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安倍包圍中國計劃 令亞太地區動蕩

 香港中評社7月30日文章,原題:日本突出與中國對立的姿態 近年來,日本政府加快了對中國的「外交包圍」。2013年新年伊始,安倍內閣就開始四處開展外交活動:派出特使赴韓國、緬甸,外相連訪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澳大利亞,安倍上任後不久,就訪問了越南、泰國和印尼,大力推行「安倍主義」,強調強化與東盟關係,宣稱今後在亞洲要開展「價值觀外交」,旨在對中國造成壓力。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訪問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三國,並在新加坡會晤美國副總統拜登。此次出訪是安倍擔任首相半年多來,第三次出訪東南亞國家。這是安倍在參院選舉後首次出國訪問。安倍在出發前強調此行是為了加強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安倍與各國首腦就促進經濟和安全領域合作進行確認,並會晤菲律賓總統阿基諾,表示有意向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提供巡邏船。

  菲律賓成為此次訪問的重點。菲律賓因為與中國的島嶼領土之爭,成為南海問題的急先鋒。而日本已經決定向菲律賓出口二手海上巡視船,並從去年開始,幫助菲律賓訓練海岸警衛部隊。安倍首相的此次菲律賓之行,與菲律賓簽署一份涉及安全保障的軍事合作協定,討論雙邊合作及地區問題,這一份協定將涉及菲律賓向日本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提供港灣停靠補給和南海的航空防禦的合作內容,進一步推動日、菲兩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近年來,日本政府加快了對中國的「外交包圍」,宣稱今後在亞洲要開展「價值觀外交」,旨在對中國造成壓力。安倍政權的戰略目標是尋求日本的政治大國化與軍事大國化,在對外方面強化跟美國的同盟關係以及跟東南亞那些與中國有衝突的國家搞好同盟,對中國形成戰略包圍。日本試圖再三確認日美雙邊關係,拉攏中國的周邊國家,積極構築對華戰略包圍圈,突出與中國對立的姿態。

  同時,日本國內不斷炒作「中國威脅論」,企圖以此為藉口,擴張軍備,加快走向世界軍事大國的步伐。2013年版日本《外交藍皮書》草案再次渲染「中國威脅」,並提及中國海洋發展戰略以及所謂中國「雷達照射」事件,稱中方的發展「不斷威脅日本國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安倍的表述和舉動使日本陷入右傾化的思潮當中。而不承認歷史、不重視歷史,這個國家往往可能走向極端,也讓鄰國「不能放心」。

  日本還積極加強與印度的關係。5月底,印度總理辛格訪問了日本,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了會談,日、印戰略夥伴關係已發展到了一個新水準。日印合作協定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擴大軍事技術合作,雙方商定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日本公司還可能向印度供應軍用飛機和核反應爐。此次訪問,表明日、印兩國在亞洲構建新的軸心。

  美國提議推動美、印兩國在東亞的機制化合作,確保東亞的機制化架構保持開放、均衡和包容。美國還積極表示歡迎印度與日本、韓國和東盟提升經濟和安全關係。美印日三國在2011年12月啟動首次三邊會晤,美方將之視為三國「廣泛討論與亞太地區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機遇」。

  不久前自民黨在參院選舉勝利以及議會多數席位的確立後,安倍政權的執政基礎基本穩固,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有了同中國堅持更強硬對話的可能。安倍將執行強硬的外交政策。但長期執政並不意味著安倍今後就能順利、穩定地執政。

  在一系列外交課題的挑戰面前,安倍所面臨的壓力更大,如何與中美兩個大國相處成為安倍政權繞不過去的課題。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藉機壯大自己,成為日本外交今後的基本走向,安倍的右傾保守思想更成體系,要求獨立於美國的政治訴求更為強烈。

  但是,日本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利益仍然是日本在華的主要利益之一。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市場對於日本而言意義重大,中日政治僵局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明顯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而且,日本在中國周邊構築戰略包圍圈,得不償失,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只會加劇亞太地區不穩定局勢,從而使該地區安全態勢進一步複雜化。


推薦閱讀:

[轉載]攝影師陳慶港:中國西部農民是如何生存的?(下)
Q&A|歷史上中國的穆斯林主要來自哪些教派?
中國最厲害的武器是經濟,軍事頂多算二流
血糖指標-中國糖尿病網
寶寶晚上經常醒且要含奶睡怎麼辦-中國育嬰網

TAG:中國 | 地區 | 亞太 | 計劃 | 亞太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