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及東海王氏
武平王氏宗親
世界王氏網編者按:蒼原(創源)先生在本網論壇發表了內容豐富的《東海郡及東海王氏》和《太原、琅琊、東海、三槐世系參照表》等考證資料,值得一讀,對深入開展祖源探討很有助益,特頭條推薦,歡迎爭鳴,藉以推動王氏文化的繁榮發展。 東海郡
東海郡自秦置郡始,核心區域一直在今江蘇省東海縣及其周邊地區(境內有「尹灣漢墓簡牘」出土,「尹灣簡牘」詳細記載了當時東海郡的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內容,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郡級行政文書檔案),各時期或有變動,但今江蘇東海縣一直是其核心區域,即古東海郡的延續。
1、秦漢時期 東海郡初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領12縣:郯縣、襄賁、蘭陵、繒縣、朐縣、下邳、淩縣、淮陰、盱眙、東陽、廣陵、堂邑。 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郯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
2、東晉時期 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3、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隋、唐時期: 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區),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辭海》註:東海:……③郡名。 (1)秦置。楚、漢之際也稱郯郡。治郯(今山東郯城北)。西漢轄境相當今山東臨沂市、費縣、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市、江蘇邳州市以東和江蘇宿遷市、灌南以北地區。東漢以後縮小。南朝齊移治漣口(今漣水),並改北東海郡。東魏武定七年(549)改海西郡。 (2)東晉元帝初,割吳郡海虞縣(今常熟市)北境僑置。永和中移治京口(今鎮江市),南朝宋改南東海郡。梁改為南蘭陵郡,陳復為東海郡。隋開皇九年(589)廢。 (3)東魏武定七年改北海郡置。治安流(今連雲港市東南)。轄境相當今江蘇連雲港市雲台山一帶。隋開皇廢。 (4)隋大業初改海州置。治朐山(今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轄境相當今江蘇東海、沭陽、漣水以東,淮水以北地區。唐初改海州。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海州為東海郡。
東海王氏淵源
一、得姓王子
《說文解字》稱:「王,天下所歸往也。」漢代大儒董仲舒的解釋是:「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 《廣韻》載,王氏有二十一郡望:太原(今山西)、琅琊(山東)、北海(山東)、陳留(河南)、東海(山東)、高平(甘肅)、京兆(西安)、天水(甘肅)、東平(山東)、新蔡(河南)、山陽(山東)、中山(河北)、章武(河北)、東萊(山東)、河東(山西)、金城(江蘇)、廣漢(湖南)、長沙(湖南)、堂邑(江蘇)及河南(洛陽)。 其中周靈王太子姬晉相傳是王姓諸望中太原、琅琊、東海等各支派的共祖。太子晉(約前565-549年),也稱王子僑、王喬。史載他「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輔佐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晉公使師曠見太子晉,師曠問以君子之德,晉侃侃而答:舜仁德現於天道,是仁政,謂之天;禹聖勞治水而不居功,以天下為本,謂之聖;文王大道仁小道惠,三分天下已有二,仍服事於殷商,為暴紂囚禁,不動干戈,謂之仁;武王義殺暴紂一人而以利天下,謂之義。師曠稱讚不已。 靈王22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濫,危及王宮,靈王決定以壅堵洪,他力陳不可,主張不能殃及百姓,應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因為直諫觸怒了靈王,被廢為庶人。