的家乘、譜牒而言,它記錄了張姓諸家族的氏族來源、世代系統、人物傳記、遷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孫繁衍和與此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失為研究家族史、社會史的重要原始資料。在修撰譜牒之風相當興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張姓這樣的大姓氏,也應該有家乘、譜牒的修撰,只是因為時間久遠,沒有能夠保留下來。現在我們可以考知的張姓家乘、譜牒,有唐朝人張太素的《敦煌張氏家傳》 20 卷,此後又有《曲江張氏家譜》一卷。 宋元明清諸代,各地的張姓家譜不斷修撰,以至於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修續家譜。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張浚等人修纂的《張氏統宗世譜》有 18 卷,後來又擴展到 2l 卷,並附有《文獻》l1 卷,卷帙極為豐富。

西域絲路遠萬里, 不辱使命好兒郎;天涯海上升明月, 千秋金鑒永流芳。 擇端《清明上河圖》 丹青長卷繪華章; 先賢功績說不盡, 萬選文章萬年長。

安徽阜陽王氏家譜序言(三槐堂)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乾坤位定,萬物滋生,海陸動植皆有所本。人類演化自有其序,文明大進,族有姓氏;繁衍生息,代代相傳;沒有譜牒之修,何以尋根索源?凡以姓氏之家,必尋其祖;各理其源,各修祖譜、文牒,各續倫常尊卑。使天下百姓,繁而不亂、井然有序。此乃整修族譜之功,信其然。人為萬物之靈,其別於異類者,此亦其一乎!

我王姓氏族,其來有自、淵源流長。考其源出於周裔,本姬姓,為周靈王太子姬晉。因其直諫被貶,避周難於山西太原,時人稱其一家為「王家」,以後便以王為氏。進入秦漢姓氏合一,其後裔便由「王氏」轉化為「王」姓。子孫之眾世代更變,各相遷徙,支系紛繁。王姓共分21郡,定著三房,曰: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京兆王氏。我族隸屬太原郡。

據史冊所載,新唐書宰相世系所記,東周靈王(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45年)太子晉因直諫廢為庶人,次子貴繼位,是為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0年)。晉見廢,易名子喬,游伊、洛間,登蒿高山,三十餘年後七月七日駕白鶴飛天。晉子宗敬為周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此王為姓。八世孫錯,為魏將軍。十一世孫媳為魏司寇。十五世孫剪、剪之子賁俱為秦大將,父子先後滅趙、魏、楚、齊,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厥功至偉。賁子裔為十七世秦武成侯,生二子元、威,長子元避秦末亂遷山東琅琊,後遷臨沂,是為「琅琊王氏」其後有東漢王敦、王導、王羲之、王徽之、王獻之、前秦王猛等名人輩出。

裔公次子威,西漢揚州刺史。二十四世孫霸,字儒仲,居太原晉陽,有清節。王莽篡位(公元9年—公元24年)棄冠帶,絕交官吏。東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建武中,數征尚書等積,不就,隱居守志。是為「太原王氏」,被看為太原王氏立祠開族的第一始祖。

霸公居太原,孫子繁衍,頗多顯赫。其二十世孫澤,字季道,東漢雁門太守。二十一世孫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侯。二十六世孫坦之,字文度,晉左衛將軍、藍田獻侯。二十九世孫慧龍,北魏寧南將軍、長北穆侯。三十世孫寶興,北魏龍驤將軍。三十一世孫瓊,字世珍,北魏鎮東將軍,生四子:遵業、廣業、延業、季和,先後任北魏賀門侍郎、大中大夫、司馬等職,號「四房王氏」,令譽滿太原,聲望震中州。其後有隋之王通(唐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之師)、唐之王勃、王翰、王之煥、王昌齡、王維等名人輩出。

至隋代王霸後裔王言,曾一遷居山東大名府莘縣,史稱王言為莘縣王氏開基始祖。莘縣王氏興於王徹(狀元魁首)鼎盛於第四代王旦兄弟。此後,即以三槐王氏取代莘縣王氏之名而著稱於世。

王徹之子王佑,字景叔(公元924年生),為我氏遠祖。曾顯於漢周之際,入宋後,歷代太祖、太宗官知理察院、進兵部侍郞,布仁澤于海內,揚德聲於化外,文忠武孝,天下望以為相。而佑公卒以直道,不容於時,退居林下,領孫自娛。自度人定必能勝天,積善定有餘慶。嘗手植三槐於庭前,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果然,其子王旦真的官至宰相,進住太保,居三公之首。三世素,官拜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出入將帥三十餘年,晚年隱居太原,樂施善舍,屢濟於民,而不圖報,修德至於子孫。宋元明清各朝,王佑之後代均有英才俊傑復出。我王氏繁榮發達,皆受拜祖宗恩德,為紀念先祖王佑,遂稱我族為「三槐王氏」宗祠為「三槐堂」。

遼金而後,元胡入侵,廟堂之上禽獸當國;河山之內,豺狼秉政,四海為鎮壓義旗,曾三襲鳳陽,九劫潁州;殘害百姓屠戮無辜,致使潁淮一帶人煙稀絕、田園荒蕪。

明統一天下後,明太祖(公元1368年—1398年在位)為鞏固統治,恢復生產,昭令移民。於洪武二年我祖省二公文同省大公順,自山西太原洪洞縣三株大槐樹下隨及南遷。經河南國固始柳林河至安徽壽州石馬河,宣宅皂口閘東,稱「皂口王」。文公為「皂口王氏」第一代祖。為不失根本,定名為「太原郡」「三槐堂」。

文公居皂口歷十代:忠、琮、銳、京、嘉言、養民、廣生、啟睿、晟。約於明世宗(公元1522年—1566年在位)嘉靖年間。為避亂再遷下蔡(今鳳台縣)西鄉,卜居淝水之陽,今之王老圩孜是為下蔡西鄉王氏第一代祖。

   晟公後裔居王老圩孜押五代:斗、世材至五世祖元邵、文邵公約於清朝乾隆年間1780年為避兵匪兄弟二人逃至謝橋東定居。幾經遷移,至今居住之所,古稱「王邵家」即為元邵、文邵二公。元邵、文邵二公為「全球五百佳周圍」 王氏一世祖。

