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逼婚」:從寒假戰鬥到情人節

  「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這些單身一族是時候應該做點什麼了……組團去電影院買單號票,將情侶們都隔開。」2月14日情人節前,此條微博就被眾多單身網友高調轉起。

  從「中國情人節」七夕、2011年11月的「世紀光棍節」,再到今年的末世情人節(儘管2012末世說只是一個傳說,但商家們依舊試圖以此噱頭包裝今年的情人節——記者注),網路上類似的「惡搞」號召一撥接一撥。其實,也怨不得單身網友這麼「小氣」,他們還沒能從春節、寒假所遭遇的一輪輪「中國式逼婚」中恢復元氣,情人節各處打出的「專為情侶打造」招牌,對他們來說又是一次刺眼且刺心的考驗,「實在沒法厚道」。

「中國式逼婚」猛於虎?

  開學在即,閨蜜打來電話,與林慢慢交流寒假裡的相親心得。「初一到初七,我就相了三次親!」閨蜜透露說。比這個更勁爆的消息則是,閨蜜和閨蜜的閨蜜竟然在不同時間與同一男子相了親。

  這讓同樣在緊鑼密鼓相親的林慢慢不禁「心虛」:會不會自己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約會了這位「幸運」的相親男。

  雖然還是一年級的在讀研究生,但鑒於妹妹的兒子已經出生4個月,25歲的林慢慢也不得不面對母親的「逼婚」。剛放寒假沒幾天,媽媽就問林慢慢:「如果給你介紹個本科生,你願意嗎?」軟磨硬泡探得各項指標後,林媽媽才滿意離開。

  並非所有的「中國式逼婚」都這麼波瀾不驚。一位一直操心女兒終身大事的母親就能為此「瞬間淚崩」。只要公園或小區里有朋友談論兒女的婚事,這位媽媽便當眾情緒失控。

  天涯論壇網帖中提到的一位母親的表現就更加「神勇」了。面對不堪其嘮叨、憤然將門反鎖的女兒,這位母親冒著生命危險從八樓的窗戶爬進女兒房間,只為擲地有聲地撂下一句:「無論如何,必須結婚!」

  「在中國家族中,不結婚就等於『變態』,結了婚不生小孩則被視為『現行反革命』。」身為深圳一家媒體資深編輯的馬凌對中國青年報記者笑言:情人節、光棍節,特別是春節,似乎已經成為審判這些「變態」和「反革命」的法定日子。

  在2012年年初由網友投票選出的春節聚會「毒舌」問題中,「談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啊?」沒有任何懸念地摘得「桂冠」。事實再次證明,春節前後已成「中國式逼婚」這種節日病的高發期。

  與「中國式逼婚」爆發的周期性吻合,本是舊劇集的《租個女友回家過年》每到春節都會鹹魚翻身再火一把。2010年2月《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上映,該劇的原著作者卞慶奎此後就一直在微博上發布播出動態:「首輪上星」、「首播」、「重播」,如今已是「第四次播出」。截至目前,僅「迅雷看看」網站,該劇的播放次數就超過1.2億次。

  最近時常有網友通過郵件或微博私信向卞慶奎求教:女友或者男友,能不能租?怎麼租?卞慶奎說,當初創作時他根本沒想到,「租個女友回家過年」這樣的橋段竟然會在現實中上演,「『逼婚』猛於虎啊!」

曬「逼婚」:求宣洩求共鳴更求技巧

  「不認識我了嗎?小時候抱過你呢!兩家關係很近。一轉眼長這麼大了?(其實平時從不往來)」在新浪網友「風息神淚」看來,春節聚會中,親朋們總是習慣用溫情感召卸下你的防備,接下來,那句避之不及的「結婚了嗎?」就會緊隨其後。

  截至目前,「風息神淚」的《親戚聚會發言大綱列表》僅在新浪微博就被轉發5萬多次,引發評論5000多條。

  這條網帖就像一根導火索,瞬間引燃了被「逼婚」網友的熱情與憤怒。打開網路,微博、論壇、貼吧,網友們紛紛吐槽曬「逼婚」。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風息神淚」由衷感嘆:「飽受『摧殘』的網友四海皆是啊!」

  新浪網友「雲脈CC」為應對「逼婚」貢獻了策略四條:反客為主、聲東擊西、苦肉計、走為上。

  馬凌認為,「逼婚」的多是至親,這經歷又涉及隱私,不便與同事朋友分享。深感「有冤無處訴」的被「逼婚」青年,得以在網路中抱團取暖,現實生活里備感壓抑的他們,在虛擬世界裡來了一次「爆發總動員」。

