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日內瓦和談 中國的道德困惑

1954年日內瓦和談 中國的道德困惑2010-11-10 18:42:16 來源: 網易讀書 跟貼 47 條 手機讀書

促成印支停戰

中、越、蘇三國領導人在莫斯科商討日內瓦會議談判方針時,奠邊府戰役剛剛開始不久,戰爭形勢雖然明顯對越南黨有利,但在中蘇兩黨的多數領導人看來,這並不意味著越南人有可能把法國人很快趕出印度支那。這不僅因為法軍仍舊佔據著沿海地區和大城市,控制著越南半數人口,尤其是因為美國人正躍躍欲試地想要進行干涉。在剛剛結束了朝鮮戰爭之後,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明顯地不願意在印度支那重現朝鮮戰爭那一幕。因此,當參加日內瓦會議的基本方針確定之後,周恩來很快就致電胡志明和越南勞動黨中央,建議越南黨立即進行準備工作,組織出席日內瓦會議的代表團,並擬定談判的各種方案。周恩來再三主張,應當準備像朝鮮那樣劃定一條停火線,使自己能夠保有一塊比較完整的地區,進而實行普選,完成統一。(周恩來年譜,第358頁)對此,越南勞動黨中央政治局三度開會研究,然而他們的看法與中共中央多少存在著一些差異。因為越南獨立同盟這時在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都取得了不少根據地,敵人雖然仍舊佔據著大中城市、港口、主要交通線和幾乎所有重要的經濟區域,但它已經可以在越南將近3/4的地區行使政權了。如果劃界停戰,它將會被迫放棄南部,甚至是中部地區的許多根據地,大批人民軍和黨的幹部都將北撤,這對於黨內那些來自要撤退地區的領導幹部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因此,儘管中、越、蘇三黨會議確定了談判方針,越南黨中央決定派范文同副總理代理外交部長出席日內瓦會議,原則上也同意接受東西劃線南北分界實現停戰的建議,但其中央內部的意見實際上並未完全統一。

5月7日,越南人民軍利用強大的炮火和坑道炸藥,徹底摧毀了法軍防守奠邊府的核心陣地,迫使法軍投降,從而取得了奠邊府大捷。此役殲滅法軍16 000人,俘虜1萬人,生擒了法守軍司令德卡斯特里准將。奠邊府大捷之後,本來就對劃界停戰主張持懷疑態度的越南談判代表范文同,相信戰場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認為原來東西劃線南北分界的方案應當改變,不如要求就地停戰,稍加調整,等待普選,以便一舉統一越南。與此同時,在莫斯科會議期間根據越方介紹的情況商定的堅持越、老、柬三位一體一併解決,以便建立革命的印度支那聯邦的設想,在談判中也成為難以克服的和平障礙。范文同堅持印度支那三個國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有一個完整的解決辦法。(郭明,第49頁)而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期間與法、英兩國代表以及寮國王國、柬埔寨王國的代表進行外交接觸的結果,卻發現作為法國殖民地的印度支那聯邦中的三國,在歷史上其實曾經是不同的國家。戰後三國事實上都已各自獨立,寮國王國和柬埔寨王國已得到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政府的承認,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否認這兩個國家的政府,只承認由越南支持的寮國與高棉的抗戰政府,不接受法、英提出的印支三國問題必須分開解決的提議,是非常困難的。其實就連范文同自己也清楚三國情況差別很大,越南可以劃界,柬埔寨完全沒有劃界的可能,在寮國要求劃界也缺少足夠的資本。特別是在柬埔寨和寮國,抵抗力量的主力都是越南人民軍。但若承認分開解決,越南人民軍也就成了外國軍隊,必須撤出。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不僅南越暫時要放棄,老、柬兩國也勢必會落入王國政府的控制之下。這與越南黨以及寮國、高棉抵抗力量原先的設想實在相差太遠。

圍繞著這樣一些問題,日內瓦會議期間各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注意到越南黨的方案不可能為對方所接受,美國代表力圖利用這種爭執使會議無法達成和平結果。周恩來在與蘇、越兩國代表團協商後,於5月27日明確提出停火問題可以根據三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此一建議推動會議於29日達成了三國完全同時停火協議,這是自談判以來的第一個實質性協議。30日,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強調做出這一讓步的必要性。他在電報中說:"印度支那三個成員國的民族和國家的界限是非常顯明而嚴格的。這種界限在法國建立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以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在三國人民當中也是如此看待的。""柬埔寨、寮國兩個王國政府在大多數人民看來仍然是合法的政府,並且是被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承認的政府。"因此,對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必須嚴格地以三個國家來對待"。他提請中共中央對這一點加以認真考慮,如同意即請電商越南勞動黨中央。(金沖及,第1126頁)