始遷祖大溝西一世祖元邵、文邵二公及大溝東三世祖章、化二公後裔,枝繁葉茂,丁口眾多。傳至今日「忠、玉、永」輩已十代。分居於龔集以北,謝橋周圍。亦有外遷全省各縣,全國各省,繁衍延綿,薪傳不息;擴展馳張、勃勃生機,王氏子孫遍天下。

為期宗親脈絡,輩分有序,海角天涯不忘祖制。經吾輩修譜時特訂示二十字置於「忠、玉、永」輩之下為:

一、昌盛成才道  志強躍曙光 先賢仁義愛  勤瑾振家邦

二、貴安慶國運  謙和啟宏祥 恩澤繼福秀  儉慎旭輝陽

企盼後代子孫本此二十字依序命名,遵以行之。永保長幼分明,倫常不亂,血濃靈通,親族不疏。誠屬用心良苦,後輩當三思之。

山東省金鄉縣周氏家譜(十二修)序言

中華譜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吾周氏始祖自明初由山西洪洞遷來金鄉己屆六百四十餘年,家譜己歷經十一修,至今又二十餘載過去。當年悉心編撰人員多年邁辭世。族人諸多憂慮,若再拖延恐續譜事難以為繼。吾周氏乃金鄉望族東緡世家。所居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族人自古多聖賢,功臣,現代也不乏英模與棟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民族與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族人深感榮耀與自豪。日月輪迴歷史日延。周氏家族日益壯大,迄今周氏人口己達數萬之眾,播徒遠郡他鄉者成千上萬。社會繁榮穩定,周氏族人事業亦日漸發達。自海內外來故鄉尋根問祖者絡繹不絕。誠所謂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家譜與國史方誌並稱為中國史學的三大支柱。

己丑初我族重修祠堂落成,族人慶幸之餘,諸多熱心族益事業者商議十二修家譜事。與會族人一拍即合、,決定十二次撰修家譜,此次修譜力爭保持原譜風貌,同時體現時代氣息。議定後,迅即組織力量,籌集資金分工合作、各項事宜有條不紊,眷清後,幾經校對,付梓印刷。至年終基本采楫成帙,復經逐一校對,定稿印裝,羿年十二月十二修家譜告竣。其間編修族人及各支各地參編人員盡職盡責。十七世淑淳,十九世樂善,傳興,二十世培桐、可信、克振、佑賢、金生,二十一世用順、雙林、巨文、二十二世兆輝等不顧年老體弱,飽經奔波跋涉之苦勞和署往寒來之苦,為敦宗睦族恪盡職守。尤以節儉勤奮與一絲不苟的精神堪為後世人效法。

譜諜當順應時代,與時俱進。此次新修譜諜定為五卷七冊、整卷容量大增,厚紙單張雙面印刷,經多方商議,新增行實五則,均採用白話文。複製了始祖及後世祖先之彩色影像。整個譜冊即實用又美觀大方。祖德宗功,子承孫繼。值此十二修家譜告竣,闔族欣慰歡慶之機,余等與長輩同輩及晚輩族人,應同心同德光揚吾族愛國愛鄉勤勞勇敢淳樸善良之傳統,全族團結與各族團結友善,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為和諧社會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崛起,為謀求我族更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續譜委員會

公元二零一零年歲次庚寅仲春之吉日

隴東帥氏宗譜重修序【甘肅慶陽帥堡】

「郡有志,猶國有史。古雲國可滅,史不可滅,無志是無郡也」。水有源,木有本,如人有祖先,前人不修譜,後人不知古,修編族譜,古已有之。挖掘整修,弘揚開拓中華氏族歷史文化,傳承祖先優良傳統,實有鑒古知今。繼往開來,以詔後世,永不忘祖先光榮歷史。

在我帥氏宗譜自1992~2009年的修譜工作中,族人深有感慨,始祖帥一德、豫籍,自明世宗嘉靖年間(公元1529年),敕授參府銜,任職慶陽府,時年近半百。稽考,《慶陽府志》,明世宗嘉靖年的仕籍中,銘署歲貢帥俊,吏目銜、帥仕吉,通判銜,均任職慶陽府。始祖從豫徙居於今甘肅省慶陽市,已歷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四朝計480餘年,帥氏家族繁衍生息之地,地處隴東黃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從始祖至今,族譜已載入十六輩族繫世人2681人,其男丁人數1100人,現有男丁737人,族系分支八大房頭。縱視帥氏宗族發展歷史,榮宗耀祖,族風淳厚,族人紮根在這塊黃土地上,歷時風雲數百年,在歷史變遷中,雖則經歷了曲折磨難,確轉危為安,他們熱愛養育自己的故土,熱愛家鄉,熱愛家園,敬仰先祖,弘揚傳承宗族歷史文化,繼承先祖業績,堅信執著。帥氏族譜俱有記載以來,已經過五次修編,據宗譜創修序記載,在清穆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前,氏族俱有家譜、影圖,在清穆宗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至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寧夏回民起義軍進入散居董志原,族戶人遭兵燹,影圖焚燒,宗譜俱失。清穆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十二月二十日,族人聘請士儒創修了帥氏宗譜序一函。第一次修譜牒於清德宗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第二次重修宗譜於中華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丙寅春;第三次照錄宗譜於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丙子春;第四次復修宗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1951年9月11日;第五次複製帥氏影圖、族譜於1985年1月8日。這次修譜牒於1992~2009年,為第六次重修帥氏宗譜。自1951年以來,氏族人口增長,族群壯大,重名犯諱,重名者達41%,對修譜造成很大困難,為保全前入譜人名諱,修編譜牒的首始史料依1951年的手抄傳譜和序言以及《慶陽縣誌》、《慶陽府志》為纂編帥氏宗譜家族史的基礎資料,翻閱地方志,聽取族戶人流傳之言,本著「略古詳今,重在當代」的思緒,組織熱心於氏族事業的族人,對族戶人的基本情況,人口現狀,經濟狀況,文化教育,科技人才,以及已故族人葬址巳向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調查得到帥堡帥氏族人分居於省內外27個市、縣(區)地區,止2008年現有人口339戶,1365人,現有男丁人數737人。在族人中縣(處)級職務7人,科級16人,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20人,初級職稱5人,取得博士、研究生(碩士)學位1人,研究生(碩士)學位1人,本科及大專以上學歷48人,中專、高中學歷120人。他們在國家機關、鄉鎮、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個體工商、農村產業規模種植養殖及從使第二、三產業的人達到530人,占氏族人口的40%。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族戶人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交通便利,通信、供電、自來水入戶,享有完善的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糧食自給有餘,過上了小康生活,族人團結和睦,安居樂業。

