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祛濕有什麼好方法?

濕這一名稱來自於中醫『』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一。

濕為陰邪,其性重濁而粘膩,最容易阻塞氣的活動。濕邪病程纏綿,遇到人體受寒,即化為寒濕;濕氣鬱結也可化為濕熱。

發病原因多是因為陰雨連綿,或久居潮濕之處,或涉水淋雨外感濕邪。

濕氣重的人,常感身重體痠,關節疼痛,甚至屈伸不利。

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水濕內停,稱為內濕。比如食欲不振、腹瀉、腹脹、小便少、面黃消瘦或者浮腫等等,內濕和脾臟有關。

脾有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濕的功能,如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濕停於體內,就發生水腫、痰飲等疾患,所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人體有沒有內濕,平常人有個很好很簡單的檢驗方法,沖完大便,回頭看看。大便粘滯,粘在便池上。這人身體一定有濕氣。

祛除濕氣的方法有很多,我這裡介紹藥用除濕。

運動提高身體素質,不受寒濕侵襲;汗蒸出汗排毒去濕,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外感濕邪的去除造成濕氣的原因。再對症治療病情。

內濕的已經出現各種病症的,那中醫就要採用:化濕、燥濕、利濕三種方法辯證治療。

一般人濕氣重一點的,經常出現臉部,手指腫脹的。可用豬芩30克,蠶豆一把煎水,去渣,放紅糖飲用。去濕效果很棒。

本人原來就是經常手指腫脹、臉部浮腫。比如好好的,睡一覺起來,就臉也腫了,手也腫了。用此法服過三次,再也沒有這樣現象。

體內有濕氣的人,經常吃點薏米粥。薏米味甘性平。入肝、脾、胃經,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清利濕熱用生的,炒過的健脾止瀉。薏米還有抗癌的作用。

赤小豆燉鯉魚湯也是除濕去浮腫的一道良藥。對孕婦腳腫療效甚好。

白扁豆味甘性平。入肺、胃經。除濕健脾胃,煮熟就可以吃。白扁豆就是常吃的蔬菜,扁豆的種子。去濕氣用生的,補脾胃用炒過的。

濕熱發生有緣由

經常熬夜,肝膽鬱結化成熱

盲目用藥,傷及正氣生濕熱

煙酒過度,毒氣入體生濕熱

如何辨別

濕熱內蘊,大便失常

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或者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熱了。

濕熱不除,舌頭髮黃

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更加嚴重的濕熱。

濕熱侵擾,痤瘡來找

皮膚出油很多人都有,但是有些人比較嚴重,一般都是濕氣重的問題,這是因為體內的濕熱排泄不出,於是被反應到臉部,就成了出油嚴重的情況,同時還會伴隨著皮膚長痘等情況。

濕熱纏身,人沒精神

在陰濕天氣時如果出現吃飯是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甸甸等變化,則說明身體內的濕氣較重。工作時看精神狀態,有胸悶的感覺,伴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祛濕方法

茶類:

棉茵陳茶

藥材:棉茵陳,它是廣東人常用的祛濕藥材,價格便宜隨處可見,它的重要作用就是祛濕。俗稱「祛濕茶」。

薏仁茶

薏仁茶是由赤小豆、馬齒筧、薏苡仁以及淡竹組成的,主要起到了健脾祛濕的作用,如果是由於濕邪而引起的身體黏膩、手足冰冷或者是水腫等癥狀的話,薏仁茶是非常適合。

蜂蜜綠茶

喜歡喝茶的朋友,茶壺中泡的綠茶倒進杯子中加上一勺蜂蜜,不僅可以治療口腔潰瘍,還能祛濕和消炎。

湯類:

冬瓜水鴨湯

原料:老冬瓜1塊(約800克),水鴨1隻,扁豆、干蓮蓬、燈心草各適量。

做法:冬瓜連皮切塊,其他材料洗凈。上述材料放到鍋里加水,大火燒開後收小火,煲兩小時,加鹽即成。

注意:煲的時候冬瓜不要去皮,吃的時候建議不要吃;扁豆、干蓮蓬、燈心草、水鴨的骨頭,都不建議吃。

黃花菜雞蛋湯

原料:黃花菜,豬肉,雞蛋。

做法:先將黃花菜用冷水洗凈,並將豬瘦肉切成片;在鍋中加水1000克,煮沸,投入豬瘦肉稍沸,再加入黃花菜;然後倒入已打散的雞蛋漿,再煮沸;加入精鹽、醬油即成。

功效: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等有療效。

土茯苓煲龍骨湯

原料:土茯苓、龍骨(豬脊骨)、紅蘿蔔、陳皮、薑片

做法:豬骨洗凈,用沸水焯一下,撈起用清水洗凈。陳皮洗凈泡軟,紅蘿蔔去皮洗凈切塊,土茯苓切片。然後把材料放一起煲,水煮沸轉小火慢煲3個小時。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祛濕。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專業的問題諮詢醫生

