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脆弱常來自高自尊,低自信
07-03
人心的脆弱常來自高自尊,低自信 自尊心固然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要求,但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免費禮物,而是得自己先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換取的一種「自我滿足之感」。 這得先付出的代價或說努力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得先建立一份自信。 原來自尊是自我的面子(一種顯發於外的光榮感),自信才是自我的裏子(一種蘊積於內的充實感)。有幾分裏子自然就有幾分面子,這就叫做「實至名歸」。我們也的確應該努力修養自己,讓自己具有可尊敬的人格素質,以自然獲得別人的尊敬。所以孔子也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知識分子應該擔心自己白白活了一輩子,卻沒有建立起可敬的人格,以致愧為知識分子。) 每一個人都願望自己無愧為君子——或者更直接說無愧為一個人——這就是人人都不例外的自尊需求,所以罵別人「不是人」也就常常是對別人的根本侮辱。但如果我們不認真做人卻還想保有做一個人的自尊,那自尊就會變得愈來愈脆弱,愈容易受傷。於是人就會愈來愈敏感地把力氣都花去護衛他脆弱的自尊,而忘了去增強他的人格素質或者自信。例如一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辯解,而一點兒都沒去作應有的反省。結果惡性循環,他的自尊只會更空虛、更脆弱、更沒有相當的內在自信來支持,更容易受傷。這就叫做「高自尊低自信」,心虛還偏擺高姿態,這的確是人很難避免的通病。心理健康的來源──自尊和自信自尊──自尊就是一個人自我的評價,認為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自尊亦是直接影響個人成就的關躦,在過往歷史或現代生活中都可以證明,擁有高自尊的人必定能把握時機創造較高的成就,而低自尊的人面對機會亦會認為自己不能勝任,自我放棄。自信──自信就是個人的能力被認定,越多能力被認定,人的自信相對亦提高。一個人的自尊與自信的基礎奠定,都在於兒童時代父母所給予的肯定有重大影響,父母切忌把孩子塑造成以下三種性格。(一)高自尊低自信 就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他們倚賴別人的愛護,而沒有建立自己的能力,以致被倚賴的人離去時,他們受到嚴重打擊,心理便出現問題。(二)低自尊高自信 這些孩子認為自己並不可愛或沒有被愛,但卻奮鬥好學,建立自己的成就,但心裡卻充滿怨恨,時刻盼望向傷害他的人報復,或是抑鬱不歡,性格孤獨,以致心理並不健康。(三)低自尊低自信 這些孩子因著家庭的特殊情況,如父母仳離,他們在自尊和自信方面沒有得到合適的塑造,造成低自尊和低自信,他們只學懂破壞來發洩,祈望別人也不能得到好的待遇。 父母在開始塑造孩子以前,必須先調較正確對生命的看法,生命的寶貴價值並不在於兒童的外觀或聰明與否,而是在於對生命本身的欣賞,縱使我們發現許多缺點,一個人的生命可以透過腦部 (思想) 或雙手 (行動) 來發揮他的個人價值,現代許多父母只發展兒童的聰明才智,而忽略性格和心理的健康,會導致兒童偏向自私自利,父母應發掘更多兒童生命的價值,多給予自尊和自信,縱然他們仍未達到父母的要求,並且不要小看孩子,避免他們用作逃避的借口,更不要對他們採取放棄的態度,應著重他們性格及心理健康上的塑造,幫助孩子成為奮鬥、負責任、態度友善,願意合作的一份子,讓他們體會生命是活得有價值這個信念。 人若能夠在情感、休閒 (遊戲) 及 工作 (學業)上 都感到愉快的話,他們便是擁有真正的心理健康。低自尊自尊強有力的影響著人們的期望、行動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高自尊的人願意檢驗他們對自己的推斷的有效性。高自尊的人自我認可程度很高(肯定自己的整體價值),他們往往傾向於接受其他人,甚至包括那些和他們意見相左的人,並且一般具有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高自尊的人期望把事情做好,他們會努力嘗試,很可能在學業、事業上取得成功。他們傾向於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因此,高自尊的人有很強的自信心,並且對自己的優缺點也有很現實的評價。低自尊的人不太願意檢驗他們對自己的推斷,並且不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他們常常把事情往壞處想,而且付出的努力較少――尤其當任務充滿挑戰而且費力的時候。