在族人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歷經18年的辛勤工作,重修譜牒新錄入譜族人2681人,其中:照錄1951年前在冊1003人,1952~2008年新錄入譜人1678人,改重名、新添丁命名542人,繪製了帥氏宗系垂氏圖,修後的譜牒帥氏世系分支清析,八大房頭分立,族人輩名整齊化一,重振了氏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名號權和擁有名益權。即時,聘請著名塑影大師、藝術家於2004年繪塑帥氏祖影像圖告成,新影圖為三軸巨幅圖面,相佐二十四孝圖兩楨,帥氏宗譜於2009年5月重修完成,抄署三套十五冊,相續完成氏族人丁信息編輯、電腦列印、拷盤,將帥堡帥氏宗譜資料報送國譜《帥氏宗譜》編修委員會,電腦列印譜牒兩套2冊。

這次修譜,鑒於帥氏宗族人口眾多,世系人丁輩份跨越大,為方便族系人命名,延續、統一「派號」尤為重要,因派號是一個家族的昭穆序號,他能使氏族的子孫後代見其名,知其輩,明昭穆,分大小,便稱呼。否則,同字不同輩,造成混亂。在國譜《帥氏宗譜》未告成銜接之前,對我帥氏宗族1951年續修的世系二十五代派號作了修善整肅,是帥氏宗族世系派號延續達到六十代派號字。選取一些易寫、易發音、易上口、易命名、易呼喚的漢字,作為帥氏宗族世系派號字,修編後的派號字為:德朝孝廷、阜金勇宏、秉邦占元、世魁興忠、正國思賢、永昌保寧、安熙瑞浩、鵬偉禎祥、懷吉啟光、志哲鳴憲、毓貴生卿、普慶俊儒、聰毅沛福、克文建武、榮宗耀祖。六十字派號將煥起帥氏宗族共榮興盛、和諧奮進的族系風貌。

族譜,它是氏族宗親共同享有的族歷史文化,它全面反映氏族眾人的歷史史書,服務於族人。我帥氏宗譜自創譜已經過五次修譜、複製,序言的書寫,均為文言文,致使受白話文教育的近代族人對氏譜的閱讀和理解造成很大困難,甚至看不懂詞、句語意,為使族人很好的了解、發揚帥氏宗族歷史文化和先祖們的光輝業績,這次修譜,譜牒緒文全以白話文敘述。

重修譜牒新增了《帥堡帥氏宗族史發展概略》,「甘肅慶陽帥堡帥氏家族居點陣圖」、「甘肅慶陽帥堡帥氏家族人口表」、 「甘肅慶陽帥堡帥氏宗族世系派號字表」和「甘肅慶陽帥堡帥氏宗族隸屬四朝代區域簡表」。在修譜工作中,本著「詳今略古,古今貫通」的原則,尊重族史事實,客觀反映宗族歷史文化和現狀,使族人看得清,又能看的懂,看後一目了然,目的是全面彰祖先之績,勵子孫之志,對後世族人起到鼓舞、熏陶和教育的作用。在譜牒的格式中融入現代文書內容,新增了氏族人的文化程度,行政職務,生平簡歷等項目,全面記載每個族人的生平簡歷。重修宗譜告成,仝戶族人商議確立,每年逢清明、冬至、春節按帥氏宗族世系分支八大房頭排輪,每年由一房頭族戶陳設祭祀祠堂,展祖影圖,氏族人團聚祭典敬拜先祖,同時仝眾續諱氏,不準私書。以此對族人進行傳統教育、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增強法治觀念,樹新風,扶正氣,尊老愛幼,孝敬老人,敬賢扶弱,淳化家族風尚,敦促族人團結和睦,維護帥氏族親的正當權益。鼓勵支持他們學技術,科技興國,積極投入到經濟建設大潮中,互助協作,創業發展,共謀雙贏,增加經濟收入。

展卷有所見,掩卷有所思。帥氏宗族一大家,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優秀族群,是我中華宗族的榮耀和驕傲。

新的甘肅省慶陽市帥堡《帥氏宗譜》以其翔實的內容和純正樸實的風格,將載入國譜《帥氏宗譜》的史冊,立於中華民族譜牒之林。

帥氏宗譜第六次重修撰序人: 十一世 帥占普

十二世 帥鴻元

山東濰坊闕庄於氏家譜的序言(含原序、再序)

原序

余讀周世家而知一姓之興,自后稷始積德累仁,或以功食報、或以德拓疆疇,失官而竄戎疇,荒山而大其緒疇,陰善而八百傾心疇,矯造而十二歸版疇,以暴殄而隕厥令聞疇,以憂勤而恢復故物疇,式微而不振疇。勉強以圖存或倚以股肱,或以降為氓隸大而魯衛晉鄭,小而曹騰邾莒祚胤,蕃衍以億萬計,其間某某以積德而昌,某某以不積德而亡,莫不歷歷可數焉嗚呼,先世忠厚之澤,可享而不可恃後人昌裕之福可致而不可幸,如是其難貸也哉,君子謂家國一理帝王之家,固然而編氓士夫之家,欲以光先緒而啟後人非積德無由焉。

吾於氏系赤山舊家父老相傳,於明洪武年間始遷濰邑,卜居於城北二十里高里之南曰闕庄者受廛焉。始祖行六舊譜失字諱生十三子,十二翁歷年久運世系不存,其見於舊譜者十三翁一人而已。自始祖至隆,凡十世,隆以下又四世,子姓蕃衍固由祖德培植之。厚然其間,或以書香而叨天家之爵糈,或以秉耒而享田家之樂利,或採芹於泮而食詩書之福,或振鷺與雍而分學序之,榮或以素封擬萬石,或以服賈致千金,或食祿之家降為氓庶,或襏襫之胤爵列簪紳,或先世貧而富有千畝,或先世富而貧無立錐。

