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生革命?
07-03
變革是政治生活最為重要的特徵之一。 許多涉足政治者定然會同意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論斷:「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但政治思想家們對於變革的態度卻彼此差之千里。 保守主義者往往流露出 「 保存的渴望」,並在連續性和傳統的名義下抗拒變革,而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則通常歡迎變革, 視之為進步的表現。 進步信念深刻地體現出一種信念, 即相信人類理性和能力能夠推動歷史前進,並通過智慧和知識的積累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轉載時,請尊重我們政治理論研究團隊,感謝劉德注同學的辛勤勞動,請註明微/信/公/眾/號:hlw166或者附上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謝謝合作。) 不管變革標誌著進步還是衰敗、 成長還是衰落, 它都是兩個過程中之一的產物: 演進或革命。 演進性變革一般被理解為改革,即社會或政治體系內部逐步和漸進的改善過程。 因此, 改革代表著連續性的變化, 一種制度的重組或重構, 而不是廢除或取代之。另一方面,革命則是根本性的變化,會徹底改變政治秩序,往往會造成與過去突然且常常很猛烈的斷裂。人們對於革命的性質、革命最有可能發生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環境仍然眾說紛紜。 1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 馬克思主義者對 「 革命」一詞有非常特定的用法。雖然他們也承認革命是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 牽涉到政府更迭或全新政權的建立, 但將這些變化解釋為更深社會變化的反映。 根據這種觀點, 革命在本質上是根本性的社會變革, 即一種經濟制度或者說「 生產方式」瓦解並由另外一種所取代。所以,一些馬克思主義者會拒絕1776年美國革命帶來革命性變化的觀點,因為它雖然使美國脫離英國殖民地獨立, 並促成憲政共和體制的創立, 卻未觸動所有制和社會結構。 儘管如此, 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仍將英國、美國和法國革命解釋為「 資產階級」革命,因其標誌著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較漸進的轉變。根據這種看法,革命不純粹是突然和劇烈的政治大變動時期, 而是更長期、 更深刻的社會轉型期。例如,俄國革命開始於1917年,一直持續到1991年蘇聯解體,但「 建設共產主義」 的目標仍未完全實現。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革命源於社會經濟層次存在的矛盾。革命在本質上反映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 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衝突。因此所有階級社會都註定要消亡。馬克思相信,革命標誌著階級鬥爭走向公開衝突的轉折點, 一個階級將會推翻或取代另外一個階級。正如法國革命被解釋為「 資產階級」革命一樣,後來的俄國革命被看作 「 無產階級」革命,它開啟了建立社會主義並最終完全實現共產主義的進程。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 當階級制度(即「 生產關係」)變得束縛生產技術和創新(即所謂生產力)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開始了。他相信,這將激化階級對抗, 使被剝削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無產階級)產生 「 階級意識」。當無產階級產生階級意識時, 它將變成革命性力量並在反抗中自發地興起。 在馬克思看來, 革命性變化是必然過程的一部分, 它將驅動歷史經過一系列重要時期,最終建立沒有內部矛盾的無階級社會。然而,革命沒有按照馬克思所預想的那樣來臨,並未在他所預測的中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生。 階級制度沒有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束縛, 資本主義反而顯示出了對技術創新似乎無休止的追求,不斷地提高生活水平(儘管有時不穩定) 。結果是,無產階級在政治上表現冷漠。 20世紀發生馬克思主義革命的地方遵循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模式。 1917年列寧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在兩個重要的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首先, 古典馬克思主義者將革命描述成客觀條件成熟時必然發生的階級社會的解體過程, 列寧則抓住了革命必須「 製造」這一點。儘管1917年二月剛發生了據認為屬於「 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無產階級人數很少且政治上也不成熟,但布爾什維克仍在 1917年十月掌權。第二,列寧認識到需要以「 先鋒政黨」進行政治領導,布爾什維克 (後更名為共產黨) 擔任了這一角色。 因此嚴格說來,俄國革命更象一場政變而不是人民革命。 與導致沙皇下台的二月革命不同,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權力沒有在群眾手中,而是由一群緊密團結的革命者在他們的名義下掌握。許多人因此認為, 20世紀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旗幟下建立的共產主義政權,扭曲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想。