師曠朝見時,見其色赤不壽,晉說「我三年之後將上天到玉帝之所」。果未及三年,訃報使者就到了晉國。因太子晉能預卜生死,後人傳說他成了神仙。 《列仙傳》載:晉好吹笙,作鳳凰鳴,道士浮丘接以上嵩高山,三十年後見到桓良,太子晉說:「告我家,七月七日會我於緱氏山麓。」至時,果見晉乘白鶴立於山巔,可望而不可及,數日方去。太子晉卒後不久,靈王駕崩,晉之弟姬貴嗣位,是為景王,姬晉之子宗敬後仕周為司徒,看到周室衰敗,天下大亂,便請老辭官,避居太原。時人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姓,尊太子姬晉為太原王氏始祖。 唐武則天登基初封禪嵩岳時封太子晉為升仙太子,別為立廟。聖歷二年(699年)再幸時,立制御書《升仙太子碑》,即現河南偃師縣緱氏山升仙太子廟,亦稱仙觀廟。兩千多年來,太子晉成了正義的象徵。屈原《遠遊》贊:「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唐朝詩仙李白贊:「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
二、貴於秦
東海王氏曾有「貴於秦」之說,是因為戰功卓著而族顯的王翦及其子孫。 王翦,頻陽(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東鄉人。生卒年不詳,約生活在戰國末秦初時期。翦之七世祖錯是太子晉的八世孫,魏將軍,六世祖墳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將軍;高祖息為司寇;曾祖恢封伊陽君;祖父亢、父頤,均被召為中大夫,皆不就。 王翦少時即喜兵戰事,成年後因作戰勇猛、連戰連捷而成為秦將軍。始皇十年(前236年),翦率軍攻趙,取九城而歸;十八年(前229年)再次率軍伐趙,一舉攻佔「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關軍事要塞;第二年,又與秦將羌瘣配合,佔領趙地東陽,緊迫趙都邯鄲,趙王遷被迫投降。始皇20年,燕太子丹派壯士荊軻刺殺秦王,始皇大怒,命王翦率大軍攻燕,翦軍長驅直入,勢不可擋,第二年即佔領燕國都薊城,取丹首級,燕王逃至遼東,燕國版圖全為秦國所有。與此同時,翦之子王賁率大軍攻楚,擊敗了楚軍,取勝後回師攻魏,迫魏王投降,魏之地也盡歸秦國所有。 王翦年邁時仍奉命率六十萬大軍南下攻楚,始皇親自送至灞上,臨別前請求始皇多給他些田宅和園林,到達函谷關時又連續五次派人回京請求,左右對此不解,王翦說:始皇傲慢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軍隊幾乎全交給了我,如果我不多要些田宅,以表示我只為貪財,是為子孫後代著想,並無篡謀之心,否則,大王豈不懷疑我想篡奪王位嗎?一席話說的左右無不稱是。王翦率軍抵楚,即堅壁固守,拒不出戰,安排士兵養精蓄銳,並親自與士兵同食。當秦軍將士銳氣大增,而楚軍則由氣銳轉為煩躁之時,翦一聲令下,六十萬大軍如黃河決口,衝進楚營,楚軍一敗塗地,楚王被擒後,翦率軍乘勝南征百越,統一了整個南方。王翦三番五次向始皇要田宅,即為後人所傳「王翦之意不在田」的典故;其率軍伐楚之戰,成為兵法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的典範。 與此同時,其子王賁奉命進攻遼東,俘虜了燕王喜,回師時攻佔了代國,俘虜了代王嘉,於是統一了全國,時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王翦在秦統一大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翦共生六子:賁、戊、勇、剛、毅、乙。賁為秦將軍、通武侯;賁子離,西漢時封武成侯;離二子;元、威。 元公官中議大夫,避秦亂遷琅琊,為琅琊王氏始祖。 威公事秦為左長史,仕漢為揚州刺史,後裔王霸,是為太原王氏始祖。 太子晉十五世孫王蠋(系秦將王翦的三叔父),齊國畫邑(今淄博臨淄區高陽鄉)布衣,公元前284年,燕國將軍樂毅伐齊,聞蠋賢,封蠋以萬戶,王蠋以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而力辭,遂自縊而死(墓在臨淄愚公山)。 蠋公生二子:王匡、王稽。 王匡徙沛郡,王陵即王匡之後裔,西漢惠帝時右丞相,為東海當路王氏祖。附:王翦後裔多官仕: 王翥,又名王翳(?-前200年),從灌嬰斬項羽,封杜衍侯; 王競(?-前188年),官車司馬,都尉,封景侯; 王虞人(?-前186年),從漢高祖劉邦出擊英布,封高陵侯。 杜衍侯
