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在朝鮮有租界有駐軍,納入版圖為何被否?袁世凱因何妄動?-今日頭條
在日本的鼓動下,1881年朝鮮曾成立了一支新型軍隊,名字有些搞笑,叫「別技軍」(朝鮮語:???),正式名稱為教練兵隊。
「別技軍」在朝鮮方面就是「精銳部隊」的意思,這支軍隊由日本軍官出任教官,其待遇遠遠高於朝鮮舊式軍隊。
1882年,朝鮮舊軍因長時間沒有領到糧餉,發生嘩變,並與「別技軍」發生衝突,還攻打日本公使館,擁立歸隱多年的大院君重新攝政,史稱壬午兵變。
愛新覺羅王朝政府應朝鮮國王要求,出兵「維和」,並將侵奪了國王權力的大院君逮捕,帶回天津軟禁。
從此,愛新覺羅王朝開始在朝鮮駐軍,重申「朝鮮永列藩封」,並獲得了領事裁判權和海關監管權,幫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展「洋務運動」,加強了宗主國的權力。
同時,愛新覺羅王朝也與列強一樣,在仁川取得1.8公頃的租界地及0.7公頃商業用地,在仁川等港口城市設立了租界,大批華商開始進入朝鮮。
注意這條街上的窨井蓋,左邊有點特別。這條街是當年清日租界的分界線,右邊為日租界,左邊為清租界
此時,隨軍駐紮朝鮮的張謇,提出了解決朝鮮問題的《朝鮮善後六策》。(張謇與袁世凱當時是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
《朝鮮善後六策》洋洋洒洒,但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主張廢除朝鮮王國,設置郡縣,納入中國版圖;
而此時已給愛新覺羅王朝「雙規」的朝鮮大院君也向清廷秘密建議,中國應效仿元朝,在朝鮮設行省、派監國,「則國自保,民自靖」。
誰知李鴻章看了張謇的建議,不以為然,反而痛斥其「多事」。
因為李鴻章當時已有了「聯日制俄」的想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張謇是翁同龢的同鄉,而李鴻章與翁同龢絕對是不共戴天的政敵。
最終愛新覺羅王朝採用的依然是將朝鮮問題國際化、中立化的「和平發展」政策,這一政策等於吞噬了自己本來充裕的外交迴旋餘地。
隨著朝鮮的被動開放,其對日本明治維新有了進一步認識,朝鮮國內隨即形成了一個主張學習日本、進行改革的「開化獨立黨」。
這個「開化獨立黨」實質上是日本人扶持起來的,所以「開化獨立黨」自然地將將朝鮮版的改革開放與從愛新覺羅王朝手中徹底「獨立」當做兩大奮鬥目標,愛新覺羅王朝成為「開化獨立黨」的最主要假想敵。
而1883年中法戰爭中,愛新覺羅王朝在軍事上獲勝的情況下,與法國簽訂《順化條約》,將越南拱手相讓,再度令天朝上國的威望在朝鮮一落千丈。
1884年,朝鮮「開化獨立黨」在日本的支持下發動「甲申政變」,誅殺親華人士,並企圖軟禁朝鮮國王,驅除愛新覺羅王朝勢力。
「甲申政變」
派駐朝鮮的袁世凱在無法得到國內指示的危機時刻,當機立斷,動用優勢兵力,對政變者及日本駐軍進行軍事圍剿,大獲全勝。伊藤博文差點當時被袁世凱終結。
平定朝鮮政變後,袁世凱在愛新覺羅王朝國內的政敵,居然都指責其輕舉妄動。
袁世凱雖然犯過很多錯,不過這件事絕對不能算錯。
當時若沒有袁世凱的果斷的「輕舉妄動」,朝鮮則早已脫離愛新覺羅王朝,日本將可能提前十年將勢力延伸到鴨綠江邊。
李鴻章當時評論袁世凱「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體,獨為其難」,這是公允的。
雖然,「開化獨立黨」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已被愛新覺羅王朝打倒,但朝鮮「去中國化」的意識,卻隨著對外開放而日益增強。
青年袁世凱
而你萬萬沒想到的是,袁世凱也成為當時日本政界上下最痛恨的中國人。
歷史就是這樣玄妙。
推薦閱讀:
※教你10道有著絕世好味道的家常菜!-今日頭條
※愛,要學會對自己動刀!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孩子學習習慣培養要趁早!這4招要記牢!-今日頭條
※清代唯一由皇帝親自護送下嫁的公主-今日頭條
※劉翔婚變揭秘:為紅燒肉曾婆媳翻臉 - 今日頭條(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