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罪刑法定原則中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範圍
論罪刑法定原則中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範圍
凌玉成律師
(我國1979年刑法里並沒有規定刑法基本原則,我國1997年修正的刑法第3條至第5條明確規定了三項刑法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適用範圍存在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從舊兼從輕原則適用範圍不僅包括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也包括裁判己經確定或正在服刑,甚至包括服刑完畢的行為。對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廣義理解的觀點代表了未來刑事立法的方向。)
關健詞:刑法基本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 適用範圍
一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基本原則問題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1979年《中華人民共國刑法》里並沒有規定刑法基本原則,但是該部刑法頒布之後,刑法基本原則作為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引起了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在刑事立法上,為了解決定罪和量刑的問題,需要制定出各種不同的法律原則,在刑事司法中也必須遵循這些原則。但是,並非每一個法律原則都是刑法的基本原則,在諸多的原則中,只有那些對刑法的制定、修改、補充具有全局性意義,並且在刑法的全部規範體系中具有根本性意義的原則,才能成為刑法的基本原則,貫穿於全部刑法規範中。而且刑法的基本原則必須體現我國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精神,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義。
如前所述,由於刑法基本原則是貫穿於全部刑法規範和刑法適用的準則,是刑法基本性質、基本特點基本思想的集中體現,無論對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而言,刑法的基本原則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其發展和完善的積極作用和意義。基於此,經過長期醞釀修訂而面世的1997年刑法,在其第3條至第5條明確規定了三項刑法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但有的刑法學者根據對刑法基本原則含義與特點的理解,並結合我國刑法的規定,認為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除了刑法明文規定的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三項原則外,還應當包括罪責自負原則和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其實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五項基本原則,而不是三項基本原則。
二罪刑法定原則
所謂罪刑法定原則,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這一來自拉丁文中的法律格言是對罪刑法定含義的高度概括。罪刑法定原則可分為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和相對的罪刑法定原則。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是一種嚴格的、不容任意選擇或變通的原則,它要求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定,必須是絕對確定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只能被動地執行法律,而沒有任何自由裁量的權力。相對的罪刑法定原則則是一種較為靈活的原則,是對傳統的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的修正。從當今世界各國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來看,早期的絕對的罪刑法定原則已經受到嚴峻的挑戰,代之而起的是相對的罪刑法定原則,成為各國刑法改革的發展方向。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是,首先,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不允許法官自由擅斷,即法定化。其次是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和犯罪所產生的具體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實體性的規定,即實定化。再次是刑法條文必須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者模稜兩可。
刑事立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則要付諸實現,有賴於司法機關實際的執法活動,這種執法活動所貫穿的「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原則,正是罪刑法定原則對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從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切實貫徹執行罪刑法定原則,必須注意正確認定犯罪和判處刑罰,以及對於刑法規定不夠具體的犯罪,司法機關通過作出正確的司法解釋,以指導具體的定罪量刑活動。
三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當代刑法學理論所肯定,各國刑法都予以明確的規定。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適用對象存在廣泛與狹義的不同理解有。梳理、比較其區別,對於深刻理解這一原則,具有重要的意義。
