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孕婦為什麼鍾愛剖宮產

中國孕婦為什麼鍾愛剖宮產 近日,北京衛計委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的剖宮產率由2013年的46.4%下降至到2014年的41.92%。不過,這仍然是一個較高的數字,而按衛計委官員去年的說法,全中國的剖宮產率仍然接近50%,比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設置的警戒線15%高出了3倍多。中國的剖宮產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何在?

社會偏好、醫院利益和醫療體制都在讓剖宮產率居高不下

我國的剖宮產率過高已持續一段時間,2007年到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總剖宮產率為46.5%,而亞洲平均為27%,南美洲為30%,非洲是百分之十幾。而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設置的警戒線是15%,中國那時就已遠超警戒線。

剖宮產因為所謂的「無痛」「安全」而為社會普遍接受

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於燒灼疼痛,位居第二位。在我國順產的產婦中,分娩時側切(會陰切開術的一種,用以幫助嬰兒順利生產)比例較高,這讓很多孕婦覺得反正也要挨一刀,還不如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挨一刀。同時,我國初產孕婦的比例較高,剖宮產給人們「睡一覺孩子就出生了」的印象,能很好地緩解初產孕婦對生產的恐懼和擔心,因此孕婦願意進行剖宮產就不足為奇。

除此之外,中國過去的一胎政策間接推動了高剖宮產率。世界衛生組織一份關於1988—2008年間影響中國剖宮產率上升因素的研究報告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旦一國剖宮產率達到某個臨界值,那麼無論是醫生還是產婦都會認為剖宮產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這是一種群體心理效應。那麼,在只能生一胎的情況下,由於不用顧忌首胎剖宮產對生二胎帶來的風險,所以大部分家庭就更傾向於選擇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剖宮產。報告指出,一般是富裕階層的女性先進行剖宮產,然後引起其他階層女性的效仿。這種「攀比心態」也是中國近年來各個地區、各個階層剖宮產率都在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賺錢多、省時間也讓醫院有了動力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會長龐汝彥曾表示,由於剖宮產費用是順產的2倍左右,有的醫院「剖」得越多,獎金就越多。受到利益驅動,部分醫院甚至會採取刻意誘導產婦的做法,施行剖宮產。2014年發表在《英國婦產科雜誌》(BJOG)上的一篇評論文章也明確指出,「(中國)財務方面的激勵促使剖宮產率高於陰道分娩率」。

一位業內人士曾非常詳細地介紹過剖宮產的利益所在,「順產媽媽一般住院3天左右,剖腹產住院四五天,一個產婦僅住院費就多出不少。另外,剖腹產是手術,和順產相比,需要額外支付麻醉費用、手術中需要的各種醫療器械,如可吸收縫線、一次性無菌手術衣、止血材料、高頻電刀、手術監護儀等等費用。手術後,抗生素、鎮痛泵等也不可缺少。」

此外,一般剖宮產的時間是1小時,順產需要醫生忙前忙後10個小時。時間就是金錢,醫生願意進行剖宮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並且,由於醫療保險能夠覆蓋相當一部分費用,許多孕婦對剖宮產費用較高並不在意。

由於醫療體制和惡劣的醫患關係,剖宮產也是醫生「最安全」的選擇

雖然剖宮產收益更大,但醫生傾向進行剖宮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分娩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即使事前檢查一切結果正常,在自然分娩的時候產婦也有可能發生意外,而產婦和醫院都不願意承擔風險,加之醫患關係緊張,出現糾紛後又缺乏合理的處理途徑,一旦鑒定結果是醫生的責任,賠償也常常會落在醫生頭上。這也是醫生不敢堅持自己的判斷,只要家屬強烈要求、孕婦稍有異動就立刻進行剖宮產的原因。

這些因素讓我國不必要的剖宮產數量驚人,2010年,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數據顯示,中國25%的剖宮產(每年500萬例)並不是出於醫療需要。