按譜而求亦歷歷可數,要不過曰積德則昌,積不德則亡,操左券焉。積德維何昭烈訓後主有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斯言盡之矣。凡我後人,亦誰不望厥後之克昌哉,甚矣積德之不可以已也,後之觀斯譜者,其亦共鑒於斯言。

大清康熙十五年歲次丙辰正月朔日十世孫際隆拜序

序(重修再序)

從來族譜之作固所以考世系亦,所以深追遠之情也。吾族於氏自明初從登州府文登縣赤山大水泊,遷至濰縣闕庄居住,歷年久矣,嗣後有閱三世自闕庄遷居城裡四牌坊者有閱六世,自四牌坊遷居碑子皂戶後埠頭者有閱三四世,自碑子遷居時家埠前呂家者,人丁繁衍閭里眾多,誠有不可勝道者矣。自際隆祖慮世系之不明俾,後世無以為考稽之資,於是修為族譜而詳志之,其中某為大宗、某為小宗、某為某之親出、某為某之繼嗣,即養子之附於內,而螟蛉者亦無不了如指掌亦。然世系難得明,而墳墓猶未暇記載也,且夫墳墓之記載,亦豈可忽乎哉?夫以仲尼之聖猶待於五父之詢,而況其下者乎。遐思自始祖遷濰以來,其墳墓之淹沒而無稽者何可勝數,此皆後人念之而不覺心傷者也,吾為此懼,故與繼光弟約闔族共議,將墳墓繪成一圖附於譜末,其年遠者但列其所在,不敢有臆斷,其時近者並詳其山向,勿使有惑疑,而且某祖在於某方某墳居於某次,使後人之祭掃者庶可覽之,而快然無憾也。則世系明而追遠之情亦,伸亦。

光緒元年歲次乙亥端陽前九日十七世孫國寶、繼光謹序

這支于姓的簡介:

闕庄於(前闕庄、後闕庄、碑子三個村是二世祖的三個兒子的後代,當然周圍其他村又有我們同族),是明洪武年間(1368----1398)從登州府文登縣赤山大水泊遷來,已有600多年了。從家譜(清康熙十五年)序言內容看,始祖排行六:失諱因行六故諱陸,系赤山明初遷濰生十三子,見舊譜者十三翁一人而已(譜中原話記載)。尊六翁為一世祖。

山東海曲王氏家譜序言(第七次修訂)

本次七修族譜,以1936年《海曲三槐堂王氏族譜》版本為依據,由原譜的6卷增修至13卷。續修接續的範圍為,1936年續修族譜以後,未記入族譜與後續出生和嫁入的所有三支族人,包括在世的和已經去世的,以及女兒和女婿。此次記入族譜的,僅日照市的就有76個村居,自十六世起,記入族譜的總人數為1.77萬人,其中在世者1.14萬人。

由於原譜續訖年代久遠,譜中記載的部分族人及其後代,因遷徙流離久往而無法考證,加之個別徙居外地者,其住所不一,難於聯繫,致使本次續修族譜少數族人無法入譜。如青崗溝、琅墩坡、濤雒等村,對原譜所載族人,經多方查尋,仍去向不明,杳無音信。還有少數徙居東北等地的,長久以來不通音信,至今查找無果。除此之外,我三支長之後裔的王家皂村沒有參與本次續譜,編委會人員曾先後七次前往聯繫洽談續譜事宜,雖然做了最大努力,但由於村中族人意見不一,而始終未能成願。此純屬人為因素所致,實乃我族之遺憾。

修譜者,乃維繫宗族千秋萬代一脈之真傳也。得之機遇,來之不易。此後,望王氏後人大力倡樹敦宗睦族之美德,弘揚傳承家世之風尚,纘續輯之,嗣而修之,以繼往開來,流芳千古!以不愧對世代先祖,不愧對子孫後代!

族譜告竣,草成陋文。是為序。

河南溫縣田氏族譜序(河南汜水一支)

田氏族譜序

禮有睦族敦本之說。知睦族必基於敦本也。吾姓相傳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弟兄三人,一遷溫、一遷汜、一遷嵩、俱以成字相排。溫成府,汜成庫,嵩成廩。想有家譜,遭兵失滅以後,不惟溫嵩莫知,既散處汜邑者,亦多不認識。且代數未序,稱道亦不順口。今十五代文童耆老廣潤同十六代廩膳貢生文元文童耆老秀實及十七代武童惠源共修家譜。序明代數,使同姓之人彼此相傳,以後俱以代數為序。每逢清明共祭祖瑩,徐為籌度創建祠堂庶敦本之意。全即睦族之道德焉矣。

大清光緒拾伍年修至民國貳拾伍年拾貳月

溫縣田氏族譜序

一九六五年光裕抄於溫縣

河淘淘不竭,源泉在也。木森森榮茂,本根存也。人之為人,豈無所由來哉。予常見夫世人朔厥由來,往往冥然而罔覺,詢其祖考甚有胄味而弗知,夫祖考而至於弗知,敦本睦族之意喪盡矣。此古人大功同財有祿仁族其平居饑寒相恤,疾苦相救,仁厚之風所以罕見於今也。究其所致,親親之義不明耳。親親之義不明,人故不尊祖,故不敬宗。不敬宗,故不收族。不收族,故不致家譜。家譜不致,則萬支一本之親湮矣。

考其世系,相傳帝堯把兩女娥皇女英嫁給虞舜,讓他們在媯汭河邊居住,就是媯姓。周武王滅商建周,便追封前代聖王之後帝舜之後裔媯滿(帝舜之子商均之第三十二世孫),為陳侯,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陳桓公之弟在陳桓公死後殺死太子免,自立為陳歷公。太子免之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就趁陳歷公去蔡國時把他殺了,弟兄相繼為國君,就是陳庄公和陳宣公。陳宣公晚年立寵姬所生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之太子禦寇殺了。陳歷公之子陳完(媯滿之第十世孫),他同禦寇交情好,怕被株連,便逃到齊國,齊桓公就將封於田地。他不願用原來之陳姓氏,改為田氏。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王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