狹義的從舊兼從輕原則適用對象是指:新的刑事法律原則上不適用於其生效之前發生的,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但是,如果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罰較輕的情況下,適用新法。例如,我國修訂後的《刑法》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依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己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廣義的從舊兼從輕原則適用對象是指:新的刑事法律原則上不適用於其生效之前發生的,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以及裁判己經確定或正在服刑,甚至包括服刑完畢的行為;但是,如果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罰較輕的情況下,適用新法。其典型的立法例是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的規定,該法第10條規定:「規定行為不構成犯罪,減輕刑罰或以其他方式改善犯罪人狀況的刑事法律,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即適用於在該法律生效之前實施犯罪的人,其中包括正在服刑的人或己經服刑完畢但有前科的人。規定行為構成犯罪,加重刑罰或以其他方式惡化犯罪人狀況的刑事法律,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如果犯罪人因為犯罪行為正在服刑,而新的刑事法律對該行為規定了較輕的刑罰,則應在新刑事法律規定限度內減輕刑罰。」可見,在俄羅斯,從舊兼從輕原則不僅適用於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而且還適用於裁判己經確定或正在服刑的行為,甚至還包括服刑完畢的行為。這也是到目主前為止,在立法上規定從舊兼從輕原則的從輕」的適用對象最為廣泛的國家。這種立法例是俄羅斯制定這部刑法典所依賴的立法思想所必然導致的結果。俄羅斯學者在談到該刑法典的立法思想中,明確地指出,「該法典承認,人是文明世界中的最高社會價值,"且「新的刑事立法堅決貫徹民主化和人道主義原則。」正是在這種立法背景之下,使得俄羅斯在從舊兼從輕原則上採用了最為人道的立法模式。這反過來也說明一個問題,立法指導思想越是強調人道主義的國家,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所適用對象就越為廣泛。
四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範圍
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範圍也存在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其「廣義」與「狹義」不僅體現了「從輕」適用範圍的差別,更為重要的區別是,體現了不同的立法價值取向。
根據狹義的理解,「從輕」所指向的行為對象只是限於「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而對於裁判己經確定以及導致行為人正在服刑的犯罪行為則不發生作用。例如,行為人甲在1997年刑法生效之前,進行了長途販運活動,該行為根據當時的法律,構成投機倒把罪,並且被判處了一定期限的監禁,監禁期延續到1997年12月20日結束。根據修訂後的刑法,該長途販運行為並不構成犯罪。在新刑法生效之後,還在服刑的甲根據新的《刑法》第12條規定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要求將其釋放。但由於我國新《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的從舊兼從輕原則的同時,第2款明確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己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我國1979年《刑法》中規定的相當的一部分的罪名,在新的《刑法》中被取消。這些罪名包括:為造、倒賣計劃供應票證罪;組織、領導反革命集團罪;組織利用封建迷信、會道門進行反革命活動罪;反革命破壞罪;反革命殺人、傷害罪;非法管制罪等等。根據新《刑法》第12條第2款的規定,在新刑法施行以前,構成這些犯罪並正在服刑的人,就算其行為並不構成新刑法的其他犯罪,同樣也不應將其提前釋放。因為根據我國刑法,有關溯及力的理論不能適用於己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指向的行為,當然更不適用於己經服刑完畢的犯罪行為。
應當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刑法規定,「依照當時的法律己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但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己經生效的判決,也在一定程度上參照這一原則理解。例如,一被告人1996年因盜竊人民幣3萬元(非盜竊金融機構或者珍貴文物)被判決死緩,新刑法生效後的死緩期間,又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依新法應執行死刑,但最高人民法院沒有核准。理由是依現行刑法,被告的盜竊行為最高只能判處無期徒刑,而該省司法機關依照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授權,規定盜竊人民幣3萬元屬「數額巨大」,最高刑僅為10年有期徒刑。因此,將被告人判決死緩的基礎己經大大減低,加之故意傷害罪情節較輕,為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本著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不宜執行死刑。本案中,被告人因犯盜竊罪,依舊刑法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刑罰,屬於「己經確定的判決。」根據我國新《刑法》第12條第2款的規定,新刑法本來是不應該溯及適用於「己經確定的判決。」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還是拒絕核准對該罪犯執行死刑,其做法的實質就是將新法適用於己經生效的判決。可見,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於己經確定的判決,從舊兼從輕原則有時也會得以適用。
