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附四:清代題材文藝暨金易

作品研討會文摘近年來,反映清代生活(特別是清宮生活)的文藝作品。愈來愈多,這些作品的檔次和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違背史實,一胡一 編亂造。已故學者金易(即王錫,原系北京二中教師)與夫人沈義羚先生合著的《宮女談往錄》(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以其「高水平、高品位、高檔次的珍品」(劉紹棠語)贏得了海內外讀者和專家的好評。為了引導作者、影視編導者嚴肅而準確地創作歷史題材文藝作品,並為表達對金易先生緬懷追思之情,北京二中校友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文藝研究室、北京市寫作學會、《北京晚報》五色土、劉紹棠研究會、紫禁城出版社、《中國教育報》文藝部、《光明日報》書摘,於1995年1月25日在恭王府聯合召開了「清代題材文藝暨金易作品研討會」。朱家氵晉、李希凡、劉紹棠、韓作黎等60餘名專家、學者、作家、教育家以及北京二中校領導及部分校友出席了研討會,與金易先生共事的潘遜皋先生親臨會場;金易先生的夫人沈義羚也到會並發言。

金易先生終生從教。40年代到50年代初,曾與慈禧太后的敬煙侍女何榮有過密切的來往。他從這位老宮女的口中,深入具體地了解了清末宮廷里的種種內幕,晚年與老妻沈義羚根據老宮女的談話內容追憶補記,創作出23餘萬言的《宮女談往錄》。全書以那拉氏晚年生活為中心,反映了她不恤民脂民膏,窮奢極侈的宮廷享樂。與會者一致指出,史實的真實性與作者一精一湛的藝術技巧的完美結合,是這部《談往錄》最顯著的特色。對這部《談往錄》的史學、文學、民俗學意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對作者洗鍊古樸、無懈可擊的文學語言,巧妙周到並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構思,表示十分欽佩。有的專家還指出,這部《談往錄》對澄清清宮裡許多重要事件的真相,準確把握慈禧、李蓮英、光緒、珍妃等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和感情世界,都具有「以正視聽」的意義。

現摘錄研討會的部分文章以饗讀者。

好學不倦師之作劉紹棠張慕理陳援

近年來,文藝界大「炒」清宮軼事秘聞,恕我們直言:上品罕見,低劣充斥,一件本來就有水份的傳聞,炒來炒去混淆視聽。就說大太監李蓮英吧,硬被人說成西太后的「面首」,著者煞有介事,讀者以訛傳訛。然而在眾多的清宮紀事中,也有高品味、高水平、高檔次的珍品,我們手邊的《宮女談往錄》就是值得推薦的一本。

《宮女談往錄》(下簡稱《談往錄》)是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在香港和北京先後出版的,作者金易、沈義羚。兩位退休教師戰勝病魔嘔心瀝血數載,作此宏篇巨制。這本書取材角度獨特,考證探索認真,結構新穎,文筆優美,京味兒十足,是難得佳作。就連著名紅學家、古建築學家、北京大觀園的總設計師楊乃濟寫的序和劉曜昕先生的附錄,都與全書呼應默契,使人讀來是美好的享受。對這部23萬字的作品,楊乃濟評其特點為:「先生之作貴在嬴得了真、善、美三字。」

「真」即科學一性一。實事求是,考證分析,真一人真事,是紀實文學的基礎。金易先生早年請過一位何姓老婦幫做家務,前後接觸10年。這位何媽媽就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女榮兒。榮兒13歲入宮,分在儲秀宮當差,專職為西太后敬煙。曾因太后指婚嫁太監老劉出宮一年,後被恩准返宮,前後8年。進宮時由「姑姑」(上一代的宮女)調一教 ,一舉一動符合宮規,數十年習慣不變,晚年困窘,幫傭糊口,但旗人的作派、宮裡人的風範仍存。侍候慈禧起居多年,對皇室的祖典、儲秀宮的規矩、老太后的脾氣秉一性一,了如指掌。接觸太監、嫁給太監,上至大總管李蓮英、二主管崔玉貴、「丈夫」老劉,下到剛進宮的小太監,特別是親如長輩的老太監張福,親身所歷,親耳所聞,了解鮮為人知的內情,描繪了有血有肉的封建王朝的畸形怪物——Yan人,其中「父一精一母血不可棄」一節是榮兒親聆太監張福的血淚泣訴,更為杜撰者所不能也。晚清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珍妃之死,庚子出逃,榮兒雖是宮女,地位卑微,但卻是在慈禧身邊親歷,視角特殊,為旁人所不知者。更難能可貴的是,金易先生本著正確對待史實,如實反映情況,不添油、不加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宗旨,利用老宮女在宮中多年磨鍊、條理清晰的特點,以娓娓敘說的口吻撰成此書。多年來在聽老宮女的敘說中,先生聞者有心,記憶清楚,且在四五十年代幾十次去故宮考證,晚年著書又廣查史料,棄不實者而書,更體現了一個「真」字。