我溫田氏自大明洪武時其成府,始由晉遷溫,卜於縣西南五里原村。構林亭而世居躬耕於此也,子孫繁衍迤今一十有八世矣。

春萱田公欲修家譜,念族類之盛,遷居紛紛,舊譜雖存,實難輯新。今不得已,請余將其近族之可序者,纂輯成譜,並求余序其端。春萱田公其有意於敬宗收族者乎,夫敬宗收族仁仁親親之道也,孝友睦婣任恤之風所由長也。余故不揣荒陋陋樂為之序也。

咸豐七年歲次丁巳之日 許春棠

花萼堂上官氏宗譜源序

吾族氏系自仕英公徙吉州自紹興元年至今共七百餘年傳世二十餘代淑貴之後五代弘治徙荊門則友貴公之徙長陽系元末年無疑舊譜以訛傳訛決不可信荊門於道光庚子辛丑年修譜根源相同譜中若八景序家訓四帖俱自荊門抄來惟花萼堂記在友貴公徙長陽後吾亦據實批明恐生疑實全譜無多刊刻時逐一數計序文興名目字體宜大便於省閱其有功名節孝忠義未及收錄著須處處訪查的確急為收錄荊門千有餘家刷譜二十四部擇人掌守失者有罰吾長陽之譜照荊門部數掌守務得其人列號登名無分富貴貧賤至敝鄉錢糧經吾手勸捐興一切費用後告竣之日將帳目帶至縣城當面算清貴處捐費帳目亦照此例荊門家范十六條吾增後數條譜修凡例森嚴頗難惜於微文隱義期於隱惡揚善和睦宗族已抄錄枝江名目應尚上二代倒置吾已訂正原稿茲一併寄來便於查對貴處厚擾謝謝餘不盡言荊門兩祠堂一在五里鋪一在橋頭集吾至其境留宿一夜凝接甚恭異鄉骨月洵屎不虛以前文人盛時上官姓十八凜生目下無一文學只一十二人應試而已然富戶居多且人亦長厚未可量也荊門修譜計費千金其出錢之人有名系彼處富戶添補成事至今墊錢之家家計益豐子孫益蕃衍

上官氏源流序其二上官應宿撰

蓋聞家之有史譜猶國之有史邑之有志也夫史考記歷代綱紀累朝之實跡以示勸戒志考載一方之風土以驗盛衰譜者溯癸祥之源表祖宗之德敘通族之派雖支分派別而木本水源左昭右穆歷世而了若掌觀可以為後世法者莫此為善稽考我上官氏自荊楚懷王稚子名子蘭食封天水任上官大夫之職以上官為姓後世即名為上官氏也我族之盛由來遠矣周秦之際豈乏偉人而祖龍一炬迄無可考東漢章帝時之上官傑異於昭帝時之上官傑人品有不同也李唐人文蔚起而首興則西台侍郎上官儀直諫忤旨視稿秤能千古秤全人馬後歷五代炎宋元末洎我國朝代不乏賢在載舊譜歷歷可考吾始祖友貴公於元末年由江右徙楚北佷陽城至今凡十七世堂構留貽簪纓不絕其歷代祖先聚族散住田園廬墓班班可考自縣城沿頭溪缺門山以及花橋磨市峰山等處人淹濟上悅禮樂而教詩書務根本而勤儉皆我友貴公一脈流傳本支百世者也予幸生上官氏後愧不能為祖先光每憶先大人篡修家譜回祿灰燼蕩然無存方報無涯之痛邇來通族派衍漸多淆亂若無定譜以歸晝一數傳而下將有尊卑失次不知孰為祖孰為昆弟孰為子孫且恐同姓為婚弊亦難免嗚呼亂祖亂宗皆自亂派姓其流弊可勝言哉予靜思心悸妄凝正名之例將歷代宗派編成詞句為後代子孫遵之則並將歷代先祖名諱各房位次詳註明晰不致錯漏惟冀我上官氏大眾抄錄珍爾藏之以傳為家乘庶乎百世之下可數典不忘亦如國之有史邑之志而了若掌觀焉耳是為序

花萼堂上官氏派序記

古無所謂字派也偏旁為派見史籍者漢有劉琮劉琦字同為派載方策者晉有司馬德宗德文宋齊代興風始盛行蓋士庶家無譜牒往往散處他方歷年允還不復可識則夫立字為派亦猶古人敬宗收族之大義也吾祖自遷長陽以來如友貴公至允字派凡二十一世內有雜派因無定章之弊自道光庚子辛丑有族伯應宿公修譜之際承接允字派作廿字派頒之合族深今繼父志重錄譜牒即將應宿公頒之派以示譜端俾子孫依派命名如珠之貫如蟬之聯尊卑先後有條不紊即後世有播越四方流唯異城者亦得因支錄源祀祖榮宗以免失家派之次亦啟迪之一端也至於派周而後復望後嗣善繼者繼而增之

三陽劉氏續修宗譜序言

夫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尊莫如天,親莫如祖。吾劉之先本祁氏也,在堯則為陶唐氏,在夏則為御龍氏,在商則為豕韋氏,在周則為杜氏,在晉則為范氏,在秦始為劉氏。凡六別其姓而炎漢興焉,其後吾南華劉氏系楚元王交之後也。至校書向十一代曰遐仕晉為妥成太守,因家於邑北之笪橋。遐十世至延世隋為尚書郎始徙邑西之下村。十七世傳遜,遜之子曰賖曰賄。賖仕唐為指揮使,二子曰禎曰祥,禎仕兵部圓外郎徙居茶陵劉氏,祥仕太子賓客徙居永新城北至七世而有丞相沆,今為中村劉氏。賄生三子禋,禋生承貺、承崇、承美。貺徙居太和上村,崇居永新中村,美仍居下村至五世學士弇,今為龍雲劉氏有遷新喻狄斜至八世有隋國公敞彭城公攽今為墨庄劉氏。貺生子二曰謙曰諆,諆仍居上村孫茂齡徙居茶陵馬頭市今為馬頭劉氏。謙子五代時自上村徙居上城,今為上城劉氏,八代富辰公為瑞州左城鹽稅,子孫析為八堂,至國史提管應衡公續編未幾亦兵燹毀之,繼而監察御史廷盧公工部主事尚平公於隆慶間子孫?衍分徙續編。