中共中央很快同意了周恩來的意見,並取得了越南黨中央的認可。在這個時候,法國主戰的拉尼埃政府倒台,日內瓦談判明顯地受到影響。由於受到美國代表的鼓動,西方國家於6月15日中斷了關於朝鮮問題的會議。而在老、柬問題的談判中,由於中、蘇、越三方堅持不承認越盟的軍隊進入了這兩個國家,談判也陷入僵持狀態,第二天也面臨著西方國家終止關於印度支那問題會議的嚴峻局面。據此,中、蘇、越三方代表於15日晚進行了緊急的內部磋商。周恩來直截了當地提出:目前談判的關鍵問題是我方是否承認越軍在高棉和寮國。如我堅決不承認,則高、寮問題無法談下去,越南問題也將受牽連而談不下去。所以應當承認過去有越南志願軍在高、寮作戰,但有的已經撤出,如果還有,可以按照撤退一切外國軍隊的辦法辦理。與此同時,越、老、柬三國問題應分別解決,應當考慮在寮國和柬埔寨問題上做出讓步。因為,我在寮國和柬埔寨的力量過於薄弱,靠越南的力量在這兩個國家打下去只能使現在的王國政府完全倒向美國,甚至促使美英搞東南亞條約,把美英等搞到一塊去,不如使它們成為東南亞型的中立國家。(曲星,第257、264、266頁)次日,根據會議達成的一致意見,周恩來通過會見會議兩主席之一的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和在限制性會議上發言,明白表示願意就此做出讓步。此舉挫敗了美國代表準備中斷關於印度支那問題討論的企圖,日內瓦會議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討論出現了轉機。(李連慶,第277-281頁;金沖及,第1128頁)

印支三國分開處理的問題解決後,如何實現停戰的問題就迅速提上了議事日程。為了統一思想與談判方針,中、蘇、越三方代表於6月17日召開專門會議,討論越南勞動黨中央13日來電提出的劃區方案。但范文同對周恩來所提以越南為爭取重點,而在高棉、寮國酌情讓步,高棉不劃區,寮國只劃邊區的建議難以認同。周恩來隨後致電毛澤東、劉少奇解釋說,他的建議是基於三國力量對比的實際狀況,"越南各方面的力量較強,不但可以保得住,而且能夠逐漸鞏固和擴大影響。"如果我們在高棉和寮國問題上做出讓步,則越南就可以多要一些,求得補償。問題是范文同甚至越南黨中央對形勢的估計都過於樂觀,要價過高。特別是法國孟戴斯-弗朗斯內閣上台,於6月17日公開許諾以一個月為期和平解決印度支那問題,否則自動辭職,這更是使越南黨感到有堅持到底迫使法國政府讓步的可能。在他們看來,著急的應該是法國人,而不應當是他們。據此,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建議中越兩黨領導人舉行會談,以便將關鍵性問題向越南領導人說清楚,取得一致。(同上;周恩來致毛澤東、劉少奇並中共中央電,1954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對此迅速表示同意,並給予了進一步的指示。

7月2日,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之後趕往廣西柳州參加預定的中越兩黨會談。會談3日開始,5日結束,3天里共開了8次會議。根據武元甲的報告,奠邊府戰役以後,形勢對越南極為有利。敵軍雖仍有47萬人之多,但包括法軍在內的遠征軍僅19萬,24萬是越南偽軍,寮國軍僅2萬人左右,高棉軍僅15 000人左右。印度支那抗法力量已達到30多萬人。敵軍力量主要在越南,有40萬左右,越北有18萬,五聯區有8萬,南部12萬均系偽軍,而越南人民軍則為28萬人,主要集中在五聯區和中北部,實際力量對比強於敵人。

在聽取了武元甲的報告後,周恩來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美國不干涉,法國照樣增加兵力的情況打下去,我們多久才能取得整個印度支那?"武元甲表示,打得好,兩三年就可以拿下。胡志明則表示"時間至少是三五年。"他承認:三個國家有不同的情況。越南的基礎比較好,寮國和柬埔寨的基礎較差,在寮國和柬埔寨的幹部實際是越南人。另外,即使在越南,也是越北的情況較好,中越次之,而南越的力量較差。同時,武元甲以及中國顧問韋國清、羅貴波等也都強調交通是大問題,如果要大打的話,還要首先花時間把公路修起來,否則很難打。

