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說「你再不乖就不要你了」
本版撰文實習生周盈之見習記者曹之光
案例回放
孩子在公共場合扭扭捏捏
今年9月,李女士6歲的女兒開始讀小學了。可是,女兒在公共場合的種種表現卻讓李女士非常擔憂。
根據李女士的描述,女兒非常斯文乖巧,這一點曾讓她感到安心、驕傲。女兒平時不吵不鬧,可以一個人在房間里玩一下午玩具,絕對不會來打擾大人做事。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女兒一些怯場、懦弱的表現卻讓李女士很是憂心。
有一天,李女士帶著女兒逛街,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學。她讓女兒叫阿姨,女兒卻抱著她的腰,扭過頭,一個勁地往她懷裡鑽,死活不肯打招呼。類似的情況時常出現。比如幼兒園要求小朋友一個個上台表演節目,小姑娘就會一直縮在後面,扭扭捏捏不肯上台,拖到最後終於上台了,她顯得特別緊張,發揮也大失水準。
專家視角
孩子為什麼扭捏?缺乏自信!
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有一個經典的「六度分離理論」,即你最多通過五個人,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現代人生活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所謂「人脈就是錢脈」告訴我們發達的人際關係網對於個體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好人緣是情商的體現,是個人成功基礎和終身財富。
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要從低齡兒童做起。相關研究表明,3-4歲的小孩子心理發展處於平行遊戲階段,他們往往喜歡自己玩,沒有與他人合作的想法,而4歲之後,隨著小朋友心理的成熟,就應該適當培養他們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不過,總會有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敢與別人交往。為什麼孩子不敢在大庭廣眾下表現自己?周燕江認為,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害怕說錯話被嘲笑,擔心在談話中自己插不上話,因為被他人關注而難為情。不自信的人更敏感,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想法,對於無人接茬的冷場,他們耿耿於懷。這種表現在成年人身上也隨處可見。追根溯源,童年期間缺乏安全感、沒有形成足夠的自信是根本原因。
在安全感問題上,相比外國小朋友,中國孩子更匱乏。外國孩子面對遊行小丑的逗弄時,可以進行良好的互動,而中國孩子往往選擇躲避、逃跑。所以,父母要避免說「你再不乖,我們就不要你了」這種話。由於孩子沒有生存能力,父母的這種言論會讓他們安全感不足,時刻擔心自己犯錯後會被拋棄。這種心理會導致小朋友不願衝到前面、不願探險,寧願躲在暫時的安全地帶,害怕自己因為貿然的行為而出錯。
周燕江表示,父母選擇照顧孩子的方式時,就需重視安全感的給予。就方式而言,可分為「按時餵養」和「按需餵養」。這兩種教育方式,難以評判孰優孰劣——「按時餵養」可以培養規則感,孩子會習慣於到點進食,不會吵鬧,但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在於,會造成孩子的安全感匱乏;相對的,「按需餵養」的孩子會很有安全感,他們一哭鬧就有人照顧,從而產生自己可以部分掌控世界的感覺。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孩子在2歲前可以「按需餵養」為主,充分滿足他們的要求,這個年齡段不必擔心孩子會被寵壞。而孩子到兩歲後,家長可以採用「按時餵養」,開始進行能力培養。但是無論如何,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確認到:我很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而不是你有多漂亮、多聽話。
專家支招
如何讓孩子更自信?不吝讚揚點滴進步
顯而易見,安全感強的孩子往往更自信,他們能夠勇敢地、毫無顧慮地走向人群。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
家長要學會有技巧地表揚孩子。
表揚式教育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在批評教育中成長起來的父母,深深體會到批評只會使孩子自我價值感低,沒有自信,但是一味的表揚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自負,過猶不及。因此,表揚的內容一定要是事實,而且要具體指出做得好的地方,不要用「你真棒」這種抽象的用語來鼓勵孩子,因為他們不能確切掌握「棒」的內涵,也就無法在相關方面繼續保持或者進行努力。例如表揚孩子畫畫,說「你畫的太陽很圓,很喜慶」就比「這幅畫畫得很好」更能激發孩子向上的信心,使其做得更好。
家長應表揚孩子力所能及的進步。
美國某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讓兩組小朋友完成相同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實驗人員誇獎第一組小朋友「聰明」,誇第二組「努力」。第二天再次進行測試,之前被誇「聰明」的小朋友選擇了與之前難度一樣的題目,而「努力」的小朋友則選擇難度更高的題目。
兩組小朋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差異,原因非常簡單:每個人都想保持自己聰明的形象,但是「聰明」是不可控制的東西,他們只能通過選擇同等難度或者更簡單的題目維繫「聰明」。而「努力」是一種可控的因素,它可以使人更認真、更願意動腦筋。所以,不要誇獎孩子「漂亮」、「帥氣」等天生的優點,而是要告知孩子那些可控的優點,讓他們逐漸養成自信。
家庭和睦能使孩子收穫自信。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顯示,3-6歲的兒童普遍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發生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他們不能認識到父母吵架的客觀原因,而單純將其歸咎於自己不乖,覺得自己很差勁,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自卑心理。基於相同的心理原因,父母的關係和諧會使孩子認為:因為我很聽話,所以父母很高興。在這種認識下,孩子能夠產生一種掌控感,產生自信。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鍛煉能力,這一條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
由於現在很多父母過於溺愛孩子,事事都包辦代替,殊不知這會使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用,在內心認可自己的無能。因果循環,孩子們為了避免出錯被大人罵,所有事都交給大人做。所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處理問題的能力,而這種相信來源於成功完成一件件小事後的不斷積累。家長替孩子幹活,實際上是剝奪他們體驗成就感的機會,最後導致孩子成人後也碌碌無為。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意味著對自己能力的認可,這會讓孩子認為「我是強者」。往往自我評價高,認為自己聰明可愛的孩子更加願意與人打招呼、和他人熱情地交往。在孩子人際交往時,父母最好要在旁邊進行及時指導,讓孩子間的交往變得順利、開心,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習慣於交朋友。在整個過程中,父母要不吝讚揚,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點點滴滴的變化都值得鼓勵,而非等到取得大進步後再表揚。
推薦閱讀:
※遺傳基因:父母都給了我們什麼
※願天下父母都有一個好孩子,天下孩子都是一對好父母 !!!
※紅色公主談父母(31)江青回來了~秘
※我(性別女)提出讓我的父母帶小孩兩年,父母不同意。我的要求算過份嗎?
※父母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