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化知識大全之三
紀年紀月
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干支次序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孟仲季
一年四季,一季三個月,常用孟、仲、季來稱呼,例如孟春、仲春、季春。
朔望晦
朔:每月初一;望:每月十五;既望:每月十六;晦:每月月末
天干
天干:子、丑、寅、辰、卯、巳、午、未、申、本、戌、亥。
五更五鼓
夜分五更或稱五鼓
節日時令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春節。中國人過春節,有悠久的歷史。如果要說它的來歷,大概是起源於殷商時期的「臘祭」活動,都要在年頭歲尾祭神祭祖,感謝神靈的恩賜。這一習俗代代相傳,就成了人們祝賀歲首的春節活動。到了漢代,這種活動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春節,又稱為年。「年」,最初叫「稔」(rěn),寓谷禾豐登之意,同農業生產有著直接關係。古書上解釋說:「年,谷熟也。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有年,就是農業豐收;大有年,就是農業大豐收。一年之始稱為歲首,是根據曆法確定的,據史書記載,從夏商時期開始,我們的先民就開始實行太陰曆。正月初一的子夜,既是一個月的開始,也是一年的開始。春節古時又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在我國古代的不同歷史時期,春節,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漢代,人們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漢族的春節,慶祝活動一般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才告結束。圍繞著春節,幾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過臘八、過小年、掃除、守歲、包餃子、掛年畫、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臘八節。周代夏曆十二月,有獵禽獸以祭祖先的風習,叫做「臘」。自秦代起,把農曆十二月叫「臘月」,十二月初八就稱「臘八」了。古時的春節,實際上從這天就算開始了。每天這一天,人們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又稱臘八飯),據說是含有喜慶豐收和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相傳,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有個凈飯王,他的兒子喬答摩·悉達多(即後來的釋迦牟尼)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惱,且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為不滿。於是在他29歲那年,便捨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一天,他來到尼連河的附近,因過度勞累和飢餓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見了,便把身邊帶著的雜糧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粥湯,頓覺精神振奮,就在尼連河裡洗了個澡,然後靜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由於他是釋迦族人,佛教徒們便把臘八節稱為佛道的「成道節」。此後,佛寺常於「臘八」舉行誦經,並效仿牧女煮粥敬佛,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宋代吳自牧撰的《夢梁錄》記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的詩句,說明了這一點。到明代,臘八粥已是皇帝賞給朝中大臣的節令佳食。到了清朝,「臘八粥」已極為普遍,連皇帝、皇后等上層人士也煮臘八粥了。雍正皇帝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後,每到農曆十二月初八,命人在宮內萬福閣等處,大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叭誦經,然後把粥分給王公大臣品嘗食用。後來民間亦爭相效仿,全家聚食,饋送親鄰,臘八粥已是人人皆喜歡的小吃了。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用紅小豆來煮。後來,就不大一樣了。周密的《武林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在《燕京歲時記》時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這樣的臘八粥,當然是色味俱佳了。