據此,周恩來進一步增強了說服越南黨的信心。他指出:應當看到,印度支那問題不僅是印支三國與法國之間的問題,它已經國際化,這是關鍵性的特點。這種國際化甚至超過了朝鮮問題國際化的範圍和程度。印度支那不僅影響著整個東南亞和南亞地區,而且對澳洲、紐西蘭等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也有影響,因此毛主席說:"稍一不慎,則影響10個國家近六億人口。"並且,印支問題直接影響著法國,因而也就間接影響了歐洲的形勢。日內瓦會議導致法國改組內閣,好戰的拉尼埃政府下台,主和的孟戴斯-弗朗斯政府上台,說明同法國和下來,不僅能夠挫敗美國的陰謀,而且有可能團結更多的國家。

他同時解釋說,大家都清楚,即使美國不干涉,解放全越南至少也需要三年時間。何況美國在干涉方面已經動員了半年。現在吳庭艷上了台,更值得注意。因為其言論表現完全親美,實際是美國在指揮一切,因此美國幫助南越偽政權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們所提方案要求過高,不能達成和平,美國勢必會幹涉。朝鮮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美國的增援,其增援速度之迅速,出乎意外。中國加上去,也只能打個平手,不能取勝。現在印度支那又是這樣一種情況。一旦美國卷進來,我們靠軍事手段拿不到越南,條件只會更困難,甚至連現有的局面都可能保不住。考慮到這些情況,恐怕還是用和平的方法取得全越南好些。因為印度、緬甸、印尼這些國家看來也不反對將來由越南民主共和國來統一越南。所以,在越南舉行選舉的可能性比朝鮮還要多些。況且戰爭還會促使寮國和柬埔寨倒向美國,使法國強硬派重新上台,並把英美推到一起去,搞東南亞條約組織。

周恩來的發言從3日下午、晚上,一直繼續到4日下午。4日下午周發言結束後,胡志明當場表態。他說:現在越南是站在十字路口上,可能和,也可能戰,主要方面是爭取和,準備戰。我們要幫助孟戴斯-弗朗斯,使他不下台,這對我們有利。在11月份以前,必須和法國搞好關係,取得和平,因為11月以前美國要選舉,對干涉有顧慮。

胡志明的話等於做了結論,與會者一致表示贊成。當晚,中越雙方有關人員連夜準備文件,第二天大家逐條討論修改,很快通過了《關於日內瓦會議的方案和談判問題》的會議文件。次日,越南黨中央即將會議確定的談判方針和劃區方案通知了留在日內瓦的范文同。通知說明,目前談判的指導思想是採取積極推動的方針,不宜消極等待。具體方案是:在越南仍爭取以16°線停戰,考慮到16°線以北的9號公路是寮國出海必經之地,對方可能不會讓步,故可在16°線的基礎上略做調整;在寮國則爭取把靠近中國和越南的桑怒和豐沙里兩省劃為抵抗力量的集結區;在柬埔寨則只能爭取政治解決。

但是,范文同對有無必要做如此讓步仍表示懷疑,沒有採取措施去推動談判。眼看距離孟戴斯-弗朗斯承諾實現和平的最後期限只剩幾天時間,周恩來12日一回到日內瓦,當晚就同范文同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周恩來以朝鮮戰爭忽略了美國干涉危險的教訓和抗戰後中共以退為進取得成功的經驗為例子,反覆勸說,最終使范文同改變了態度。第二天,周恩來和范文同分別向法國代表提出了以北緯16°線作為臨時分界線的新方案。經過討價還價,雙方又各做讓步,法國放棄了以18°線劃界的要求,越南放棄了以16°線劃界的要求,商定以17°線以南、9號公路以北121-2英里處為軍事分界線,達成了最終的妥協。

7月21日,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實現停止敵對行動的和平協議正式簽字。這幾項協議除了規定分界線以外,還就國際監督、法軍南撤和越南人民軍北撤、兩年後在全越南範圍舉行普選、寮國抵抗部隊可在桑怒、豐沙里兩省集結、柬埔寨抵抗部隊複員遣散,以及老、柬一年後實行大選等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日內瓦會議文件彙編,第260-269頁;新華月報,1954年第8期)新中國政府在日內瓦會議上爭取印度支那和平的努力至此算是按照預期的目標取得了成功。

推薦閱讀:

怡情逸興得快樂
一個想考法碩人的困惑 來自家庭,來自自己,破釜沉舟最後是好還是壞。?
如何評價ilem刪除《魂斗羅》這件事?
如何認清生命中的那些困惑?
陶淵明解答人不得長生困惑

TAG:道德 | 中國 | 困惑 | 日內瓦 | 1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