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寶寶我錯啦第21期

寶寶被欺負啦家長:護犢子or置之不理?

導語: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鬧矛盾是很常見的事情。小的矛盾讓他們情緒不佳,大的矛盾甚至會大打出手。面對鬧矛盾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是讓他自己解決,還是替他出頭,鼓勵他用同樣的方式還擊?孩子告訴您他被欺負了,您了解他的心理訴求嗎?本期《寶寶我錯啦》看專家如何解答。

  • 1 案例1:寶寶來告狀 越安慰情緒越激動

    小孩子家在一起太容易出現矛盾了,有很多時候和朋友家的孩子在一起,小妞一有矛盾就跑來告狀,大人們都在,我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我就會告訴她:「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斤斤計較,小朋友要團結。「有些時候我越這麼安慰她,她情緒越激動,甚至會嚎啕大哭起來。

  • 2 案例2:寶寶在外受欺負 在家「窩裡橫」

    小寶和小朋友鬧矛盾了之後老容易哭,我有些時候很氣憤:「幹嘛老哭呀,有問題要自己學著去解決,老是哭哭啼啼地來找媽媽自己怎麼長大?」他就是個典型的「窩裡橫」。

  • 析案例

    1.家長眼中的「小事兒」 孩子眼中的「大事兒」

    當孩子鬧矛盾後,一些家長會「安慰」孩子 「不要斤斤計較,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話語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特別空洞、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孩子的情緒調護能力很弱,受委屈的時候,告訴他別去計較,沒什麼大不了,他們是做不到的。在我們眼裡的「小事」,在孩子眼裡可就是天大的事情。每個人對於「我可以在乎」以及「我不可以在乎」的事情都是有標準的,孩子也不例外。老師送給他的小紅花被小朋友弄壞了,他很生氣,於是媽媽說:「不就是小紅花嘛,我隨便綁一個給你不就完了嗎?」但是這兩朵花對於他的寓意是不一樣的。

    孩子的每一份情緒都需要父母耐心細緻地去感受和理解,要去了解他生氣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幫助他去解決問題。他們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具體的指導,而不是一個空洞的評論。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他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那麼如果告訴他不要計較,那還應該告訴他為什麼不要計較,要幫助他去理解別人的行為,讓他們從道理上能夠接受,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遏制他們的感受。

    2.孩子「告狀」是為了「分享」自己的委屈

    許多孩子和小朋友鬧矛盾了之後找父母「告狀」,其實是希望家長能夠主持公道,替自己做主,得到一些肢體上的保護。他們希望跟家長分享自己的委屈,就像我們跟朋友傾訴心事一樣。因為在鬧矛盾之後,他很可能會有難受、害怕等一些不舒服的情緒,他被這種情緒包裹著,於是就需要宣洩,從而恢復平靜,獲得一種安全感。也有一部分比較理性的孩子,他會有一種認知,除了向家長傾訴自己的委屈之外,他心理上也在尋找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可能就會問,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

    3.別給孩子亂貼「矛盾」的標籤

    孩子的慾望和行為之間基本上是直線的,他想到了,就要去做,不像成人會採取一些迂迴的策略,或者視情況而定。他們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基於自己本能的表達。小寶看到大成手裡拿了一輛小汽車,他喜歡那個小汽車,於是在去拿小汽車的過程中,由於自己支配身體的能力還未發育成熟等原因,不小心推了大成一下,誰都沒有哭。但旁邊看的家長著急了:「哎呀,打架啦!……」 成人眼裡面好像是矛盾,但是在孩子眼裡,這可能是他們獨特的溝通方式:小寶向大成表達自己喜歡這個玩具。

    孩子的世界裡有自己的規則,家長在解讀他們的行為時,不能按照成人的標準去判斷,而是應該看到行為背後的原因。 對於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在引導他們如何去處理矛盾的技術和策略上應該非常重視,但在教子的心態上應該輕視,不要看重所謂的「矛盾」。

    支招孩子鬧矛盾 家長怎麼辦?

    1.衝突劇烈 家長要干預

    如果發生很強烈的責任衝突的時,家長應該介入。首先要把兩個孩子分開,然後要分別對兩邊的孩子有語言上的解釋。告訴他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在此基礎之上讓孩子知道應該怎麼去做,然後幫助他們把這個矛盾給他調整好。孩子他有一種模仿或者重複的能力,下次他遇到這種情況,知道怎麼樣去做,就不會再犯同樣的問題。

    2.矛盾不大 正確關注

    1)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首先可以擁抱孩子和他產生共情。讓孩子明白,他現在的感受是被理解和被支持的。然後拍著他的後背,同時語言上說一些安撫的話。也可以將他的經歷代述一邊,比如:寶寶是不是玩具被搶啦?

    2)分情況進行必要的引導

    當孩子已經抽噎著,情緒逐漸平復,依偎在你的懷裡時,如果孩子願意,你就讓他把剛才的情境簡單的描述一下。你可以借這個機會跟他講一講下次遇到這種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比如孩子是因為玩具而鬧不愉快,那麼你就應該告訴他玩具要分享,輪流著玩。你要教他如何去和其他小朋友商量協調,或者可以去找其他更好玩的玩具玩。也就是說,成人應該結合當時具體的情景給以孩子指導,讓他有選擇的機會。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孩子就會選擇一個他認為比較舒服的方式,而再繼續遊戲。

    對於另外一些孩子,情緒平復之後就不願意跟大人待在一起,立馬又投入到新一輪的遊戲當中去了,這時就不需要再去引導他了。

    3)具體指導比評判對錯更重要

    一般情況下,小孩子間的衝突很難界定誰對誰錯,除非是特別明顯的對錯行為,比如向別人揚沙子,或者是吐唾沫……對於一些分不清對錯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具體的指導。

    延伸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1.生理方面

    父母要讓孩子在認知,語言,肢體運動這些方面發育良好。因為孩子很多是靠肢體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弱,跟別人拉著手,別人手一甩,就把他給帶倒了,他就沒法融入環境。首先要發展的好,才能跟別人玩到一塊兒去。

    2.心理方面

    家長幫助孩子培養起一定的情緒理解和調試能力。看見其他孩子傷心了,要懂得安慰,不要再去打擾。如果自己受欺負了,要懂得調整自己的狀態,不能讓負性情緒去控制自己。

    3.外部環境

    社交不是平地而起的,它也是一些自身體驗的慢慢累積,因此要多給孩子提供同伴交流的機會跟環境。要讓他多跟小朋友接觸,學會慢慢的去關注別人,激發出對社會交往比較好的興趣跟慾望,這也是他慢慢建立社交的一個基礎。很多人際關係的建立,除了自身的修鍊,也要後天的磨鍊,得有一定的經驗的積累。


    推薦閱讀:

    [2-4歲]-寶寶汗多的原因和調理
    寶寶心裡苦,但是我不說——龍陷淺灘遭蝦欺
    寶寶從上往下織的帶帽毛衣過程圖(文字說明在十樓)
    寶寶披風
    寶寶干吃不胖,在手上割一個小口就治好了,這是為什麼呢?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