因此他們在學業、事業中取得的成功也較少。通常低自尊的人對人際關係、社會過分敏感,他們用不斷地批評來勝過他人,因而常常使自己變得孤立。同時,低自尊的人又常常過分專註於這些不被接受和拒絕,這又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自尊,形成惡性循環。低自尊的人會抗拒變化,因為低自尊的人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正面反饋。低自尊者具有一系列特徵,識別這些特徵,是克服低自尊狀況的前提。----龔晴川行為方面低自尊者經常貶低自己,如說「我做不好任何事情」、「我笨拙」和「我沒用」等等。他們缺乏責任感,行為不負責任。例如,他們往往很難把自己已答應的工作堅持到底。他們缺乏自信心,抱著失敗主義的態度。他們常常是防禦性的和孤獨的。當朋友們通過讚揚和建設性批評對他們進行幫助時,他們不予理會,或者對朋友進行攻擊。例如,他們可能會說,「喔,你也像那樣,」或者「你也不完美。」他們把別人的幫助看成是對其自我的威脅。因此他們不僅排斥自己,也排斥別人。他們常常不能或不願向別人敞開心扉,提供有關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他們「自我公開」——使自己的情況為人所知,那麼,這種「自我公開」也是不真誠的、言不由衷的,其價值主要在於粉飾。他們常常抵制變化。他們似乎更喜歡僵化和無所作為的行為方式而不願冒險嘗試新的行為、環境和人際關係。思想方面低自尊者對自己抱著一種陰鬱的看法,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象產生於一種一般性的態度:我是無價值的,因此,我在這個世界上是微不足道。他們認為自己是無用的、不必要的。他們似乎認為,他們不應當對自己抱有好感,否則,就會導致自負。有這種自我貶損態度的人看不清他們生活的目的,常常對自己生存的理由發生懷疑。他們認為自己對變化無能為力,而竭力在自己之外尋求答案。因此,他們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這種脆弱的立場使得他們的言行更多地適合別人的需要和慾望。未能得到自我滿足的挫敗常常導致他們的「放棄」。他們接受這種觀點,即這個世界是悲慘的,對此任何人都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至於他們自己尤其無能為力。於是,他們常常用對待自己的不信任態度來對待世界。感情方面他們心情抑鬱,而且,嚴重的負面情感如果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加以排遣而鬱積在心,會進一步侵蝕自尊心,導致自我憐憫和自我低自尊者感覺不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他們常常把別人關愛的表示看成是不真實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關愛的。他們之所以認為自己是不值得關愛的,是因為他們不愛自己。仇恨他們認為尋求別人的幫助或者讓人與己分憂就是承認無能,這使他們更加脆弱,導致消極的、自我破壞的情感:無目的、冷漠、孤弱和絕望,最終甚至可能自殺。消極思想引起消極情感,消極情感引起消極行為,消極行為又支持消極負面思想,如此周而復始,每一部分在影響自尊心的同時又受自尊心的影響。首先必須指出的是,有些學生的低自尊狀況,主要是他們在兒童、少年時期所處的不良生活環境和接受不當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如家庭內部的衝突和家庭關係的緊張,父母對子女的冷漠、專橫、恐嚇和苛求等等,都會妨礙孩子自尊心的發展並可能影響他們的未來。然而,「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如果願意,他們是能夠克服低自尊的狀況,達到令人滿意的自尊水平的。還必須指出的是,有些學生的低自尊狀況,是與他們不良的學習成績相聯繫的。他們往往學習成績不好,產生焦慮、煩惱和失望等情緒,使自尊心受到挫傷。對這類學生,切實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無疑是增強其自尊心的必要條件。然而,造成他們學習成績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的問題,也可能是低自尊,當然也可能是這些原因的綜合。如果是低自尊造成學習成績不良,而學習成績不良又進一步挫傷自尊,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如何打破這個怪圈?