泒世遠不絕,至戴家礱三十五郎宗孟公九世傳登仕郎俊翁公子曰景祥曰用和曰帝榮曰必誠,誠公徙居邵東中鄉三都余田今為水凍劉氏,榮公之子曰應才居中村三都黃土壩今為上山劉氏,用公之子曰惟吾居鄉上一都石界今為太平劉氏,吾公次子定漩徙居祁陽上文明鄉六都今為文明劉氏,兄弟子侄明初而居丐至盤節公肈祺公系景祥公四世孫也,有族兄容惟善公由明進士除授廣西桂林府臨桂縣隋任治所秩蒲轉升陸安知州,路經衡祁通衢,因念同堂叔祖躬親問候見山水之毓秀楚南久稱三湘之盛風俗之淳龎衡寶素為漁枚之地意各眷戀金蘭同心,於是祺禎三公初居邵東一都蘭薗界頭復遷三都今為三都今為小沖劉氏,禎公之孫曰啟正居珻塘一都穀皮村今為祖山邊劉氏,今公兄弟居衡陽西鄉金蘭五都今為曲蘭劉氏,各泒子孫因家焉迄今數百年矣時雍正歲次癸丑安福下村省我公在衡會及語此豫章舊族重修三村一源宗譜雲茶陵湘潭武陶及衡於族曲蘭實屬一本恐世遠年湮糾衡備費附修通譜存。

但衡等復念在楚一泒宗人分居三郡道里遼隔族屬遠隔將昭穆衍序名字湮沒沒塟紛洧難稽,於乾隆戊午年冬躬親跋涉請命邵郡族長咸以續修為念受(愛)稽祺公所遺養宏公所寶老譜彼此無異,今己未春同邵邑族長錦升公彩成叔東作弟等聚世德堂祠內廢寢忘飱集帙授梓題名三陽劉氏續修宗譜其班衍詩句照依通譜無殊而籫纓圖。

命舊序畧刻吾三村分泒以來者有凡例約訓並各序跋傳記一一刊述共計三十二集與各邑族房藏之本雖百世之遠昭穆具晰親疏不洧誠足傳奕葉以傳信而丕揚先烈於無強雲。

河南內鄉吳氏宗譜序言

河南內鄉吳氏宗譜序言(第一部分):吳姓溯源考

中華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代學者十分重視譜牒之學。有關著作層出不窮,修撰族譜蔚然成風·研究、揭示姓氏的淵源、變遷,記述族人的軼事傳略,對後人對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中華姓氏繁多,從古至今約有12000個左右,現時為3000多個.吳姓,自古就是一個重要的氏族。號稱「天下第一世家」。據記載: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吳泰伯世家》就是赫然名列世家第一,「天下第一世家」即取意於此。吳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據說是以宋朝皇帝的趙姓為首,吳越王的錢姓為次,第三至第八則為當時后妃與重臣之姓,可見吳姓為宋初之名門望族。近人李濟在《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書中對明代姓氏的排序,吳姓排為第六。現代統計數據,吳姓為第十大姓,約佔總人口的3.5%,絕對值約為4千萬人。   

說法一:在先秦時期,「吳」與「虞」不分,兩個字可以通用。所謂「虞人」也就是「吳人」,「吳人」也就是「虞人」。以虞為國名的有兩個,其中之一就是吳周章的弟弟仲武被周武王冊封的虞國。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晉借道伐魏,回軍途中滅虞,虞國大部分百姓以吳為姓,繁衍生息成吳氏家族。 

說法二:吳氏起源據《史記》記載自伏羲氏之後裔古公亶父開始。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生於商王朝末期,受封為西路王(諸候)。膝下三子:秦伯、仲雍和季歷。各個和善仁慈,寬厚正直。為讓王位,泰伯,仲雍離開皇室,帶著部分自願追隨他們的人,從陝西的岐山遷移到東南沿海的長江三角州(今江蘇)落戶。泰伯仲雍入鄉隨俗斷髮紋身,與當地民眾深結誼緣。當地望族豪紳知此二人是周太王后裔,便擁泰伯為王,建立國家--勾吳。泰伯無子,崩後仲雍為王。相繼七百餘年二十五代,後被越國所滅。泰伯建吳國,開創吳姓,故奉為開姓始祖,仲雍為傳姓始祖。 

吳姓自此始。

吳全盈撰

二00五年九月

河南內鄉吳氏宗譜序言(第二部分):第二次修編之前

吳門十四世建勇、心勤,十五世光富出於對族譜的由衷傾愛,辛勤奔波五年之久,於一九八七年列印成冊。這是吾族第一部族譜,儘管只編續到十五世光字派,儘管比較簡單粗朴,儘管還存在一些訛誤和缺陷,但仍應肯定這個列印本問世的意義及參與整編人士對吳氏的貢獻。同時也為我們此次編寫族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肯定這一點,我們特意;用列印本前言作為序二。

吾吳氏自成化年間(公元一四八六年)由山西洪桐縣吳家館街(街外老墳有碑可考)產業地入清明社戶付二十串錢遷居內鄉縣,原屬一本相傳戶數千家,散居戶星羅棋布,在王河、吳河、卧崗(吳崗)、栗園、三岔、雁嶺、岞嶇、城郊、堰坡、趙店、大范營等處。若能挨戶搜集共成吾吳氏一部族譜全書,方合愚等始願。但遷徙不定各處一方,加上才疏學淺,財力困難,遺漏甚多,錯誤不少,請各支父老子弟原諒,更望各支父老督催賢孝子孫熱心公益者將其序派完善,同集一部族譜豈不幸哉。