畸高的剖宮產率讓剖宮產的風險和危害被忽視

精神病學家托馬斯·斯扎斯這樣評價人們對於現代醫學的「盲目崇拜」:在宗教盛行而醫學尚孱弱的時代,人誤將魔法當做醫學;現在,在這個宗教式微而醫學繁榮的時代,人卻誤把醫學當做魔法。隨著醫療設備和剖宮產技術的進步,以及剖宮產的大規模應用,很多人就把常見當合理,把剖宮產當成了萬能的魔法,而忘記了它的風險。

剖宮產示意圖進行剖宮產,對胎兒有潛在風險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剖宮產對胎兒有利」的傳聞可以得到證實,而剖宮產嬰兒承受的健康風險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主要是因為剖宮產嬰兒沒有經歷自然分娩時的陰道擠壓。

據我國圍產保健學科帶頭人黃醒華醫生介紹,胎兒在陰道分娩的過程也是神經系統協調發展的過程。在子宮收縮時,產婦腹腔內的血流會減少,如何度過這幾十秒的困難時期,如何保證在缺氧情況下心腦神經不受到損害,胎兒的很多神經不得不起著調節作用。胎兒在產道中時的皮膚感覺、壓迫痛覺、運動感覺、溫度感覺,都會對他的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刺激,這實際上就是新生兒早期智力開發的第一課。

同時,整個分娩發動以後,胎兒通過產道的擠壓,肺里的羊水有一個排出的過程。對有些肺發育不太成熟的嬰兒來說,這能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此外,正常經產道分娩的胎兒會受到宮縮、產道適度的物理張力改變等,使胎兒的身體、胸腹、頭部有節奏地被擠壓,而剖宮產胎兒卻缺乏這種刺激,容易出現觸覺感及前庭平衡感的失調(即「感覺統合失調」),日後可能造成動作不協調。

剖宮產對於產婦的潛在風險則更為嚴重

還有專家指出,剖宮產比自然生產的出血量大,剖宮手術過程中母嬰受感染的幾率也要比自然分娩要高,如果不能保證血源的供應和手術的衛生條件,孕婦的生命健康都會受到威脅。

醫學教授郎景和2011年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稱,據國內資料,剖宮產產婦的死亡率是陰道分娩的2倍以上,國外文獻甚至報告有7~10倍之高。除內外科合併症外,與手術直接相關的死亡佔30%左右,邊遠地區更高。

另外,如前所述,剖宮產對於孕婦生育二胎的影響也很大。在不斷開放二胎的政策條件下,這是不可忽視的風險。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科副主任郭宇雯指出,剖宮產後的子宮協調性會遠不如前,宮縮也會相對乏力,如果再次妊娠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產後出血、前置胎盤等問題。

這些僅僅是剖宮產已知風險,據黃醒華醫生的說法,剖宮產技術可能還有很多未知的風險,只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設置15%比例的警戒線,原因就在於剖宮產所面臨的這些已知或未知的風險。因此,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應該進行剖宮產。

剖宮產率降不下來,原因還在於孕婦無法獲得更好服務和更多選擇

自然分娩

由於畸高的剖宮產率加劇了衛生資源的消耗,孕婦患病率和死亡率也在增加,衛生部門也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把剖宮產比例納入醫院考核指標以控制剖宮產比例過高的趨勢,但依舊未能如願。究其原因,是我國孕婦缺少更好的服務和更多的選擇。

為孕婦提供更好的「學校」可以減少孕婦超重現象,從而降低剖宮產率

2013年衛生部門官員曾表示,我國孕婦超重問題嚴重,巨大兒發生率高達10%,導致不得不進行剖宮產,所以剖宮產率連年居高不下。這部分是由於,孕婦得不到好的產前教育和幫助。

這方面,鄰國日本的經驗就值得借鑒。2005年的一項統計顯示,日本男嬰的平均體重為3040克,女嬰為2960克,與10年前相比,分別減輕了120克和101克,醫院接生的嬰兒也大都是六七斤左右,不需要剖宮產,日本的剖宮產率也一直低於10%。