從解決心理問題入手就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低自尊者可以參考以下建議:1努力像高自尊的表現那樣去做,因為行動會帶來心境的改變。2 認識並接受自己、包括瑕疵和所有的一切。3 要確定你用來評價自己的標準和期望,即你的理想自我是合理的。完美主義者經常用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評估自己,這會不斷削弱他們的自尊。4 能客觀地看待他人的評價,並且相信你對自己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讀懂孩子的心 作為父母,你是不是一直認為:孩子像一團泥巴,需要我們去「塑造」;孩子要競爭!孩子要堅強!孩子要懂得分享!…… 其實,你錯了!孩子不是你想像的樣子!最近看到一本書《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有些觀點是非常值得分享的,下面幾點是我摘出來的,做父母一起學習吧。 1、 不要以「建立良好習慣」為名,毀掉孩子寶貴的東西 孩子在成人面前是一個弱者,成人仗著自己身高體力的優勢,利用孩子依賴自己的心理來脅迫孩子,達成自己的意願。這樣做的惡果是:你與孩子的心靈距離越來越遠,孩子要麼抵觸你,和你對立;要麼屈從了你,而變得卑躬屈膝。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城市家庭大多都是一個孩子,他們守著一堆玩具孤單地長大,他們需要同伴,他們需要友誼,他們需要一個社交圈,他們需要到朋友家你來我往地串門、玩耍。我們成人不也會三五好友、親戚之間串串門嗎?很多人都感嘆當今的城市家庭鄰里之間太冷漠,樓上樓下、隔壁鄰居都可能不認識。而孩子天生是最熱情的,最沒有隔膜的,他們很快就能跟陌生人熟絡起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壓根兒不認識的倆孩子,在外面碰到了,很快就可以玩到一塊。這是因為孩子沒有任何戒心、沒有顧慮、彼此真誠;成人則顧慮太多、對人設防,表面客氣、內心疏離,所以,成人世界遠不如孩子的世界純凈而溫暖。 2、 孩子也「要面子」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好像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可以隨意支配、隨便打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家長打罵、懲罰孩子,打完還振振有詞:打孩子是為孩子好!好像教育孩子就是懲罰孩子,孩子是不打不成材,棍棒下面出人才! 獲得尊重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獲得成人的尊重。一個高自尊的孩子才會自愛、自信,而一個低自尊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不好,懷疑自己,喪失自信。而且,尊重是相互的,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那麼我們也將無法獲得孩子的尊重。作為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面子」,你今天不給孩子「面子」,明天孩子就不會給你「面子」。 3、 我們是如何阻礙孩子的 家長很多時候會嫌孩子給自己添麻煩而去阻止孩子,結果是孩子把自己的父母當外人;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而阻止孩子,結果是孩子以為周邊處處有危機,膽小怕事、不敢嘗試新事物,失去好奇心、求知慾和學習的興趣;因為擔心孩子的冷暖,害怕孩子生病而阻止孩子,結果是我們的孩子如溫室里的花,脆弱不堪,經不得一點風吹雨打。父母還會因為所謂的成人間的客套和規矩阻礙孩子。 孩子天生是最勤奮、最好學、最大膽、最勇敢、最堅強的,他們敢於冒險、敢於嘗試所有的事情,只是我們很多時候阻礙了他們嘗試的行為,剝奪了他們嘗試和練習的機會。當孩子長大後,當我們抱怨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什麼都不想干、既懶惰又自私、不愛學習、膽小和脆弱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救在身邊, 援自信寶, 24h救援96767
※你憑什麼那麼自信?
※展現出自信活力非常簡單的緊身牛仔褲,潮流緊身牛仔褲不易變形
※有沒有一件事,改變了你的性格,讓你變得開朗、自信?
※有沒有平時讓你壓抑恐慌強大的人,某一瞬間讓你覺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