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爾克斯的坎坷文學路

  《加西亞·馬爾克斯傳》

  陳眾議 著

  中國長安出版社

  2011年6月

  定價:29.80元

  在創作《百年孤獨》之前,馬爾克斯曾寫過一部叫《大屋》的小說,他決心把從小聽來的外公外婆講的故事寫出來,這部書在他心裡已醞釀了很多年。《大屋》寫出來後,他自己都覺得失敗了,因為他的寫作經驗還不成熟,後來只好拆散成幾個中短篇。經歷了多次的挫折之後,馬爾克斯不斷地重建自己的信心。他堅持不懈,努力地探索,不斷地提升,後來才有曠世傑作《百年孤獨》的誕生--從《大屋》到《百年孤獨》,耗去了十八年的時間。如果沒有他的堅持,我們就看不到《百年孤獨》,也看不到其他的傑作以及《霍亂時期的愛情》等等。

  「你的詩不像詩」

  許多年以後,當他站在瑞典皇家學院的領獎台上,也許會回憶起他半生文學路上的種種挫折與坎坷,並且為他當初的選擇感到欣慰。

  1948年4月,哥倫比亞的左派總統候選人遭到暗殺。一時朝野震驚,輿論嘩然,首都波哥大陷入一片混亂,黨爭也白熱化。這場動亂持續了三天三夜,幾千人死於非命,史稱「波哥大事件」。當時正在波哥大上大學的一位青年人,目睹了政治的骯髒和殘酷,於是更加堅定了走文學創作的道路。而另一位青年人,作為學生代表正在波市參加國際學聯會議,經此巨變,他卻堅定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決心。此二人,是一對好朋友,後來皆成為美洲的風雲人物,聞名全世界,前者為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後者為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

  說起馬爾克斯,世人皆知他是文學大師,甚至可以說是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小說家——— 沒有之一。然而,馬爾克斯是橫空出世的天才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如果從他的巨大成就和影響來說,他當然算天才;但如果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其實他並非與生俱來的天才。仔細考查馬爾克斯的人生,非常有勵志色彩,他的文學道路曾經是那麼的曲折坎坷。

  童年的馬爾克斯喜歡讀書,沉默寡言,不愛與同學交往,被認為是全校最怪的「怪人」,同學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小老頭」。他作文寫得好,受到文學老師的鼓勵,於是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要當一個作家。中學的幾年時光,他是詩社的成員,沉醉於詩歌的閱讀與寫作,幻想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雖然他寫了不少詩,而且還自鳴得意,但是文學老師卻說:「你的詩不像詩」,令他頗為沮喪。老師還說,詩歌與你無緣,還是寫小說吧。就是這句話,改變了馬爾克斯的人生道路,他終於放棄詩歌選擇了小說。

  流亡歐洲

  然而,馬爾克斯的小說之路也不那麼順利。由於兄弟姐妹越來越多(父母前後生了十一個孩子),家裡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差,父親指望他將來能夠出人頭地,進入「上流社會」。遵從父命,他無奈地進了法學院,他上的那所大學是培養大律師的搖籃。而他一心想當作家,根本不喜歡法律專業,於是逃學和曠課成了家常便飯,後來乾脆中途輟學了,一度以當中學代課老師、當記者謀生。為此,父母鄭重地勸告他,母親去學校找他交涉,他也不回頭,不惜與父親鬧翻,背上「不孝」的名聲。經歷了1948年的「波哥大事件」,他完全相信了從小把他帶大的外公的說法:「搞政治的,沒一個好東西」。他徹底看破了政治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文學。

  受卡夫卡、海明威、福克納等人現代文學的影響,馬爾克斯開始模仿這些大師寫小說。花了幾年時間,他總算完成了第一部小說集,沒想到卻被出版社退稿了,甚至當時的名家在退稿信中勸他放棄寫小說。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青年馬爾克斯心灰意冷——— 從此,他沉默了,長達十年。這部小說在出版界流浪了五年,也受盡了奚落。直到1955年,他病急亂投醫,將書稿交給一個陌生的出版商。後來呢,書倒是出版了,出版商卻蒸發了,他不僅沒有拿到任何稿酬,還倒貼了全部的出版費用。

  這一年,在報社工作的馬爾克斯,由於寫了一篇揭露現實的報告文學《一個遇難者的故事》,而得罪了軍事當局,於是流亡到歐洲。他在巴黎也很落魄,長期拖欠房租,像一個流浪的乞丐。後來運氣好轉,他又當上了記者,小說創作也有了長進。儘管寫出了一些好小說,也得到圈內人的讚賞,但仍然沒有出版商看得上。

  1961年,沒有混出名堂的馬爾克斯投奔墨西哥,在朋友幫助下,從事編劇工作,一連寫了四五年的劇本,還是沒有一部成功的。儘管他自己喜歡電影,但他只能算是個蹩腳的編劇而已。讓他多少有點欣慰的是,1962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說集。促使他重新萌發創作小說激情的機緣,是由於他的一個朋友在一次兇殺案中成為被害者。不過,這部小說的出版暫時並未給他的處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艱難的《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的轉機出現在1965年,是年他接受了一個研究者的採訪——— 第二年為他寫的個人傳記出版了,並且創造了傳記類作品的銷售紀錄。被採訪激活了馬爾克斯的創作熱情,在這一年的某一天,他突然來了靈感,覺得在他腦子裡醞釀了十幾年的那部小說要著床了,就像一個十月懷胎的母親有了臨盆的預感。於是,他閉門寫作,十八個月之後,完成了這部名為《百年孤獨》的書。而該書的出版引起轟動要等到1967年———這一年,馬爾克斯剛好四十歲。

  在創作《百年孤獨》之前,馬爾克斯曾寫過一部叫《大屋》的小說,他決心把從小聽來的外公外婆講的故事寫出來,這部書在他心裡已醞釀了很多年。《大屋》寫出來後,他自己都覺得失敗了,因為他的寫作經驗還不成熟,後來只好拆散成幾個中短篇。經歷了多次的挫折之後,馬爾克斯不斷地重建自己的信心。他堅持不懈,努力地探索,不斷地提升,後來才有曠世傑作《百年孤獨》的誕生———從《大屋》到《百年孤獨》,耗去了十八年的時間。如果沒有他的堅持,我們就看不到《百年孤獨》,也看不到其他的傑作以及《霍亂時期的愛情》等等。

  陳眾議先生對馬爾克斯的生平及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在《加西亞·馬爾克斯傳》一書中,詳細敘述了他充滿個性的一生,再現了他艱難坎坷的文學之路。馬爾克斯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天才,他在文學之路上屢受打擊,差一點就被埋沒了。正是因為他不屈不撓,始終不放棄他的理想,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才終於登上文學殿堂。

  文/李黎明

推薦閱讀:

劉釗(二)
怎樣評價《雙城記》這本小說?
淺談中外世界文學名著
性格決定命運
《清茶禪語·一》有情的娑婆世界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