為什麼經濟發達的日本不受孕婦肥胖的困擾?就是因為日本有著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孕婦健康。在日本,一旦發現孕婦超重之後,醫院會對孕婦進行膳食指導。對於出現肥胖癥狀的孕婦,醫院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孕婦的各項化驗指標,為其搭配經過嚴格卡路里計算的標準膳食食譜。

此外,各地方的公共保健部門也非常重視孕婦膳食保健問題,都會聘請婦產科專家、營養師等舉辦定期孕婦膳食講座,指導孕婦健康飲食。更貼心的是,為了解決孕婦自行搭配飯菜比較困難的問題,日本還有提供孕婦專用食品的公司。孕婦打電話或者上網預約飯菜,既可以訂購現成的飯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訂購配好的材料,自己烹調,十分方便。

良好的產前準備,能為自然分娩打下好的基礎。

完善的助產士制度讓孕婦更願意自然分娩

在發達國家,平均每萬人擁有23位助產士,而在我國,每萬人僅擁有4名助產士。這一數字,僅相當於美英的1/20,柬埔寨的1/8。在美國,助產士被稱為「履行順產的保護神」,助產士承擔了大部分的孕產婦診療工作。而在我國,只有臨產的時候,產婦才和助產士打交道。由於地位較低、工資微薄、社會認可度不高,我國助產士逐漸邊緣化,助產士缺失嚴重。

而在很多國家,經過註冊助產士可以開辦助產中心,對孕婦從懷孕開始進行全程追蹤監測,成為孕婦的朋友。除了關注孕婦的健康,助產士還給她們人文關懷和心理支持,幫助她們勇敢地進行自然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增加助產士的數量能夠降低剖宮產率。

孕婦合理膳食分娩鎮痛也是降低剖宮產率的良方

分娩鎮痛的主要做法是給孕婦注射麻藥,以降低分娩時的痛苦。目前國際醫學界應用最廣泛的方式是在孕婦脊椎的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藥,這種方式下,產婦的頭腦依舊清醒,麻醉僅僅阻斷產婦腰部以下的痛覺神經傳導。通行的說法是,歐美髮達國家分娩鎮痛率為90%以上,我國分娩鎮痛率僅僅為1%。也正是因為分娩鎮痛率低,這項技術在我國並不為人熟知,這也造成了中國孕婦除了自然生產之外,以為只有剖宮產可以選擇。

實際上,鎮痛分娩給孕婦注射的麻醉劑僅為剖宮產劑量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副作用幾乎沒有,費用也低得多。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現有產房條件下,進行24小時的產房麻醉服務不僅能達到60%以上的鎮痛率,還能夠讓剖宮產率最高下降20%。

然而,這項技術為什麼不能大規模推廣呢?在很多醫生的論文中對這點解釋的非常清楚:一是非常「消耗人力」,分娩鎮痛時間平均在4個小時左右,需要麻醉科醫生全程陪同;二是增加本已非常匱乏的助產士的工作量;三是產科本身就屬於高風險科室,多做一項工作就意味著多承擔一份風險。

可見,不開展分娩鎮痛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要想有所為,就得改變全社會對剖宮產的偏好,以及加大對自然分娩的投入了。

結語 降低高剖宮產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發達的孕婦健康教育,改進助產士制度,以及廣泛普及分娩鎮痛方法。僅僅依靠提倡醫德和呼籲孕婦改變認識,遠遠不能改變現狀。

分享
騰訊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新浪微博
手機閱讀分享話題

新聞立場 你認為孕婦應該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

  • 306剖宮產
  • 4023自然分娩
  • 推薦閱讀:

    聽他說句話女人就會懷孕,中國最會說話的男人,兩大美女為他公開撕比
    大唐第一天子:李世民如何將中國變成世界中心(2)
    謊言下的美國:為什麼中國敢跟日本打經濟戰?
    不僅僅是日本人的問題,還有中國人的奴性。
    中國知識分子的死結

    TAG:中國 | 孕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