關註:養生是一輩子的事 了解更多養生健康的知識

喜歡的可以收藏,點贊轉發給朋友

祛濕是中醫的說法,通常指外濕氣入侵體內以及體內多餘水分無法排除造成的。

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氣不除,經常導致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效果不明顯。如果你在陰濕天氣時出現以下情況,說明你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

下面分享三招配合祛濕:

1??堅持運動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問題是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最簡單的是每天跑步40分鐘,注意運動後擦乾汗水,這點很重要!

2??吃紅豆薏米粥

不需太分比例,一樣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面加水熬。這是可以當飯吃的,每天當早餐一點問題都木有,需要注意加水比例,別熬糊鍋了??。現在各種智能鍋其實更方便。

3??飲食結構調整體內濕氣重的人少喝酒、以及油膩厚重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容易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要經常食用。

另外平時盡量避開濕氣的環境,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如果有條件的朋友可以用麥飯石粉撒在浴缸里泡湯浴半小時。

分享悟空問答里的知識給更多人是美德更是功德!

你這麼問說明你了解濕氣重會產生那些疾病,那麼我來詳細解答:

首先中醫對身體各種感覺的介紹(癢,酸,脹,疼,麻,痹,中風,失覺)

虛就會癢,寒就會酸,濕就會脹,凝就會疼,瘀就會麻,堵就會痹,瘤就會中風,癌就會失覺。

1.「虛」的體質是覺的累,疲勞,犯困,沒有精神等……

2.「寒」的體質是感覺,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覺冷等……

3.「濕」氣重的人,就像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及不舒服。

4.「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5.「淤」的時間長,易出現阻塞,身體易酸痛,麻木,脹痛,在疏通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6.「堵」時間長了就容易生病,每個人生病不一樣,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後形成瘤,在體內形成實質性的結節。

7.「瘤」就是體內堵的東西過多過長而不及時排出而積成塊狀影響身體正常活動!

8.「癌」就是瘤的升級板,瘤到處開花結果,就是對人的生命極限的挑戰開始。

而濕產生的原因大約這幾種:

一是大量飲水,這就是胖子長說的喝水都會胖的原因;

二是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負責把身體水分分解成水氣運送到全身,脾虛運化能力差,身體自然就濕;

三是腎功能虛弱,腎主氣血,腎虛就是氣虛,氣虛就無法將水氣運送全身,反而下沉,所以濕氣重的人表現通常是口乾(拚命喝水還是口渴)皮膚乾燥,大便稀容易黏連,陰囊潮濕,腳氣重容易流汗。

知道了這些要祛濕就容易了:

一是調理脾胃,(薏米紅豆粥祛濕有奇效)

二是補腎氣

三是多運動

四是少喝水

五是用艾灸祛濕

基本就這樣。

濕氣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來源於外在的環境,一種是來自於體內。

外在的環境是指長期居住在某一個潮濕的環境,比如地下室,或者是像嶺南地區這樣的潮濕環境,外濕引發內濕。

體內濕氣的產生原因主要是因為生活方式而導致。現在的人生活好了,每天吃的都是精細的食物,大魚大肉經常吃,還喜歡肥甘厚味,辛辣,冷飲。因而脾胃受傷,就出了問題。

祛濕,一個是要適當運動,通過出汗排除體內濕氣; 另一方面,調整飲食,不吃太多的肉食,少喝酒和生冷的東西; 再一個喝一些紅薏米祛濕茶調理。

去濕有什麼好方法?有資料顯示 : 運動排汗是最佳的去濕方法,汗??蒸是最有效的去濕方法!拔火罐,刮痧去濕,加之食療赤小豆薏米粉沖劑,或煮粥均可輔助祛濕,若用治水腫脹滿,可用赤小豆配鯉魚同煮食之。不專業僅供參考!中藥濕毒清膠囊??效果不錯(聽說的沒吃過)


推薦閱讀:

秋季用艾草祛濕補氣。
健脾祛濕
末伏養生:按這三個穴位,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補氣養血,安神助眠只需兩味葯!
這個位置用手一推,就能祛濕(實用)

TAG:方法 | 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