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另外一個重要轉變, 是農民取代無產階級成為 「 革命階級」。 列寧在1917年談及城市無產階級和農民聯盟時曾暗示這一點, 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則更加鮮明地建立了這種聯盟。 中國革命是一場在農村而不是大城市進行的農民革命,拉美、非洲和亞洲另外一些地區後來也採用了這一模式。 在實踐中, 馬克思列寧主義往往被當作一種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有吸引力的現代化和工業化意識形態,而不是充當社會革命的哲學。 2 非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 現有的非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各式各樣, 就強調社會衝突的重要性而言, 這些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並無二見, 但在兩個重大方面同後者存有分歧。首先,它們並不將政治事件僅解釋為深層經濟或社會發展的反映。革命更多的被理解為政治體系而不是社會體系的變化。 第二, 革命不是被看作必然的進程(即歷史邏輯的發展結果) ,而是特定政治和社會環境的產物。 但對於何種環境以及哪些社會政治因素會促進革命的發生,人們仍有相當多的爭論。 影響最大的革命理論之一, 形成於政治研究的系統論取向基礎上。該取向意味著,當政府的「 輸出」 與 「 輸入」 或加於其上的壓力平衡時, 政治體系將趨向長期穩定。 革命由此可理解為政治體系的 「 失衡」狀態, 其成因是體系本身無法對經濟、 社會、文化或國際變化做出回應。如查默斯·約翰遜在《革命性變遷》一書中指出,當政治體系在競爭性的變革要求壓力下崩潰時,革命便在「 多重功能失靈」條件下發生。例如,俄國沙皇專制政權的倒台, 已證明是它無法回應早期工業化, 以及一戰造成的混亂和士氣低下所產生的綜合壓力的結果。同樣可以認為,20世紀後期蘇聯和東歐的正統共產主義政權瓦解,也是因無法處理受良好教育及政治上更成熟的城市化人口增長所產生的緊張關係所致。 但是, 系統分析往往忽視促使革命猝然發生的很重要的主觀或心理因素。 第二種革命理論發展來自社會心理學的課題, 但可能是托克維爾在嘗試解釋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原因時首次使用。這些理念發展成為一種「 預期升高的革命」模式。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指出, 革命的發生很少是由於陷入絕對貧困和總體剝奪,此類狀況更多地與絕望、聽天由命和政治惰性有關。相反,革命往往是在政府長期高壓統治後放鬆控制時發生。正如托克維爾所言,「 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就是它試圖改進其方式的時候」。比如, 1988年路易十六召開三級議會促成了革命, 1980年代後期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也使革命席捲東歐。 改革不能滿足政治變革的要求, 相反卻能提高人民的期望並催生了革命熱情。 泰特·格爾所著《人們為什麼造反》一書對這種革命理論有經典的論述。根據格爾的觀點,造反是「 相對剝奪」的結果, 源自人們期望所獲 (其期望值)與實際所得之間(其能力值)的落差。 因此, 當促成預期升高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時期驟然逆轉時,革命最有可能發生。在《人們何時與為何造反》一書中, 戴維斯根據J形曲線的革命理論做出了解釋。字母J的形狀代表了期望升高而後突然停止的時間段。 相對剝奪的概念頗有意義, 它使我們注意到, 人們對其地位的認知比他們的客觀環境更為重要。人們如何評價他們相對於過去或他人的狀況是關鍵。例如, 1980年代後期東歐普遍的不滿和動蕩,部分原因無疑是受西方資本主義人民享有的富足和政治自由的刺激所致。 第三種革命理論集中於國家自身的長處和弱點, 而非政治體系內部存在的壓力。只要國家擁有維持穩定的強制力量和利用強制力的政治意願, 那麼它就能承受任何內部壓力, 此說法具有一定道理。 從這種意義上講, 合法性喪失的結果不是革命就是鎮壓。無可否認,德國希特勒、伊拉克薩達姆等政權只要確實採用恐怖和鎮壓手段粉碎內部反對力量, 便能夠苟延殘喘。 此類政權中的政治變革較有可能來自政治或軍事精英內部的反叛,而不是人民革命。 在法國革命、 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的比較分析中, 斯考切波提出了革命的社會-結構解釋,強調一個政權在國際上的軟弱和國內的無能將會導致其崩解。 例如戰爭和侵略常常在加速革命形勢方面具有決定性作用, 1911和1949年的中國、 1905和1917年的俄國均是如此。在國內政治中,當國家難以指望軍隊的效忠,或不在具有決心與決斷力實行廣泛鎮壓時,它就會變得易受革命的打擊。 東歐事態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是蘇聯和戈爾巴喬夫不願意准許鎮壓或者對新生革命進行干涉壓制, 而蘇聯早先曾在東德( 1949) 、匈牙利( 1956)和捷克斯洛伐克( 1968)使用過這些手段。 1 總結 ◆革命就是由未經法律允許之大規模行動所構成的人民暴動,其目標是改變政治體系。人們以各種方式來解釋革命,分別將其描述成據認為更深刻社會轉型的癥狀,政治體系失衡的標誌,升高之預期受挫的結果,或國家效能衰落的產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餐飲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代,不變革者,會被革命。
※一顆頭顱與一場革命——清末亂局中的端方之死
※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
※為什麼改革比革命更困難?
TAG: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