景侯
高陵侯
三、隆於漢 東海王氏祖譜中有「隆於漢」的記載,即興隆在漢朝,是因為西漢時右丞相安國侯王陵。據載,陵公是遷往東海當路村王氏之先祖。 王陵是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王翦三叔父王蠋的後代。生於戰國末年,卒於西漢高宗後7年(前181年)。 王陵劉邦乃同鄉,王陵為沛縣豪富,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曾以兄事王陵。 劉邦起義時,王陵也聚集鄉黨幾千人起義,佔領南陽,歸屬劉邦。 項羽得知王陵公開歸附劉邦,惱羞成怒,將王陵的母親押至軍中,威脅王陵。王陵派使者見項羽,王陵之母對使者說:「請你代我轉告我陵兒,要他好好幫助劉邦。漢王是個知人善任的忠厚長者,決不要因為我的安危而背叛他。」說完便自刎而死。王陵由此更堅定了助劉邦統一天下的決心。 劉邦統一天下後,封王陵為安國侯,位及第十二。劉邦臨終前曾對呂后說:「將來相國蕭何去世後,可用曹參;曹參去世後可由王陵接任,命陳平幫助他。」惠帝六年(前189年),相國曹參去世,王陵任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二年後惠帝去世,呂后欲立自己的親戚為王,王陵力勸道:「高皇帝曾與大臣們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呂后不遂,懷恨在心,表面上重用他當太子的老師,實際上剝奪了他丞相的權力。王陵因此推說有病,拒不朝請,十年後在家中去世。 王陵之子王忌,漢高後八年(前180年)嗣爵,一年後卒,謚曰哀;王忌子王游,漢孝文帝元年(前179年)嗣爵,景帝後三年(前141年)卒,謚曰終;王遊子辟方,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嗣爵,元狩二年(前121年)卒,謚曰安;辟方生二子:王定、王乘襄。 王辟方子王定,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嗣爵,元鼎五年(前112年)因罪免。定公之子王尊,初元中(前46年)仕縣令、後任東平相,因捕會南山群盜有功,遷光祿大夫,守京兆尹,因奸臣誣告被坐免為庶人,繼補軍中司馬,司隸校尉,後為徐州刺史,遷東郡太守。
附:
1、史記摘錄《安國候》:(安國,縣名,屬中山)
1、安國武侯王陵 以客從起豐,以廄將別定東郡、南陽,從至霸上。入漢,守豐。上東,因從戰不利,奉孝惠、魯元出睢水中,及堅守豐,封雍侯,五千戶。六年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八月甲子,武侯王陵元年。定侯安國。其六年孝惠六年壬子(公元前189年),為右丞相。2、安國哀侯王忌. 高後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哀侯忌元年。3、安國終侯王游 孝文前元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終侯游元年。 徐廣曰:「游,一作『昭』。4、安國安侯王辟方 孝武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三月,安國侯辟方元年。5、安國侯王定 孝武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侯定元年。孝武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定坐酎金,國除。2、據西漢功臣侯【文獻通考·封建考八】
王蠋—匡。。? 王熙—王陵— 王忌—王斿—辟方—|王定——王尊——|乘襄— 王蠋—匡。。? —?—王吸—|王疆—王伉—不害— —|王悍—葉之—
清河侯
清河定侯王吸(?—前179),漢初開國功臣之一,位列功臣第14名,以中涓身份從劉邦起事,至霸上,為騎郎將,入漢中,遷將軍。 王吸因擊項羽有功,高祖六年(前201)封為清河侯,二千二百戶,在位23年。前179年(孝文帝元年)逝,謚為定候。子王疆嗣,為哀侯,疆—伉—不害充國(元孫復家)。 新市侯王棄之,父悍以趙內史,王遂反不聽,死事,子侯,煬侯始昌嗣,元光四年為人所贇ⅰ?