  作為資深被「逼婚」青年的卞慶奎指出,「逼婚」問題由來已久,通過微博或網帖發泄和疏導壓力,可算是時代的一個進步。而在這樣的討論中,一些理性聲音在網友耳中也不覺得那麼刺耳。

  新浪微博網友「Isabella Yeung」稱,雖然有快被「溺斃」之感,但仍感覺「逼婚」的本意是「親戚朋友對本人的關愛」。「都是善意的嘮叨,離家在外都是忙工作,只有家人才會惦記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立刻有網友發言贊同。

  有新浪網友稱,「堂妹的表姐經歷了結婚、出軌、離婚和再婚、懷孕、生子、遭小三,現在又準備離婚。」而正是那位表姐的失敗婚姻,才使得該網友的母親開始反思自己的逼婚行為。有網友將此概括總結為「用反面教材給逼婚老媽洗腦」。

  關於「逼婚」,截至目前,豆瓣小組「AntiParents 父母皆禍害」已有4.5萬多人參與討論。雖然小組的名字看上去有些過激,但其公告內容則顯示其積極態度——「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的手段」。小組公告強調,「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禦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和戕害。這一點需要技巧,我們共同探討。」

反「逼婚」:與父母打起「婚姻保衛戰」

  一次,馬凌從某地「海歸」協會副會長那裡得知,「逼婚」在海歸一族與父母間引發的矛盾更為突出。

  「一些國家,感情問題被視為子女的隱私。」從國外剛採訪歸來的一位同事對馬凌說,「如果子女拒絕父母過問感情問題,不論多麼擔心,父母都不要再問。」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大多數中國父母意識里,子女的婚姻是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事情。為此,喝過「洋墨水」的「海歸」與父母展開鬥爭就難以避免了。

  近年來,卞慶奎對婚戀題材多有涉獵。在他看來,父母觀念沒能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而「與時俱進」,是「中國式逼婚」產生的根源所在。

  一位32歲女白領的媽媽總是在「單身」和「凄慘」之間下意識地畫上等號。在電話中一聽到女兒因感冒略帶沙啞的聲音,這位母親腦海里就會條件發射似地蹦出「孤苦伶仃」、「好可憐」這樣的詞語。

  「女性收入獨立,不需要通過結婚來找『長期飯票』。而像煮飯、換電燈泡這種以前定位為女人或男人所負責的家務勞動,找鐘點工就能輕鬆『搞掂』。」在馬凌看來,不論男女,如今都可以更有底氣、更從容地選擇自己的婚姻。

  馬凌的這一觀點,在互聯網上擁躉一片。有網友表示:「我害怕被『剩』,但我更害怕沒有來得及覓得『愛情』就邁向了婚姻。」

  但受「逼婚」所迫,這些未婚男女卻不得不早早打響「婚姻保衛戰」。在惡戰中,他們「腹背受敵」:一方面要在人海中努力尋找總不出現的「另一半」;而另一方面更要想方設法抵禦父母的「逼婚」壓力。

  「為什麼目的並不矛盾的父母與我們,卻成了交戰雙方?」林慢慢很困惑,她將其歸結為「中國特色」。

  林慢慢從不掩飾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渴望。「並非『不婚』,只是渴望更高質量的婚姻。」每當被「逼婚」到快崩潰時,林慢慢就有將這條「圍脖經典語錄」大聲讀給爸媽聽的衝動——「爸媽,如果我暫時嫁不出去,別怪我不努力,是因為上帝在隨機配發,而月老老眼昏花,我心裡能看到他,只是他被月老擋住。穿梭於街,茫茫人海,大海撈針,街上凡是長得像您女婿的,我都擠上去多看幾眼,我也很累。我不跟人比早,只比以後的幸福有多少!」

  當初在轉發這條微博時,林慢慢還不忘補充一條:一定找個soulmate(精神伴侶),並誇張地附上一句:「掌柜的,要七個,打包帶走!」(樊江濤)


推薦閱讀:

如果你被逼婚你會怎麼辦?
爸媽最擅長一邊逼婚,一邊在我脫單路上挖坑
第二封
社會學了沒:年輕人,你以什麼姿態反逼婚?
跟沒感覺的相親對象過情人節/七夕是什麼感覺?

TAG:中國 | 中國式 | 情人 | 逼婚 | 戰鬥 | 寒假 | 情人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