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是民族文明的標誌 朝鮮學禮曾稱「小中華」
【講壇實錄之三】
禮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標誌
「禮」,是我們中國人,把人和禽獸相區別的標誌。大家知道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天下大亂,司馬遷在《史記》裡面講,「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計其數」。為了做諸侯,兒子可以把親爹殺死,弟弟可以把親兄給殺死,這是畜生都做不出來的事。我們小時候,老年人罵孩子,最狠的一句話就是「你這個畜生」!孔子面對這樣一個混亂的局面,非常傷感地說:「鳥獸不可與同群!」人不能與禽獸為伍,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覺醒,人必須劃清與禽獸的界線。
人與禽獸的區別很多,最本質的區別在哪?我們讀《禮記》的《曲禮》篇可以知道,當時有人認為,人有語言能力,而禽獸沒有。七十子不同意這種說法,因為鸚鵡也能說話,一隻好的鸚鵡,說的話比1歲多的孩子還多,你家戶口本上能寫它嗎?大猩猩也有模仿人說話的能力,甚至能使用簡單的工具,但是它與鸚鵡一樣,終究都還是禽獸。七十子認為,人是按照禮的要求來生活的動物,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特點。如今,有些人長著一副人的皮囊,身上卻沒有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你再能說會道,你那顆心還停留在禽獸的階段,你只是樣子像人。所以,古代的聖賢「為禮以教人」,制定了禮來教育人,讓你「知自別於禽獸」,開啟你的文化自覺,懂得用禮來自律,與禽獸相區別。我覺得,至少不排隊不是人的行為,大家見過雞、狗排隊嗎?它們是禽獸,怎麼會懂秩序呢?
禮是文明民族與野蠻民族相區別的標誌
禮是文明民族與野蠻民族的重大區別。大家知道,中原地區文化發達最早,先秦時候,中原人把四周發展比較滯後的部族成為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孔子作的《春秋》,是一部編年史,把某些歷史事件按照年代順序一件一件記下來,這書好比是一部大事記,怎麼能做教科書?所以後來有許多人都在討論,孔子為什麼作《春秋》,春秋大義是什麼?《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了司馬遷與上大夫壺遂的討論,認為是要揭示出現亂臣賊子的原因與過程,讓後人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
到唐代,韓愈在他的《原道》里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孔子作《春秋》,是要把歷史進展過程中的某些現象記錄下來,教育後人。春秋之世,四夷交侵,與中原諸侯犬牙交錯地雜處。於是就出現了先進與落後的文化近距離互相觀察的機會,時間一長,出現了兩種逆向的轉化,一種是「諸侯而用夷禮」,出現了文化倒退。怎麼辦?「夷之」,把它當夷狄之邦對待,中原諸侯盟會,不再給他發邀請了。相反,某些夷狄之邦向慕華風,積極向中原文化學習,最後學得和我們一樣,這叫「進於中國」,怎麼辦?韓愈說:「中國之。」從此把你看作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
儒家沒有種族歧視 只有文化達標
由此可見,儒家沒有種族歧視,不問你的出身,只看你文化是否達標。中華的文明程度很高,所以吸引周邊民族加入。中華民族人口本來沒這麼多,後來依靠自身的文化魅力,像滾雪球一樣,無論到那裡,就把它們吸引過來了,成為中華的一部分。大家不要小看韓愈《原道》的的這段話,它傳到朝鮮後,朝鮮人很鼓舞。古代朝鮮,習稱東夷,一直到我們魏晉南北朝,他們還處在前國家時期,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家,他們不免有點自慚形穢。看了韓愈的《原道》,才知道中國人沒有種族歧視,所以很受鼓舞,希望早日做到文化達標,就可以「中國之。宋明理學傳到朝鮮以後,朝野上下人人都學禮,從政府典制到民間的冠婚喪祭之禮,徹底地學,結果是徹底底改變了一個民族,他們自豪地說,自己是「小中華」,因為他們在文化上達標了。
北宋理學大家程顥、程頤,對禮的重要性也有很精彩的論述,說:「禮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中原跟夷狄之邦的主要區別在哪裡?說一千道一萬是在禮。中原是禮樂文化高度發達、文明程度極高的民族。它高在哪裡?高在身和心都被禮樂文明所浸潤,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把它丟了,那和夷狄就無法區別了。夷狄進化程度較差,屬於野蠻民族,但與禽獸相比,還是不一樣的,它畢竟還有一些初步的文化。中原文明如果滑到夷狄之邦還不剎車,還繼續下滑,那就真成了禽獸。這就是中國人的進化觀。同志們,有些事我們想想,心裡非常難過,我們的遊客每年把幾百萬、上千萬錢送給別的國家,可是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說你好,都不拿正眼看你。因為你們不文明,不懂禮。二程把動物界劃分成三個檔次,如今,我們處於那個檔次?希望大家好好想想,該踩剎車了。