當然,由於我國刑法明確規定的判決或者正在服刑的案件,即使新刑法不認為犯罪或處刑較輕,也不能改變原來的判決,因此,上述判決難免會招人非議。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確實存在著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從輕」原則適用範圍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從公平與人道的角度來看,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是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了人道與正義的要求,是實質正義對形式正義的矯正。同時,從這個案子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國刑法對溯及力所採用的狹義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人道主義要求。
廣義地理解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範圍,「從輕」所指向的對象即包括尚未生效的判決所指向的對象,也包括裁判己經生效的判決所指向的行為。也就是說,根據廣義的理解,凡是根據新刑法及其單行刑法、附屬刑法的規定,行為人根據舊刑法應該享有的權利被取消,或者將承擔較多的責任,無論相應的行為是尚在審判中還是相關判決己經發生法律效力,新的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都不能溯及既往。上述俄羅斯聯邦典刑法就是採用廣義理解最為典型的立法模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國家與地區也採用同樣的立法模式。如西班牙刑法典和我國澳門刑法典都規定若新法比舊法為輕,則新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這種溯及既往的效力,不僅適用於未生效的判決,也適用於己經生效的判決,還包括正在執行的處罰。
狹義與廣義地理解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適用範圍,在價值取向上存在區別。主張狹義理解的觀點強調的是生效判決的既判力與司法的穩定性。主張廣義理解的觀點則更貫徹了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體現了更高層次的人道主義。那麼,哪種立法例更為科學,更好地代表了未來刑事立法的方向呢?本人認為廣義理解的觀點代表了未來刑事立法的方向。其理由是:
首先,「禁止溯及既往的法律」的本意就是為了貫徹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這裡所謂的「被告人」,我們必須作廣義的理解,它實際上應該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罪犯,而不能機械地將它理解為僅僅是指被告人。也就是說,從舊兼從輕原則的「從輕」所適用的對象不僅應包括未生效判決所針對的行為,也包括己經生效的判決所針對的行為、己經執行完畢的判決所針對的行為。
其次,廣義理解「從輕」的適用對象的觀點更為充分地體現了人道主義。關於這一點,前蘇聯與俄羅斯聯邦刑法的發展歷史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說明。可以說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適用範圍,體現了一國對於人道主義關注的程度。立法指導思想上越是注重對個體的關懷,越是強調人道主義的國家與地區,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適用範圍就越大。
再次,應當正確地對待維護既判力與保護公民權益之間的關係。主張狹義理解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適用範圍的觀點認為,只有採取狹義理解,不能再根據新刑法變更己經生效的判決或者己經執行完畢的判決,生效判決的既判力才不會削弱,司法的穩定才不會受到影響。但是,一個國家司法的穩定性並不是僅僅依靠個別判決來維持的。而且,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己經規定了從舊兼從輕原則,「從輕」適用範圍就應當包括了尚未判決的、已經判決的,甚至包括己經判決並正在執行或者己經執行完畢的案件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司法機關根據該規定,對己經生效的判決作出修改,這樣的做法完全不會損害司法的穩定,因為這樣的修改也是根據國家的法律進行的。同時因為所謂的有條件地不執行生效判決,並不否認生效判決的既判力,並不是推翻原來的判決,而是以承認生效判決為基礎,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不執行尚未執行的判決,所以根據新法的規定,將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範圍適用到己經生效的判決,對尚未執行完畢的判決不予執行,是一種人道的,又不影響既判力原則的做法。
最後,社會危害性的變化是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從輕」的適用範圍採用廣義理解的最終根據。一個行為應否受到懲罰,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歸根到底是由其社會危害性所決定的。對從舊兼從輕原則「從輕」的適用範圍採用廣義理解,「從輕」所指向的對象包括己經生效的判決所指向的行為,甚至包括已經執行完畢的刑罰所引起的行為,其重要的理由是,己經生效的判決所指向的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所減弱,新的刑事立法才會減輕對其處罰。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按照舊法處罰,也就失去了正當的理由。
二○一一年三月六日
參考資料
1、刑法學總論
2、刑法疏議
3、法學研究
4、刑法概論
推薦閱讀:
※周易占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糖尿病主食「四宜四不宜」原則,跟著學起來,血糖更聽話!附7款糖尿病主食食譜
※信不信都看看 電腦擺放風水八大原則
※抗癌膳食原則之患病初期篇!
※臨床用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