國史家譜同一理也,追根溯源猶如水木之思根本之意。凡物尚有返本思源之意,為人者豈無尊祖敬宗之心?古人曰:三代無譜者大不孝也。國家繁榮富強本不離民族之興旺,吾族為整個華夏的一支,在這塊歷史悠久沃土上繁衍生息,人繁丁眾,即為吾族自豪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願民族團結,尊祖宗先輩的文明美德代代相傳。

公元一九三六年,定遠公懷著吳門族情建祠堂於蚱嶇吳溝,後也被毀。

廣西梧州《岑溪龐氏族譜》序言

夫,盤古開天劈地,始奠乾坤;成周啟宇賜姓,遂立姓族。倉頡創造文字,終止結繩記事。魯訂麟經,晉垂孤筆,於是國有史,邑有志,氏族有譜牒。國有史而載朝代之盛宴,家有譜而記世系之源流。況木發千枝皆同一本,水分萬派實出一源。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啜之義。尋根溯本,飲水思源,理無異也,修譜之義明矣!且修譜而促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則天下太平。無史之國似無本之木,無譜之姓如無源之水。

(無家族傳之姓氏,其後代子孫,安知其列祖列宗是何人,居何地,葬何處?安知其承傳世系,親疏遠近,輩份尊卑乎?)

況我族自明朝入岑,迄今四百餘年,相傳近二十代,沒有一本完整系統的族譜。前人記載,只有各分支流水部,且傳抄已久,殘缺不全,世系混淆,錯漏甚多;一房之中亦不相通,或字輩又別,各行其是;或則棄輩取名,隨心所欲。特別是文福公之前,珠璣流徙,佛山、南海定居及至分支北流,千餘年歷史,無法考查,這是我族之一大憾事。況盛世修史,為歷代之壯舉,我輩如不乘此大好時機編修族譜,誠恐年移時馳,人口增長,徙散各地,開支發族,勢必更難稽查,豈不愧對列祖列宗和子孫後代嗎?故我族有識之士,倡議編修《岑溪龐氏族譜》為廣西乃至全國《龐氏通書》增添光輝一頁。這是我族一大盛事,也是我族宗親的共識和心愿。

編修族譜是一項複雜、細緻而艱巨的宗親系統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歷史資料、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耗費一大筆資金和物力。這些都得到全族宗親的積極支持,鼎力相助,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特別是編委成員精誠團結,不辭勞苦,宣傳發動,搜集資料,籌集資金,整理編寫,用汗水和心血凝成此譜。《岑溪龐氏族譜》的誕生,結束了我族無譜的歷史,是我族的一件大喜事。在此謹向全族宗親和編委成員們予以致謝!

《岑溪龐氏族譜》內容豐富,結構嚴謹,包括龐氏起源、宗支世系、宗祠概況、輩份排序、知名人士、先祖墳山、捐資芳名等十多個篇目,是一本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寶書和精神財富,是紀念祖德宗功,弘揚我族優良傳統,啟迪後代,奮發圖強,為族爭光不可缺少的教材,是留傳子孫的珍貴禮物。請珍惜和妥善保存。寶書在手,其用無窮。以祈家庭之興旺,事業之有成,財源之廣進。願我族更加興旺發達,子孫衍慶,蘭桂騰芳,英才輩出,振族興邦。朝朝英賢銘史冊,代代裔孫譜新篇。

  謹此為序

  赦良公第十二世裔孫仕柱拜裔

山東省新泰市曹氏族譜序言

子孫之興廢視乎,祖宗之貽謀,貽謀善則興,貽謀不善則否,理固然也;吾邑族姓莫繁於曹氏,然皆散處各村不相聫屬,獨邑西南関橋東曹氏一支,按其譜牒始祖,兄弟二人長性善次性魯。自明時由棗強遷來遂家焉。卜兆於平陽郡之南阡嗣,性善公後遷於西都荘,更卜塋地之南,迄今三百餘年,歴傳十餘世各支均有譜系。

生存載譜牒者,數百有入黌;宮者食廩餼者;貢太留膺寵者;書香相繼代有聞人。自前清乾隆至同治壬申間,其族譜凡兩修詎今又近百年矣。現因林地攤塌戶口蕃衍,加以年荒兵燹遷居他鄉里居。

莫紀者所在多有倘不再為修,輯代遠年湮譜系恐無征矣;族人尚賢允友志全貞先尚德盛先尚忠守先諸公,見及於此會族眾,謀更修之並議建築林牆壯觀,瞻今石譜已成牆垣完整。

庶幾昭穆有行,親疏有別,長幼有序,使後世子孫春秋致祭,嵗時伏蠟皆相與,盡其歡欣愛洽之情;稍遠者亦相親睦其行,葦之敦耶葛藠之庇,耶篤其根而枝是茂於,以保世滋大垂裕,無窮也觀此不特,可以示鄉黨鄰里,而尊祖敬宗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亦可見其祖宗貽謀之善也。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

萬盛鄧氏家譜前言

來源:文化印象- 萬盛黑山論壇

萬盛鄧氏家族祖籍江西。明清年間萬盛地處偏僻山區,人煙稀少,大批移民來此落戶。我祖先人也隨著西遷來到萬盛安家落戶定居下來。主要是經營商務,隨著人丁興旺,便有做小買賣的,有趕集擺布攤的,有開茶館的、飯館的、有搞醬菜鋪、有賣花店開機房的;也有搞小作坊、染布坊、小白礬廠的、更有診病開中藥鋪的等,各種經營職業以謀生。鄧氏家族發展很快,人多街房連成一片,有「萬盛鄧氏半邊街」的說法。

萬盛鄧氏家族族譜的字輩排行是:「祖德流芳、文章(卓)啟後、桂馥蘭香、玉鼠今有。」十六個字。後鳴說:「玉鼠今有」四個字各房對此各有看法,意見不統一不能算數,「章」字應為「卓」字,即「文卓啟後」,這就出問題了。以前的族譜字輩已無法考證就不管了,就按現行族譜已到盡頭「香」字了,再過十來年家族子孫取名便無譜可循了,子孫的輩份關係便會混亂,因此,迫切需要續譜,維持族人的血緣關係。怎麼辦呢?鄧後鳴、鄧馥璋、鄧馥楠三人商量,決定找我族長輩長者來定為好。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的鄧後炎老人由重慶到南川金佛山避暑療養之際,派馥璋去南川彙報情況後,由後炎長輩親筆題書了:「世紀隆新、道羲宏揚、振興華夏、百代榮光。」十六個字作為族譜的延續,由後代子孫遵循。這十六個字很有現實意義,指出二十世紀也過去,二十一世紀新千年的到來,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第十個五年計劃的開始。這就是家譜民族形式貫以社會主義內容的作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教育家人的一種新形式。