作為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我們的擔當在哪裡?不少人讀聖賢書,只是把它當做外在於我的寫作資料,用來寫論文、評職稱,跟社會進步毫無關係。我對宋明理學非常敬佩,是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很崇高的擔當。宋代是理學非常發達的社會,司馬光、二程、張載、朱熹等都不作空論,他們身為天下先,為萬世開太平。司馬光是大儒,嘔心瀝血,勤於政務,極受社會尊重。老百姓做做錯了事,非常惶恐,擔心的不是會受到怎樣的處罰,而是擔心被被君實(司馬光的字)看不起。一個人的道德力量,能達到這種程度,這才叫知識精英。他可以化天下,而不是天下把他化了。司馬光死的時候,洛陽市民罷市,不做生意了,靈車過來時,百姓巷哭,如喪考妣。司馬光、二程、張載、朱熹身為天下先,制訂家庭儀軌,垂範天下,對確立宋代社會的文化導向,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禮正身以成君子 禮是用來實踐的
中國人品評人物,喜歡以「君子」、「小人」作為判詞。什麼是君子?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存在心裡的東西:一個是仁,一個是禮。君子有一顆仁愛之心,時時刻刻在他心裡;所以他待人、待事就會有敬意,就會有禮。一個人沒教養,像不像君子,通常能看出幾分。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民族復興的階段,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民族的代言人。我很很期待長沙能夠給全國做一個典範,讓每位市民都成為禮儀大使。禮是什麼?《左傳》上說,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是「國之干」、「身之干」。是讓我們從普通的人走向君子的橋樑。所以,司馬光《資治通鑒》得第一卷第一句話就是「天子之職,莫大於禮」。
沒有天生的聖賢。中國人的理想,就是要通過學習和修為成為君子。《論語》裡面時時把小人跟君子對舉。完成了道德修為的叫君子,不願意修為的叫小人。從小人到君子的不二法門是禮,禮者是我們正身工具。
古人說:「禮者,履也。」禮是要踐履、付諸行為的,而不是光用來說的。《禮記》說:「行修言道,禮之質也。」我們如果能這樣認識禮,我們的自覺性就會很高。要教育民眾知禮、守禮,離開這一點,教化就不能成立。普遍推行禮儀教育,就可以營造好的氛圍,讓身處其中的人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我這裡有一杯熱水,放一顆糖在裡面,不必動它,它自己慢慢地就化了。因為有氛圍、溫度。我們應該要一個一個社區、一個一個單位滴發動,人人都來做,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這項工作遲早要做,做比不做好,早做比晚做好。《禮記》還說,「為政不以禮,政不行也。」不通過禮,你的政教就推行不開。禮義、辭讓、忠信,都是道的內涵。古人把這些說得很清楚。
讀經典不應偏離儒家軌道 最終要落實到禮
如今許多地方的孩子都在讀經典,這是好事,但也有的地方光強調背誦,而不及其餘,這就偏離了儒家的軌道。荀子說:「學惡乎始,惡乎終?」學習應該從哪裡開始,又到哪裡結束?荀子說,「始乎誦經,終乎讀禮」。要從誦讀經典開始,經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態,是民族價值觀的載體,你不讀經典讀什麼?不讀佛經,怎麼了解印度?不讀《聖經》,怎麼了解歐洲?不讀《古蘭經》,怎麼了解阿拉伯?
誦經是開端,最終要讀禮,儒家所有的理念最後都是落實在禮上。你若沿著這樣的邏輯度過一生,那麼你「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你開始是「士」,什麼叫士?「志於道者之謂士」,有志於追求道的人叫士。這個意思直到今天還被我們繼承,大學讀了四年,拿到的學位叫學士;再讀三年叫碩士,再讀三年叫博士,一生最高的學銜叫院士,這裡面都有一個「士」,大家明白其中的內涵了吧?你從一位追求於道的士,通過誦經,通過踐行經典中的思想,最終才有可能成聖成賢。
顧炎武對禮很有心得,他說,「禮者,本於人心之節文,以為自治、治人之具。」禮以人的天性為本,是最合理的,所以我們把它作為自治、治人的工具。文化不就是這樣嗎?先是用禮自己管好自己,再用禮去管好別人。顧炎武又說:「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禮興起來了,民眾就一定能治理好;禮被廢除,民眾就必定亂了起來。顧炎武是明末清初最偉大的思想家,我們對他的話要足夠尊重,要去仔細體味他為什麼這麼說,道理何在?
你們湖南的一位名人曾國藩非常推崇顧炎武。曾國藩也是一位大儒,他時刻都在想如何治國平天下。他說:「葢古之學者無所謂經世之術也,學禮焉而已。」古代沒有什麼獨立的經史之術,就是學禮,因為禮裡面什麼都有。他把「以禮自治、以禮治人」作為治國綱領,這實際上都是顧炎武的觀點。他說:「治國以禮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一秉乎禮。自內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政事。」禮是治國的根本,只要牢牢抓住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有了。從一個人的內心而言,離開了禮,你還談什麼道德?作為一名行政官員,離開了禮,那還談什麼政事?曾國藩的這些話,都非常深刻,值得很好深刻。讓老百姓都有文化自覺,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推薦閱讀:
※烏孜別克族 | 美過胖迪的姑娘,為我們送來婚禮盛裝
※滿族和朝鮮族因為狗肉發生過矛盾嗎?
※如何看待黑人少年寫了100遍"黑人命也是命"被斯坦福錄取?
※歐洲極端民族主義正抬頭 歐盟探尋反恐合作新路徑
※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偉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