臘八粥用料各地略有不同,近年來,有的地方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也有的放百合、白果、蓮子、綠豆、龍眼肉等,更配以蜜餞果品,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之功。在西北有的地方亦有用羊肉的,陝西有的地區還喜用八種蔬菜做成臊子,澆在麵條上食用,謂之「臘八面」。潼關一帶則放辣椒油,以驅寒氣,並取「辣」「臘」諧音,當地稱喝「臘八湯麵」。東北哈爾濱等地,還有吃「臘八蒜」的。北京一帶則還有將臘八粥凍好後逐日取食的習俗。北京兒歌中唱道:「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時至今日北京、東北、膠東、皖中等地,以及江浙沿海,西北的一些地區,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色香味形俱佳的臘八粥,實際上已成為有趣的節令小吃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稱「小年」。這一天,舊時民間有「祭灶神」的習俗。臘月二十四日,撣塵掃房子。每臨春節,家家戶戶都要清選傢具,拆洗被褥。除夕之夜,人們通宵不寐,這就是守歲。春節吃餃子,在喜慶團圓和吉利的意思。我國北方人民,習慣於包餃子吃。餃子,古時稱餛飩、角子、銀元寶。年畫是我國民間繪畫藝術中,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年畫中,要以門畫起源最早。宋代,出現了木版年畫。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鬧,題材多以五穀豐登、春牛、嬰兒、風景、花鳥等主要內容。題材有山水花鳥、戲曲人物、民間傳說。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春隨著的字數一般在三字以上,多到五百多字。上下兩聯字數必須相等,意義相近、相關或相反。一般來說,創作春聯有四方面的要求:一審字數要相等,二是結構要相同,三是詞性要相當,四是平仄要相協。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個帶五的日子。初五是開頭的一個五,故叫端五。午,屬十二支,農曆十一月為子月。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有午月之稱。五、午同間,五、五相重,所以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各地習俗不同,端午還有午日節、地臘節、天中節等名稱,它的由來說法有,紀念屈原。傳說」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第二,圖騰說。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一個龍圖騰團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第三,夏至說。認為,端午節起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依據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船、飲雄黃酒、懸艾和菖蒲、除塵避邪、系長命鎖。粽子,古代謂之為角黍。角黍最早是出現在我國的北方,主要用來祭祀祖先。把南方的筒粽與北方角黍統稱為粽。民間粽子的形狀有角粽、錐粽、菱粽、筒粽、秤錘粽、九子粽等。著名粽子有北京粽子:形狀為三角形或斜四角形。多數用大黃米和紅棗、豆沙為餡,少數也有採用果脯的。蘇州粽子:形狀長而細,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嘉興粽子:矮壯長方,像個枕頭。嘉興粽子有火腿粽子、豆沙粽子、八寶粽子、雞肉粽子。寧波粽子:浙江寧婆粽子為四角形。有紅棗粽子、赤豆粽子、鹼水粽子等。代表品種是鹼水粽子。廣東粽子:為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狀如錐形。寒龍船始於長江下游的吳越、楚等地。龍舟比賽的方式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上下長江。龍舟沿江河前進,順流或逆流比賽。另一種叫南北分江。比賽的龍舟要往返於江河兩岸,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乞巧節
民間將農曆七月七日稱為乞巧節。乞巧節有地方流行少女用七根線和七枚繡花針在月下穿針、繡花的習俗。在廣州,每逢七夕,人們都會陳列瓜果及各色香花、化妝品,在月下拜祭織女。七夕乞巧,除穿針乞巧外,還有做乞巧果的習俗。乞巧果分花瓜和巧果。花瓜是雕刻各種花紋、花樣的瓜果。巧果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
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國的清明節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後。從節氣來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在黃道上不同視位而置定的。二十四節氣中,俗演為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佳節,人們有禁火寒食,上墳掃墓、踏青春遊、放風箏等習俗。掃墓就是墓前祭祀祖先。踏青古代叫探春、尋春。風箏最早是用來傳遞信息,唐代風箏成為達官貴人所喜歡的一種娛樂品。
