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揭秘
次貸危機揭秘 (1)
讓所有人都能圓上美國夢,這是自柯林頓時代美國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後,美國政府和美國老百姓的一致追求。然而在現實中要做到這一點絕非容易的事情。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不但是美國老百姓心目中成功的象徵,也是他們實現美國夢的象徵。為了讓更廣大的美國老百姓早點圓上美國夢,美國金融家們發明了"次級貸款",旨在降低美國夢的門檻。然而,"次貸"面對著抗風險能力極低的人群,一旦宏觀層面出現了風吹草動,產生的後果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美國次級債危機是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出現的信貸危機,是由於美國金融機構向信貸記錄不佳的購房人提供按揭貸款,然後將這些貸款證券化,以較高的回報率賣給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在2004年至2006年兩年的時間裡,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加之同期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很多貸款購房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貸危機開始顯現並愈演愈烈。由於全球眾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因此次級債危機不斷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場。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也即"次級按揭貸款",英文是SubprimeLoan,從這個抵押貸款的英文名字我們就能看出一斑,prime是優質的意思,前綴"sub"的含義是"次之"、"不達標",放在一起就是未達到優質貸款之意。主要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其服務對象為債務與收入比率較高、信用低、發生違約概率較高的貸款購房者。按照傳統的信貸程序,這類人群是申請不到優惠貸款的,他們只能在次級市場上尋求貸款。次級抵押貸款的貸款利率通常比優惠級抵押貸款高2%~3%。次級貸款對放貸機構來說是一項高回報業務,但由於它對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較優惠級貸款低,如借款者信用記錄較差,因此次級房貸機構面臨的風險也就更大。 在美國,優質的貸款(PrimeLoan)一般是面向信用等級高、信用評級分數在680分以上的收入穩定的優質貸款購房人,這些貸款購房人主要是選用最為傳統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進行按揭貸款。而次級抵押貸款一般是向信用分數低於620分、還款能力差、負債較重的貸款購房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事實上,美國對個人的貸款,主要參照對個人的貸款信用評級評分來發放,如凡是貸款信用評級分數在620或以下、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貸款購房人則被列為次級抵押貸款範圍。
次貸危機揭秘 (2)
次級抵押貸款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MortgageLoan)簡稱"次級貸款"、"次級貸"、"次貸",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美國的抵押貸款分"次級"Subprime和"優級"Prime和介於次級和優級之間的"Alt-A"級。貸款分級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條件作為劃分界限的。根據信用的高低,放貸機構對借款人區別對待,從而形成了不同層次的市場。這些貸款的共同特點就是,在還款的前幾年,每月按揭還款很低並且固定,而到了一定時間之後,一般情況是兩年,借款人的還款壓力陡增。一般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根本沒有意識到兩年後利息的大幅度調整。美國的次級借款人使用最多的是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也稱為指數型房貸(AdjustableRateMortgage;ARMs),指的是一種定期調整借貸利率的抵押貸款。這類貸款的利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依據某個基準利率,如國庫券利率或抵押貸款平均利率來調整,調整期間則固定,如每1年、每2年、每3年調整一次。貸款的頭兩年還款利率,又稱為誘惑利率(TeaserRate),固定在低於市場利率的水平,對貸款申請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當固定期限過後,還款人壓力會劇增,次級債的爆發與此產品有直接關係。 由於擔憂初始優惠利率到期後,重置利率會對申請了可調節利率貸款的借款人產生影響,2007年12月美國政府臨時決定對某些借款人的利率實行凍結,但效果甚微。倒是伯南克的大刀闊斧的降息減緩了火勢的蔓延。鑒於房屋價格的持續下跌對貸款金額的影響,一些專家建議修改個破產法,緩解危機,但遭到多數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投機行為就是應該遭受懲罰,解救投機性借款人,今後會助長此風越演越烈。正如美國財長亨利·鮑爾森所說:"我們不能說這是哪一個市場參與群體造成的……因為所有人都有錯……監管機構應順應形勢,幫助投資者重建信心,但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導致新問題,如市場效率降低或真正需要的人貸不到款。" 2008年3月13日,鮑爾森牽頭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ThePresidentsWorkingGrouponFinancialMarkets),旨在加強對抵押貸款發放機構和中介機構的監管:對貸款中介機構實行統一的全國性許可證標準(需立法通過);要求信用評級公司和監管機構將複合結構產品和傳統證券的評級加以區分、評級機構公布利益衝突情況以及評估細節、抵押貸款債券發行商公布有關盡職調查的程度和規模以及與證券相關資產的更多信息。金融市場工作小組討論發行商是否需要評級並重溫《新巴塞爾協議》(BaselⅡ),確定有關銀行資本要求的最新規定;監管機構完成有關銀行如何管理流動資金的最新標準;建議銀行管理人員對銀行的盡職調查,風險管理和風險意識更加審慎。此外,金融市場工作小組與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密切合作,重新審視會計問題,確保金融公司各類業務都能得到合適的評估;呼籲監管機構不要過分依賴信用評級公司的風險評估。2008年3月14日,貝爾斯登宣布其流動性"顯著惡化",意味著這家排名第五的美國投資銀行已瀕於破產。當日,紐約聯儲通過摩根大通向貝爾斯登提供緊急救援性融資,以防貝爾斯登危機向整個金融系統蔓延。這是美聯儲只有在經濟全面進入大簫條時才採取的應對程序。 次級債的風暴還未結束。從次級貸款到引發的次級債危機所暴露的是整個次級債鏈條和系統出現的問題,每個環節都有錯誤,像滾雪球一樣,最後一發不可收拾。金融創新為次級債市場帶來活力,但當新產品的複雜程度到了監管當局無力計算風險,轉而依賴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手段時,整個市場在失去控制的狀態下運行著,危機便可隨時爆發。偶然中暗藏著必然,出現今天的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推薦閱讀:
※對美國次貸危機(CDO和CDS)的介紹,這是我見過最經典的文章
※次貸危機十年祭
※三個故事告訴你,中國會發生金融危機嗎?
※逢8必危?如何逃過被收割的韭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