在舊社會,在清王朝時期,為了招賢納仕,廣集人財,每隔兩年在京城舉行遷試。根據考試好差排列錄取為狀元、秀才等各種學位的稱號。我祖先人鄧卓楠錄取為「貢」,為了表彰他,經清朝廷同意特建「大夫第」住宅一座。「大夫第」特別豪華,氣派很大,與普通民宅不同,簡略分述如下:

「大夫第」建在小丘土坡上,座南朝北,南接萬盛大街,北大門外平壩,台坎下有川湘公路橫過,西去「三元橋」,通綦江縣,東通南川和貴州。建築面積約兩千五百平方米,依山勢建造,是舊式大磚,標準條石木結構,由戲高台,住宅觀戲廳,花園組成古老式四合院群體。首層地面及承重牆柱子基礎全部為方正條石,地面方石磚鋪砌,所有建築物聯結通道均用條石砌築,下雨行走不帶泥土。北大門前是用標準條石砌階梯約25步台階,再前面是標準條石板鋪砌平壩約100平方米,地板中部兩側豎有兩根高8米的帶斗旗杆標幟。在平壩的兩邊是花園各約100平方米,牆院內栽有水果樹和花草。在大朝門頂上方掛有寬1.2米,高2米,有光漆面上刻有「大夫第」三個大金字的立扁,朝門兩邊柱上掛有光漆面小金字條幅扁對聯相培襯,大門外牆面兩側長30米,高12米用白灰抹面,形成高大形象,有氣勢磅礴之威。從大門進去就是四根50公分直徑木園柱,間距4.5米見方支撐台上戲台及房面結構。戲台層高4.5米,看戲者從戲台樓下步入台前露天壩觀看,觀戲天壩約150平方米。露天觀望池兩側是廂房,廂房臨露天池樓上長廊供眷屬看戲,其後是閨房,廂房內有天井頭面人養魚池,花園卧室設施。主體牆建築除山牆為磚砌體承重外,其餘梁、柱、板及門窗均為紅、柏、桔木料製作,外表和門窗內外表面均刻有花紋,花格線條,並塗刷各種色漆。外表面刷有光色漆為主色;室內刷乳白色高級油漆,木地板刷褐棕色並打臘。屋沿下和窗間牆外表面刻有八仙過海等人物和彩色山水畫等圖案,真是描繪得太美了,與小說中大觀園差不多少。在戲台正對面是客廳迎接賓客及晏請場所,兩側是書房,客廳前有條石台階可步入露天觀望池。廳里有八根30公分園柱距五公尺對稱排列,上頂木屋架木樑連成整體,在柱、樑上均有刁刻的用金色刷塗字跡的橫額豎對聯作裝飾,廳內擺有經刁刻的高靠背的椅子和高茶几互相互輝映,光彩耀人,蓬蓽生輝。戲台、兩側廂房的觀賞廳等屋面均有大青瓦四面落水,組成中國式四合院房群,庭院四周均是高牆,女兒牆露出屋頂,上蓋小青瓦堆雜花飾。還有觀賞廳和住宅樓房,頂屋脊端頭做有龍頭魚尾上翹式民族形式做法結尾。

「大夫第」這件事說明了文化人是很香的,在各朝代的歷史時期,沒有文化是不得行。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戰爭年代和慶祝會建設中,更加需要千千萬萬的文化人。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都需要文化人。工人學文化,農民學文化熱火朝天。有文化就能學科學學技術,發展科技就能建設好我們的國家。因此,我們各家親人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學好文化,努力工作掌握科學技術,發展科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展各自的優勢,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作出貢獻,國家富強了,人民生活才能得到改善,我們個人才能富裕起來。

萬盛座落在老子河畔,川湘公路經三元橋繞萬盛北面通向南川市最後到達湖南境內。關於老子河的名稱來歷。據南川縣誌和萬盛區志記載:老子河原名潀(讀叢)河,又名平灘河。因周孝子背炭侍奉線裝,一日,山洪瀑發,河水斗漲把周捲走,沖了十多里遠,因周思母心切得以生還團聚,鄉人傳誦,後人逐漸叫為「孝子河」而得名。

「孝子河」原有一座用長條石搭建的平灘橋,因搶修而自毀。前清「道光」帝時代,有鄧氏家族的祖先鄧九光自籌資金,同時向社會賢達募集部份錢財,在萬盛街西頭老子河上用砂條石建造「三元橋」一座,當時聘用建築好手,能工巧匠歷時屢年,從「道光」帝後期開工,於「咸豐」帝元年竣工落成(一八五一)。「三元橋」的含義是:祝願萬盛人三元(狀元、會元、解元)高中!

三元橋氣勢雄偉,精工細作,基礎牢固,一百多年來仍發揮著作用。三元橋橋面長約三十公尺,寬約十公尺,高約二十公尺,著加上兩端引橋石台階,總長約五十公尺。橋面南北側面欄杆兩頭均有石獅,石象突出於欄杆上作護橋裝飾,橋中南面欄杆設有橋廊土地廟一座,供路人頂禮膜拜之用,橋下中孔頂上懸掛驅邪寶劍一把,以保大橋平安。總之,「三元橋」的建造乃鄧氏祖先為當地鄉親的造福。

遵照祖訓,萬盛鄧氏家族的族譜為:「文卓啟後,桂馥蘭香,世紀隆新,道義宏揚,振興華夏,百代榮光」。


推薦閱讀: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駁斥英媒關於艾未未報道
關於心裡難受的句子
關於母愛的詩句,歌頌母愛的詩句
關於引渡和破解
關於凈土宗

TAG:家譜 | 序言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