元宵節
我國傳統元宵節是指農曆正月十五夜,它又稱上元節、燈節。這是沿襲道教的陳規。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漢文帝把正月十五這一天定為元宵節。元宵節期間,有張燈、吃元宵、猜燈謎、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跑竹馬、跑旱船的風俗。花燈最早只有宮中和京師達官貴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門口掛幾盞燈,藉以炫耀門楣。吃元宵,有一家團圓和睦之意。元宵從製作上分為兩種:一種為實心,不帶陷兒的,另一種是帶餡兒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它帶湯吃、或炒吃、油氽和蒸吃。製作元宵的風味,有勞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就以最普通的桂花酒釀元宵來說,入口甜蜜、噴香;油炒元宵酥鬆爽口,以豆沙、豬肉白糖、芝麻、桂花、果仁組成的五味元宵,製作精巧;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到了南宋,謎語變成元宵節里的遊戲方式。謎面也有格式,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諧音格、求鳳等等,最多有一百多種。舞龍,也叫龍舞,龍燈舞或耍龍燈。龍是管風管雨的神物。最初的舞龍就是為祈年求雨。舞龍有不同的地方風格和特點。舞獅子,俗稱耍獅子、斗獅子,是一項傳統的民間文娛和體育活動。舞獅子一般由兩人合作表演,一人表演一頭大獅子(亦稱太獅),一人表演一頭小獅子(亦稱少獅),另有一人扮作武士,手持綵球逗引,根據獅子外形特點,舞獅可分為南猖睡北獅兩種。南獅一般流行於廣東一帶,故又稱為廣東獅子。南獅獅身較小,獅衣亦相對縮小。舞者穿各色燈籠褲,上身穿密紐扣的唐裝燈籠衫或背心。北獅外形與真獅相似,全身獅衣覆蓋。舞者只露雙腳,下身穿和獅衣同樣顏色的金黃色褲子和花鞭。舞動時,配以京鼓、京鑼、京鈸,動作合拍,惟妙惟肖。根據獅子動作和性格特點,獅舞又分為文獅、武獅兩類。文獅主要刻畫獅子的溫馴神態,動作細膩詼諧。在手持綵球的武士逗上下,或登山鑽洞,或打滾抖毛,或搔首擺尾,憨態可掬。令人捧腹。有的還增加一頭小獅子,表現大獅與小獅之間的相依之情。小獅子模仿著大獅的動作,如果模仿得好,就高興得又蹦又跳,如果模仿不好,就急得亂轉,顯得很焦急,生動而有趣地表現了獅子的生活。武獅著重表現獅子的勇猛威武,在武士逗引下,或登高跌扑,或騰轉翻滾,或踩青滾球,妙趣橫生。踩高蹺是融戲劇、舞蹈、體育、技巧於一體。高蹺的表演是很有趣的。舞者雙腳綁著木蹺,扮成現實生活或傳說中的人物。在傳統高蹺中共有16個角色。第一對是頭陀,第二對是醉老道與老太婆,第三對是柴夫與白蛇,第四對是公子與青蛇,其餘各對是:漁翁與漁婆、劉仁姐與劉二混、媽媽娘與傻小子、瞎子與和尚。秧歌是漢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新春正月里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之一。秧歌起源起於農業活動,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常與高蹺、舞龍、舞師一起表演。傳統的跑竹馬分生、旦、凈、末、丑等角色,大多數化裝成歷史故事和戲曲的人物。跑旱跑:旱船是用竹、木、秫秸紮成的船形骨架,外面蒙以彩色布,形狀像個採蓮船。道具套系在扮演採蓮女的舞者腰間。有撐船、走船、擊浪等動作。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我國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分為四季。七、八、九三個月是一年中的秋季。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古時候因人們把每季的三個十五日分別稱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叫「仲秋」。中秋節最早可能是帝王的祭月典禮。祭月拜月活動很隆重,唐代已盛行中秋賞月的習俗。明清時期,據說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朝嘉靖年間修造的,用於供皇家祭月的地方。吃月餅,吃月餅有家人團圓之意。中秋節吃月餅,月餅是以廣東、京式、蘇式和寧式最著名。寧式月餅:特點是松酥噴香、不易破碎。廣式月餅:特點是重糖輕油,甜香肥潤,皮色金黃。
重陽節
重陽節,我國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習俗。重陽節近幾年被人們賦予:尊老敬老的色彩,因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推薦閱讀:
※四、五年級語文課外知識競賽試題
※2014年初三語文---古詩文背誦默寫(二) (2014-03-27 05:56:17)
※《九年級上冊語文基礎知識考察》
※語文備課期待四種「眼光
※三年級語文課外知識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