四、遷徙當路
西漢末年,外戚專權,朝政越來越腐朽,土地兼并日益嚴重,社會動蕩不安。王陵五世孫王定於元狩二年襲侯爵,元鼎五年坐酌金免,因懼禍離京北上,游於燕幽之間,後其弟長安公王乘襄,昭復其家,王定公進退失據竟占籍涿州高陽,尋卒。 王定公之子王尊,字子贛,原居涿郡,後遷蘭陵。少孤,竊學問,能史書,十三歲為獄小吏,初元中(前46年)仕縣令、後任東平相,因捕會南山群盜有功,遷光祿大夫,守京兆尹,因奸臣誣告被坐免為庶人,繼補軍中司馬,司隸校尉,後為徐州刺史,遷東郡太守。 王尊任東郡太守期間,曾游東海登雲台,感慨而言:「跨海登州,游於東海,東有大山,西有環海,登崖觀景,雅景可觀,此仙山寶地,後世必出人傑」。後於漢哀帝建平元年(前16年)舉家來到雲台山,在向陽處下寨立庄,從此隱居下來,取願後人「當仕路」之意而定村名為當路村,並以「當仕路,忠民權,功於國,榮於家」為族訓,尊奉王熙為當路王氏始祖,傳承東海當路王氏一派。
五、盛於兩晉
東海王氏,世居東海郡,自東漢以至南北朝,是王姓人的一個著名家族。東海王氏興盛於東漢會稽太守王朗。 東海郡為秦新設,治所在今山東郯城縣。東漢末年之王朗乃一介儒生,以孝義聞名。徐州刺史陶謙舉為秀才,因替陶代寫奏章而賞識於漢獻帝,被任為會嵇(浙江紹興)太守。其時天下大亂,王朗先依附孫策,後投靠曹操,先後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官至司徒,其子王肅乃當世名儒,魏末官至將軍,封蘭陵侯。 蘭陵侯王肅生八子,長子王惲,早死無子,其餘諸子中較著名的有:王恂、王虔、王愷,「仕亦宦達,為後世所重」。 司馬懿當政後,王肅堅決站在司馬氏一邊與曹爽對峙,並將自己的女兒王元姬嫁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為妻,生晉武帝司馬炎、齊獻王司馬攸、遼東王司馬定國、城陽王司馬兆、廣漢王司馬廣德及京兆公主。 王元姬的長子司馬炎後來代魏而立成為晉武帝,王元姬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文明皇太后,西晉武帝乃東海王氏甥,不僅給帝舅諸人以高官厚祿,王恂官至車騎將軍,被晉武帝稱作 「膀臂」,襲封蘭陵侯;王虔官至尚書,別封安壽亭侯;王愷官至後將軍,封山都縣公,曾和石崇鬥富,名噪一時。還追封王朗夫人楊氏為鄉君,食邑五百戶;封王肅原配羊氏為平日靖君、繼配夏候氏為滎陽鄉君,媳鄭、劉二氏為鄉君,都有數百戶乃至千戶封邑。 王虔三子:王士文、王康、王隆。王士文襲父爵,晉末官至右衛將軍,南中郎將,鎮許昌,「五胡亂華」時被匈奴人劉聰所殺。 入東晉後,王隆一支始終官仕:王隆官至後將軍,王隆子王景為大鴻臚,王景子王雅在孝武帝時任太子少傅、尚書左僕射、居副相之位,王雅生三子:王准之、王協之、王少卿分別為晉散騎侍郎、黃門郎、侍中,乃西晉以來又一黃金時期。孝武帝晚年,王雅被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恭奪寵,東海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春風得意的時代遂告結束。 司徒左長史王准之子延年,任員外常侍,王延年之子王僧孺仕粱為尚書郎,有盛名,是東海王氏在南朝影響最大者。都是南朝著名文人,都擔任過齊、梁南海太守等。 劉宋時,王雅孫王慶任員外常侍,王慶之子王元閔任護軍司馬,王元閔之子王諶任黃門郎,入齊後轉南兗州刺史,卒於官。有從叔王擒,以文學見黨賞於宰相王儉、齊競陵王蕭子良等人,官至尚書左丞。 蕭齊時,東海王氏又有長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後,東海王氏衰落無聞。六、立堂三槐 三槐王氏是活躍於北宋時期的又一望族,一直綿延到南宋時才漸受冷落。肇啟於北宋王祜、王旦父子。 