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玄妙的「入靜效應」

  人們通常以為,多動腦筋、深入思考才能提高智力水平,如果不動腦筋、不思考,會怎樣呢?

  入靜賦予你高功夫

  美國一個研究小組曾經花費3個月的時間,對一批志願者進行了「無思入靜」培訓,他們要求志願者每天除了正常的活動之外,專門抽出1小時時間進行靜坐,在靜坐時要盡量減少分心,把大腦里的一切都拋到九霄雲外,甚至要盡量忘記自己的存在。訓練結束後,他們對志願者進行了智能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志願者的智力水平比一般人有了明顯提高。如讓志願者在電腦屏幕中不斷閃過的、雜亂無章的4位整數中,挑選出6521、8612、9045這三個數,如果發現其出現了,就馬上點擊紅色按鈕。結果顯示,志願者識別瞬間閃過的特定數字的速度和準確性,比一般人高很多。

  最近,美國另外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短時間的「無思入靜」訓練也會迅速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研究人員把63名學生志願者分成2組,其中一組每天進行20分鐘特定的「無思入靜」練習,另一組利用這段時間閱讀書籍。僅4天後,參加特殊訓練的一組就顯得智力超群了:這組志願者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得分甚至比另一組高10倍;其餘的測試也顯示,這組志願者的方向辨別能力、記憶力和完成指定任務的能力都高於另一組學生,而且比訓練前的相關能力均有了顯著提高。

  美國科學家認為,這些智力成果的產生,其實就證明了「入靜」會產生良好的「智力效應」。不僅如此,以往的資料還證實,「入靜」還會產生良好的「康復效應」,它對緩解焦慮症、疼痛、治療高血壓、哮喘、失眠、糖尿病、抑鬱症,甚至一些精神性皮炎等疾病都有所幫助。

  不容忽視的「入靜效應」

  人入靜之後,為什麼會產生一系列良好的效果呢?

  美國研究小組對志願者進行短暫的4天「入靜」訓練時,還對他們的大腦變化進行了成像追蹤和研究,結果發現了新奇的情況:一般人的大腦細胞都是在需要調用它們的時候才被激活,而那些不需要調用的則相對平靜,但「入靜」的人則是在不調用任何大腦細胞的時候,腦細胞卻能同時全都被激活,特別是他們的大腦的左前額皮層活動,竟然達到最活躍狀態。因為大腦這個區域活動通常伴隨著積極情緒的產生,而積極情緒的產生會直接使人的免疫能力增強,這也恰恰說明了「入靜」為什麼會產生良好的「健康效應」。

  研究小組還對那些長期進行「入靜」訓練的人的大腦進行了成像研究,結果顯示,這些人隨著訓練的持續,大腦皮層也在逐漸變厚,尤其與注意力和感覺相關的區域,變厚的現象更為明顯。之所以會這樣,研究人員認為,很可能是「入靜」訓練會刺激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更緊密、更頻繁,促使這一區域的血管增粗了,而恰恰是血管增粗才導致相關區域的大腦皮層「變厚」了。所以,研究人員猜測,「入靜」之所以會產生良好的「智力效應」,很可能與大腦神經元頻繁和緊密的聯繫有關。

  不過,另有美國科學家認為,目前這些解釋還是比較牽強,雖然證實了大腦「入靜」後會產生良性刺激,但並沒有說清楚良性效益產生的原因所在。例如說大腦皮層變厚了才產生了「智力效應」,但4天的「入靜」訓練並不能讓大腦皮層迅速變厚,那為什麼也會出現「智力效應」呢?很顯然,「入靜效應」的出現一定另有深層次的原因。

  效應空間是怎樣創造的?

  最近,又有美國科學家對「入靜效應」的發生原因進行了新的揭秘。他認為,大腦內兩大事件的發生,很可能是這種效應的「神秘製造者」。

  第一件大事是,入靜為大腦新神經元的存活提供了保護。幾年前科學家已經證實,成年人的大腦也會繼續產生新神經元,而與學習和長時記憶高度相關的大腦海馬區,則是新神經元的高產區之一。此外,參與處理氣味信息的嗅球區域,也是比較活躍的產區。但殘酷的現實情況是,並非所有的新生神經元都能存活,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迅速凋亡,因為新神經細胞的存活不僅需要營養,還得和成熟神經元形成突觸連接才能存活下去並發揮作用。而大腦入靜,會促使大腦營養物質快速向新神經元細胞輸送,從而減少了它們被活活餓死的可能性。

  第二件大事是,入靜能為新神經元投入使用創造條件。前不久,美國神經科學家曾針對有過幻肢感的患者進行了一項研究,其中一位患者失去了一隻手臂。科學家發現,如果觸摸患者的臉,他會感到研究人員似乎也在觸摸他已經失去的手指。這個現象表明,原來負責處理臉部信號的大腦區域接管了原來處理手部輸入信號的區域。科學家認為,這個現象說明,我們的日常行為和周邊環境,都可能引起大腦神經進行重新調整,而且其所在位置也可能會發生改變。

  從入靜的角度看,入靜很可能是促進大腦神經系統進行自我調整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在促進過程中,讓新神經元加盟了進去,從而發揮它們的作用。也正因為較多新神經元存活了下去並開始發揮功效,才創造出了一系列良好的「入靜效應」。(摘自《科學之謎》)

推薦閱讀: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觀蝴蝶效應
「錢荒」的骨牌效應
混沌的1644年 —— 明清換代時的「蝴蝶效應」【藤枝投稿】
解決難題很多時候靠的是頓悟——醞釀效應

TAG: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