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側拐球、側旋球和側弧圈的前世今生

網上關於側拐球、側旋球和側弧圈的提問,討論頗多。其中疑惑,模糊甚至混淆也不在少數。總想寫一點東西參與討論,談談這三種球的概念、運行弧線、產生和實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球友、專家批評指正。 側拐球和側旋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旋轉球,應該說,其概念與區別還是比較清楚的:側拐球是繞前後軸旋轉的兩種旋轉球,其中落台後弧線向右偏拐者為順旋球(其名稱來自球的順時針旋轉),向左為逆旋球(其名稱來自球的逆時針旋轉)。側旋球是繞上下軸旋轉的兩種旋轉球,其中球後部向左旋轉者為左側旋球,其脫拍後的飛行弧線向右偏拐;球後部向右旋轉者為右側旋球,其脫拍後的飛行弧線向左偏拐。圖1側旋球第一弧線在水平方向上向一邊偏拐

上面是右側旋球脫拍後弧線向左偏拐,下面是左側旋球脫拍後弧線向右偏拐。 順、逆旋球第一弧線與不轉球相似,因其所受馬格努斯力不大。圖2側拐球第二弧線向一邊偏拐

順旋球落台後反彈,顯著向右側拐,逆旋球落台後反彈,顯著向左側拐。(注意:此圖是接球方的視角)。 側旋球落台後反彈,其第二弧線按照原來的方向順勢繼續,因其所受檯面橫向摩擦力不大。 側拐球和側旋球相同之處在於飛行弧線都會側向偏拐,且旋轉越強烈弧線偏拐越顯著。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側拐球是第一弧線基本正常第二弧線偏拐,其偏拐原因是球落台時檯面給順(逆)旋球的橫向摩擦力。而側旋球則是第一弧線偏拐第二弧線基本正常,其偏拐原因是空氣流對左(右)側旋球產生的橫向馬格努斯力。 可是,這二者在乒乓球運動的實踐中又存在大量的誤解與混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乒乓球運動實踐中為了簡單明了,方便交流,易懂易記的需要,將標記三維空間旋轉的的三根基本坐標軸只保留了左右軸、上下軸,省略了一根前後軸,將三維旋轉降維成二維旋轉。就像我們經常使用二維平面圖畫、照片來記錄、顯示三維物體,當然比處處使用三維立體模型方便得多。但這樣一來,(省略了一根前後軸)使得順逆旋球(即側拐球)彷彿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成為經常性被忽視甚至遺忘的兩類重要旋轉球。導致許多入門新手只知道乒乓球有上下左右四類旋轉球,不知道其實存在六類旋轉球。因此,與上下左右旋轉球同等重要的順逆旋球被置於可有可無的尷尬地位,鮮有人提及也就不奇怪了。產生混淆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少球友想當然地把凡是弧線側向拐彎的球都叫做側旋球或者都叫做側拐球。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側拐球和側旋球在不少人心目中漸漸成為同義詞,混淆由此產生了。 側旋球的產生大家都很熟悉,多數情況是立拍向左右方向摩擦球的後部。當然,向前摩擦球的左右兩側,也能產生側旋球。 側拐球因其特殊的落台後側向偏拐的性質引起了眾多球友的興趣。打出側拐球的關鍵是使球必須圍繞著前後軸旋轉,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側拐發球主要是拍面放平,向左右摩擦球的底部(向左為順旋球(參見圖3),向右為逆旋球)。正手側拐拉球產生逆旋球(右手持拍為例,下同)主要方法是側向立拍大力向上摩擦球的右側部,或者水平持拍,大力向左摩擦球的頂部(參見圖4)。反手側拐拉球產生順旋球(參見圖5,注意,梅茲是左手持拍,所以他的反手側拐拉球產生逆旋球)。 圖3 側拐發球。向左摩擦球底部,產生順旋球,落台後向右側拐。