王祜,乃宋太祖趙匡胤近臣,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知制誥、戶部員外郎、潞州知州,眾皆望以為相,但因力保符彥卿無罪而失寵於宋太祖,被貶為行軍司馬,安置畢州後又入朝為兵部侍郎,時居國都開封仁和(東)門外,取《周禮》「面三槐,三公位焉」之意於庭院中親手植槐三棵,預言其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果然子孫一個個官高爵顯:長子王懿,進士及第,曾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次子王旦,進士及弟,景德年間榮登相位;三子王旭雖未中進士卻有經緯之才,真宗趙恆數次要委以重任,均因王旦以「旦在相位,應避嫌」而辭拒,旦死後旭方應宣入朝。於是王祜及其三子譽滿朝野,三槐之故名聞天下,並為世人美稱為三槐王家,成為歷久不衰的望族。 元祜六年(1091年)王旦之孫王鞏、曾孫王震率族眾於王旦家客廳創立宗祠曰「三槐堂」,由蘇軾題寫匾額懸掛,並撰《三槐堂銘》鐫石豎於宗祠院內。銘曰: 嗚呼休哉! 魏公之業,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蔭滿庭。 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 庶幾僥倖,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 王城之東,晉公新廬。郁之三槐,惟德之符。
東海當路王氏59世祖、明萬曆武進士王明鶴,曾任兩廣總兵征蠻將軍衛,官居一品,征越南病死於任所,一生為皇家打仗30餘年,從未失敗過,賜封天下將才第一,敕封到故里按一品大員安葬,建立祠堂,享受祭祀。 王明鶴曾修《三槐堂東海當路王氏宗譜》銅譜一部(按:宗譜上蓋有將軍銅印是也)。
七、分支「七老嶺」 元朝末期,因朝廷增加賦役,濫發紙幣,加之連年災荒,社會矛盾十分突出。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趁元朝徵發15萬民工修黃河之機,於1315年聚眾三千,開始了紅巾軍起義,至1367年統一了江南。之後北伐中原,1368年元朝滅亡,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明朝。 1369年,在日本內戰中失敗的武士和一部分浪人、商人得到西南部一些諸侯和大寺院主的資助,駕駛海盜船隻在中國沿海進行武裝掠奪,這些人被稱為「倭寇」。東海當路村近海臨港,美麗富饒,是當時被掠奪的理想地之一。 因不堪遭受倭寇的不斷侵擾,1369年秋末冬初,當路王氏王伯敬、王伯政、王明、王亮、王玉、王良臣、王義臣兄弟七人攜妻室兒女自當路海口乘船外逃,至日照夾倉口岸停船登陸,自此開始了艱難的遷徙之路。行至七老嶺,人生地昧,舉目無親,生活無著,在這「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危難之時,其兄伯敬提議,七家當自此分手,各尋田莊,各覓生計。弟兄七人抱頭痛哭一場,將母親遺物一件—棉襖撕破,各藏一塊,相約為日後子孫們相見認宗的信物,一步三回頭,滿含熱淚的四散而去,各謀生路。 伯敬公、伯政公順原路回返,出日照後,至贛榆縣海頭,伯敬公即住興庄鋪灶產曬鹽,伯政公則在離興庄北近30里的壘墩業莊田;明、亮、玉和良臣、義臣公則散居山東青沂(即日照、膠南、諸城、莒縣、五蓮、沂水一帶)各地,詳情待考。 縱觀東海王氏,自周靈王太子姬晉開宗創姓至今,數千年間,人才濟濟,宰輔輩出,文化傳承,不只是從政大族,也是文化大族。其家族成員,為官者,多為忠臣良將;為民者,謹記祖上忠厚勤儉傳統;為文者,則往往是出類拔萃之士。 換言之,治國,則胸懷天下,為民謀利;治家,則勤儉持家,並善於理財;治學,則使文化傳統發揚光大,讓魏晉家聲代代相傳。茲,政治業績赫然,文化淵遠流長······。
來源:蒼原先生
推薦閱讀:
※東海明珠,雁盪楠溪7日美色自駕之旅(2月20日
※一家人有農曆這8天出生的人,全家富貴老來好,長壽如東海!
※廣東海華投資集團
※東海儒家(組詩)
※肖強先生:《余東海:儒之時者》
TAG: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