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輸液 中國高踞國際榜首
在廣州工作的新加坡人小龍最不喜歡去廣州的醫院看病,除了人多得花很長時間排隊,醫院「無論大病小病都輸液(也稱吊點滴、吊針、吊瓶等)」的「習俗」更讓他無法接受。
他告訴本報,輸液一般會耗費他至少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而讓他有所顧忌的是,輸液的時候,周圍都是病人,一群病人聚集在一個範圍不大的地方,難免相互傳染病菌。此外,輸液往往包括抗生素,他不想過於使用它。因此,即使在廣州的醫院看病相對比為外國人服務的國際診所便宜很多,他還是情願多花點錢去國際診所。
一名廣州媒體人對本報說:「以前主要買葯吃,現在要上班,想快點康復,所以選擇輸液。」廣州一家軍區醫院的護士韋麗接受本報訪問時則說:「無論大病小病,中國病人都較相信(輸液),因為直接快速,而且效果比較顯著,不像藥物那麼慢。」
不過,她坦言:「小病其實吃藥就行,再注意休息,調養一下就好了,其實沒必要輸液。」
據了解,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一個基本的醫學常識。不過,中國的國情非常特殊,這裡的很多病人對輸液存有依賴心理。
一名在廣州工作的外籍醫生告訴本報,很多中國病人不願到他的診所看病,除了收費較昂貴外,另一原因是他的小診所沒有輸液室,對一般病症,他會讓病人吃藥。他自嘲說:「我不相信輸液,一些中國病人就覺得我不稱職。」
廣州某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在接受廣州《南方日報》訪問時無奈地說,在現在的醫療環境里,醫生說不用輸液需要一定的勇氣。他說:「我以前也不怎麼願意給病人輸液,但有病人當面跟我拍桌子,說吃了葯一個星期都不見效,為什麼不給我開輸液?現在我學聰明了,只要達到指針就直接開輸液,果然沒有病人罵我了。」
人均輸液八瓶
元旦前夕,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的最新數據佐證了中國「吊瓶森林」的現實景象。根據統計,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八瓶液,遠高於國際2.5至3.3瓶的水平。
廣州華僑醫院一名呼吸內科醫生說:「有些人吃兩天葯不見好,馬上要求醫生給他輸液。」在他看來,很多小兒發燒極可能是「幼兒急疹」,但家長恨不得立即退燒,不少醫生為了確保自己的判斷不出紕漏,寧可先輸液再觀察,輸液能保住醫生的聲譽,同時避免醫療糾紛。
廣州暨南大學醫學院臨床藥理學一名專家說:「只有輸液才能見效,才好得快,這是病人對輸液最大的誤區。比如流感是個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你即使輸液也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好。」
除了迷信輸液外,一些家長也擔心肌肉注射會阻礙孩子骨骼成長而選擇輸液。
輸液經濟效益實現「以葯養醫」
據了解,中國醫生對輸液肆無忌憚,一方面是吊瓶里的抗生素適用治療範圍廣,基本不會出大問題;一方面是輸液比口服藥更有經濟利益。
廣州某私人醫院的醫生向本報坦言,醫院和醫生都要賺錢,「輸液能賺取更高利潤是不爭的事實,開口服藥賺不到什麼錢。」不過,他堅持,輸液的效果比口服藥好,因此不能說醫生要病人輸液就只為賺錢。
據了解,以普通感冒為例,最貴的感冒藥售價不過10多元(人民幣,下同,人民幣5元約兌1新元);肌肉注射,以最便宜的青黴素為例,一天兩針,加上注射費、材料費,總共也不超過10元;若輸液,兩瓶青黴素加上葡萄糖、材料費、注射費等費用,總計約40元,私人醫院價格更高。此外,現在使用青黴素的已很少,都是用頭孢等更高級的抗生素,價格又會高出好幾倍。
中國媒體也報道,中國醫院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行規」——住院病人「每人一瓶」,急診病人「先來一瓶再說」。而隨著新葯越來越多,輸液所用的抗生素,其級別和價格也水漲船高。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李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大部分患者進醫院其實是不需要輸液的,過度治療的主要原因是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從藥品的收入里獲得;醫生收入的50%也要從藥品里獲得,所以開大處方、輸液。過度輸液實際上是「以葯養醫」的體製造成的。
專家:輸液成為社會問題《200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注射劑占所有不良反應的59%,而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輸液,它可說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藥物不良反應專家、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專家孫忠實教授指出,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循環,雖然發揮藥效更快,但如有不良反應,往往也更快,更嚴重。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黃留玉說,儘管政府2005年就出台了抗生素應用指南,「但濫用藥物,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在全國仍很普遍,這已超出醫學範疇本身,成為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中國當局也意識到了過度輸液的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今年1月10日在例行發布會上回答提問時表示:「這種情況確實要通過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和其他醫改措施來加以改善。」
他也說:「我們將繼續在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方面嚴格要求,依據疾病的臨床路徑進行醫療活動,加強控費工作,這種濫用藥和開大葯的情況將得到有效的處理。」
在「人均八瓶」令人吃驚之後,今年中國各地的「兩會」(人大與政協會議)期間,關於輸液方面的提案再次成為熱點。近日在深圳「兩會」上,有政協委員聯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加強醫院門診管理,減少患者「打點滴」;在山東「兩會」期間,近百條輸液網帖引起了濟南市長張建國的注意;福建、浙江等省的「兩會」也都討論了輸液的相關議題。
但大輸液產能擴建,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據報道,僅2010年上半年,擬建和在建的軟塑包裝大輸液項目就有幾十個之多。面對「全民輸液」掀起的熱浪,擺在輸液行業面前的是何去何從、未來發展方向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對此,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輸液專業委員會委員、雙鶴葯業總裁李昕在接受《醫藥經濟報》訪問時說,中國輸液銷量大幅攀升屬於一種理性的增長,單純用量化指標評判將有失偏頗。
他說,因為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基層市場放量加快,而中國社會的老齡化提速,患者數量也在驟增。另一方面,短期內醫生的用藥習慣不會徹底改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輸液作為治療手段的載體功能日漸凸顯,如凍乾粉針等產品的使用都是以輸液為載體的,這也是目前中國500ml(毫升)和250ml輸液銷量均在萎縮、100ml輸液銷量在猛增的真正原因。
「所以,我認為這是中國潛在市場的正常釋放,未來大輸液市場的增速雖不會像前幾年那麼快,但『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間,每年仍會以5%的速度遞增。」davidyeo@sph.com.sg推薦閱讀:
※人體22個趣味迷信 睫毛長脾氣差(轉載)
※風水是傳統文化還是迷信?
※父母殺生,果報慘烈,但他們仍執迷不悟,我該怎麼辦?
※盲從所謂的「科學」何嘗不是一種迷信!
※與迷信無關,但是女人確實是一家的風水源頭,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