圖4 正手側拐拉球。向左摩擦球頂部,產生逆旋球,落台後向左側拐。

圖5 梅茲左手反手側拐拉球。向上摩擦球右側部,產生逆旋球,落台後向左側拐。

弧圈球就是強烈的上旋球。至於強烈到什麼程度就算是弧圈球,並沒有數量的標準。一般業餘愛好者把球拉到每秒40-50轉稱之為「弧圈球」未嘗不可,但國家隊的弧圈球起碼要拉到每秒百轉以上吧?弧圈球可分為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正手弧圈球又可分為(高吊)加轉弧圈,前沖弧圈,側弧圈,直板正膠弧圈(俗稱小弧圈)和不轉弧圈(俗稱假弧圈)。 弄清了側拐球和側旋球的概念與區別,側弧圈球這個模稜兩可的名詞應該不難解釋了。首先必須明確這個「側」字到底是指側拐、側旋還是二者兼而有之。 側拐弧圈球就是順逆旋+強上旋球,其側旋較弱。從弧線看就是球落台後的第二弧線側向拐彎的弧圈球。側旋弧圈球就是側旋+強上旋球,其順逆旋較弱。從弧線看就是球脫拍後的第一弧線側向拐彎的弧圈球。側拐側旋弧圈球就是順逆旋+側旋+強上旋球。從弧線看就是第一,第二弧線都會側向拐彎的弧圈球。 當然,由於在受力相同的前提下,三類基本旋轉是相互制約、此消彼長、動態平衡的,所以此類弧圈球的側旋和順逆旋都不會太強。 從球員擊球時的摩擦部位和揮拍方向來判斷:發球時,豎直拍面向左右摩擦球的後部是側旋球,放平拍面向左右摩擦球的底部是側拐球。拉球時,正手立拍摩擦球右側部向上揮拍就會產生逆旋(側拐)弧圈球;向前揮拍就會產生右側旋弧圈球;向前上方斜向揮拍就會產生逆旋右側旋弧圈球。拉球時,拍面水平摩擦球頂部向左揮拍者會產生逆旋(側拐)弧圈球,這種方法打出來的球力道足、速度快、威脅大。反手弧圈球或左手持拍者的具體分析讀者可自行解決,原理相同。以上只是紙上談兵,從原理出發談了一下側拐球的打法。實際怎麼打,當然是聽經驗豐富、身經百戰、技術功底深厚的教練,再加上自己琢磨、苦練。 實戰中的側拐發球和側拐弧圈球並不少見。從最近的視頻看到,馬龍正手發的順旋側拐發球又急又長又拐,關鍵時刻用一下,樊振東企圖側身被來球追身頂住,把球拉飛,直接吃發球。朱雨玲輸球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吃了不適應側拐發球的大虧:李姣直拍左手站在反手位,側身正手發得一手質量很高、落點極佳的逆旋側拐球。小朱先是直接吃了兩個大斜線逆旋發球,球落台後大幅度向外側拐,小朱對付這種正手大角度側拐球似乎功力不夠。第三局,受到大斜線的牽制,顧此失彼,又連吃了兩個直線逆旋側拐追身發球,球拍連球都沒碰上。後面雖然有所適應也只是試探性應對,輕拉回去或搓一板,回球質量差強人意,由此造成心理壓力巨大,導致最後第六局10:7領先後,反而連輸五分崩盤。 側拐弧圈球的重要代表人物正手老瓦(參見圖6),反手梅茲。此二位弧圈技術爐火純青、功力深厚,拉出來的側拐弧圈球威力巨大,堪稱經典。網上有很多精彩視頻可以觀賞、學習。 圖6 老瓦正手側拐拉球。水平向左摩擦球頂部,產生逆旋球,落台後向左側拐。

推薦閱讀:

今生的鑰匙,前世的鎖!
玄真子師傅:奇門解析王石和萬科的前世今生
【博點擊破千萬專稿】揭秘古窯的前世今生 - 士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瓔珞的前世今生
有時候今生的一些問題是和「前世」有關的

TAG:前世今生 |