文人「善」境,使著作成為上品,也是《談往錄》一大特點。金易先生祖籍漢軍旗,對旗下人的語言、一習一 俗、情感,了如指掌。多年與老宮女接觸,更有人所不及之優勢。流暢自如的八旗京片子,加上先生自幼「雜學」,大到宮廷祭典、薩滿跳大神、宮中遊戲、宮女乞巧、搶紅,小到旗下人吃大餑餑、養鳥、揣蟈蟈,細緻入微,活靈活現。書中所敘人物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京味兒十足。開卷一讀,就把讀者帶入這樣的境界:猶如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口袋裡揣上兩包一皮高碎(茶葉末),撩一起藍布褂,兜上一兜半空(癟花生),悄悄地到老人家裡,請老人談些清宮瑣事。「牆角里昏燈如豆,煤球爐子的火亮反照在頂棚上,像聽天寶遺事一樣,聽老人如怨如訴地傾吐著往事。」(《談往錄》前言)寥寥幾句,京腔京韻十足,真乃「善」境!眼下京味兒作品不少,有人寫得兩句市井俚語,就認為是京味兒文學了。百人同語,千人一面,看一兩篇還行,讀得多了,會有疑問:「京味兒就這樣嗎?」實際還是功夫不到,只學皮毛,未得一精一髓,未入「善」境。

附四:清代題材文藝暨金易(2)

--------------------------------------------------------------------------------

文章都會寫,美文最難求。有特色、有韻味兒、有厚度的好文章,更是難求。周作人雖是漢一奸一,但作為「京派文人」的一時之宗,仍有可供研究和借鑒之處。不少人師法周作人文風筆致,其實未得一精一髓。金易先生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文學系,從周作人「一習一 晚明小品,業已深得其真髓,隨著年事增高,當年絢麗之文筆自歸於平淡,縝密的文思中飽含了豁達的坦率,使他筆下自有著幽深、冷雋的美」,楊乃濟在序中所言,正道出了金文美之所在。清苦平淡的老北京平民生活,輕聲慢語的老宮女講述,卻又是大滴大滴的滾滾一熱淚。看著《談往錄》,我們似乎親聞親見那太監贖回身上之物,認祖歸宗,拍著父母的墳頭,一聲長號,摧肝裂膽:「爸爸媽媽的血肉,當兒子的一天也沒忘掉哇!」平淡的氛圍中也有強烈的反差,有飽含激一情之筆,令人過目難忘。

金易先生本名王錫,河北玉田人,生於1917年,解放前是北京二中的國文教員。我們和楊乃濟都是北京二中畢業的學生。先生在1957年遇到坎坷,後在工廠從事成一人 教育,「文革」中受衝擊,落實政策後又上講台,63歲中風,右側偏癱退了休,以左手在病榻上寫作。70高齡時,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分章節歷時幾年,寫出了《談往錄》,在《紫禁城》雜誌上登出首篇,連載20期,海內外讀者一致好評。成冊出書的第二年,先生作古,使廣大讀者痛失讀後作之機,令人扼腕嘆惜。我們弘揚此事,不僅是師生親情而偏一愛一,更願介紹千百萬讀者認識這一佳作。雖不敢把老師的作品比作梵高的畫、曹雪芹的書,生前不響,身後成為世界名作。但總覺得在晚清的宮廷紀實文學中有此璀璨之明珠,不應埋沒。希望它對史學、民俗學、文學、影視界及廣大讀者能有裨益,不枉老師心血,也有益後人。如能有更多的人認識該書,也是我們盡一份尊師之心吧!

推薦閱讀:

只有文藝情調,卻沒有生活細節的台北
普密蓬:他是世界上最文藝的國王,一部相機走遍全泰國!
《時間偏好的基因》附文一:《純利率影響文化品味》
因為田子坊而出名的泰康路 / 文藝必看

TAG: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