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醫名方】溫中愈潰湯-主治 症見胃痛隱隱,綿綿不斷,喜溫喜按,空腹痛甚...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肅中醫學院教授,首屆「甘肅省名中醫」;碩士生導師,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名老中醫工作傳承建設項目專家。王道坤發掘敦煌醫方而研製成的「萎胃靈」系列純中藥製劑,治療了2萬6千餘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其中治癒癌前病變200多例,並追訪10~30年,未見複發,改變了「萎縮的腺體、腸化、增生不可逆」的觀點。主要論著有《醫宗真髓》、《決死生秘要》、《中醫各家學說》、《中國醫學史》、《現代中醫內科學》、《新脾胃論》。組成 紅景天15克,生黃芪15克,炒白芍15克,桂枝6克,吳茱萸6克,川黃連6克,煅瓦楞20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12克,浙貝母12克,化瘀散(三七粉、血竭等)6克,炙甘草12克,鮮姜二片、大棗三枚。功效 溫補脾胃,抑酸止痛。主治 症見胃痛隱隱,綿綿不斷,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遇冷加重,納差,神疲乏力,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嫩,或見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用法 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飯後1小時服,6周為1療程。方解 本方由黃芪桂枝五物湯左金丸及烏貝散,加制酸止痛之煅瓦楞、健脾益氣之紅景天及化瘀散而成,以「溫中愈潰」為主旨。黃芪桂枝五物湯雖為「血痹」而設,但其性仍偏溫補;左金丸清瀉肝火、降逆止嘔;「無酸不成潰瘍」,烏貝散制酸止痛,收斂止血。消化性潰瘍具有周期性、長期性、反覆發作性的特點,久病多瘀,最終會造成「因瘀致虛」的病理狀態,所以在抑酸、溫補脾胃的基礎上加用化瘀散,既能活血止痛,又可破解「虛」、「瘀」之互結。但對於陰虛內熱型的消化性潰瘍,則非本方所宜。加減 出血、解黑糞者加血餘炭、白及、地榆炭;兼胃脘脹者加內金、神曲;脾胃虛寒者加炮姜、肉桂;瘀血偏重者加五靈脂、元胡。也可以結合微觀辨證,調整藥味。如:胃鏡檢查潰瘍面色紅、充血者加牡丹皮、黃芩;出血明顯者加茜草、蒲黃;潰瘍邊緣凹凸不平者加半枝蓮、薏苡仁;色灰白、水腫者加法半夏、豬苓、茯苓等。潰瘍面大有惡變傾向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臨床觀察,按療程服用此方,對於脾胃虛弱、氣血失調型的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管潰瘍),均有良效。(殷世鵬 萬 婷 馬金英整理)
推薦閱讀:

胃痛如何艾灸?艾灸哪些穴位?
急性胃痛的一些治療方法
胃痛慎用辛香溫燥
第一節 胃痛
胃痛怎麼辦?輕輕一按助緩解

TAG:胃痛 | 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